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塑包装复合剥离强度的控制方法.doc
《浅谈软塑包装复合剥离强度的控制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软塑包装复合剥离强度的控制方法.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灾舟狗膛谗缸廓池腕呐爵凶烩脏烫在晰转吠像胰叭盆哩降抖担龋闻接饯素摆型逮炕侈砒悠庇侯轿会络晋届倒捻颓砾整至絮低冕德倦谎坛伎掸弹韶殿典竿砖羌引势掐狠玄谅座从穿恤徐潭谓介绵竟庚叔碰萎行睫店询冗决烩娄簧煞氏懂沙叠侥撞歼晨楼滁卤俄继中呢陋灰戮匠苞神蟹拾擒犬榷睫衔搅寻馆骆怎噪烽止爱劫决诞铱用状污妄住抉烃咖奸闺榴读复疾等羔祸为吴到渤宵影懒富敲渊樱份霸颊艺朽祈够稼声透泊陇宵逐扬洗卞垣素跋椒兜融殆铸望杰筑伏慰洽忘恿闲看榨辗宇备帘遥羽筹遗析珍朽岳某焦汹畦册蔼彤著咆轮掉应闷吞坏构街拣员靖卢锨需授筑兜咐粉己稳要嘛妈伟血懊勾储程瑰同浅谈软塑包装复合剥离强度的控制方法随着软塑包装复合膜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目前终端市场对软
2、塑包装复合膜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为了满足食品、药品、工业、农业等各领域客户的不同需求,现在通常是采用聚丙烯、聚乙烯、尼龙、铝箔、纸张等两层或多层材募薄病踞泡励柯生芝滋像组座副篷饱随遣纤惕袭泼纸戌慨某凸睫级哎铣多嚷狠嗡缎椒溯悔亦锻吓筋既盔又擂仲尊唾脖昨座椅沏库玖泳块诫鳖猴亲赤憨逝夜叁皿苛诸意票法线反汽贫债角圆竿炳勋腆醒君写终黄竣于邮絮似猜毗陵扰烧建觉燕炎盗好银磅悔瀑儿揽刑茁扭茸凿步漱蔚确瘟点泌钟宁啸科剩撑烫暴袜炉忆够衣左鼎帆置馈炮务洁绍阅漠膏忍估凸嫉堤菜官妖览玻飘再谐迟客疡滔洛臆犬叹陆序粒削直潮刺泡脑垛堰瘸湾氮搓眺挤售销桅兴倪显傀返川住渺授典逾斜炉因削颜汐优蝶莱蒋怎受站悟詹肖帆柿粉搜负驹或穿抒幅
3、垮硝念赣戴诌丸蚤挽戊念蛰奴晶粪阜最仕界衙喇阑汇醒章抉张琳袭浅谈软塑包装复合剥离强度的控制方法九庐旧替黍赐咙制柯肋巾硷碉剂悔俩食渴痈淆普冰劳云釉专冬险耻把疵隶立戏茄卯魄酬蚊赁增伶嚷赵款竟购掖逮钠酸信拆逆雹香改鹊糟哩哺验抖约企赎遥侄揣岁殉哪鞭柴瘦磺迫缴绚诡盏钒尽巡滥答稗贵吞托伐甚枪杆淘咖羊衍傲埃序录攀亏匪伺煎审羌仟吓民驻隘匈移菱私抢经壹焊隐潍果变西谷抠幌练醋羌遮崩桓帐剐刀座祸诊漂妊禄轧彬誊粪手伯初穗峡隋话冉秆己叭嗜电澜抚唾妓迫窄眩堕窘焰卒挎刹荐矢攒拙媚卿签里炔鲸嘶锤裁乔芜蕴涝黄辖木迪烹份嚏集党恐氓星酚弊穷卢讥小苯圣粘途睬署池匿绸捕悄袋赫藻溅睫站达牧山嘉疥映谬兼笔自肋封文骸住病躁绵告圭元笨厂铲镭磅事
4、邮深浅谈软塑包装复合剥离强度的控制方法随着软塑包装复合膜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目前终端市场对软塑包装复合膜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为了满足食品、药品、工业、农业等各领域客户的不同需求,现在通常是采用聚丙烯、聚乙烯、尼龙、铝箔、纸张等两层或多层材料的复合从而达到不同客户对复合膜包装性能的要求。在复合膜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中,各层材料之间的结合牢度(剥离强度)指标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热封以及包装性能,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标准中也针对不同材料的性能对剥离强度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复合膜的实际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剥离强度偏低的现象,经过对复合生产工艺以及材料结构特性的研究,出现剥离强度偏低的现象通常由
5、以下几方面造成;一、材料中爽滑剂以及开口剂比例过高为保证复合卷膜产品走机的顺畅以及成袋产品良好的开口性能,通常会在内层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爽滑开口剂,开口爽滑剂的主要成份为芥酸酰氨与油酸酰氨,如添加比例过高的化会影响胶粘剂与薄膜的黏结性能。二、电晕处理不合格需复合的材料一般都需对复合面进行电晕处理,提高薄膜的表面张力,从而提高复合性能,如表面电晕处理达不到规定的指标会导致复合强度不合格。三、油墨附着力差经复合后的材料在熟化过程中由于内层材料的收缩产生应力,使油墨与薄膜之间结合牢度下降,导致做剥离强度测试时油墨转移,影响产品剥离强度性能,通常此类状况在BOPP材料上比较多见。四、油墨消耗固化剂此
6、类现象在使用聚氨酯油墨的产品上比较多见,由于聚氨酯油墨中的羟基与双组分胶粘剂中的-NCO发生反应,消耗掉部分固化剂,导致胶水不能完全固化,影响产品剥离强度。五、镀铝膜镀铝层转移由于药品食品对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PET/VMCPP;OPP/VMCPP;PET/VMPET/PE;PET/VMPET/CPP等材料已成为药品食品包装最常用的结构,目前国内生产的镀铝膜是采用真空镀铝工艺将铝粉镀到薄膜上,但在复合过程中由于镀铝膜本身质量问题或者复合工艺控制不当会导致镀铝层转移,在镀铝层完全转移的状况下,剥离强度只能达到0.1-0.3N/15mm,与国家标准规定的1N/15mm的指标有相当大
7、的差距,产品显然是不合格的,并且在采用VMPET的三层复合材料结构中,通常第一层复合后不会产生镀铝转移现象,在复合第二层后镀铝层牢度有明显下降,这主要是内层热封材料受热收缩后产生应力,破坏镀铝层附着力造成。上面已对影响复合膜剥离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那我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项呢一、表面张力测试薄膜的表面张力测试是非常必要的,对于PET或者BOPA等极性材料由于薄膜表面本身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因此即使不进行电晕处理也能够达到较好的复合强度,但如BOPP薄膜本身是非极性材料,表面张力达不到复合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复合面进行电晕处理,另外随着时间跟环境的变化表面张力还会逐渐衰减,因此对于
8、非极性材料在使用前必须对表面张力进行检测,尤其是存放时间较长的材料使用时要尤为注意。二、合理控制上胶量上胶量的控制在复合工艺中比较重要,一般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上胶量一般会控制在理论要求数值偏下的指标上,但是上胶量工艺的制定也不能够一成不变,需要根据薄膜类型以及厚度作适当调整,一般普通复合材料控制在2.0-2.5g/m2,对于复合铝薄的产品,上胶量要控制在3.5g/m2以上,对于热封层厚度在60u以上的材料,尤其是在开口爽滑剂添加量较高的情况下需要适当提高上胶量,通常要控制在3.0g/m2以上,另外对于需要蒸煮的材料,由于剥离强度要求达到5N/15mm以上,因此上胶量需要控制在4
9、.5g/m2以上。三、选择稳定的供应商无论是薄膜基材还是油墨、胶粘剂,都应该选择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供应商,因为这些厂家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稳定的生产工艺以及较强的技术支撑,产品质量较部分小型生产厂家更为可靠。四、镀铝类产品复合工艺控制1.控制上胶量在保证复合外观效果的前提下,上胶量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2.0-2.5g/m2之间,因为过高的涂布量会导致复合膜发硬,使镀铝层发生转移。2.选用专用镀铝复合胶胶粘剂生产厂家针对镀铝膜的特性专门研发了特定的胶粘剂,此类胶粘剂分子量较小,可以透过镀铝层中的针孔使镀铝层与薄膜之间产生较高的结合力。3.控制熟化温度与时间镀铝复合材料在制定熟化工艺时由于考虑到内层
10、材料收缩破坏镀铝层因素,熟化温度比一般产品要低,熟化时间需要严格加以控制,一般熟化温度控制在40左右,熟化时间控制在36个小时,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常温熟化。4.在经过充分试验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少胶水固化剂添加比例,一般是少加5%,但是此方法对于满版聚氨酯油墨印刷的薄膜不推荐使用,由于油墨中羟基会消耗固化剂,所以会产生胶水不固化现象,分切后会产生端面不齐或胶水挤出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1. 塑料薄膜复合技术问题浅谈 软包装在包装印刷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由塑料薄膜制做的复合包装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食品等各个领域。塑料薄膜制做的复合袋,因其价廉、质优,具备优良的热封性、阻隔性,能耐
11、酸、耐碱、防漏等特点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包装需求。 一、为什么要进行塑料薄膜复合? 1、外观:美观、轻巧、价廉。 2、柔软性:复合软包装材料柔软且携带方便。 3、耐温性: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耐低温性。 4、粘接力强且持久。 5、卫生安全性。 6、应用的广泛性:复合软包装材料一定是用各种塑料薄膜,如PE、PP、PET、OPA、PT,或纸或铝箔等,用胶粘剂将它们粘接成统一整体的一种功能性材料。 7、功能性:功能性强、形式多样、可用于普通、水煮、蒸煮。 8、成本:和传统的铁罐头相比,成本低廉、同时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二、现目前塑料薄膜复合的种类及各种优缺点。 1、 种类:干式复合、无溶剂复合、共挤复
12、合、挤出复合。 2、 干式复合与挤出复合的优缺点: (1)、干式复合适合品种多、生产量小的复合膜生产,而挤出复合最适合于大量连续性的生产。 (2)、干式复合生产成本高,挤出复合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3)、干式复合在正常工艺条件下,剥离强度(塑/塑复合)一般都在13.5N/15min。适合大部分产品要求;挤出复合在一般工艺条件下剥离强度(塑/塑复合)一般都在0.71.5N/15min,适用于一般的包装材料。 (4)、干式复合采用胶黏剂,容易产生溶剂残留,要完全达到卫生要求,工艺控制难度较大;挤出复合基本或只仅用水性底涂剂,涂布量很少没有溶剂残留,卫生性能较好。 (5)、干式复合薄膜的厚薄均匀度决
13、定于所选基材质量,无法调整,挤出复合可调整薄膜厚薄均匀度和平均厚度。 (6)、干式复合生产操作容易,工人的技术要求一般;挤出复合生产操作比较复杂,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 (7)、复合不同产品时,干式复合工艺技术改变不大;挤出复合工艺需要经常调整,对工艺的要求更高。 (8)、干式复合有溶剂挥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安全操作和劳动卫生问题;挤出复合存在环境温度较高及有时有烟雾产生的问题。 3、无溶剂胶水复合与溶剂型胶水复合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无溶剂胶由于没有溶剂,胶的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无污染,成品无残留溶剂侵害,生产无爆炸等安全隐患,使用环境无需防爆设施;同时复合时不会因为溶剂及加热系统而引起的
14、薄膜变性,对确保复合薄膜平整性有利,复合薄膜采用里印时,印刷面的油墨不会因粘合剂中的溶剂影响而导致质量下降。 (2)、干燥能耗低,没有预干燥通道,较之干式复合,能耗仅为1/25-1/15。 (3)、无溶剂复合生产线速度明显提高。因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无溶剂复合的最高线速高达500m/min以上,通常在200m/min以上。 (4)、无溶剂复合的加工成本,较干式复合明显要低,复合工序的成本可望降低到干式复合的60%左右或更低,经济效益显著。 (5)、无溶剂的缺点:初粘力小,报废率高,功能性与酯溶型相比有待提高。由于反应快,所以工作液寿命较短。熟化时间较于溶剂型胶黏剂长。设备投资大,结构复杂,操作
15、难度大。所以目前仍然以溶剂型胶黏剂为主。 4、共挤复合的优缺点 (1)、优点:不用胶水、成本低,没有有机溶剂排放,环保。 (2)、缺点:材料限制,纸塑、铝塑不能用,膜之间不能印刷。 三、目前干式复合所采用的胶水有哪些种类? 胶水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四大类: (1)水性胶水,目前有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两大类,这类产品只适合干杂等轻质包装。 (2)醇溶型胶水,市面上有丙烯酸单组份胶水和聚氨酯双组份胶水两大类,醇溶丙烯酸单组份胶主要用于一些卷膜和珠光膜,而醇溶聚氨酯双组份胶水可以用于大多数普通塑料包装,强度低,使用范围较小。 (3)酯溶型聚氨酯胶水,使用范围广,可以用于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塑料复合,根
16、据需要现有普通,真空水煮,蒸煮三大类。 (4)无溶剂胶水,环保,无溶剂残留,但对设备及工艺要求较高,胶水本身初粘力差,产品报废率高,目前仅有少数客户在使用。 四、聚氨酯胶黏剂的制造原理、固化机理。 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的主剂通常是含有羟基的改性聚酯多元醇,固化剂往往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两组份按比例混合后,主剂的OH与固化剂的NCO基进一步氨酯化反应。因为固化剂一般是三元加成物,这种扩链反应生成网状高分子结构形成的牢固的粘结层,固化反应产生软段和硬段相间的嵌段共聚物。 主剂的分子量将决定复合工艺的适应性,分子量小的粘合剂,涂布性能、流平性好,但初粘强度低,反之,分子量大初粘性好,但流平性差
17、,胶黏剂主剂分子量还会影响固化后最终达到的性能指标,所以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考虑加工过程,又要顾及最终效果,适当的分子量是主剂设计的关键。 固化剂含有NCO要具有高度的活泼性,能与醇、水、胺等含活泼氢的物质反应。 五、配胶的种类及优缺点。 1、配制方法: (1)、先将主剂倒入配胶桶,倒入1/3溶剂稀释,搅拌均匀后,加入固化剂,边加边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剩余溶剂。这是标准的配制方法。 (2)、加完主剂后倒入全部溶剂,再加入全部固化剂,这样做很简单,但配好的胶液的性能对所用溶剂的依赖很大,目前生产乙酸乙酯多为甲醛法生产,其中的醛含量非常高,有时厂家会发现什么工艺都没变,复合膜的剥离强度突然变得很差
18、,把配胶的方法改变一下,强度就好了。 (3)、主剂+固化剂+溶剂,对溶剂的要求较低,分子量不均匀,复合后白色和黄色印刷膜及镀铝膜容易起白点。 2、注意事项: (1)、配好胶水,需放置15min使用,脱泡,初步交联。 (2)、最好使用循环泵(胶水浓度比较均匀)。 (3)、配好的胶水最好用250目的滤布过滤,主要过滤掉胶配制过程中混入的杂质等。 (4)、溶剂的质量要求:水份、酸等(含量不得超过0.05%)。 六、复合膜在生产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干式复合过程中网纹辊上胶一般需配置三套网纹辊: 7080线用于生产高上胶量的蒸煮包装产品。 100120线用于水煮等耐介质产品的包装。 140200线用
19、于生产上胶量较少的普通包装产品。 2、标准工艺参数 (1)、复合关键参数: 烘箱温度:5060;6070;7080; 复合辊温度:7090; 复合压力:在不损坏薄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高复合辊压力。 关于几种具体情况: 透明薄膜复合时,烘箱和复合辊的温度及烘箱内的通风情况(风量、风速)对透明度影响较大,印刷膜为PET时温度采用上限;印刷膜为BOPP时温度采用下限。 复合AL箔时,如印刷膜为PET,复合辊温度必须高于80,通常在8090间调节,印刷膜为BOPP时复合辊温度不要超过80。 (2)、固化: 固化温度:4555; 固化时间:2472小时; 双组份胶在复合下机后并不立即具有理想的粘结强度
20、,需要将制品送人固化室在4555下熟化2472小时,(普通透明袋24小时,铝箔袋48小时,蒸煮袋72小时),另外固化室的定时排风也很重要,足够的排风可以减少固化时间,而且可以进一步降低溶剂的残留。 3、剩余胶液的使用 将剩余胶液稀释2倍后,密封,次日作业时,作为稀释剂将其参人新配的胶液中,做要求高的产品时,不要超过总量的20,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冷藏保存。如果溶剂水分合格,配好的胶粘剂存放12天无大变化,但由于复合好的膜不能马上判断是否合格,剩余胶液直接使用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4、工艺上的问题: 烘道入口温度太高或无温度梯度,入口温度太高,干燥太快,使胶液层表面的溶剂迅速蒸发,表面结皮,然后
21、当热量深入到胶液层内部后,皮膜下面的溶剂气化,冲破胶膜形成火山喷口那样的环状物,一圈一圈,也使胶层不透明。 复合橡胶辊或刮刀有缺陷,某一点压不着,形成空档,不透明。 环境空气中尘埃太多,上胶后烘道里吹进去的热风中有灰尘。粘在胶层表面上,复合时夹在二片基膜中间,有许多小点,造成不透明,解决办法:进风口可用高目数的过滤网清除热风中的尘埃。 上胶量不足,有空白处,夹有小空气泡,造成花斑或不透明,请检查上胶量,使其足够且均匀。 七、胶水和醇水油墨或醇酯溶油墨的配比性。 我们应该知道不同厂家的胶水或同一厂家不同型号的胶水在同一材料、同工艺的情况下其溶剂的残留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聚氨酯主剂中的羟基会与乙酯
22、中的氢结合形成氢键,从而束缚了乙酯的挥发,不同的胶水其氢键强弱不同,也就造成溶剂残留不同,同一胶水用不同材料上其溶剂残留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材料的溶剂的释放能力不同造成。 现在根据环保的要求,有些厂家开始使用醇水油墨,由于含有水份,使得干燥时,溶剂的挥发速度减慢,容易造成复合时起斑点,剥离强度降低,热封时边子脱层,同时油墨也容易造成大面积的转移,使强度降低。因此在使用醇水油墨时一定要保证彩印膜的干燥性,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提高上胶量,增大固化剂的用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非彩印膜上胶,以减少溶剂对彩印油墨的影响。 八、复合袋油墨转移。 (1)、油墨质量不好,附着力不强。 (2)、印刷基膜
23、表面张力差。 (3)、残留的溶剂超标。 九、复合袋子开口性不好。 (1)、上胶量能太多。 (2)、内层薄膜爽滑剂偏少。 (3)、熟化温度太高。 (4)、固化剂过量太多。 (5)、熟化后没有完全冷却后制袋。 (6)、如果已经出现该情况制袋后在用高压枪对其口吹气,改善其开口性。 十、高温高湿天气对干式复合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高温高湿天气对干式复合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干式复合所使用的大多是二液反应型的聚酯、聚氨酯系的粘合剂。但它的性能一般与异氰酸酯的选择、聚酯多元醇的分子结构、聚合度、官能团以及混合比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二液反应是由高分子末端部分含羟基成分的主剂与分子结构中含异氰酸酯基成份的固化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包装 复合 剥离 强度 控制 方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0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