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
《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ppt(2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感觉和知觉,(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二)感觉的种类(三)感觉现象(四)知觉的种类(五)知觉的基本特征,感觉,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顾城,(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感觉(sensation)的概念(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2)感觉的作用(意义):A.感觉是认识的开端;B.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如: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1
2、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试验研究。他们在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具体的说,就是在没有图形试图视觉(被试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睛)、限制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子)和听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实验结果显示: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被试者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的被试者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梦)的现象。,(3)感受性与
3、感觉阈限,感受性(sensitivity)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即感受性)是不同的。通常,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是指刚刚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二)感觉的种类,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4、。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1.视觉(vision),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是个体辨别外界事物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研究证明,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左右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1)视觉的适宜刺激时波称为380780毫微米的光波(电磁波)。,紫 蓝 绿 黄橙 红,400,500,可见的光谱,波长(毫微米),600,700,(2)颜色视觉,颜色的基本特性:颜色(color)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颜色具有色
5、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这些特性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色调(hue),色调是颜色的最重要的属性。不同的光波引起的不同感觉称为色调。它决定于光波的波长。,明度(brightness),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主要取决于光的物理强度。光的强度越大,颜色越亮,最后接近白色;光的强度越小,颜色越暗,最后接近于黑色。例如,黑纸上反射出投射于它的全部光的一小部分,而打印却反射了投射光的80。,饱和度(saturation),饱和度指颜色的纯洁度。它取决于光波成分的复杂程度。一般是看主波长占的比例。光波成分越单纯,颜色越鲜艳,即饱和度高。反之,则饱和度低。,(2)颜色视觉,色觉异常色觉异常主要包括色
6、弱和色盲两类。,2.听觉(hearing),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1)听觉是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HZ的声波,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是10004000HZ。(2)听觉的基本特性: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特性。,音调,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感觉,主要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音响,音响是指听到声音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声波振幅,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振幅越小,声音越轻。响度的单位是分贝,一般超过120分贝的声音就会使人耳产生痛感。,音色,音色,也叫音品,主要由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的。,3.嗅觉(sense of smell),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
7、引起的。,4.味觉(sense of taste),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5.皮肤觉(skin sense),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皮肤觉(肤觉)。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觉等。,6.动觉,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7.平衡觉,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8.机体觉,机体觉也叫内脏感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四)感觉现象,感觉后象感觉适应感觉对比
8、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1.感觉后象,(1)定义: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1.感觉后象,(2)感觉后象的示例:视觉后象表现得最明显。图1: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右边的区域,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图2:颜色后象,1.感觉后象,唐代诗人李白酒后作的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来成碧颜始红”,即把红色看成绿色了。梁代王僧孺在一诗中也有两句“谁知心眼乱,看来忽成碧”,这也是将红色看成绿色了。,1.感觉后象,(3)感觉后象的应用: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
9、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2.感觉适应,(1)定义: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2.感觉适应,(2)感觉适应的表现: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2.感觉适应,(3)感觉适应的意义 利: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弊:使人丧失警觉性。,2.感觉适应,(4)适应的一般规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3.感觉对比,(1)定义: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官接
10、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3.感觉对比,(2)感觉对比的种类: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图1: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更加明亮一些。图2:如果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放在红色的背景上则显得带绿色。,请注意: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度。,返回,返回,4.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1)定义: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的感受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4.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4.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3)联觉 当某种感
11、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的现象称为联觉。,(3)联觉,“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2.知觉的概念,(1)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2)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区别:1.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他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是对客观事
12、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从严格意义上讲,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联系:感、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感觉的有机综合。,(三)知觉的种类,按照知觉所反映对象的特点,可以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情况称作错觉。,1.物体知觉,以物质或物质现象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即物体知觉。依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1)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对
13、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系的认识。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以及方位知觉等。,(2)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3)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通过运动知觉,我们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状态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条件,将运动知觉分成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两大类。,返回,2.社会知觉,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叫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和角色知觉。,(1)对他人的知觉,对他人知觉主要是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如:言谈、举止、仪表、相貌等,此外,对他人知觉也受到
14、知觉者的主观态度影响。影响他人知觉的心理因素: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对不熟悉的社会知觉对象所形成的最初印象.,精干 坚信 键谈 冷酷 机智 进取 有说服力 精干 坚信 键谈 热情 机智 进取 有说服力,服从 软弱 热情 浮浅 无野心 虚荣虚荣 精明 算计 热情 浮浅 忌妒,刻板印象与光环效应,用陈规旧习去套用人像、群像、社会像,对人、对群体和社会的知觉(印象)形成先入为主,并难以改变。,刻板印象调查,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印度人:迷信、懒惰、落伍、肮脏、骑墙派英国人:保守、狡猾、善于外交、有教养、严肃德国人:有科学精神、进取、
15、爱国、聪慧、勤劳法国人:好艺术、轻浮、热情、潇洒、乐观日本人:善于模仿、爱国、尚武、进取、有野心俄国人:狡猾、欺诈、有野心、残酷、唯物,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个体的社会知觉中,将知觉对象的某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去。,三国演义:,周瑜死后,鲁肃把凤雏庞统举荐给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第一印象较差)乃问曰:“公生平所学以何为主?”统曰:“不必拘谨,随机应变。”权曰:“公之所学与公瑾如何?”庞统笑曰:“某之所学,于公瑾不大相同。”权生平最喜欢周瑜,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既厌其貌,又厌其言,第一印象更差)乃谓统曰:“公且统待有公之时,却相相请。”统长叹一声而出
16、。,鲁肃曰:“主公何不用庞统?”权曰:“狂士也,用之何盖?”肃曰:“赤璧鏖战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权曰:“此乃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吾誓不用之。”可见,由于孙权对庞统的第一印象较差,把他的功劳都否定了。(晕轮起作用),(2)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人际知觉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3)自我知觉,以自己为知觉对象,对自身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状况的知觉,称为自我知觉。,(4)角色知觉,根据他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对其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的知觉,称为角色知觉。,哪条线段更长?,(A),(B),(A),(B),图1,图2,3
17、.错觉,(1)定义: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 会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3.错觉,(2)错觉与幻觉 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幻觉却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3.错觉,(3)错觉的种类几何图形错觉形重错觉方位错觉时间错觉,典型的几何图形错觉,3.错觉,(4)错觉产生的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五)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性,1.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过去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在知觉过程中,思维和语言起着重要
18、的作用。,2.知觉的整体性,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尽管这些点没有用线段连接起来,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3.知觉的选择性,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往往是有限的知觉部分客体,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很多。,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选择(差别较大、活动的、新颖的等);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知觉者的知觉目的影响知觉的选择性。,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到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现象
19、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视知觉的恒常包括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形状恒常性示意图,返回,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思维的“知觉”,观察的条件,制定观察的目的任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注意观察细节特别留心意外的现象要写观察笔记,感知规律在教学与其他实践领域中的应用,一、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在制作直观教具时感知规律的应用2、在使用直观教具时感知规律的应用二、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注意的概念 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种类 注意的品质,第五章 注 意,1.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一)注意的概念,2.注意的特点指
20、向性集中性,指向性就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指向性,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集中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而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抑制。,集中性,1.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二)注意的功能,2.维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3.调节功能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
21、顺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1.无意注意(1)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三)注意的种类,(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的特点 个体的主观状态,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 刺激的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特点,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精神与机体状态 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心理学 基本理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0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