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教育的没落与复兴第一节上.ppt
《西方古典教育的没落与复兴第一节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古典教育的没落与复兴第一节上.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章西方古典教育的没落与复兴,2,历 史 分 期,511世纪 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形成时期1114世纪上半叶 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 14世纪下半叶17世纪初期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3,城市的出现,初期:5-10世纪,初期,生产力尚不发达,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特点是劳役制庄园制农业组织形式;个体生产与自给自足,4,中期:11-15世纪,城市里,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了城市人口的绝大部分。他们整个地、或部分地获得城市的管理权。市民阶层的大多数都是从封建庄圆的人身依附关系下解放出来。他们希望享有了作为普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拥有自己的法人独立地位。他们纷纷成立自己“行会”(Guild)组织,以保
2、护其贸易上的安全和利益。这种设立的目的在于“保护、保持标准,保护市场和他自己,以及寻找集体其他有利的事。”商人行会(Merchant Guild)很快流行起来,并且从商业和手工业领域拓展到学术界。,5,行会组织形成,中世纪行会是在工商业活动日益活跃以后逐步形成的,行会形成的最为根本原因是保护本行业的手工业匠人的利益不受外来竞争的侵害;是一个排他性的利益集团。,行会:一种新的小生产方式,出现行业性组合、作坊式经济单位,构成匠师、帮工、学徒的关系。,6,中 世 纪 行 会 的 职 业 训 练,7,第一节 中世纪的教育发展,基督教教育 修道院学校 主教学校 教区学校 世俗封建主教育 宫廷学校 骑士教
3、育,8,中世纪教会迫害异教徒,9,中世纪西欧的教堂及其文法学校,10,中世纪西欧学校的拉丁文课,11,中世纪修士在阅读和整理经典著作,12,中世纪骑士教育图,13,中 世 纪 的 骑 士 教 育,14,三、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产生背景:1.物质基础 2.社会基础 3.文化基础 4.政教之争,15,12世纪末后出现,泛指行会之意。13世纪之后开始专门指学者或师生组成的行会,但在中世纪(直到1800年),该词仍然泛指学者团体组织,此时而作为学习机构或场所则使用的另外一个拉丁词为Studium general,中世纪后期两个词意义逐渐统一,指由教师传授高级学术的场所,即今天意义上使用的“U
4、niversity”,1、巴黎(Paris)大学(1150?1180?)2、波伦那(Bologna)大学(1158?1088?)3、萨勒诺(Selaerno)大学(1173),16,巴黎大学:曾是唯名论者和唯实论者争论的讲坛,北欧地区最受欢迎的学术中心。,Notre Dame of Paris,索邦学院,巴黎大学就是从著名的巴黎圣母院所属的一所天主教学校索邦神学院(Sorbonne,the Faculty of Theology)演变而来。11世纪中期法国各地很多这样的学校。如圣.雨果寺教会学院;圣.杰奈维耶夫教堂学校和巴黎圣母院学校最为著名。1261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一词。13世纪时,巴
5、黎大学的学生已经上万,许多来自欧洲的邻国。内,是个知识密集的地区。因为13世纪的大学里以拉丁文传授知识和交谈,所以巴黎大学所在的第五区被称之为“拉丁区”。,17,香浦的威廉是该教堂学校第一位为人所知的校长,他在巴黎圣母院的一座修道院发表的演讲,促成了一场知识运动。,教父+校长+学者,1103年,阿伯拉尔(Peter Abelard,1079-1142)自布列塔尼慕名而来,但却用逻辑三段论推翻了威廉的理论,并发表了一系列著名的演讲,使得学生纷至沓来,巴黎从此成为法国最受欢迎的学术中心之一,他也因此被视为巴黎大学的创始人之一。至12世纪中叶,巴黎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教师也随之倍增,于是,日益增加的
6、教师们自然地形成了一种教师的同业公会,以此来争取维护自身的各种利益和权利。这样,大学组织也就形成了。在中世纪,特别是13、14世纪里,巴黎大学是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学术机构,伟大的神学哲学国际中心,著名的经院哲学家大多出自这里。,18,到了14世纪,这个学院发展成为神学研究中心,除了神学研究,还有医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是基督教世界最著名的教学中心。17世纪时,宰相黎世留出任巴黎大学的校长,使巴黎大学有了飞速的发展,奠定了他的国际威望。,19,即以教师为管理主体的大学。其中,教师获得管理大学的权利。如他们按照一定的学术标准制定教学大纲,选择学生,对学生进行考核等。他们还有权推选校长和参与大学的事
7、务。今天在西方,“学生的大学”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已经消失,只有在英国苏格兰一些古老的大学里仍然可以看到它们的一些影子。但是“先生的大学”模式却保留下来。,(一)巴黎模式:先生的大学,20,学院制的初步形成,巴黎大学逐渐形成四个学院,即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文学院。神学院(系),地位最高,法律学院(系)次之。医学学院(系)由于规模小常常被忽略。文学院(系)属于预备阶段的学习,开设基础性课程。各学院分别选举院长主持“院务”。所谓院务主要指安排课程和分派教学任务,主持辩论会,办理考试和授予学位等。,索邦神学院,21,巴黎大学四学院式的办学模式,在中世纪可谓风靡一时,为法国及欧洲许多国家的大学所
8、效仿。当时,如果一所高等学校没有设立四个学院,就不能使用“大学”的名称。,22,随着索邦神学院和整个巴黎大学的名声越来越大,欧洲各地的学者纷纷云集巴黎。巴黎大学一时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成为西欧无可争议的学术中心。鼎盛时期,学校师生达五万多人,号称与教皇和皇帝一起并未欧洲三足鼎立的势力,在当时就有“罗马有教皇,德国有皇帝,法国有知识”的说法。,23,13 世纪末,有人描述当时的巴黎说:“巴黎城就像雅典,分成三部分:第一,商人、手工业者和普通百姓,名为大城;第二,宫廷周围的贵族和大教堂,名为旧城;第三,大学生和教员们,名为大学。”,24,巴黎第六大学,在中世纪,尤其13世纪和14世纪,巴黎大学是学
9、术思想最活跃、影响最大的文化中心。作为文化象征,老巴黎大学周围的地区有五多:学校多、书店多、咖啡馆多、旧书摊多、旅馆多。文化名城巴黎正是因为有了巴黎大学才名扬四海。枢机主教黎世留重修了被毁的学院(包括教堂),从而形成大致相当于今天规模的建筑群,北至克吕尼博物馆,南到先贤祠一带。学院也从单纯意义上的神学院发展为综合的巴黎大学,现在所说的巴黎大学,实际上是13所巴黎大学的联合体。,25,1971年1月1日,新生的13所巴黎大学同时宣告成立,新生的13所大学各自独立没有隶属关系,但共同拥有一个名称“巴黎大学”。编号只代表顺序,与质量以及名望无关。,26,中 世 纪 的 巴 黎 大 学,“法兰西国王的
10、大公主”,索邦神学院鼎盛时期的盛况,27,波伦那:最早的法学院校,波伦那,萨勒诺,伊尔内留斯(Irnerius:1055-1130)意大利法学家,波隆那法学学校的创始人(Corpus Juris)被认为是对罗马法最好的注释。,28,波伦那大学是11世纪末在西欧建立的第一所大学,之前它作为一所研究罗马法的学校时,就已经闻名于世。德皇赐赠一笔基金,一群日耳曼学生也来就读,很多人从欧洲赶到这里学习法律罗马法。到12世纪上半叶,波隆那的民法博士们就已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们引用查士丁尼法典解释法律问题和其它问题,体现出对理性的重视和热爱。新的法律哲学在西欧迅速传播开来,给予理性以强烈的刺激,推动了经院哲学
11、的形成。1140年,爱尔纳留的学生格拉蒂安将新方法应用于宗教法律,编写了第一本宗教法典。从此,波伦那不仅成为民法教育的伟大中心,而且成为教会法教育的伟大中心。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英诺森三世都曾是波隆那大学的学生。,29,波伦那大学,格拉蒂安:教会法的创始人,30,波隆那大学是学生的大学,即以学生为中心并满足市场需要为目标的大学;是学生们的自治组织,其中学生行会有自己制订的规章制度,用以调整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内部关系,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从行会中选举出院长和聘任教师。同时,学生也控制大学教学工作,如付给讲课者讲课费,并能够对迟到或未完成有学生们所制订的教学计划的教师罚以重金。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世俗大学,它
12、的教师中有很多是俗人,它的学生有很多是在意大利城市的政府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律师和官员。1364年以前没有神学课,只有宗教法规。,(二)波伦那模式:学生的大学,31,威尔杜兰有一段具体详细的描述:“在波伦那,可对不满意的教授抵制,并结束其教书生涯;由很多案例得知教授的薪水由学生所付,而被迫宣誓服从大学的校长(rectors)学生团体的领袖。如老师渴望放假离开,即使只有一天,将对学生领袖准假感到异常惊喜;但他们被禁止随意放假。学生协会决定规则限制老师,何时应开始讲课,何时应下课,以及若违规需受何种处罚。若他讲得太久,超过了预定时间时,学生协会即命令学生离开,另规定对遗漏一章或其法案之解释的教授罚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古典 教育 没落 复兴 第一节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00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