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探究.docx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探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互联网金融及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探究会计学 金颖S130246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目前,移动支付、网上银行、手机银 行、云金融等金融创新业务在我国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 媒介不同,更重要的是在于金融参与者对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髓的阐释。互联网金融对 原有商业银行带来了 “去中介化”、“泛金融化”和“全智能化”的全新挑战,其发展不仅是传统金融的有 益补充,而且会推动我国的金融效率提升、交易结构和金融架构的深刻变革。因此,在我国金融业改革的 关键时期,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传
2、统银行业大力发展服务功能创新、 服务渠道创新和平台模式创新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对推动互联网金融自身的不断完善 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业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绪论(一)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业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逐渐兴起。自2007 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个 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等工具,使得金融业务在操作上具备了透 明度强、参与度高、协作性好、中间成本低等一系列特征。互
3、联网金融的兴起受自身和时代 双重因素的影响。随着金融业普及程度以及深度的提升,大众金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复 杂化的趋势,传统金融的局限性意味着它无法充分而及时的达成用户需求,而互联网金融的 发展满足了大众的参与热情以及随时随地的需求,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互联网 金融代表了现代金融的新生态,具有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等特点, 且在运作模式上更强调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满足客户随时随地理财的需 求;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金融服务,大幅降低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新兴互联网金融公司注定将会与传统金融机构展开激烈竞 争,
4、如今看来,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已经深刻改变了传统金融交易模式,或许在相当长的时间 内,其还远不足以撼动传统银行业的市场地位,但是这种以网络渠道拓展、大数据运用和虚 拟信用平台为主要特征的金融交易模式的快速发展,可能会革新传统金融中介和货币发行体 系的虚拟信用平台,将实现新生代金融生态圈的重构,这会对传统金融体系形成颠覆与重塑, 未来甚至可能改变传统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格局。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传统银行业必须做出改变来应对挑战。目前传统银行 业的基本功能分为支付清算、资源聚集与配置、风险管理、提供信息以及处理问题几个方面。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将通过掌握传统金融体系所具备的基本功能的方式对
5、传统银行业产生冲 击。例如阿里推出的“余额宝”不仅可以担当储蓄存款的功能,用户还可以用其进行货币市 场基金投资,由此获取超过普通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互联网金融这种“积聚资源”功能的 出现,使得“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加剧,将动摇传统银行业生存的根基一一存款;第三方 支付、大数据信息处理等服务模式的出现,使互联网金融逐渐获得与传统银行业相融合的金 融功能,一些大的电商集团,比如天猫、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纷纷建立自身的金融集团, 正式进军互联网金融,这种具有多元化功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分割了传统银行业的在资 源聚集与配置方面的利益蛋糕。再比如,诸如“阿里小贷”、“人人贷”、宜信等网络信贷公 司的出
6、现,将代替传统银行体系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由此对传统银行体系的业务空间进而 对其盈利空间产生冲击。对于传统银行业来说,面对冲击和挑战,最大的风险就是墨守成规, 看准趋势、加快创新、改造流程、提高效率应是传统银行业的主要应对之举。结合政策环境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正值我国金融业改革关键时期,是金融体制改革 与互联网技术不断向前推动的必然结果。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点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技术对 传统金融技术的代替,而是大数据时代下对传统金融数据的更新,便捷的通讯技术对传统支 付手段的改善以及由此产生的互联网手段对传统金融工具和服务的有益补充。中国金融业改 革是全球瞩目的大事,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
7、和金融管制的放松。而全球主要经济 体每一次重要的体制变革,往往伴随着重大的金融创新。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值互联网金融 潮流兴起,在传统金融部门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中国的金融效率、交易结构,甚至整体 金融架构都将发生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并由此探究传统金融业应 该做出的改进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文献综述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兴起时间较短,对其研究也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来看,对于互联网 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及模式分析、风险及风险监管以及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三个模块。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及模式分析方面,谢平、邹传伟(2012)1研究
8、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 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 生根本影响。可能出现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 融融资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林采宜(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的一种 金融模式,从融资模式角度看,互联网金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直接融资模式,但与传统直接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融资模式相比,互联网融资模式具有信息量大、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互联网金融风险是基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不可控性,以及造成发生损 失的可能性。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特性,决定了
9、互联网金融风险比传统金融风险具有更多的复 杂性。在风险及风险监管模块,闫真宇(2013)2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法律政策风 险、业务管理风险、网络技术风险、货币政策风险和洗钱犯罪风险等类型,当前我国互联网 金融风险虽然总体可控,其发展态势需要密切关注,稳妥应对。对比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及资源配置 相对去中介化的特点决定了其更具发展优势,同时对传统银行的发展带来威胁,在对传统金 融影响模块的研究中,刘勤福,孟志芳(2014)3认为偏低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监管成本、不 断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思想与信息技术、庞大的金融服务市场需求、互联网渠道更具有经济性 及企业
10、自金融服务发展等特性构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因,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仍将快速发 展。但互联网金融绕不开信用中介、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及具有“次级贷款”市场的特征, 决定了其短期内更多地体现为金融服务通道功能,而长期内则可能出现反转,从而对商业银 行发展形成更大冲击。章连标,杨小渊(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主要集中在第三方支付、微小贷和中间业务领域,而商业银行主要应从推进同业连接和跨业 对接、及时更新操作系统中的服务终端、重视客户体验以及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改善。二、互联网金融及其发展模式(一)互联网金融及其特点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伴随着中国金融业改革与互联网技术的飞
11、速发展,互 联网金融的成长如火如荼。目前,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其中一种普遍被接受 的定义为:互联网金融是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型金融形式, 既包括电商等互联网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搜素引擎 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开展金融业务,也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开展金融业务。4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形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数据。在大数据时代 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企业往往具有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他们通过社交网络、电子商务、 第三方支付和搜索引擎形成庞大的数据仓库,运用云计算和行为分析理论等进行
12、数据挖掘, 大幅提高了信息使用效率。二是普惠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由于网点、人员的不足,往往着2闫真宇.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2013(12).3刘勤福,孟志芳.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新金融,2014(3).4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力于发展20%的高价值客户,实则放弃了大于80%的客户群体,互联网金融基于其普适性而 并不存在客户群的区分。作为互联网金融中的典型代表,微借贷、微理财、微保险、微投资 等客户门槛较传统金融产品要低很多;“余额宝”和百度理财的最低认购额仅为一元。三是 便利化。“客户体验至上”被誉为互联网精神的精
13、髓,互联网时代不仅带来了商业渠道的革 新,也带来了服务理念的革新,将客户体验放在首要位置,将是招揽客户群最直接也是最有 效的方式。(二)互联网金融模式当前互联网金融格局,由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为传统银 行业的互联网创新以及电商化创新等,非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 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商企业、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平台,以及网络 微理财等。1. 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 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三支付已不仅 仅局限于最初的线上支
14、付,而是成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的综合支付工具。第三方支付的运营 模式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以快钱、易宝支付等为代表的仅为用户 提供支付产品和支付系统解决方案的模式。另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典型的依托于自有 B2C及C2C电商网站提供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图2.1所示,近五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网络购物、缴费还款 及线上收单等小额支付结算的主要渠道。2013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近 18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 39%,市场参与主体已增长至400余家。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万亿)增长率图2.1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凭借跨行支付平台以及良好
15、支付体验两个特点,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对传统银行业支付 结算主渠道地位发起了有力的挑战。随着支付渠道的逐步拓宽,支付方式的不断革新,行业 应用的深入挖掘,以及跨界创新的不断突破,在巩固小额支付领域的先发优势后,第三方支 付今后对银行业传统支付业务的渗透将更加深入。2. P2P小额信贷平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融资迅速发展,出现了多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融资模式,主要包括网 络小贷公司、P2P信贷、银行网络信贷等。P2P即点对点信贷,是一种借助网络中介、资金 供求双方直接进行借贷的融资模式。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 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帮助货款人通过和其他货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
16、额度来分散 风险。P2P公司作为中介,主要提供信息咨询、交易撮合、支付结算和贷款管理等服务,其 盈利主要是从借款人收取一次性费用以及向投资人收取评估和管理费用。图2.2显示,目前 P2P网贷的模式有纯信用贷款模式,信用加担保模式和抵押贷款模式,然而由于处于成长初 期,P2P网贷尚不成熟,还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表2-1 P2P网贷模式模式优点缺点代表公司纯信用贷款模式使用无财产抵押人群,放贷速度快贷款风险控制和个人信用信息采 集成本较大,在中国缺乏界定个人 信用标准拍拍贷哈哈贷信用+担保模式因担保支持可支持较高的借款额度需要缴纳风险担保金,提高借款成 本诺诺镑客抵押贷款模式有抵押物保证借款方资金
17、流 畅和安全由于是二次抵押,违约存在追款难度速贷邦P2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由于其参与门槛低、渠道成本低等 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的融资渠道。此外其优势还在于主要采取线上操作交易较成 本低。从目前来看,P2P网货平台还存在用户认知程度不足、风控体系不健全等劣势。此外, 由于P2P针对的主要是小微企业及普通个人用户,因此其暂时很难撼动传统银行业在信货领 域的地位。3. 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是指拥有海量数据的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的金融服务。其主要 优势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全方位信息,通过分析 和挖掘客户的交易信息掌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 金融 传统 银行业 影响 探究

文档标签
- 互联网私募借钱炒股
- 互联网金融概论
- 城镇居民对互联网金融认知及使用情况浅析
- 2013-互联网金融时代对保险业的挑战
- 互联网金融概论ppt第6章课件
- 互联网 教育中介APP创业计划书
-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余额宝为例
- 互联网第三讲
- 互联网 物流PPT课件
- 互联网金融及互联网金融下的支付方式
- 银行业理财产品周报.02.04.02.17130220
- 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研究
- 互联网金融第二章-互联网金融支付
- 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12000字
- 传统银行与网上银行课件
-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统计分析
- 论文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文献综述
- 银行业中报综述中报综述基本面喜忧参半板块易守难攻0905
- 互联网金融VS传统金融
- 2010年银行业金融业最新柜台窗口标准礼仪规范培训课程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04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