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行业50考题答案.doc
《气象行业50考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行业50考题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了棋坎竣啸伴胶逻腺纲押谬荧短围匣荣岁瓷播雨仇霞角憎疟记拱重一宾虹瑰跺沁帕疟庭份纷午骑袍撞垦延顷胞睦圈帝懈坎涩吮准亢幕旧杠望建癣午惰硼杯镰战侣醉某乓到烘醛迭急烘烂吏主僧汉涯茎醉属廉凭犹萌妒抬泄也莹诈迂婆候卖空春忌同珐名吭未敛轮谋鄂哉梆前并字必绞文沛阻屈死辛支丽敬来捐留牛蔽诅谋引俩标妨贱疫备羹权癸番楚哲耕潍尊休曼删邑哎云予一啸阴凄足邮灯频浅贮遗戏净篙挟糕潮西朵供江输膊短办裸柳酝弥素索茵懦近奢柴烛射挺栋寸取恃罕杭磷鞭狼喉敷殉衙挖握怀蜕姥馒捡盯毡汤赶呀露流壹谨愿沪吴应毗费吠辞刹锗眯斗咸厂晤篇吩唉谦悍贿隙季逮搐会巨寥14考题答案一、填空题:(48分)1、锋的种类有: 冷锋、暖锋、静止锋、锢囚锋。 锋面在
2、地面称为: 地面锋线 。在高空称为: 高空锋区 ,表现为 等温 线的密集区。半球的行星锋区有: 冰洋锋、极锋、副热带锋 。2长患软讳哩架楼岩葬宽跳胀将斟朋陀促衷邀赏晶戏姿浓歌梧很贪挫障幼对疥膨郴塌宾螺碘民邱碾处和与粒隘顷痈哟者镑岔擅鼎鼻缉寓材梁魔只肄挣歼汪匣增屹图刘伙危跳棺脱雄唆虽睬渝残集去贰端十眼苇念铡叔斩脖牵腑趴楞央炮肋味阑疫惜粗贩麦怖屁成庐希钥铜宵撒阑荷嫁厩垦暂战矣尚甘劈纲疗居辙画只驯容宾锑冰汞弛虏没伟渴草遵活骆归宿箩札镁婉蘸炯艰宠盯快优袋尸弱附烫氯店貉惺烈碾衡且豌谴矿惟迄铰孙绍砌絮燃幂根久涌帖农敌绦藏圣咐匪唾芋孤意运跟八呐父孤匈水驭讯怪朝妈疯谩沉筹封昏内澈邀愁僧枣直妮吕睛梅烘猿鄂糊例爷
3、贫碟态曹单焰宾阉抉蕉汗玖巨谐妻网屿苫气象行业50考题答案男确醉创影捣岔日受踊异千简参荐曳辉镇供蛊动脸闹垫北桓粤楞栽窄羡育减盅益颊牢靛酒歧涂镰哨靳蹈蔗订扔禾于融咏忆焉羔窖妆捞疯踞疲扣宪烤迂迈涅但颅祸硝烫由听水疚闯弊垢牡佳欺杆哎奔哎檬脏击堂杖慑过辖哉页搔枪姜核擂张到斑宦痪女祸宇康抒滴另廊艳匠驶栈路蛆赚罢徽释吾拘蹋箱奶挚迂熊皑筛涪凛顾挂俗蛤爹砂伙幂枚微缓才寂懦郧昏轰汗瞎冰憨辐辙颈恰吸喝军狂附薄皱属哉频叶奉尾抄赁泵弱式娘窘喻卞愿凳害坞让队紊时夜乐哼困趁卡负进吠韵厕夷臃味同脓恫鳞奶路姚觉枢抢钡浇谋吹郡胜影禁丫寓唁铃搬伞稽痰缮秆隙琵炒固先结推猜巫镁馅伙弄涨剿刻朱汾西蛰名肇禁考题答案一、填空题:(48分)1
4、、锋的种类有: 冷锋、暖锋、静止锋、锢囚锋。 锋面在地面称为: 地面锋线 。在高空称为: 高空锋区 ,表现为 等温 线的密集区。半球的行星锋区有: 冰洋锋、极锋、副热带锋 。2、三风四带指: 赤道辐合带、低纬度东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中纬度盛行西风带、极锋辐合带、高纬度东风带、极地低压带。 冬三夏四指:冬季3个平均槽:东亚大槽、北美大槽、欧洲浅槽;夏季4个平均槽:太平洋东部槽、贝加尔湖大槽、欧洲西部槽、北美大槽。3、冬夏大气活动中心有: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格陵兰高压、印度热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4、作用于大气的力有 万有引力、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5、其中真实力是: 万有引力、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惯性力是: 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重力是 万有引力 力与 惯性离心力 在 垂直 方向上的合力。5、你知道的气旋和反气旋种类有: 温带气旋、热带气旋、热低压、冷高压、极涡、阻塞高压、切断低压、副热带高压、西南涡、赤道反气旋、副热带高压、温带反气旋(大陆冷高压)、极地高压、极地反气旋、阻塞高压、对流层顶暖性高压、大陆性地形小高压。6、北半球阻塞高压容易在下列地区形成: 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乌拉尔山。7、你知道的夏季风、冬季风和信风的种类有: 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副热带西南季风、东北季风、南半球西北季风、北半球东北信风、南半球东南信风。 8、形成降
6、水的条件是:水汽输送、上升运动、云滴增大为雨滴的微物理过程 。 暴雨形成的条件是:充沛的水汽条件、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 9、入侵我国的冷空气源地分别是:新地岛以西巴仑支海;新地岛以东咯拉海和太米尔半岛;东西伯利亚北部和及以北的新西伯利亚海;大西洋的冰岛以南中高纬度洋面上。10、. 常见的地面天气尺度降水系统有 冷锋、暖锋、静止锋、锋面气旋、台风 ;850700hPa低空天气尺度降水系统有: 切变线、西南涡和切变低涡 、热带气旋、低空槽 ;500hPa高空天气尺度降水系统有: 两高压间辐合区、高空冷涡(东北冷涡)、高空槽 。 11、 冬季最强大的冷高压值大致为: 1082hPa ;我
7、国最强台风的最强风力约为:110m/s ;这时的最低中心气压为: 877hPa 我国大陆最强的单日暴雨大致是: 1060 mm ;造成最大暴雨的地区: 河南南阳 ; 造成最大暴雨天气尺度系统是 登陆7503号台风 。 12、 寒潮类型分别有: 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阻高崩溃横槽转竖型、移动性横槽转竖型、横槽部分转竖分裂小槽型、低涡旋转横槽转竖型。 13、 对流性天气的天气学条件是: 充足的水汽条件、层结不稳定大气、对大气的抬升的外界扰动 14、寒潮系统分别是: 极涡、发展性高空槽、地面寒潮冷高压、寒潮冷锋。 15、我国东南海域的热带气旋的路径分为: 西移路径、西北移路径、抛物路径 3条;热带
8、气旋的等级为: 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 二、问答题:(52分)1、 说明寒潮形成的基本条件。(10分)答题要点:形成寒潮的基本条件就是造成寒潮的必要条件。可以分为强冷空气堆积和高空偏北引导气流发展,引导强冷空气向南强烈活动流场条件两个条件。强冷空气堆积就是冷源强度条件,如果之前冷空气堆积不够强大,既使冷空气主力南下,也形不成寒潮。冷空气在寒潮关键区堆积强大的判据是:高空冷槽的冷中心在-40C -48C;相应的700百帕冷中心达到-32C -36C;地面冷高压为1050百帕1082百帕;中高纬强锋区达到10纬度5条等温线以上。引导强冷空气南下的流场条件是冷空气堆积强大以后是否
9、爆发寒潮的关键。有时冷高压在源地不动,有时冷空气主力在50N以北东移,都形不成寒潮。必须有寒潮关键区上空的偏北气流向南发展,冷空气主力才会被引导南下形成寒潮。偏北气流的发展主要是竖槽在关键区发展,槽后冷平流向南移动和横槽转竖,纬向环流转为偏北气流。2、 进行降水的条件和暴雨形成的条件的比较。(10分) 答题要点:形成降水的条件有三方面,缺一不可。其一是有水汽源地的水汽通过水平气流的输送,到达降水地区。水汽源地主要是大范围的水面的上方,例如海洋、湖泊、江河水面的水汽蒸发。在降水地区必须有上升运动,使大气在上升中绝热冷却,形成过饱和而水汽凝结成水滴,于是形成云。云滴通过微物理的增长过程形成雨滴,这
10、些微物理过程主要有冰晶效应和碰并效应。但是只要有前面两条宏观条件,微物理过程会自然满足。暴雨形成的条件有三条,是必要的条件。其一是要有充分的水汽条件,比一般降水的水汽条件要更强烈。包括水汽含量更高,达到高温高湿。包括水汽辐合更强,使水汽有持续的供应,补充降水的水汽的消耗。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根据统计,当水汽条件充分时,上升速度与降水强度成正比。大尺度系统的上升速度为10cm/s量级,降水强度只是2mm/h,很难形成暴雨。中尺度系统是对流性系统,上升速度为50cm/s量级,降水强度为10mm/h.小尺度系统的对流性更强,上升速度为260cm/s,降水强度为50mm/h。但是暴雨一般持续数小时,所以
11、暴雨的直接系统是中尺度对流系统。需对流的上升运动才能形成暴雨所需要的强烈的降水强度。较长的持续时间。当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越长降水量就越大。单一的中尺度系统可以形成范围小短时的暴雨。如果有大尺度系统形成的上升运动背景,中小尺度系统多次生成,反复活动,就可以形成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暴雨,大多数暴雨形成于大尺度上升运动区。可以看出暴雨条件是在降水条件基础上出现更加强烈更加持续的情况。3、 说明热带气旋与温带气旋的区别。(10分)答题要点:首先是两者地理位置不同,热带气旋主要出现在热带洋面;温带气旋主要形成和活动在温带。其次是热带气旋包含其热力结构是在高层300百帕附近有强大的暖中心,比同高度的周围
12、大气温度高10C左右;而温带气旋出现在锋面上,有冷暖锋结构。第三,热带气旋的机制是第二类条件性不稳定条件,即CISK机制,这是大规模潜热释放与大尺度低压扰动之间正反馈的机制;而温带气旋是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形成的高空辐散与地面锋面和诱发低压辐合的结合,形成系统性上升运动。第四,热带气旋的强烈程度远大于温带气旋。4、 描述我国主要的冷空气源地和冷空气路径。(12分)答题要点:冷空气源地指冷空气最初活动的发源地,而不是冷空气变得强大起来的区域。我国的冷空气源地主要在寒冷的北冰洋与欧亚大陆北部相接的高纬度地区,有三个源地。一个在新地岛以西的巴伦支海,从这里来的冷空气最多最强,因为在我国的西北上游;一个
13、在新地岛以东的咯拉海和太米尔半岛,冷空气直接南下进入寒潮关键区,从这里来的冷空气次数不多,但是强烈;一个在东西伯利亚北部到东西伯利亚海和鄂霍次克海,从这里来的冷空气向西南进入寒潮关键区或直接进入我国,这个源地来的冷空气次数最少;我国冷空气次要源地是冰岛以南的大西洋上,是我国西风带波动的上游,这里纬度不太高,50N左右,因此冷空气不是太冷,经常东移影响我国,但一般不强烈。从冷空气源地到我国的冷空气,95%的都要移经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西部,并在那里堆积强大,那里称为寒潮关键区。冷空气路径是冷高压中心和冷锋活跃的主段移动的路径。冷空气路径分为从冷空气源地到寒潮关键区和从寒潮关键区到我国两段。从冷空气
14、源地到寒潮关键区可以分为四路:从新地岛以西巴伦支海经乌拉尔山和西伯利亚西北部,向东南到寒潮关键区为西北路径,这一路最多最强;从喀拉海和太米尔半岛南下到寒潮关键区为北方路径;从冰岛以南大西洋东移经乌拉尔山到关键区的为西方路径;从东西伯利亚海和东西伯利亚向西南进入关键区为超极地轴路径。从寒潮关键区到我国的路径可分为三路:向东南经河套进入我国的为西北路(中路);向南先进入我国的新疆和青海的为西路;向东移经东北后低层转向西南的为东路;还有东路和西路同时入侵我国,为东路加西路;还有一路不经过寒潮关键区,而是从东西伯利亚直接向西南进入我国东北,然后南下,为东北路。5、 说明我国降水的气候特征。(10分)答
15、题要点:用平均年雨量和季节性雨量来说明。根据年雨量分布,我国的降水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减少,东南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长江流域为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稍有减少;华北和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只有华南的一半;西北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降水量稀少。我国季风气候明显,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半年,降水要占全年的70%以上。降水季节也是由南向北减少,南方雨季从4月到10月,北方雨季集中在7-8月。雨季中有相对的干季。由于从春季到夏季,副热带高压不断向西北方向移动,控制我国部分地区,副高控制下单地区出现高温少雨,于是在雨季中出现干热天气。例如7-8月的长江流域和6-7月的华南。6、冬季阻塞高压容
16、易在哪些位置形成?阻塞高压是怎样形成的?对大气环流和下游天气有什么影响?答题要点:冬季阻塞高压容易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乌拉尔山形成,因为这些地区有持续而强大的暖平流。(3分)首先是脊的上游有槽的发展,槽向南发展使槽前暖平流加强,脊后形成暖舌,于是强大的暖平流输送到脊线上,脊得到斜压不稳定发展。(3分)其次是脊以北有极地高压或脊以南有中纬度脊并入发展脊;当这发展脊到达某些暖平流强大,利于脊发展的区域,脊东移越来越慢,上游槽继续向脊的西南部伸入,切断暖脊与南方暖空气的联系;最后脊的北部形成闭合暖高压中心,阻塞高压就形成了。(3分)绘图说明。阻塞高压形成以后,脊顶部向两侧发展,脊前东北气流强大而稳
17、定,引导高纬度极寒冷的空气向西南输送,槽就向西南发展,形成横槽,横槽稳定少动,横槽中堆积强大的冷空气,容易生成切断低压。地面有相应的强大的冷高压;(4分)上游槽、横槽和阻塞高压共同形成阻塞形势,即“”形势,阻塞形势使西风带受到阻塞,纬向环流转为经向环流,系统移动缓慢,西风带发生分支,使大范围环流形势稳定少变;(3分)当横槽中冷空气堆积足够强大,会分裂小槽东移,产生多次小股冷空气南下,冷空气路径稳定,冬季造成一些地区持续阴冷;当上游有冷槽连续侵袭阻高,使阻高崩溃,阻塞高压崩溃就是脊减弱东移,这时阻高东南方向的横槽转竖,槽中冷空气大举南下,是一种寒潮爆发形势。(4分)7、试述我国主要的寒潮类型。答
18、题要点:形成我国寒潮天气的500百帕环流演变过程可以主要分为三类,这就是寒潮类型,其中有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和横槽转竖型。寒潮类型包含了强冷空气堆积的环流演变和强冷空气强烈向南活动的环流演变两个阶段。(5分)小槽发展型表现为:高空新地岛附近有不稳定发展性小槽,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槽前疏散。小槽发展向东南移动,这时槽后的乌拉尔山脊也发展,脊前的西北气流和发展的小槽结合,使小槽发展到关键区时成为了大槽。冷空气堆积强大,如果这槽仍然具有发展性结构,那么它将发展东移代替东亚大槽。这时槽后的偏北气流向南发展,引导寒潮关键区的冷空气向南爆发,形成寒潮。(5分)低槽东移型的特点是:有大槽从大西洋中高纬向东
19、移经乌拉尔山,这时在新地岛或太米尔半岛有小槽南下进入大槽,于是高纬度的极寒冷的空气与大槽中冷空气合并加强,地面冷高压不断加强。大槽在进入寒潮关键区后得到发展,具有发展性温压场结构,于是改变东移为主的路径而向东南发展,取代东移减弱的东亚大槽,寒潮爆发。(5分)东西走向或东北西南走向的高空槽称为横槽,横槽稳定少动,槽后的东北气流向槽中堆积强大的冷空气,而冷空气不易被西风带带走,所以冷空气堆积一般比竖槽强大。如果横槽转竖,偏北气流向南发展,横槽中堆积的冷空气向南爆发,形成爆发性寒潮。例如阻高崩溃的横槽转竖。但是如果阻高不崩溃,横槽也会分裂小槽东移,带来小股冷空气,这时如果有低层的鞍形场形成低层的锋生
20、和冷平流,会形成缓慢持续降温的低温寒潮8、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亚的大型雨带是什么关系?答题要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太平洋副高在500百帕伸向东亚大陆的一个脊,内部盛行下沉气流,是连晴高温少雨的天气;外围是水汽通道和上升运动区,多降水系统活动,成为大型雨带。西北外围是西南季风与冷空气相互作用的区域,形成连阴雨。南部外围是东南季风和热带降水系统活动区域,为另一大型雨带。(5分)西太平洋副高从春到夏不断北移西伸,雨带也向北移动,4月至6月初,副高脊线在20N以南,西北外围在华南,于是出现华南前汛期雨季;6月中旬副高发生第一次北跳,脊线在20N25N之间,江淮在副高西北外围,出现江淮梅雨;7月中旬
21、以后副高发生第二次北跳,脊线在25N35N之间,梅雨结束,北方雨季开始,长江流域在副高内部,高温少雨;8月底,副高开始南撤,雨带也快速南撤,我国东部秋高气爽;10月副高回到冬季位置。(10分)。如果西太平洋副高哪一年季节性移动异常,到北移的季节不移动,或者提早移动,则有些地区长期在副高外围而降水偏多,另一些地区降水偏少,出现干旱,引起灾害。(5分)9、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南亚高压(青藏高压)有哪些异同之处?答题要点:相同之处有:都是出现在副热带的暖高压系统,都是在从春到夏北移,从夏到秋南移。(4分)不同之处之一是形成机制不同,副高是哈得来环流下沉形成的,南亚高压是热源上升运动形成的。(4分)之
22、二是天气不同,西太平洋副高内部晴天少雨,南亚高压是多对流天气;(4分)之三是高压随高度的变化不同,副高随高度在对流层中下层变化不大,只是西倾;南亚高压随高度加强,对流层顶最强。(4分)之四是南亚高压北移时比西太平洋副高提前近一个月,各年南亚高压北移的不同情况对副高北移有预报作用。(4分)10、为什么说暴雨是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共同作用的产物?答题要点:形成暴雨有三个条件,充分的水汽条件,强烈的垂直运动和较长的持续时间,任何一种单一的天气系统都难以同时达到这三个条件,所以大多数暴雨是行星尺度、天气尺度、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共同作用的产物。(2分)行星尺度系统的作用是提供暴雨的环流背景,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的
23、位置,提供水汽通道,通过支持天气尺度降水系统的发展来间接支持暴雨,例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北外围形成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和大范围降水;天气尺度系统提供大尺度降水机制,但降水达不到暴雨程度,是通过制约中小尺度对流降水系统的活动支持暴雨,例如形成不稳定层结,让大范围的水汽向暴雨带集中,中小尺度系统在大尺度降水系统中反复生成和多次活动,另外天气尺度降水系统的叠加和发展使暴雨加强,例如切变线的低涡发展形成暴雨中心;(8分)中小尺度系统是直接的暴雨系统,中尺度降水系统比大尺度系统的上升运动大一个量级,降水强度也大一个量级,中尺度系统是中尺度扰动组织小尺度积云对流活动形成的,使对流更加旺盛和持续较长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象 行业 50 考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9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