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ppt
《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体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酶的发现,1752年,法国物理学家列奥米尔用鹰作实验对象,让鹰吞下几个装有肉的小金属管,管壁上的小孔能使胃内的化学物质作用到肉上。当鹰吐出这些管子的时候,管内的肉已部分分解了,管中有了一种淡黄色的液体。1777年,苏格兰医生史蒂文斯从胃里分离一种液体(胃液),并证明了食物的分解过程可以在体外进行。1834年,德国博物学家施旺把氯化汞加到胃液里,沉淀出一种白色粉末。除去粉末中的汞化合物,把剩下的粉末溶解,得到了一种浓度非常高的消化液,他把这粉末叫作“胃蛋白酶”,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2、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酶在生物体内
2、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与催化剂相似)。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0左右。5、活性可调节性。6、有些酶的催化性与辅因子有关。7、易变性: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概念消化系统的组成与消化营养素的吸收部位及形式代谢物质的排泄,一、基本概念,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是机体通过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分泌物的酶解作用,使大块的、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分解为能被吸收的、分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化学物质的过程。机械消化:通过机械作用,把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化学消化:通过消化酶的作用,把大分子变
3、成小分子。吸收:被分解后的小分子营养素从消化道上皮细胞转运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排泄:吸收后的营养素在体内参与代谢,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将这些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二、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临床上把由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空肠、回肠和大肠组成称为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二、消化系统组成,(1)口腔牙齿舌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无数小的唾液腺。唾液的成分:日分泌
4、量10001500ml,水分占99%,有机物有粘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无机物有Na+、k+氯化物等。唾液淀粉酶将食物中的淀粉转化为麦芽糖。,唾液的生理作用,湿润口腔和清洁口腔润滑食物便于吞咽溶解食物并刺激味蕾,引起味觉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为麦芽糖溶菌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细嚼慢咽的好处,细嚼30秒能使致癌物质的毒性降低;为肠胃减负;促进了面部的肌肉活动;简单瘦身;保持口腔健康,一口食物的咀嚼理想:30次,一般应该咀嚼几次为好呢?据专家说,一口食物在嘴里至少经20次咀嚼,才能得到唾液给我们带来的恩惠,30次则较为理想。因为吃得快、粗嚼已成了习惯,一下子改为细嚼慢咽很有难度的话,可以逐步增加咀嚼的
5、次数。,(2)咽与食管,食团通过咽进入食管,食团上端的平滑肌收缩,下端的平滑肌舒张,推动食团下移,由上而下,直到胃。,三、胃,胃的运动形式:1、容受性舒张 胃在充盈状态下可达10001500ml。2、紧张性收缩3、蠕动,胃液:胃酸、胃蛋白酶、黏液、内因子胃液每天分泌1.55L,其主要成分为胃酸,pH约为。胃黏膜的壁细胞会在消化过程中分泌出胃酸,而胃粘膜的主细胞会分泌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凝乳酶等酶。胃壁会分泌黏液层,而防止由胃腺所分泌的蛋白酶及胃酸的消化。,胃酸的生理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成胃蛋白酶,并为蛋白酶提供了适宜的酸性环境;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水解;抑制和杀灭胃内的细
6、菌;盐酸进入小肠后能刺激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促进胆汁排出,有助于小肠吸引铁和钙等。,胃蛋白酶的作用能使蛋白质水解为胨等物质,以及少量多肽和氨基酸最适 pH值为2.0。胃黏液的作用能润滑食物,便于向前通过。粘液呈碱性,中和胃酸和减弱胃蛋白酶活性,凤爪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细胞膜的刺激左右,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保护胃粘膜不受食物中粗糙成分的机械损伤。内因子的作用胃腺的壁细胞可分泌一种与VB12吸收有关的内因子,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VB12,是一种糖蛋白。,四、小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吸收食物的主要场所。小肠位于腹中,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全长约56米,张开有半个篮球大
7、,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空肠连接十二指肠,占小肠全长的,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回肠位于右下腹,占小肠全长的。空肠和回肠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1)、小肠运动方式,1.紧张性收缩:它是其他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使小肠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并使肠腔内保持一定压力,有利于消化和吸收。2.分节运动: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其主要作用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但并不明显地推进食糜。其作用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增加食糜与肠粘膜的接触,促进肠壁血液淋巴回流,这都有助于消化和吸收。3.蠕动:其作用是将食糜向远端推送一段,以便开
8、始新的分节运动.,(2)小肠内消化液,a、胰液:碱性溶液,胰液中的无机物主要是水和碳酸氢盐。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宜的碱性环境,并保护肠粘膜免受酸的侵蚀。胰液中的有机物是多种消化酶,可作用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食物成分,因而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胰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胰麦芽糖酶可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胰脂肪酶能将中性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成分是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7.8-8.4。主成分有NaHCO3和各种消化酶。作用:对食物的消化有重要作用。胰液含大量NaHCO3能中和由胃进入小肠的盐酸,使肠内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利肠内消化酶的作用。,
9、胰脏,位置:位于腹腔胃的背面.,分泌胰液,通过胰导管进入十二指肠,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分泌胰岛素,调节糖的代谢,肝脏和胰脏位置图,b、胆汁,由肝细胞合成,储存于胆囊中,成人每日分泌0.51升,呈黄绿色的弱硷性液体,味苦。非消化期贮存在胆囊,进食时由肝脏及胆囊大量流入十二指肠。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是一种消化液,有乳化脂肪的作用,但不含消化酶。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还可与脂肪酸甘油一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激活胰脂肪酶原,
10、使其从无活性状态转为活性状态。,胆道,胆道、胰腺、十二指肠,肝,肝脏是人体内脏中最大的器官。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平均重达1.5公斤(约在1-1.6公斤),为一红棕色的V 字形器官。肝脏又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解毒、储存肝糖、蛋白质的合成等等。肝脏也分泌胆汁。,肝,前面,肝脏,位置:深红色,大部分位 于腹腔的右上部.,(贮存胆汁),(运输胆汁进入小肠),你知道肝脏的功能?,1.肝脏细胞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2.具有解毒的作用.3.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c、肠液,由十二肠腺细胞和肠细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物 消化吸收 排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9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