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学设计板书.doc
《卖炭翁教学设计板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炭翁教学设计板书.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卖炭翁教学设计板书 卖炭翁教学设计板书1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白居易诗进长安视频导入,了解其人其事。师:(顺势导入)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PPT),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这首诗歌的体裁叫做乐府诗,什么叫乐府诗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指生读)(乐府是指自汉代以来收集和整理创作诗歌的官署,后也指自乐府流传出来的诗歌
2、。叫乐府诗)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请同学个读课文,教师从旁指导。3、播放PPT,教师范读课文。4、学生齐读课文。5、默读课文,思考:这首诗讲述了什么内容?三.再读指生读。(一人读)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字“裳”(板书),这个字在这首诗里的字音读做chng,(板书标音),同学们和我一起读一下,这回,大家在下面在再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生读)指生汇报读。(一人读)同学们注意,这首诗里,共有几句话?(五句话)那么我们再读的时候注意,一句话之音的停顿要短一些,而二句话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并且注意把问句读出来。再练习读一读。指生读。(一人)相信大家这一回一定能读的更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
3、遍。(齐读)四、读读品品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卖炭的老头呢?再读诗歌,圈画诗中描写卖炭翁的词句,简单说说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略)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这位老人的生活状况?(其间穿插朗读)“苦”:烧炭苦: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外貌描写:年老体弱、劳动艰辛)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为贫苦生活所迫)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描写:艰难无奈)请同学们拿出笔来,自己在下面默读课文,结合诗下面的注释,把不理解的或不清楚的字、词、句用笔在书上标出来。同学们请做好,谁愿意把自己画出来的地方和大家说一说呢?南山:指长安附近终南山烟火色:烟熏火燎的颜色。(用图片来解读)何所
4、营:营:用处,有什么用处。怨:盼望(相对的方法)好了,同学们,大家现在的疑问都解决了,现在请同学们前后桌为一个小组,试一试,能不能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呢?(要注意,小组分工要明确,有人说,有人记录)(注意巡视)指生汇报,(2人)(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十个指头却像乌炭一样黑。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诗的意思,那谁来说一说卖炭翁长的什么样?(生读: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5、。)还有哪个地方描写了卖炭翁的样子。(生读:可怜身上衣正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呢?(生: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十个指头却像乌炭一样黑。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在描写人物中,这些描写叫什么描写?(外貌描写)(板书)刚才同学们读的都是卖炭翁的外貌描写,通过外貌描写,你觉得卖炭翁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生答:这个地方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注意,如有可怜,请及时把握住。)你能不能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呢?(生:可怜)(板书)对于卖炭翁生活的可怜,你从刚才的那些外貌描写中找出来吗?(生:满面尘灰烟火色)从对面部的描写,可以看出卖炭翁生活很?(艰苦)(板书)还有哪句话可以看
6、出卖炭翁生活的可怜?(生:两鬓苍苍十指黑。)你找的真准确。这句话中,两鬓苍苍说明卖炭翁的年龄怎么样?(大)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这些“两鬓苍苍”的人大都干什么呀?(生:休息,看孩子,做饭等)你们平时观察的可真仔细呀!但文中的卖炭翁却在年龄很大的时候在自己“伐薪烧炭”,说明卖炭翁生活怎么样?(引导说出“困苦”)(板书)同学们再找一找,还有哪一句说明卖炭翁可怜?(生:可怜身上衣正单)找的太准确了,就是这一句,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烧炭的季节都在什么时候呀?(生:秋、冬季)那个时候天气冷不冷呀?(冷)在这么冷的天卖炭翁却穿一件单薄的衣裳,说明卖炭翁生活很?(贫困)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说明
7、,(指前二个板书,引导说出“贫苦”)我们来看卖炭翁的生活,(指板书)生活可怜,表现在(指板书,齐读:艰苦、困苦、贫苦)看到卖炭翁的这样生活,你心里同情他吗?(生:同情)那么,谁能带着这种同情来读一读这三句话。(一生读)他读的我觉得有一点同情,那么谁能读的比他更富有同情的感觉?(一生读)我相信集体的力量是最伟大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三句,注意一定带着同情的心情去读,(齐读)(二)心理课文除了描写卖炭翁的外貌,还有哪些句子描写卖炭翁的?(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_愿天寒。)大屏幕出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_愿天寒”老者自己身上“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
8、。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_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透过这种矛盾的、反常的心理,我们能够感受到老者的处境十分艰辛。我们知道这是一种矛盾的、反常的心理,谁能通过读来把这种矛盾的、反常的心理读出来呢?(一生读)我觉得他读的确实反应了矛盾的、反常的心理,但是不够突出,谁能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读的更好呢?(生:读的时候要声音缓一些,慢一些,才能读出矛盾的感情)再读,齐读(三)读现在,让我们一起把整篇课文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要把“可怜”读出来。(齐读)五、升华卖炭翁盼望天气寒冷一些,好让自己的炭卖一个好的价钱,那么,卖炭翁卖炭得来的钱要干什么用呢?
9、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回来。(生汇报)生齐读“身上衣裳口中食”六、主旨探索“身上衣裳口中食”,多么简单而又是最微薄的想法呀,那么这么一个简单而又微薄想法能不能实现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卖炭翁的全文。(这里面有全文的录音)思考:卖炭翁最后的得到的是什么?欣赏完后,卖炭翁寻个简单而又微薄想法-“身上衣裳口中食”实现了吗?卖炭翁最后的得到的是什么?实际这“半匹红绡一丈绫”对于卖炭翁来说,是一点用处没有的,即不能当吃,也不能当穿,卖炭翁辛辛苦苦烧的一车炭就这么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了解一下。之前我们说道:白居易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同学们想想看,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
10、实?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决定的。而我们大家,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日子,处在新社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长大以后,为建设祖国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七、布置作业1、抄写并背诵卖炭翁2、用自己的话把卖炭翁的故事讲给同伴听。卖炭翁教学设计板书2教材简介: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以“同情弱者”为题的古诗。这是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劳
11、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恨与抗议。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卖炭翁,进一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2.读懂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情境诵读,了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3.用叙事的手法凸显主题的方法。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了解诗人1、师:同学们,唐朝是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最负盛名的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王白居易。你对白居易有哪些了解?(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那时劳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所以,他的作品中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比较多。)2、师:你知道的可真多,告诉老师你是
12、怎么知道的。(我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的。)师:这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就跟随白居易来认识一个人(指课题,生齐读。卖炭翁)3、师: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首诗歌写的是一位以卖炭为生的老汉。)师:你怎么知道课文写的是一位老汉呢?(从“翁”字看出来的,我查过字典,“翁”就是“老汉”的意思。)4、师:非常正确!以人物为题,引发了我们对人物命运的思考。让我们一同随着作者的视线跨越千年,走近卖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运。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师:请大家自由朗读卖炭翁这首诗歌,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当中的生字,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读通顺,注意诗
13、句内部的停顿。(生自由读古诗。)2、师:这是一首叙事诗,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听老师来为你们讲述。(师范读古诗)3、师问:古诗与现代文有哪些不一样?(富有节奏感、意思深奥)师: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读懂古诗,我们要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4、师:孩子们,读了卖炭翁,你知道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吗?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烧炭、卖炭)师:哪几句写了烧炭?(前两句)哪几句写了卖炭?(后两句)三、学习方法,感悟诗情1、学习方法一读懂意思“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课件出示)(1)师:我们先来学习烧炭部分,读一读,看看这两句主要写了什么?(老人烧炭的地点和
14、老人的外貌)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发现的?(2)师:这两句是写烧炭,但是它告诉我们怎样烧炭了吗?那么你又是怎样知道老人烧炭很辛苦的?(从老人的外貌描写中感受到的。)(3)老人苦在哪?读一读,找一找。(学生读诗)a、生:我从“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这句诗中读出了卖炭翁生活艰辛。伐薪:砍伐当柴烧的树木。课文中的意思是砍伐能烧炭的树木。烧炭:是对木柴进行特殊的烧制,使它发生变化而成为燃料。我从这两个词语中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要上山砍伐树木,砍完树还要搬运,截成段,最后还要烧成炭,这种劳动多么繁重啊?所以我觉得他可怜!师:你能结合重点的词语来体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老师听明白了,是卖炭翁艰苦
15、的劳动让你觉得他可怜。师:同学们也许还不知道,烧炭的工序其实很复杂。要把截成段的木材周围铺上杂草,隔绝空气点燃,烧到一定程度后封闭炭窑,只留一个排气孔。干柴要连续烧四昼夜,湿柴要连续烧七昼夜。为了保持稳定的火温还得日夜不停地添火、巡视,一大堆柴也只能烧制成一点点木炭。而这些工作都是由一位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来完成。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生:卖炭翁,你真是一位可怜至极的老人!生:卖炭翁,你一个人能受得了吗?能熬得住吗?师:你来读,读出卖炭翁的无奈!师:你来读,带着你的感受读出卖炭翁劳动的艰苦。师:卖炭翁的艰苦生活让我们觉得他可怜,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齐读这句诗,把这位让人怜惜的老人的苦和累也一同展
16、现出来。(生齐读这句诗。)师:对这句诗,还有补充吗?b、生:南山:终南山,那里山高林密,荒芜人烟,常有豺狼出没,在这种环境中还要这么艰苦地劳动,我感觉他十分可怜!师:秋风瑟瑟,树叶落尽,你看,卖炭翁生:伐薪烧炭南山中。师:日近黄昏,北风呼啸,你看,卖炭翁生:伐薪烧炭南山中。师:月黑风高,豺狼嚎叫,你看,卖炭翁生:伐薪烧炭南山中。师:多么凄苦的画面,多么可怜的老人!还有哪一句也让你读出了卖炭翁的可怜?C、生:我从“满面尘灰烟火色”这句诗中读出了卖炭翁的可怜。满面尘灰的意思是由于烧炭的工作特别脏也特别累,所以卖炭翁看起来满面灰尘。烟火色就是由于他长期受烟火熏烤所以皮肤变成了黑黄色。师:是啊,你让我
17、们看到了蓬头垢面的卖炭翁,脸上满是贫穷的颜色,的确可怜。还有补充吗?d、生:我从“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句诗中看到卖炭翁简直太可怜了。师:知道“鬓”指的是哪儿吗?(耳朵前边的头发。)师:那两鬓苍苍呢?(指耳朵两边的头发都已经花白了。)生:老师我来补充。我还从“十指黑”中看到他十分可怜。十指黑的原因是由于他长时间烧炭把十指都染黑了。从他的头发和手指的颜色我看出他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日夜不停地烧炭,所以我觉得他可怜。师:体会得不错,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诗。(生读这句诗。)e、师:(屏幕出示这句诗,师指着“烟火色”“苍苍”和“黑”这3个词。)这是卖炭翁生命的颜色,这十个木炭一般乌黑的手指担负着生命的全部
18、希望,为了生存他已经生: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师:如果说前面两句的场面是远景的话,那么这两句诗为我们展现的则是一组以颜色为代表的卖炭翁肖像的特写镜头。诗中虽然没有从正面介绍卖炭翁的劳动场面,却通过对人物肖像的刻画使我们感受到了他每天伐薪烧炭的艰辛和岁月刻在脸上的.痕迹。生:我从“烟火色”“十指黑”感受老人烧炭的辛苦。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通过反复朗读,慢慢就读懂了古诗的意思,“读”的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2、学习方法二合理想象(1)师:我看大家都有了读诗心得了。这些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卖炭翁的艰辛、可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发挥想象,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此时此刻,老人正在南山中做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卖炭翁 教学 设计 板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