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ppt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一)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生物的变异有的是有利于生存的,有的是不利于生存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的现象;,生物的繁殖能力总是大大地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和变异,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经生存斗争,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个体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4)、适者生存,(二)、自然选择的概念,(三)、对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的解释,长颈鹿的祖先存在的个体差异,有的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长一些,有的长颈鹿的颈
2、和前肢短一些。,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和前肢长一些的长颈鹿由于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而得以生存,而颈和前肢较短的个体则遭淘汰。,颈和前肢较长的变异,通过自然环境的定向选择而得到逐代的积累和加强,逐渐进化成现在的长颈鹿。,(四)、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几个结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生物的遗传使有利的变异在后代里得到积累和加强。,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材料,并
3、且加剧了生存斗争。同时过度繁殖本身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相比有何不同?,想一想,(五)、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能够科学的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时,还没有遗传学的理论。因此,他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性质,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不可能做出本质上的阐述。,(六)、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遗传和变异的研究,性状水平分子水平,自然选择作用等问题,个体为单位群体为单位,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 一 群个体。,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 含有的
4、全部基因。,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请举几个种群的实例。,每一个种群都有它自己的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但基因库却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所以,生物进化的单位不是个体,而是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某种群中出现的比例。,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求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表面看,自然选择是对一个个生物个体的选择,实质上是对个体所包含的变异进行选择。从现代分子遗传水平看,自然选择实质上是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从而改变着群体中不同基因的基因频率。,哈迪-温伯格定律,1908年
5、,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提出关于基因稳定性的见解。他们指出,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五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这五个条件是:1)种群很大 2)随机交配 3)没有突变 4)没有个体迁入迁出 5)没有选择,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一对等位基因Aa,A的频率为p,a的频率为q,则:AA的机率为p2;Aa的机率为2pq;aa的机率为q2,即:(A+a)2=A2+2Aa+a2=AA+2Aa+aa=p2+2pq+q2,例1、中心血防站调查了1788个MN血型其中397人是M型(LMLM),8
6、61人是MN型(LMLN),530人是NN(LNLN),请分别计算LM和LN的基因频率。LM _ LN_,例2、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是_,例3、在一个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有AA个体400只,Aa的个体500只,aa的个体100只,则三年后,该种群中AA基因型和aa基因型个体各占_和_。,46.3%,9.3%,42.25%,12.25%,例四、人类的血型有A、B、AB、O四种,它们的基因型分别是_,又已知人群中的IA、IB、i基因频率分别为0.4、0.4、0.2,则人群中A型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生物 进化 理论 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0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