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ppt课件.ppt
《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ppt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主讲:李 浩,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学院信息系,教学环节和成绩评定,课堂讲授教学环节 课外阅读 上机实践 上机考查 20%成绩评定 期中考查 10%期末考试 60%作业及出勤 10%联系方式 E-Mail:Tel:87280664,主要参考书目,数据库系统概念 Abraham Silberschatz,Henry F.Korth,S.Sudarshan,杨冬青,唐世渭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下一个大浪潮 Michael Stonebraker,Dorothy Moore 杨冬青,唐世渭,裴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数据库系统实现 Hector
2、 Garcia-Molina,Jeffery D.Ullman,Jennifer Widom,杨冬青,唐世渭,徐其钧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学习方法四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的过程。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精通“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于艺术一样,全心投入、锲而不舍,并不断追求超越自我。有了这种精神动力,个人的学习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
3、项目,而是一个永无尽头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而组织学习根植于个人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也会不断学习。,学习方法四项修炼,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是把镜子转向自己,发掘自己内心世界深处的秘密,并客观地审视,借以改善自身的心智模式,更利于自己深入地学习,学习方法四项修炼,第三项修炼: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团队中的成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仅使团队整体的绩效大幅提升,而且使团队中的成员成长得更快团队学习的修炼从“对话”(dialogue)开始。所谓“对话”,指的是团队中的所有成员敞开心扉,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进入真正
4、统一思考的方法或过程。另外,“对话”也可以找出有助于学习的互动模式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非个人。除非团队能学习,否则组织就无法学习 海森堡“科学根源于交谈,在不同的人的合作之下,可能孕育出极为重要的科学成果。”,学习方法四项修炼,第四项修炼: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企业与人类社会都是一种“系统”,是由一系列微妙的、彼此息息相关的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因素通过各不相同的模式或渠道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立杆见影、一一对应的,而常常是要经年累月才完全展现出来。身处系统中的一小部分,人们往往不由自主地倾向于关注系统中的某一片段(或局部),
5、而无法真正把握整体。系统思考的修炼就在于扩大人们的视野,让人们“见树又见林”,课程目标,了解,并结合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关系数据模型及关系数据语言,能熟练应用SQL语言表达各种数据操作。掌握E-R模型的概念和方法,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和数据库设计方法,通过上机实习的训练,初步具备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对数据库领域研究的深入课题有大致了解,激发在此领域中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愿望,为学习数据库系统高级课程做准备。,第1章 数据库概论,在本章中,首先介绍数据库中有关的主要概念,然后回顾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要求了解数据库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
6、点,掌握数据库中的有关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重点掌握实体、属性定义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类型及特点,信息产业朝阳产业,三低一高低失业、低通胀、低赤字、高增长技术密集型高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数据库在信息系统中的地位,数据库在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四大支柱操作系统、网络、计算机语言、数据库两大热门网络、数据库。无所不在的数据管理Everything Over DB如电子商务、数字图书馆、交互视频等等,1.1.1 信息(Information),信息的定义信息是关于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的综合,具体说是一种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但这种数据形式对接收者来说是有意义的
7、,而且对当前和将来的决策具有明显的或实际的价值。如“2005年硕士研究生将继续扩招20%”,对接受者有意义,使接受者据此作出决策。,1.1.1 信息(Information),2.信息的特征信息源于物质和能量,它不可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信息的传递需要物质载体,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要消耗能量。如信息可以通过报纸、电台、电视、计算机网络进行传递信息是可以感知的,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可以通过感觉器官,也可以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和传感器等,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感知形式。如报纸上刊登的信息通过视觉器官感知,电台中广播的信息通过听觉器官感知信息是可存储、加工、传递和再生的。动物用大脑存储信息,叫做记忆。计算机存储
8、器、录音、录像等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信息存储的范围。借助计算机,还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取舍整理。,信息与知识,知识“行动的能力”“可以辅助我们作出决策或采取行动的有很高价值的一种信息形态”可以很快地将信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但将知识从一个人转移给另一个人经常是很困难和很慢的,学习知识,信息与知识,信息管理信息管理通过收集、处理、浓缩信息以达到有效的管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焦点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存储、发布、重用等获得人的交流与知识共享达到知识的创新目的知识管理是一个过程,个人通过这一过程学习新知识和获得新经验,并将这些新知识和新经验反应出来,进行共享,以用来促进培养、增强个人的知识和机
9、构组织的价值 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有意识采取的一种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之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1.1.2 数据(Data),1.数据的定义 数据是用来记录信息的可识别的符号,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2.数据的表现形式可用多种不同的数据形式表示同一信息,而信息不随数据形式的不同而改变如“2005年硕士研究生将扩招20%”,其中的数据可改为汉字形式“两千零五年”、“百分之二十”数据的概念在数据处理领域中已大大地拓宽了,其表现形式不仅包括数字和文字,还包括图形、图象、声音等。这些数据可以记录在纸上,
10、也可记录在各种存储器中。3.数据与信息的联系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是对数据的语义解释数据是符号化的信息;信息是语义化的数据如上例中的数据2005、30%被赋予了特定的语义,它们就具有了传递信息的功能,1.1.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包括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检索、传输等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和推导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可用下式简单的表示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的关系:信息=数据+数据处理数据是原料,是输入,而信息是产出,是输出结果。“信息处理”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为了产生信息而处理数据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数据管理
11、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1.1.4 数据管理,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背景这一阶段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量小、结构简单,如高阶方程、曲线拟和等硬件中的外存只有卡片、纸带、磁带,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设备软件只有机器语言,没有操作系统和数据管理数据的软件用户用机器指令编码,通过纸带机输入程序和数据,程序运行完毕后,由用户取走纸带和运算结果,再让下一用户上机操作,人工管理阶段,特点 1.数据不保存因为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对于数据保存的需求尚不迫切 2.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每个应用程序都要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方式等,程序员
12、编写应用程序时,还要安排数据的物理存储,因此程序员负担很重 3.数据不共享数据是面向程序的,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多个应用程序涉及某些相同的数据时,也必须各自定义,因此程序之间有大量的冗余数据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程序依赖于数据,如果数据的类型、格式、或输入输出方式等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必须对应用程序做出相应的修改,人工管理阶段,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背景这一阶段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大量用于信息管理大量的数据存储、检索和维护成为紧迫的需求硬件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储设备在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中有了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一般称为文
13、件系统处理方式有批处理,也有联机实时处理,1.1.4 数据管理,特点 1.数据以文件形式可长期保存下来用户可随时对文件进行查询、修改和增删等处理 2.文件系统可对数据的存取进行管理程序员只与文件名打交道,不必明确数据的物理存储,大大减轻了程序员的负担 3.文件形式多样化有顺序文件、倒排文件、索引文件等,因而对文件的记录可顺序访问,也可随机访问,更便于存储和查找数据 4.程序与数据间有一定独立性由专门的软件即文件系统进行数据管理,程序和数据间由软件提供的存取方法进行转换,数据存储发生变化不一定影响程序的运行,文件系统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文件系统阶段,缺陷 1.数据独立性低(Poor data r
14、elationship)文件系统的出现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数据与程序紧密结合的状况,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则必须修改应用程序文件系统只是解脱了程序员对物理设备存取的负担,它并不理解数据的语义,只负责存储数据的语义信息只能由程序来解释,也就是说,数据收集以后怎么组织,以及数据取出来之后按什么含义应用,只有全权管理它的程序知道。一个应用若想共享另一个应用生成的数据,必须同另一个应用沟通,了解数据的语义与组织方式,文件系统阶段,2.数据冗余度大(Redundancy)各数据文件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一个文件基本上对应于一个应用程序,即使不同应用程序所需要的数据有部分相同时,也必须建立各自的文件,而不能共享相
15、同的数据 3.数据一致性差(Inconsistency)由于相同数据的重复存储、各自管理,在进行更新操作时,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一致性难于保证,数据查询困难记录之间无联系应用自己编程实现对每个查询都重新编码,3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发生了对数据库技术有着奠基作用的3件大事,标志着以数据库系统为基本手段的数据管理阶段的开始。(1)1968年美国的IBM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它是基于层次模型的(2)1969年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发表了网状数据模型的DBTG报告(3)197
16、0年美国IBM公司的高级研究员 E.F.Codd连续发表论文,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1.1.4 数据管理,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 1.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这是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最大改进,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程序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当前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库中的数据。这样便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同时也避免了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2.数据结构化按照某种数据模型,将全组织的各种数据组织到一个结构化的数据库中,整个组织的数据不是一盘散沙,可表示出数据之间的有机关联。,数据库系统阶段,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的独立性是指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
17、当数据的总体逻辑结构改变时,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不变,由于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编写的,所以应用程序不必须修改,从而保证了数据与程序间的逻辑独立性。例如,在原有的记录类型之间增加新的联系,或在某些记录类型中增加新的数据项,均可确保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数据的逻辑结构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例如,改变存储设备和增加新的存储设备,或改变数据的存储组织方式,均可确保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系统阶段,4.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库为多个用户和应用程序所共享,对数据的存取往往是并发的,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
18、的同一个数据,为确保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有效和数据库系统的有效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下述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1)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控制:防止不合法使用数据造成数据的泄露和破坏,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机密;例如,系统提供口令检查或其他手段来验证用户身份,防止非法用户使用系统;也可以对数据的存取权限进行限制,只有通过检查后才能执行相应的操作。,数据库系统阶段,(2)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一些完整性规则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正确性是指数据的合法性,如年龄属于数值型数据,只能含0,1,9,不能含字母或特殊符号有效性是指数据是否在其定义的有效范围,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库 原理 程序设计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04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