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制度(社会)。,马恩以前的社会主义称为空想社会主义;马恩创立的社会主义称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斯大林在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称为传统社会主义;中国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三、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思想,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主要是指,19世纪后期以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
2、的设想。但空想社会主义观点的形成也是源远流长的。,古代理想的社会观,东方古代理想的社会观,西方古代理想的社会观,古希腊柏拉图,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直接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9世纪产业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圣西门(查理大帝后裔)傅立叶 欧 文,(二)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三个阶段的空想主义者学说虽然各有特色,他们的理想社会叫法各不相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1、三大空想家社会主义学说的杰出贡献,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为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
3、本主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1)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思想(2)关于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思想(3)关于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的思想(4)关于大力普及教育、发展科学,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5)关于消灭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的思想,(6)关于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思想(7)关于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思想(8)关于过渡时期的思想(9)关于人口发展规划与人口平衡的思想(10)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2、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学说的评价,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
4、源之一。,是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但存在根本缺陷。,3、对“空想社会主义”思考的结果,从16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经过300多年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内容不断充实,理论不断完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观察和批判越来越深刻,对理想社会的猜测也不断摆脱文学化的色彩而日渐接近科学的形态。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便是一个逐渐洗却空想色彩的过程,一个不断增强现实主义精神的过程,一个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积累材料的过程。,关于“空想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亘古理想所谓“空想”,主要表现在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割裂了资本主义社会与未来社会的历史联系 现代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密切相关,
5、关于“空想式”社会主义的特征及其后果,经济、生活的“公有制”与政治、思想的“私有制”公有制内部所有权的“公有性”与支配权、使用权的“私有性”,道德理想的失落,重要的是,道德可以提供规范,但不能提供有效的激励;道德要求的范围越大越难以实施,因此,即使成功的道德样板也未必能够推广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廉价的公平,没有效率的社会主义只能是贫穷的社会主义其实,后来不少社会主义实验仍然是“空想”的翻版,实现社会变迁的前提,一定用考虑某个社会形态,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是否全部发挥出来;它产生新的生产关系的物质条件是否成熟一个生产力水平,一个产生新生产关系的条件,恰恰是后来实践社会主义的国家所缺乏的从这个意义上
6、说,没有资本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1、太平天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2、康有为的大同空想社会主义 3、孙中山的主观空想社会主义,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马恩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两个发现”的逻辑推论和理论创新,唯物史观的创立 神圣家族(1844年),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指出客观世界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第一次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第一次阐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进一步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哲学的贫困(1847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 渊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9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