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设计与.ppt
《现代教学设计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学设计与.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现代教学设计与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 李江萍,抚顺市“十一五”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2,现代教学设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映射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轨迹,决定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效果。发展性、生态性、生成性、差异性、开放性和反思性等是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扬弃与超越传统教学设计的思想,重新审视与分析现代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正确处理标准与多元、分析与综合、探究与接受、预设与生成、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是广大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师;现代教学设计,3,一、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一)发展性 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呢?第一,从知识的维度看,知识应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链,使学生具有发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移,而是知识的生产、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把公共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诠释。教学如果没有创造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4,第三,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同化和顺应
3、的过程,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第四,从教学活动的维度看,要遵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泡沫”等现象发生。,5,(二)生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之间犹如一条“生态链”。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彼此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既非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亦非以人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而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与交往。教师的主导作用、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多的
4、表现在创设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主体激活状态。,6,(三)生成性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教案,师生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完成教案中既定的任务,而不是“节外生枝”。而基于生成性理念的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如教材、预定的文本等),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教学设计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教学设计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自由发挥和互动的机会。,7,
5、例如:教师在设计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时,应运用教学机智,不断捕捉、判断、筛选、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激发“蝴蝶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了,教师再引导、激发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8,(四)差异性 个体是发展着的独立的主体,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教学起点和终点,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者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差异是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真正地有所发展、有所成功的基本依据,是推动教学的动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方式、学习倾向对教
6、学目标、内容、手段等进行选择、组合和管理,要设计“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既给“腿长”的学生放行,使他们能在班级“方阵”中超前领跑,又给“腿短”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9,(五)开放性 新课程倡导教学时空应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改变。一是开放的人文环境。要营造出民主、和谐、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放的时空环境。要向课堂内外开放,要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直接经验、个体知识、社会现实的沟通。三是开放的知识系统。要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与教育教学的渗透融合,要注重吸纳现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最新成果。四是开放的教学形式。应从单一传授、灌输
7、式的教学向自主、探究与合作全面融合的模式发展。五是开放的训练内容。要多安排具有多种条件、问题、算法及结果的作业以及项目设计。,10,(六)反思性 教学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上课前的构思,而且是课上、课后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要使教学设计展现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融汇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之中,完善于教学之后的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思考中。教学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11,二、现代教学设计的 要素分析,12,(一)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活动的灵魂。只有在明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设计的方案和措施才能符合教学规律,避免盲目性
8、,增强自觉性。这里主要阐述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知识、学生、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念,教学过程实施策略的构思等,这既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目标的归宿。,13,从教学的背景来看,教学主要是从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与设计。一是从行为主体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和人际交往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学习起点是指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水平等;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对环境、时间、感知信息的通道、思考方式等方面的偏爱;人际交往特征是指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如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冲动与沉稳、情感型人格与理智型人格等。二是从环境(软、硬两方
9、面)的设置、教学媒体的设施、班级的设置、课堂教学理念、教师教学风格、班级学习氛围、学习团队及其构成规则和劳动分工、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从教学过程中的即时状态进行分析。,14,就教学内容来看,传统教学中教师思维活动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外部的学科知识上,教学设计的逻辑是知识成分间的达成结构。由于学科知识是显性知识,所以传统的教学在操作上过多地关注显性内容的运用。事实上,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一是要确定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分析技能目标及其出现顺序。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学生还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这又是达到终点知识的前提条件。三是要分析支持性条件。除了
10、必要条件(技能目标)的分析之外,还要进行支持性条件的分析。四是要把教材上死的符号式的信息内存且内化成教师自己的鲜活知识,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加工和创新。五是要从对学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形式、特点和规律,从对学习结果的类型、学习形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15,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和特点等实际情况决定的。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学生的思维特征、迁移能力;学生的思维障碍表现及其成因等。,16,(二)教学目标分析,从目标的主体和维度看,传统教学
11、目标所体现的主体主要是教师而非学生,目标设置中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缺少对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新课程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的追求,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目标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目标要有层次性、全面性和明确性。,17,从目标的陈述内容和注意点看,传统教学设计一般只关注心理描述,如“了解”“理解”等,而忽视外化的可操作的行为样例。新课程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将心理描述与行为目标相结合,使教学目标的完备性和操作性都得以体现。教师在掌握目标的陈述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或师生共同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2)目标必须是分领域
12、、分层次陈述的;3)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观察的;4)行为的结果必须表达,而且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5)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6)目标还应该是可操作、可评价的,并附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18,(三)教学策略分析,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分析,现代教学设计强调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发展学生潜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重自主学习中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探究学习中情景的体验和问题解决的结论论证,合作学习中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等。从教学方法来分析,一是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参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
13、培养。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应当是“共生性”而不是“替代性”,是“相辅相成”而不是“有你无我”的关系。三是要符合学科特点,要因科而异,根据学科的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四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如学生年龄、心理发展水平等均应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基础。五是要符合教师的个性。任何成功的教学方式都是有“个性特色”的,教无定法,乃为至法,难在创造。,19,从学习方法来分析,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学习方法的设计。一要制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探究、快乐创造。二要制订促进学生自
14、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的问题性,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创设定的问题情境,通过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堂讨论、操作、演示等丰富多样的亲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三要制订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要考虑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探究,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评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的见解;学会反思,敢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探索学习的规律。,20,从教学媒体的运用来分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实现课程与教育技术的整合。由于新课程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综合,因此,
15、媒体也要消除以往只传递知识信息的局限,在情景创设、思想方法的展开和过程体验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1,(四)教学过程分析,现代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一方面,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纯粹接受、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组织中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或是由他们共同参与)、行为(探索、思考、讨论、操作等)和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立体
16、或网状思维状态的,教学诸因素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是在学与教中交错并朝着教学目标发展。,22,(五)教学评价分析,现代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评价功能上,弱化甄别、选拔与评优,强化促进发展;在评价主体上,从单一主体转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自评等多元主体和主体的交互化;在评价内容上,从只关注结果转向同时关注目标、条件和过程,注重让学生对知识形成真正的理解、感悟、情感体验以及学生自我监控、反思能力的培养等;在评价方法上,从过分强调量化的测试型评价转向重视质性分析的非测试型评价;在评价工具上,注重选择适当而有成效的方式以及编制优良的评价工具;在评价策略上,注重课前的准备、
17、课程实施中的再次设计(即兴发挥和创造)和课后反思性的有机结合;在评价实施上,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3,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 新课程下的教学任务分析,24,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教学目标是教师对自己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即学生要达成的学习结果的分析和确定。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教学的进程,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时为教师提供了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恰当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师做出的一项得要决策。它是教学设计活动的重要环节。这一决策涉及
18、到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有关教育教学理论问题的思考,体现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水平。有人称,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目标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研究。,25,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性,26,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强调教学目标的预设性)对教师来说是教的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学的标准。教学目标可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这些标准的要求应该是:具体的而不应该是抽象的清楚的而不应该是模糊的可检测的而不应该是不着边际的,27,28,恰当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课
19、程目标是最核心的部分。朱慕菊 现代教学研究中,教学目标占据的地位日益重要,几乎成了全部教学活动的依据。顾泠沅,29,教学目标的功能(导教、导学、导测评)教学目标有确定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功能 教学目标有指导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功能 教学目标有检测教学效果的功能,30,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于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讲授法;如果教学目标侧重过程或探索知识的经验,则宜于选择发现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法。如:“勾股定理”-,31,二、教学目标的视角和领域,32,(一)教学目标设置的视角,1、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价值论)2、教学要体现知识
20、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教学的意义)3、现代知识观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知识不仅包括知识的储存与提取,还包括了知识的应用过程。(广义知识观)4、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基于个体已有经验建构的过程。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对学习者的学习十分重要,而认知能力则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选择时,应努力地将知识的掌握与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5、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33,(二)教学目标设置的领域,1、确定教育目标的三大因素:学生、课程标准、课程资源。2、确定教育目标的三大领域:(1)情感、态
21、度、价值观(2)知识、技能(3)过程与方法。,34,三、教学目标分类系统-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和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系统,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三个领域1、认知领域:知识 领会 运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2、情感领域: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化 组织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3、心因动作技能领域:知觉 定向 有指导的反应 机械动作 复杂的外显反应 适应 创新,35,(一)布卢姆等人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1认知领域目标分类(1)知识/知道:是认知领域中最低水平的目标,主要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记忆。(2)领会:是对知识意义的把握,是低层次的理解。(3)应用:是较高层次的理解,是指学习者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的过程。(
22、4)分析:是把复杂的知识整体材料分解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能力。(5)综合:是把复杂的知识整体材料分解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能力。(6)评价:是指对用来达到特定目标的学习内容、材料和方法给予价值判断的能力。,36,2、情感领域,接受(注意)-指引和维持学生反应-学生的主动参与(兴趣)价值化-态度、欣赏组织-克服冲突、建立联系价值与价值化体系的个性化,37,2情感领域目标分类(1)接受(注意):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如课堂活动、教科书、文体活动等)。(2)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3)价值化:指学生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4)组织:指将许多不同的
23、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指个人具有长时期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至发展了性格化“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38,3、动作技能领域,知觉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定向稳定的活动准备 有指导的反应模仿、尝试等动作的早期阶段 机械动作学习者的反应成为习惯 复杂的外显反应熟练、精确、轻松 适应-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创新适应具体情境,39,3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1)知觉:指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2)定向:指对稳定的活动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心理准备)、生理定向(生理准备)和情绪准备(愿意活动)。(3)有指导的反应:指复杂动作技
24、能学习的早期阶段,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4)机械动作:指学习者的反应已成为习惯,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5)复杂的外显反应:指包含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动作操作。操作的熟练性以迅速、精确和轻松为指标。(6)适应: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学生能修正自己的动作模式以适应特殊的装置或满足具体情境的需要。(7)创新:指创造新的动作模式以适合具体情境。,40,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认知、情感、心因动作1.言语信息:用言语符号或文字符号表达的信息;2.智慧技能:用符号对外办事的能力。如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求某土地的面积等;,41,5.态度: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倾向。(到图书馆看书、玩),
25、3.认知策略:运用规则调控自己的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的能力。如打电话时在拨号前重复号码等;4.动作技能:运用规则调控自身肌肉协调能力。(打球),42,4、两种分类法的比较,43,两种理论在指导教学目标设置时的适应性分析,在划分上完全相同。前者的“心因”指学习的结果,非先天的;后者的“心因”指学习的结果,有些是先天的。所不同的是认知领域内部各亚类的划分目的和标准不同。,44,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但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条件以促进学习的发生就缺乏依据。学生无法依据教学目标所确定的学习要求进行学习方法的选择-即导学和导教的功能无法顺利实现。(使用于较大的教学单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0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