0罗目古镇水上漂流旅游项目拦河低坝工程初步设计报告0415.doc
《0罗目古镇水上漂流旅游项目拦河低坝工程初步设计报告04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罗目古镇水上漂流旅游项目拦河低坝工程初步设计报告0415.doc(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罗目古镇水上漂流旅游开发项目拦河低坝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批准:核定:审查:编制人员:陈立宝 蔡 贺 郭荣利 罗珠莲宋广鑫 顾程浩 吴 颖 石继楷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概述11.1.1 项目背景11.1.2 项目区基本情况11.1.3 河道现状21.1.4 工程布置31.2 水文气象31.2.1 流域概况31.2.2 气象41.2.3 洪水41.2.4 泥沙41.3 工程地质51.3.1 区域地质51.3.2 坝处的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61.3.3 天然建筑材料61.4 工程建设任务及规模61.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61.4.2 工程建设任务71.4.3 工程规模7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71.5.1 工程等级与洪水标准71.5.2 布置方案选择81.5.3 工程总布置81.6 施工组织设计91.6.1 施工条件91.6.2 施工导流91.6.3 天然建筑材料91.6.4 施工交通运输101.6.5 施工总布置101.6.6 施工总进度101.7 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111.7.1 征地范围111.7.2 征地实物成果111.8 环境影响设计111.8.1 环境影响分析111.8.2 环境保护设计121.8.3 环境监测与管理121.8.4 环保投资概算121.9 水土保持设计121.10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31.10.1 劳动安全措施131.10.2 工业卫生措施131.11
3、 工程管理141.12 工程投资概算142 水文162.1 流域概况162.2 气象172.3 水文基本资料182.3.1 水文测站分布情况182.3.2 水文测验及基本资料复核192.4 洪水212.4.1 暴雨洪水特性212.4.2 历史洪水调查212.4.3 设计洪水222.4.4 分期设计洪水272.5 泥 沙282.6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282.7 水情预警系统303 工程地质363.1 前言363.2 区域地质373.2.1 地形地貌373.2.2 地层岩性373.2.3 地质构造383.2.4 地震烈度与新构造运动393.2.5 物理地质现象393.2.5 水文地质393.3 建筑
4、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403.3.1 基本地质条件403.3.2 拦砂坝工程地质条件413.3.3 漂道工程地质条件483.4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渗透性483.4.1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483.4.2 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层493.4.3 基岩503.5地震液化评价513.6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523.7 天然建筑材料523.8 结论及建议534 工程任务和规模554.1 工程任务554.1.1 峨眉山市社会经济概况554.1.2 临江河流域概况564.1.3 工程区现状564.1.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594.1.5 罗目古镇水上漂流旅游开发项目简介604.1.6 工程任务614.2 工程规模6
5、14.3 设计洪水水面线624.3.1 设计洪水水面线62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675.1 设计依据675.1.1 工程等别与设计标准675.1.2 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规范675.1.3 基本设计资料675.2 布置方案设计705.2.1 坝址选择705.2.2 坝型设计705.3 工程总体布置715.4 建筑物设计745.4.1 坝体横断面设计745.4.2 消能防冲设计755.4.3 护坡设计775.4.4 堤防加高设计775.4.5 滑道、漂道设计795.4.6 建筑物稳定计算805.4.7 河道清淤815.4.8 取水堰维护设计815.4.9 电站尾水渠道维护设计815.5 主
6、要工程量826 施工组织设计876.1 施工条件876.1.1 工程概况876.1.2 工程条件876.1.3 自然条件886.1.4 施工特点896.2 施工导流896.2.1 导流条件896.2.2 导流建筑物906.2.3 导流工程施工906.2.4 基坑排水906.3 料场的选择与规划916.4 主体工程施工916.4.1 土石方开挖916.4.2 土石方回填926.4.3 混凝土浇筑926.5 施工交通运输926.5.1 对外交通运输926.5.2 对内交通运输926.6 施工工厂设施926.6.1 混凝土系统926.6.2 综合加工系统926.6.3 机械修配厂936.6.4 风水
7、电系统936.7 施工总布置936.7.1 施工布置原则936.7.2 土石方平衡及弃渣规则936.8 施工总进度946.8.1 设计依据946.8.2 施工总工期及施工进度总安排946.8.3 主体工程施工进度946.9 主要施工特性表956.9.1 施工强度956.9.2 建筑材料需求957 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967.1 概述967.1.1 自然条件967.1.2 社会经济967.1.3 工程概况967.2 征地范围967.3 征地实物977.3.1 实物指标调查依据977.3.2 实物指标调查977.3.3 实物指标调查成果977.4 农村移民安置987.5 投资概算988 环境保护设计
8、998.1 环境状况998.1.1 自然环境998.1.2 社会环境1008.2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008.2.1 自然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008.2.2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018.3 综合评价和结论1018.4 环境保护设计1028.4.1 自然地貌保护1028.4.2 水质保护1028.4.3 空气质量防治措施1028.4.4 噪声防治措施1038.4.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038.4.6 人群体健康1048.5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1048.6 环保投资概算1059 水土保持设计1069.1 水土流失成因1069.1.1 水土流失类型1069.1.2 水土流失成因1069.2 水土流失量
9、预测1079.2.1 预测时段1079.2.2 水土流失预测1079.2.3 水土保持设计1089.2.4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10910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1110.1 危害与有害因素分析11110.2 劳动安全措施11110.3 工业卫生措施11210.4 安全卫生管理11311 工程管理设计11411.1 工程管理体制11411.2 工程运行管理11411.2.1 管理要求11411.2.2 建筑物维护管理11511.3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11511.4 工程观测11611.4.1 建筑位移、沉降观测11611.4.2 水情预警系统11611.5 工程运行管理11812 投资概算与资金
10、筹措11912.1 工程概况11912.2 编制原则和依据11912.3 基础资料12012.3.1 人工工时预算单价12012.3.2 取费标准12012.3.3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12012.3.4 施工用电、风、水单价12112.4 建筑工程12112.5 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12212.6 临时工程12212.7 独立费用12212.8 预备费12312.9 环保水保费用12312.10 投资概算成果与资金筹措1231 综合说明1.1 概述1.1.1 项目背景峨眉山市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交通十分便捷。铁路方面,成昆铁路由北至南贯穿全境,境内有火车站5个。同时,已经运行的成绵乐城际铁
11、路在峨眉设有峨眉站和天下名山站点。公路方面,四通八达,纵横密布,有临境而过的乐雅高速及乐峨快速通道相连接,拉近了峨眉山市与成都、乐山的空间距离。规划中的乐汉高速也将从峨眉山市境内通过。项目所在地罗目镇的交通也十分便捷,103省道横穿镇而过,并与306省道相连。另外,罗目镇距离九里镇火车站十分近。罗目古镇水上漂流旅游开发项目规划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从自然旅游资源方面看,有清澈的临江河、神秘幽静的峡谷、多种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从人文旅游资源方面看,项目所在地罗目古镇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同时还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古老建筑。丰富的自然与人文
12、旅游资源的完美组合,构筑了规划区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条件,这为漂流项目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程周边分布着峨眉山景区及乐山大佛景区等众多高品位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旅游区位优势明显,可以借助峨眉山景区和乐山大佛景区的品牌优势,推动项目的旅游吸引力以及知名度的提升。项目所在地的交通十分便捷,缩短了旅游的空间和时间距离,有利于提高游客旅游的效率,扩大客源市场半径。本漂流项目连接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丰富四川省旅游发展战略重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连线区域产品的需要。本项目工程范围在罗目镇辖区内临江河上高桥镇-罗目镇。1.1.2 项目区基本情况峨眉山市位于中
13、国四川省西南部,乐山市中区以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北与川西平原接壤,西南连接大小凉山,是盆地到高山的过渡地带。幅员面积1183km2。辖6个乡12个镇,253个行政村,27个社区。据乐山2014年统计年鉴,峨眉山市总人口43.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92万人,非农业人口19.44万人。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144.57亿元。2013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679公顷,粮食总产量15.54万t,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332元。罗目镇位于峨眉山市西南方,与高桥、峨山、九里、桂花桥接壤。幅员面积468km2,有耕地1047公顷,属
14、山、丘、坝之镇,辖18个行政村,一个社区,总人口24552人,其中农业人口21927人,集镇人口2625人。罗目镇境内地质结构呈山区、丘陵、平坝三级阶梯,海拔落差700m左右,临江河自西向穿过全境,境内含石灰石、页岩、粘土矿,山区盛产无污染的苦笋、大蒜、生姜、薤头等农产品。林业资源丰富。青龙豆腐脑、青龙豆腐干、青龙卤鸭子、青龙豆渣巴是自古名食。镇内有中型民营企业4个,市级医药企业1个,建材企业3个,矿产企业13个,年产矿30万吨,是建材企业的主要矿源地。项目地的平均海拔在300m以上,地势西高东低,规划河道上游地段主要以峡谷地貌为主,两岸群山环绕,峰峦叠嶂,自然景色十分优美。下游地段地势相对开
15、阔平缓,两岸从事生产生活等活动较多,故人文景观丰富。规划河段上游水流量较大,且河道内分布有较多体量较大的山石;河段下游由于河道内的巨大山石较少,落差适中,加之水量充沛,非常适合开展漂流项目。1.1.3 河道现状临江河是大渡河下游左岸一级支流,古称罗目江,属大渡河青衣江水系。临江河有左右二源,右源二道河为主源,其上游称大沟河,发源于峨眉山万佛顶西南至木兰花包一带断层山岭。万佛顶高程3098.8m,河源处主峰高程2739m。左源张沟发源于峨眉山雷洞坪、金顶、万佛顶一带山岭东侧,左右二源于汪坎汇合后,东流2.2km纳右支柳溪于高桥镇,从此进入峨眉平原,干流沿南岸山麓东行,先后接纳南来支流中殿沟于罗目
16、镇、沙溪河于九里镇、白岩溪于黄堰沱,在谭山子过峨眉铁合金厂专用铁路线和成昆铁路桥,再东流1km于烽火庙处进入乐山市中区境内,折向东北穿行于丘间河谷平坝,两岸支流短促。经苏稽镇后折向东南流,最后于市中区水口镇汇入大渡河。临江河先后流经峨眉山市、沙湾区、乐山市市中区,全长50.6km,河道平均比降8.13。临江河流域内因地形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受峨眉山屏障矗立的影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亚热带、温带及亚寒带兼有的气候特征。流域内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气流影响,具有春迟、夏短、秋旱、冬长的特点,冬季气候寒冷,高山常有积雪。根据峨眉气象站历年资料分析,山丘区多年平均气温14左右,最高气温35
17、,最低气温-5,相对湿度80%,无霜期300天左右,平均风速1.5m/s,多为西南风向。临江河上、中游流域位于峨眉山暴雨区,降水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mm,但年内分配不均,69月降水约占全年的70%以上。2012年临江河流域完成了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报告,并汇总至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纳入四川省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范畴。根据临江河治理实施规划报告中确定的近期项目,在本次工程河段的末段1.7km内有拟建河堤,由于本工程的建设,拟建河堤的建设方案将作出相应的调整。1.1.4 工程布置罗目古镇水上漂流旅游开发项目拦河低坝工程所在河道总长4131m,共布置10座拦河低坝及其附属建筑,
18、其中6座坝为新建坝,4座坝为利用原有取水堰修复加固而成。在2#9#坝上设置滑道以满足漂流需求。其它工程包括河道清淤以及工程河道末段左岸已建堤防加高。1.2 水文气象1.2.1 流域概况临江河全流域集水面积338.4km2,干流长50.6km,河道平均比降8.13。地理位置:东经1031850至4130,北纬292243至3530之间。流域呈扫帚形,上游流域边界宽约20km,下游宽约5km。呈西南东北向。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其分水界高程西部在25003000m,而东部仅400500m。大支流集中分布在中上游右岸地区。其流域跨峨眉山市、沙湾区、乐山市市中区,在此三行政区内的流域面积分别为269.1k
19、m2、7.2km2、62.1km2。一般将高桥以上河段划为上游段,高桥到谭山子河段划为中游段,谭山子以下至与大渡河左岸汇合口河段划为下游段。上游段河长13.9km,平均比降65.0;中游段长12.2km,平均比降6.28;下游段长24.5km,平均比降2.19。1.2.2 气象临江河流域内因地形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受峨眉山屏障矗立的影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亚热带、温带及亚寒带兼有的气候特征。流域内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气流影响,具有春迟、夏短、秋旱、冬长的特点,冬季气候寒冷,高山常有积雪。根据峨眉气象站历年资料分析,山丘区多年平均气温14左右,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5,相对湿度8
20、0%,无霜期300天左右,平均风速1.5m/s,多为西南风向。临江河上、中游流域位于峨眉山暴雨区,降水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mm,但年内分配不均,69月降水约占全年的70%以上。1.2.3 洪水 暴雨特性临江河流域地处峨眉山暴雨区,降雨径流丰沛,但年内分配不均。径流由降水补给,每年510月径流量约占年平均径流量的83%,其中78月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43%,2月为最枯季节,平均径流量仅占年平均径流量的2.6%。临江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约1211.3mm,多年平均径流量约2.55亿m3。 洪水特性临江河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量级与暴雨及产、汇情况同步。临江河流域暴雨多出现在每年的5
21、9月,大暴雨出现时间多在78月,一次大暴雨过程多为12d,其中大部分雨量集中在24hr以内。因受地形的影响,暴雨常发生在山区迎风坡一带。临江河为山溪性河流,洪水陡涨陡落,洪峰尖瘦,洪水汇流过程较短。下游进入平坝丘陵区后,洪水有坦化、变形现象发生,但峰、量仍较大。受下游河流比降减缓及大渡河洪水回水顶托影响,退水略显缓慢,洪水过程一般约12d,有时更长。1.2.4 泥沙临江河流域内水文资料年限较短,泥沙资料更缺,仅有大为水文站1988年泥沙资料,年输沙量为0.16106t,悬移质输 沙模数为600t/km2,从四川水文手册查得该流域悬移质输沙模数为500t/km2。本次采用手册法泥沙资料计算流量输
22、沙量。参考手册法得到临江河河段输沙模数为500t/km,推移质沙量按悬移质沙量的20%估算。由此计算得到工程河段末端断面悬移质泥沙为5.75万t。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为1.15万t,年输沙总量为6.90万t。1.3 工程地质1.3.1 区域地质工程区海拔480580m,总体地势西高东低,为平坝向山区的过渡地带,临江河由西向东流过,河谷呈不对称“U”字型,偶见险滩跌水,河床中多见冲洪积物,两岸冲沟发育,常见阶地,上游植被好;坡脚常见坡残积物,呈侵蚀、堆积地貌形态。工程区及附近主要出露三迭系至第四系地层,现将工程所涉及地层由新到老简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由卵砾石、砂及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镇 水上 漂流 旅游 项目 拦河低坝 工程 初步设计 报告 0415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0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