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ppt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ppt(2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同学们好!,第三章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重点与难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一)产品明细帐的设置 是按产品品种设置和登记的,帐内按成本项目(要素费用)分设专栏,应处理和区分好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的关系,注意直接费用与直接计入费用的关系,即:是直接费用不一定是直接计入费用。(生产领用材料-直接材料-直接费用,当一种产品耗用-直接计入费用,当多种产品耗用-间接计入费用。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当生产一种产品-直接计入费用,当生产多种产品-间接计入费用),产品生产成本明细帐 200
2、8年10月产品名称:A产品 单位:元,(二)间接费用的分配,1、费用分配的方法,成本分配正确计算成本的关键,直接追溯法,分摊法,动因追溯法,直接追溯法,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指基本生产的产品)而且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应单独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应先记入“制造费用”总帐科目及所属明细帐有关的费用项目,然后通过一定的分配程序,转入或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及所属明细帐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分摊法,遵循“受益”原则 选择分配标准应考虑的问题 分配标准的主要种类,分摊法,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应该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即分配依据的标
3、准与分配对象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而分配结果比较合理,而且分配标准的资料比较容易取得,计算比较简便。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标准主要有:成果类、消耗类、定额类,例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成果类,例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消耗类,例如生产工时、生产工人的工资、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等;,定额类,按成本产生的动因为标准来分配费用的方法。动因有: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动因追溯法,2、费用分配公式,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 准额 费用分配率,(三)要素费用的分配程序,1.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如果是某种产品的直接
4、计入费用,应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如果是几种产品的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难点,间接计入费用在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分配程序选择分配标准计算分配率分配成本,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2.对于用于辅助生产或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总帐,首先,然后,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销售费用总帐,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用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费用,管理费用总帐,财务费用总帐,3,注意,各项各要素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表进行的,并根据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据以登记各种成本、费用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1)各项
5、基础工作及费用分配一般要求材料的计价(实际成本计价、计划成本计价)建立健全材料的盘存制度永续盘存制(帐面盘存制)实地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建立健全材料的收发凭证制度一般要求:P68-69,1、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归集与分配一般程序,(3)分配对象,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用,直接或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及所属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1,车间间接消耗材料费,2,计入“制造费用”总帐及明细账,3,销售部门、厂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费用,分别计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总帐及明细帐的借方,(4)材料成本的分配方法,常用的分
6、配方法,产品重量比例法,产品体积比例法,如果材料有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则材料费用可采用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重难点,材料费用分 配 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 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 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 分配率,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多种产品共同消耗一种材料),某企业8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耗用原材料8000千克,每千克5.4元,本月产量为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甲产品6千克,乙产品5千克,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例如,材料费用分配率,=,80005.43000+2000,=8.64,=2
7、0008.64=17280(元),甲产品原材料 定额消耗量,=5006=3000,乙产品原材料 定额消耗量,=4005=2000,1,2,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30008.64=2592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解答,若管理上需要消耗量的资料,材料费用分配率=8000/5000=1.6甲产品应分配的消耗量=30001.6=480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消耗量=20001.6=3200(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48005.4=2592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32005.4=17280(元),调整公式为:,若原材料发出为计划成本,则必须将其调整为实际成本。,要求:按定额耗用量
8、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所耗材料的实际成本。,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的计划成本105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甲产品15千克,乙产品12千克,本月产品产量:甲产品100件,乙产品50件。,实例,原材料实际成本,=10500+10500(-2%)=10290(元),材料费用 分配率,=,10290 10015+5012,=4.9,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15004.9=735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6004.9=2940(元),1,2,3,解答,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多种产品共同耗用多种材料)一般程序为(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
9、额费用(2)计算单位原材料定额费用应分配原材料实际费用(3)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实例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材料,共计3762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A材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8元。计算分配如下:,(1)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506109000(元)B材料定额费用150889600(元)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18600(元)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2091010800(元)B材料定额费用1
10、205848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15600(元)(2)材料费用分配率 材料费用分配率37620/(18600+15600)1.1(3)甲、乙产品应分配材料实际费用甲产品:186001.1=20460(元)乙产品:156001.117160(元),(5)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实际工作中,各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按车间、部门和材料类别,据归类后的领料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5)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的编制及账务处理,表3-1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1、编制记账凭证,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5750 乙产品 1045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1710
11、 锅炉 5000 制造费用 840 管理费用 484 贷:原材料 34234,2、登记相关的账簿,补充练习,1、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共消耗某材料元。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公斤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公斤件。产品产量为件,产品产量为件。要求: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并作出会计分录。,2、假定甲、乙产品领用A、B两种材料共计6648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10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为:A材料5kg,B材料8kg;乙产品消耗定额为:A材料7kg,B材料9kg,A、B材料计划单价为12元和14元。要求: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解答(2题),(1)甲产品:200512 2008
12、14 34400(元)乙产品:1007812 100914 21000(元)(2)分配率=66480(34400+21000)=1.2(3)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344001.2=41280(元)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210001.2=25200(元),2、职工薪酬的核算,(1)职工薪酬与工资核算的原始记录,职工薪酬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这些项目都应该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职工薪酬,考勤记录产量和工时记录()工作通知单()工序进程单()个人工作台帐工资卡,工资费用核算的原始记录,案例,小王与小李是刚
13、参加工作的大学同班同学,他们虽不在同一个单位就职,但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并且工资水平完全一样:月薪3500元。于是两人常于周末小聚一番,以贺新生活的开始。上周有大学同学自外地来,小王与小李各自向单位请事假两天,分别陪老同学游览了本地的风景名胜。到了月末,小王喜滋滋地领到了本月工资,虽然上周请了两天事假,但仍领到了3165元的现金,于是,忙打电话告诉小李,可一通电话,小王傻了,因为人家小李本月领了3267元的工作,比自己多了102元,这还了得!一定是会计算错了。放下电话,小王就急急忙忙向会计室走去。小王能找回比小李少得工资吗?,(2)工资的计算,计时工资适用于不能采取计件的工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14、等工资的计算。在计时工资制下,工资计算又有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方法。(1)月薪制,不论各月日历天数多少,只要职工每月按规定出全勤,就可以获得固定的月标准工资。若发生病假、事假和旷工缺勤,则将缺勤工资从全勤工资中扣除。又称“扣缺勤法”。,计时工资的计算,关于缺勤应扣工资的有关规定,1、对旷工和事假缺勤应按100%扣发缺勤日的全部工资;2、对因公负伤、探亲假、婚伤假、产假等缺勤,不扣工资 3、对病假缺勤,则应按病假期限和工龄的长短扣发一定比例的工资。扣发标准如下:,月薪制的计算公式 应付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扣款 缺勤扣款=事假天数日工资标准(率)+病假天 数日工资率 病假扣款率 日工资标准(率)=
15、月标准工资月工作日数,日工资率的计算方法,A、按30天计算 要点: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视为出勤,照付工资,但连续缺勤期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也应按缺勤处理,扣发工资。B、按20.83天计算(365-104-11)/12(104为全年双休日,11为法定节假日)要点:无论月大月小,每月应计工作日数均固定按20.83天计算。双休日、节假日不付工资,缺勤期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也不扣工资。,月薪制的计算【举例】,职工刘红的月标准工资为400元,本月请事假5天(其中有两天为双休日),病假3天(其中有一天节日)、工龄7年,病假扣发工资比例为10%。,日工资率40030=13.33(元)应付计时工资=400-513.
16、33-3 13.3310%=329.35(元),1、按月30天计算,月薪制的计算【举例】,职工刘红的月标准工资为400元,本月请假5天(其中有两天为双休日),病假3天(其中有一天节日)、工龄7年,病假扣发工资比例为10%。,2、按月20.83天计算,日工资=40020.83=19.2元 应付计时工资=400-319.2-2 19.2 10%=338.56(元),每月按职工月实际出勤日数和日工资率计算职工应得计时工资。病事假规定如前。这种方法又称为“出勤工资累计法”。应付计时工资=月出勤日数日工资率+病假应 发工资 病假应发工资=病假日数日工资率应发比例,(2)日薪制的有关规定及计算公式,A、按
17、30天计算 要点: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视为出勤,照付工资,但缺勤期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也应按缺勤处理,按比例发工资。B、按20.83天计算 要点:无论月大月小,每月应计工作日数均固定按20.83天计算。双休日、节假日不付工资,缺勤期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也不付工资。,日工资的计算方法,【举例】依前例,职工刘红的月标准工资为400元,本月请假5天(其中有两天为双休日),病假3天(其中有一天节日)、工龄7年,病假扣发工资比例为10%。设本月日历天数31天,其中有8天双休日和1天节日。出勤17天=31-(9+3+2)31-(5+3)=23或17+(9-3)(双休、节日视为出勤),日薪制计算举例,刘红本月实际
18、出勤17天。按30天计算:日工资=40030=13.33元应付计时工资=(31-5-3)13.33+3 13.3390%=342.58(元),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40020.83=19.2元应付计时工资=1719.2+219.290%=360.96(元),习题,兴华工厂工人李冰,月标准工资300元,2002年3月有9个双休日,李冰病假四天(含2个休息日,李冰的病假扣款率为20%),事假3天,李冰当月应得奖金200元,夜班津贴120元,其他各种津贴80元,代扣款项80元。要求:1.采用“月薪制”按每月工作日30天和20.83天计算应付工资。2.采用“日薪制”按每月工作日30天和20.83
19、天计算应付工资。,解答,月薪制 1.按30天算 日标准工资:300/10=10元/天(300-310-41020%)+400-80=582元2.按20.83天算 日标准工资:300/20.83=14.4元/天(300-314.4-214.420%)+400-80=571.04元 日薪制1.按30天算(17+7)10+41080%+400-80=5922.按20.83天算 17 14.4+2 14.4 80%+400-80=587.84,计件工资按结算对象不同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个人计件工资是根据产量和工时记录中登记的每一生产工人完成的工作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
20、,并与生产工人结算的工资。*废品若是由于料废,应按计件单价照付工资;若是由于工废造成的,均不付工资。某工人应得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计件单价+料废品数量计件单价),计件工资的计算,产品的计件单价是根据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和该等级工人每小时的工资率计算求得的。如:A、B两种产品由丙工人加工。A产品的工时定额为30分钟;B产品的工时定额为18分钟。该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5元。则两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计算如下:A产品计件单价=(5 30)/60=2.5(元)B 产品计件单价=(5 18)/60=1.5(元),例:某工人本月加工A、B两种产品,A产品210件,B产品130件。验收时发现A产品料
21、废6个,工废4个;B产品料废3个。该工人月标准工资为720元,制造A产品定额工时为30分钟,B产品定额工时为1小时。试计算该工人本月应得计件工资。,该工人小时工资率=720/30/8=3(元/小时)A产品计件单价=(30 3)/60=1.5(元)B产品计件单价=1 3=3(元)应付计件工资=(210-4)1.5+130 3=699(元)如果工人在月份内生产多种计件单价不同的产品,为简化核算手续,也可将各种产品的产量折合为定额工时,再乘以小时工资率计算。应付计件工资=各种产品定额工时总额 小时工资率 上例各产品定额工时总额=(210-4)30/60+130 1=233(小时)应付计件工资=233
22、 3=699(元),(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集体计件工资是根据某一集体完成工作量的多少和计件单价计算,并与集体进行结算的工资。集体计件工资一般以班组为单位计算。可先按班组产量和计件单价计算出班组计件工资总额,然后再根据班组成员的工资标准和实际工时比例进行分配,计算班组各成员的计件。计算公式为:计件工资分配率=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 集体职工应付计时工资之和,例题:集体计件工资的核算,某班组共得计件工资5130.12元。工人 级别 小时工资率 实际工时甲 1 4.3(元/小时)250小时乙 4 6.5 260丙 3 6230丁 2 5240,工人 应付计时工资 分配率 计件工资甲 4.3 250
23、=1075元 0.96 1032元乙 6.5 260=1690 1622.4丙 6 230=1380 1324.8丁 5 240=1200 1152 5345元 5131.2元分配率:5131.2/5345=0.96,(3)工资费用的分配,分配程序和对象,工资费用应按发生的车间、部门和用途进行归集与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工资及提取的其他职工薪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生产工人,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其他职工薪酬,“辅助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生产车间、部门的管 理人员及辅助工人,工资及提取的其他职工薪酬,“制造费用”科目,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及其他职
24、工薪酬,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及其他职工薪酬,医务福利人员的工资及其他职工薪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目的是增加应付福利的来源,提取的福利费,管理费用,注意,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在计时工资制下,基本生产车间,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只生产一种产品,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直接计入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为间接计入费用,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应按各产品实际生产工时或定额工时的比例,【举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生产工人工资为40000元,其中甲产品本月耗用工时22500小时,乙产品耗
25、用工时27500小时,按实际工时比例法进行分配。分配率=40000/(22500+27500)=0.8元/小时甲产品应分配工资费用:225000.8=18000(元)乙产品应分配工资费用:275000.8=22000(元),在计件工资制下,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合格品数量,计件单价,由于计件工资与产品产量直接关系,所以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可直接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可见,例见教材 P80,(4)工资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账务处理,表3-2 工资费用分配表,0.8,12800,19200,12800,19200,编记账凭证,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800 乙产品 19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费用 分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0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