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理解概括主旨之二.ppt
《准确理解概括主旨之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准确理解概括主旨之二.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准确理解 概括主旨之二,抓取文中物象,完成由具象到抽象的意义转换,借助文本信息概括文章中心主旨的方法:,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标题就提示了文章的中心。2、抓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的开篇即点明文章中心;有的卒章显志,在结尾处点明文章中心。3、抓住文章反复出现的表明褒贬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4、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语句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一、什么是状物散文?,是通过描写特定的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解题思路: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由具象向抽象转换的过程:,选取具有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特性的具象事物作为描述重点,反映所要表达的抽象
2、意义。(从作者层面说)找准这个事物,结合这种事物身上所具有的人们普遍认同的特性,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出抽象意义情感、态度、观点、价值取向或道理。(从阅读者层面说),二、状物散文的要素:,1、物:物的特点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3、意:文章的主旨写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中。,1、转换的基本过程是:,具象事物(特点)抽象深层含义(情感、事理),如:,天空广阔包容墙阻挡隔阂桥连接沟通小草破土而出顽强飞鸟飞翔渴望自由,总结1:状物散文物点的概括方法,(1)分清角度,检索关键词: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词内在: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特征及内在蕴涵的
3、词语。,总结2:状物散文物点的概括方法,(2)分析语境,概括特征。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即关注上下文中作者对物的特征的评价的词语。提炼词语概括: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物的特征。,例6:孙犁菜花,1文中描写了白菜花都有哪些外部特点?考点:特定物象的外部特点解题思路:(1)分清角度,检索关键词:外在-关注形、声、色、味等方面的词语。(2)分析语境,概括特征。(找原词或自己加工概括),例6:孙犁菜花,答案: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或答 没有香味,色彩单调(“平常的嫩黄色”)(每个要点1分,共3分),例6:孙犁菜花,2梳理全文,说说作者都写出了哪几种菜花?考点:考查筛选信息、
4、概括整合能力解题思路:采用四步法答案:昔日的白菜花 旱萝卜花 案头的(厨房里长出的)白菜花 家乡油菜花(答全给3分,只答出3种给2分,两种给1分),总结2:状物散文的文章主旨的概括。,解题方法:完成具象向抽象意义的转换。答题模式:抽取概括物点(物)+状物点所带出的作者的感受(内心感受情)+作者观点态度(人生哲理见解意),5、结合全文,概括本文主旨,考点:状物类散文的主旨概括。解题方法:完成具象向抽象意义的转换。答题模式:抽取概括物点(物)+状物点所带出的作者的感受(内心感受情)+作者观点态度(人生哲理见解意),5、结合全文,概括本文主旨,参考答案:通过描写旱萝卜花、白菜花、家乡油菜花这些平凡而
5、美丽的花,抒发了作者对平凡而美丽的事物的赞颂,进而表明作者要像珍视菜花一样珍视生命,竭尽全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的生活态度。,例6:孙犁菜花,3结合全文,分析以菜花为题目的作用。(3分)考点: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思路:4种作用结构上的线索、悬念作用;揭示(点明)主旨的作用;题目本身的特殊性修辞手法运用或表现手法的运用(如象征),例6:孙犁菜花,答案:菜花作为文章的行文线索,贯穿全文(1分);点明主旨,借菜花表明自己对平凡而美丽的事物的赞颂和对往事的回忆;(1分)运用象征手法,“菜花”象征着平凡而美丽的事物,收到言简意丰,启发人深思的效果。(1分),例6:孙犁菜花,4请赏析“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
6、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这句话。(3分)考点:修辞手法作用化答案:运用比喻修辞(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困境中,案头那株白菜花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1分)抒发了作者此种生命壮举的敬佩之情。(1分),例6:孙犁菜花补充练习,6选文第9-10段插叙关于父亲的往事,是否多余?为什么?(3分)考点:特定情节叙述对表现主旨的作用。解题思路:概括主要情节,联系作者用意和情感(即主旨思想,多文本的结尾部分),确定表现手法。,例6:孙犁菜花,参考答案:不多余,插入父亲的往事,既是睹物思人,又是以花喻人,(1分)赞颂了父亲平凡却努力活出使自己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1分)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准确 理解 概括 主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98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