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历史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孙同学以“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耕文明”为题写了一段文字,可其中至少有5个地方写错了,你能为他改正吗?,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的差异,形成了南方以种植粟、北方以种植稻和黍为主的格局。黄帝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我国农耕文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李冰主持兴建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小孙同学以“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耕文明”为题写了一段文字,可其中至少有5个地方写错了,你能为他改正吗?,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的差异,形成了南方以种植粟、北方以种
2、植稻和黍为主的格局。黄帝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我国农耕文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李冰主持兴建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土地私有制经营方式,本课知识结构,一、废井田,开阡陌,1、原始社会,2、商周时期,3、春秋战国 以后,一、废井田,开阡陌,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生产力低下,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问题 1:如何理解这种土地的公有制呢?,一、废井
3、田,开阡陌,1、原始社会,2、商周时期,-土地公有制,-井田制,问题 2:什么是井田制?,动动脑,井田制内容、特点,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下,一、奴隶社会井田制材料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臣。诗经材料三:将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这些亲族除获得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岳麓历史材料四:田里不鬻(y)。礼记王制从材料二看,土地是谁的?经过“材料三”土地实际归谁控制?材料四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准确归纳井田制的土地所有制形式。2.实质(所有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探究学习一,以国有为名的贵
4、族土地所有制。,1、性质:,2、特点:,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收获归农夫成员。,井田制(盛行于西周),井田制什么时候开始瓦解?为什么?,问题:春秋时期的政治状况如何?,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国语齐语,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商鞅,管仲,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1、性质:,2、特点:,公田,私田,井田制(盛行于西周),3、瓦解,(1)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第二 中国古代 土地 制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0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