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给排水工程PPT.ppt
《园林给排水工程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给排水工程PPT.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园林给排水工程,第一节 园林给水工程一、概述 公园中用水分为生活用水、养护用水、造景用水、消防用水。二、园林给水的特点(1)园林中用水点较分散(2)由于用水点分布于起伏的地形上,高程变化大。(3)水质可据用途不同分别处理(4)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5)饮用水的水质要求较高,以水质好的山泉最佳。,三、水源与水质(一)水源 城区的园林从就近城市自来水管引水;郊区的园林绿地自行设法解决,也可引用江湖水,也可自行打井抽水;近山的园林引用山泉。(二)水质 养护用水只要无害于动植物不污染环境即可;生活用水必须经过净化消毒,水质要符合国家颁布的卫生标准。园林中的水的来源不外乎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1)地表水
2、:包括江、河、湖塘和浅井中的水,水质差的要经过净化和消毒才可作为生活用品用水。(2)地下水:包括泉水,及从深井中或管井中取用的水。由于水源不易受污染,水质较好,作必要的消毒外,不必再净化。,净化地面水,还可采用砂滤法,如图2-1-2。净化生活用水的简易方法是定期在水中投放漂白粉,图2-1-3是一种消毒井水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取一节一端开口的竹管,竹管侧面每立方米井水开三个直径为22.5mm的小孔,装入漂白粉0.5kg,并用木塞将管子塞紧,再用一段铁丝或绳子将装漂白粉竹管系于浮物上,令竹管沉于水面下12m处。每投放一次有效期可达20天。,四、公园给水管网的布置与计算 一般市区小公园可由一点引水,但
3、对较大型公园,特别是地形较复杂的公园,有条件的最好多点引水。(一)给水管网的基本布置形式和布线要点1、给水管网基本布置形式(1)树枝式管网 如图2-1-4(A),这种布置方式较简单,省管材。布线形式像树干分杈分枝,适合于用水点较分散的情况,对分期发展的公园有利。但供水的保证率较差,一旦管网出现问题或需维修时,影响用水面积较大。(2)环状管网 它是把供水管网闭合成环,管网间互相调剂,优点是当某一管段出现故障也不致影响供水。但较费管材,投资较大。,2、管网的布置要点(1)干管应靠近主要供水点;(2)干管应靠近调节设施;(如高位水池或水塔)(3)在保证不受冻的情况下,干管宜随地形起伏敷设,避开复杂地
4、形和难于施工的地段,以减少土石工程量;(4)干管应尽量埋设绿地下,避免穿越或设于园路下;(5)和其它管道按规定保持一定距离。,(二)管网布置的一般规定1、管道埋深 冰冻地区应埋设于冰冻线以下40cm处。不冻或轻冻地区覆土深度也不小于70cm。2、阀门及消防栓 给水管网的交点叫做节点,在节点上设有阀门等附件,节点处设阀门井。阀门除安装在支管和干管的联接处外,要求每500m直线距离设一个阀门井。配水管上安装着消防栓,其间距通常为120m,且其位置距建筑不得少于5m,为了便于消防车补水,离车行道不大于2m。3、管道材料的选择(包含排水管道)见表2-1-1,(三)与给水管网布置计算有关的几个名词及水力
5、学概,1、用水量标准 进行管网布置时,首先应求出各点的用水量。公园中各用水点的用水量就是根据或参照这些用水量标准计算出来的,用水量标准是国家根据各地区域镇的性质、生活水平和习惯、气候、房屋设备及生产性质等不同情况而制定的。与园林有关的项目列表,如表2-1-2。2、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Kd=最高日用水量/平均日用水量(2-1)日变化系数Kd的值,在城镇一般取1.22.0;在农村取1.53.0。时变化系数Kh=最高时用水量/平均时用水量(2-2)时变化系数Kh的值,在城镇一般取1.32.5;在农村取56。,3、沿线流量、节点流量和管段计算流量 进行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先求出各管段的沿线
6、流量和节点流量,并以此进一步求得各管段的计算流量,根据计算流量确定相应的管径。(1)沿线流量qs=(Q-Qn)/L(2-3)式中 qs长度比流量(L/Sm);Q管网供水总流量(L/S);Qn大用水户集中流量总和(L/S);L配水管网干管总长度(m);(2)节点流量和管段计算流量 Q=Qt+QL(2-4)式中 Q管段计算流量(L/S);Qt管段转输流量(L/S);QL管段沿线流量(L/S);,4、经济流速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水流流过某管道的量。称为管道流量。其单位用l/s或m3/h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Q=wv式中 Q流量(l/s或m3/h);w管道断面积(cm2或m2);v流速(m/s);式中D
7、=管径(mm)经济流速可按下列经验数值采用:小管径 Dg100400mm V取0.61.0m/s大管径 Dg400mm V取1.01.4m/s,5、水压力和水头损失 在给水管上任意点接上压力表都可测得一个读数,这数字便是该点的水压力值。管道内的水压力通常以kg/cm2表示。也会以“水柱的高度”表示。kg/cm2与“水柱高度”的单位换算关系是:1 kg/cm2水压力等于10 mH2O,水力学上又将水柱高度称为“水头”。水在管中流动,水和管壁发生摩擦,克服这些摩擦力而消耗的势能就叫水头损失。水头损失可用水压表测出,假设在给水管的A点用水压表测得该点水压力为5kg/cm2,又在沿水流方向距A点200
8、m的B点测得水压力为4kg/cm2,可知在管道中水流经过200m之后,损失了1kg/cm2压力,这1kg/cm2压力就是水流为克服管道阻力而被消耗掉的,这就是水头损失。水头损失包含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 hy=alQ2(mH2O)式中 hy沿程水头损失(mHO)a阻力系数(s2/m6)l管段长度(m)Q流量(m3/s),阻力系数由试验求得,它与管道材料、管壁粗糙程度、管径、管内流动物质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公式复杂,设计计算时,每一米或每一千米管道的阻力,由铸铁管水力计算表上查到。在求得某点计算流量后,便可据此查以确定该管道的管径,在确定管径时,还可查到与该管径和流量相对应的流
9、速和每单位长度的管道阻力值。例如:有一长120m,管径为50mm的铸铁管,在通过水量为1.5l/s时,求其管道阻力(水头损失)。由表2-1-4查得其流速为0.79m/s,其管道阻力为1000i=36.6,i=36.3管道阻力=12036.3=4.356mH2O即该管的管道阻力(水头损失)为4.356m水柱。关于压强单位,如喷灌喷头和水景喷头等产品以帕为单位,国际通用代号为Pa.1帕(Pa)=9.8692310-6标准大气压 10-6kg/cm2因为帕(Pa)单位太小通常以千帕(kPa)为计算单位。1kPa0.01kg/cm20.1mH2O,(四)树枝状管网的计算步骤 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是根据最
10、高时作为设计用水量求出各段管线的直径和水头损失,然后确定城市给水管网的水压是否能满足公园用水的要求;如公园给水管网自设水源供水,则须确定水泵所需扬程及水塔(或高位水池)所需高度,以保证各用水点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管网的设计与计算步骤如下:1、有关图纸、资料的搜集与研讨 先从公园设计图纸、说明书等,了解原有的或拟建的建筑物、设施等的用途及用水要求、各用水点的高程等。然后根据公园所在地附近城市给水管网布置情况,掌握其位置、管径、水压及引用的可能性。如公园自设设施取水,须了解水源(如泉等)常年的流量变化、水质优劣。2、布置管网 在公园设计平面图上,定出给水干管的位置、走向,并对节点进行编号,量出节点
11、间的长度。,3、求公园中各用水点的用水量及水压要求(1)求某一用水点的最高日用水量Qd Qd=qN(l/dm3/d)(2-5)式中Qd最大日用水量(l/d);q 用水量标准(最大日);N游人数(服务对象数目)或用水设施的数目。(2)求该用水点的最高时用水量Qh式中 Kh时变化系数(公园中Kh值可取46)(3)求设计秒流量qo,4、各管段管径的确定根据各用水点所求得的设计秒流量qo及要求的水压,查表2-1-4或表2-1-5以确定连接园内给水干管和用水点之间的管段的管径。查表时还可查得与该管径相应的流速和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值。5、水头计算水头计算必须考虑:水在管道中流动,克服管道阻力产生的水头损失
12、;用水点和引水点的高程差;用水点建筑的层数(高低)及用水点的水压要求等。公园给水管段所需水压可按下式计算:H=H1+H2+H3+H4(mH2O)(2-8)式中H引水管处所需的总压力(mH2O)H1引水点和用水点之间的地面高程差(m)H2用水点与建筑进水管的高差(m)H3用水点所需的工作水头(mH2O)H4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之和(mH2O)),5、水头计算H2+H3的值,在估算总水头时,可依建筑层数不同按下列规采用:平房:10mH2O;二层楼房:12mH2O;三层楼房:16mH2O;三层以上楼房:每增一层,增加4mH2O。H4=hy+hj(mH2O)Hy=iL(mH2O)式中 Hy 沿程
13、水头损失(mH2O)i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值,铸铁管的i值可查表2-1-4;L管段长度()hj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较复杂,一般情况下不需计算,而是按不同用途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值的百分比采用;生活用水管网为25%30%,生产用水管网为20%,消防用水管网为10%。通过上述的水头损失,如果引水点的自由水头高于用水点的总水压要求,说明该管段的设计是合理的。公园中给水系统设计要注意消防用水。消防管网的水压不少于25mH2O。,6.干管的水力计算 在完成各用水点用水量计算和确定各点引水管的管径之后,便应进一步计算干管各节点的总流量.据此确定干管各管段的管径。并对整个管网的总水头要求进行复核。复核一个给水
14、管网各点所需水压能否得到满足的方法是:找出管网中的最不利点。所谓最不利点是指处在地势高、距离引水点远、用水量大或要求工作水头特别高的用水点,因为最不利点的水压可以满足,则同一管网的其它用水点的水压也能满足。,图2-1-7,例:某公园大众餐厅(二层楼房)图2-1-7,其设计接待能力为1500人次/日,引水点A处的自由水头为37.40mH20,用水点位置见图,标高为50.50m,试计算该餐厅的用水量、引水管管径、水头损失及其水压线标高,并复核A点的自由水头是否能满足餐厅的要求。,图2-1-7,解:1.求点的最高日用水量 Qd=Nq 已知N=1500人次/日,q=15升/人次,查表2-1-2,Qd=
15、150015=22500l/d,2.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Qh=Qd/24Kh(Kh=6 时变化系数)Qh=22500/246=5625l/h 3.求设计秒流量qo qo=Qh/3600=5625/3600=1.56l/s 4.求-A管段管径 qo=1.561/s,查表2-1-4取1.6l/s作为设计流量,则Dg=50mm;v=0.85m/s(在经济流速范围内),阻力(水头损失)=40.9m H2O/1000m.5.求该管段的水头损失 H4=hy+hj(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hy=iL=40.9m H2O/1000148=6.05m H4=hy+hj=1.25hy=7.6m H2O,Q=
16、v Q-流量-管道断面积 v-流速,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较复杂,一般情况下不需计算,而是按不同用途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值的百分比采用:生活用水管网为25%一30%,生产用水管网为20%,消防用水管网为10%。,图2-1-7,6.求该点所需总水头 H=H1+H2+H3+H4+(引水管处所需的总压力,H1引水点和用水点的地面高程差,H2用水点和建筑进水管的高差,H3用水点所需工作水头(水压线标高指假设当水管在海拔米时,水柱的高度,所以海拔高度消耗了地面标高的水柱,所以水压线标高地面标高自由水头,假设当点向走.米,水可冒出,但水还是喷不出来,并非水压线标高地面标高即可,因为需要工作水头,而地面标高0
17、.也消耗了部分水流量,给水管是坡上坡下的,当管子海拔高,自由水头低,管网的水压线标高在一根管子上是越来越低的,因为一部分水消耗在管子上,越流,摩擦力越大)H4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已知:A点地面标高为45.60m,1点为50.50m.则:H1=50.50-45.60=4.90m H2+H3按规定二层楼房可取12m H4=7.6m H=4.9+12+7.6=24.5m 7.求该点的水压线标高 点的水压线标高h等于A点水压线标高减去引水管A-1的水头损失。则 h=82.90一7.60=75.30m 配水点的自由水头等于该点水压线标高与该点地面高程之差。则75.30-50.50=24.8Om
18、该点的自由水头可以满足餐厅用水的总水头要求,故计算合理。,图2-1-7,同法可将全园各用水点的用水量、所需水压、各该管段的管径及水头损失一一求出并将所求得的各项数值填入管线图。,图2-1-7,8.求管网各节点流量 本例由于沿线没有配水要求,所有配水点都是集中流量,节点的总流量即该节点的集中流量,见表2-1-6,由表中及图2-1-8,可看到A,B,C三节点起转输后面水量的作用,本身不输出。,表2-1-6:节点流量计算,图2-1-8,在进行给水干管水力计算时,管段的计算流量应包括节点流量和转输流量,表2-2-5的各项数值便是根据计算流量查表取得的。,表2-1-7 干管水力计算表,在完成上述计算后,
19、还应计算干管上各节点的水压线标高,并对整个管网的水压要求进行复核。首先核算其最不利点(如本例的点),如该点的水压得以满足,则全园各用水均可满足,故该管网的布置与计算成立见图2-1-8。,图2-1-8,园林给水管网的布置和水力计算,是以各用水点用水时间相同为前提的。即所设计的供水系统在用水高峰时仍可安全地供水。但实际上公园中各用水点的用水时间并不同步,例如餐厅营业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午前后;植物的浇灌则宜在清晨或傍晚。由于用水时间不尽相同,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用水时间,即把几项用水量较大项目的用水时间错开,另外像餐厅、花圃等用水量较大的用水点可设水池等容水设备,错过用水高峰时间在平时储水;像喷泉、瀑布之
20、类的水景,其用水可考虑自设水泵循环使用。这样就可以降低用水高峰时的用水量,对节约管材和投资是有很大意义的。,五、喷灌系统的设计 喷灌系统的布置近似于上述的给水系统,其水源可取自城市的给水系统,也可取自江河、湖泊和泉源等水体。喷灌系统的设计就是要求得一个完善的供水管网,通过这一管网为喷头提供足够的水量和必要的工作压力,供所有喷头正常工作。必要时,管网还可以分区控制。喷灌技术的基本知识:(一)喷灌形式的选择1、移动式喷灌系统2、固定式喷灌系统3、半固定式喷灌系统,(二)固定式喷灌系统的设计其设计步骤如下:1、设计所依据的基本资料(1)地形图 比例尺为1/10001/500的地形图,灌溉区面积、位置
21、、地势。(2)气象资料 包括气温、雨量、湿度、风向风速等,其中风对喷灌影响最大。(3)土壤资料 包括土壤的质地、持水能力、吸水能力和土层厚度等,用以确定灌溉制度和允许喷灌强度。(4)植被情况 植被(或作物)的种类、种植面积、耗水量情况、根系深度等。(5)水源条件 灌溉区水的来源、自来水或天然水源。(6)动力,2、灌溉制定的设计(1)设计灌水定额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的水层深度或一次灌水单位面积的用水量.而设计定额是指作为设计依据的最大灌水定额.确定这一定额旨在使灌溉区获得合理的灌水量.利用土壤田间持水量资料计算m=0.1rh(p1-p2)1/(2-9)m=0.1h(p1-p2)1/(2-10)p
22、1,p2,p1,p2值和r值均可由表2-1-8查得。利用土壤有效持水量资料计算设计灌水定额m=ahp/1000(2-11)(2)设计灌溉周期T=m/w(2-12),(3)喷洒方式和喷头组合形式 喷头的喷洒方式有圆形喷洒和扇形喷洒两种。一般管道式喷灌系统中,除位于地块边缘的喷头作扇形,其余均采用圆形喷洒。喷头的组合形式(也叫布置形式)是指各喷头相对位置的安排。在喷头射程相同情况下,不同的布置形式,其支管和喷头的间距也不同。表2-1-11是常用的几中喷头组合形式及其有效控制面积和适用范围。,表2-1-11,(4)喷灌强度与喷灌时间喷灌强度 单位时间喷洒于田间的水层深度就叫喷灌强度。=1000Qp/
23、S(2-13)喷头的喷灌强度s由产品技术说明书获得,这一强度是指单喷头作全圆形喷洒时的计算喷灌强度。其控制面积S=R29(R喷头射程)代入公式(2-13),则s=1000Qp/R2。在特定喷灌系统中,单个喷头实际控制面积并不是以射程为半径的圆面积,引入一个叫布置系数Cp的换算系数,即=CpPs(2-14)喷洒方式和喷头组合形式大致为:单喷头喷洒、单行多喷头喷洒、多行多喷头喷洒三种。A、单喷头喷洒 在定喷机组式喷灌系统中,大都用单喷头喷洒,对全圆运作的喷头来说,其喷灌强度就是s,而对作扇形喷洒的喷头,其换算系数随扇形中心角a的变化而变化。,B、单行多喷头喷洒它出现在单支管的移动管道式系统和支管逐
24、条轮灌或间支轮灌的固定式管道中,其组合喷灌取决于喷头布置的间距a。a=KR(2-15)C是K的函数,K与C的关系如图2-1-9。,例:设有一支管,采用喷头流量Qp为2.5m3/h,射程R为15m的喷头,喷头间距a为12m。试求该支管工作时的组合喷灌强度。s=1000Qp/R2=10002.5/152=3.54 mm/h K=a/R=12/15=0.8查K-C关系曲线图,C=2.02=CpPs=2.023.54=7.15mm/h据此可知该支管工作时的组合喷灌强度为7.15mm/h。C、多行多喷头喷洒 相邻多行支管上的多个喷头使用时作全圆形喷洒。其单喷头实际控制面积S=ab,a是喷头布置间距,b是
25、相邻支管的间距,其组合喷灌强度可直接按公式(2-1-16)计算不必采用换算系数,即=1000Qp/ab(2-1-16),喷灌时间喷灌时间是指为了达到既定的灌水定额,喷头在每个位置上所需的喷洒时间,可用下式计算:t=mS/1000Qp(2-1-17)3.喷灌系统管道的水力计算喷灌系统管道的水力计算和一般的给水管道的水力计算相仿,也是在保证用水量的前提下,通过计算水头损失来正确地选定管径及选配水泵与动力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可用公式计算,也可查管道水力计算表。以下介绍一个经验公式,即谢才公式:Hf=LV2/C2R(2-1-18)将上述有关数值代入公式并化简,则h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 排水工程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9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