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图片1.ppt
《光学图片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图片1.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光学教程,第一章光的干涉,.光的电磁理论,.波动的独立性、叠加性和相干性,两列波干涉合振动平均强度:,干涉相长和相消的相位关系,相长:,相消:,轨迹是双叶旋转双曲面,.由单色波叠加所形成的干涉图样,干涉图样中强度最大的点和条纹间距,干涉相长和相消的光程差的条件,相长,相消,4.干涉条纹的特点,1)与双缝平行、以中央明纹(k=0 的明纹)为对称、明暗相间的直条纹;,2)条纹等间距,相邻明(或相邻暗)纹间距,缝间距越小,屏越远,干涉越显著。,3)白光干涉条纹的特点:,中央 0 级为白色亮纹,两侧为彩色,由蓝到红向外展开,在D、d 不变时,条纹疏密与正比,1.4 分波面双光束干涉,分波阵面法,杨氏双
2、缝、双镜、劳埃镜等,分振幅法,水面上的彩色油膜、彩色肥皂泡、劈尖干涉等,原理图:,杨氏双缝实验:,.菲涅耳双面镜实验,光源是与板面垂直的细缝,条纹间距:,3.劳埃德镜实验,重要事实:光在介质表面上反射,且入射角接近900 时(掠射)时,产生了半波损失.,光程差为:,例1 以单色光照射到相距为0.15mm的双缝上,双缝与屏幕的垂直距离为0.90m。(1)从第一级明条纹到同侧的第四级明条纹间的距离为8.0mm,求单色光的波长;(2)若入射光的波长为589.3nm,求相邻两明条纹间的距离。,解(1)根据杨氏双缝干涉明条纹的条件,由此解得,得,(2)根据杨氏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将数值代入,得,例2 在杨
3、氏干涉实验中,光波波长=632.8nm,双缝间距为1.00mm,缝至屏幕的距离100cm,求(1)整个装置在空气中,屏幕上相邻暗条纹的间距;(2)整个装置在水(n=1.33)中,屏幕上明条纹的宽度;(3)装置在空气中,但其中一条狭缝用一厚度为,cm的透明薄片覆盖,结果原来的零级明,纹变为第7级明纹,薄膜的折射率n为多少?,解(1)条纹间距,将d=1.00mm,D=100cm=1000 mm,=632.8nm,代入上式,得,(2)求整个装置在水(n=1.33)中,屏幕上明条纹的宽度;,解(2)这时波长为,将数值代入,得,解(3),(n-1)e=7,例1:在杨氏实验装置中,两小孔的间距为0.5mm
4、,光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当以折射率为1.60的透明薄片贴住小孔S2时,发现屏上的条纹移动了1cm,试确定该薄片的厚度,2.杨氏双缝的一缝被厚度为8m、折射率为1.7的薄玻片盖住,另一缝被厚度相同但折射率为1.4的薄玻片盖住。当波长为480nm的光正射时,占据原中央亮条位置的是第几级条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3.如图所示劳埃德镜实验中装置中,各物理量的数值分别为a=2cm,b=3m,c=5cm,e=0.5mm光波的波长为589.3nm试求:(1)屏上条纹间距:(2)屏上的总条纹数,1.6菲涅耳公式,.入射光在光疏介质N1中前进,遇到光密介质N2的界面时,在掠射(i1 约为900)或正入射
5、(i1 约为00)两种情况下,反射光的振动方向对于入射光的振动方向都几乎相反,都将在反射过程中产生半波损失,.入射光在光密介质中前进,遇到光疏介质的界面而反射时,不产生半波损失,结论:,利用透明介质的第一和第二表面对入射光的依次反射,将入射光的振幅分解为若干部分,由这些光波相遇所产生的干涉,称为分振幅法干涉。,p,薄膜,S*,1.7 分振幅薄膜干涉等倾干涉,P,1.薄膜干涉的光程差,,作,1)反射光的光程差,相长,相消,当薄膜是等厚时,则相同入射角的光对应同一条纹等倾干涉。,劈尖膜,平行光接近垂直入射,在上、下表面反射的光相干迭加,在表面处看到干涉条纹。,1.8 分振幅薄膜干涉等厚干涉,1.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学 图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0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