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与制版工艺第一章.ppt
《印刷与制版工艺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与制版工艺第一章.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印刷与制版工艺,主讲:张传香28820778,教材,胡更生、龚修端、李小东等编印刷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资料,胡更生等.印刷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刘真.印刷概论.印刷工业出版社王野光.印刷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陈永常.现代印刷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杜功顺.印刷色彩学.印刷工业出版社张逸新.分色制版新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刘武辉.数字印前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章 绪论,印刷的定义印刷的发展历程印刷的作用、特点印刷的要素印刷的分类,1.1 印刷的定义,就字面意义而言,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於其他物体,谓之印刷。简而言之,印刷就是生产印刷物的工业。,就文化观点而言,印刷是
2、表达及流传人类思想的一种方法。中国古代印刷,系以毛刷醮墨涂布于印版之上,覆纸于版面,再用另一干毛刷在纸背轻刷之,则版上凸起的反向文字印墨,即在纸上印为正向文字墨印,因一刷即得一印,故称印刷。,就科学观点而言,凡在物体上(狭义的仅就纸张而言)着有痕迹,而该痕迹(经多量复制)能对光的照射发生反射或吸收作用,透过人眼,使人的视觉神经辨识出该痕迹的形状与色调,谓之印刷。,就一般而言,印刷乃是以直接或间接方法,将图像或文字原稿制为印版,在版上涂以色料印墨,经加压将色料印墨转移于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而迅速大量复制的一种工业工程。,印刷的传统定义,文字原稿图象原稿,广义印刷: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狭义印刷:
3、印版上图文信息部分所粘附的色料转移到承 印物表面的工艺技术。,何为印刷?,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传统的印刷加工过程;按原稿制成印版,把印版装在机械上,涂上油墨,施加压力,将油墨转移到纸张或其它承印物上,经装订成册或整饰加工,最后得到成千上万与原稿相同的印刷品。,原稿,印版,印刷,印后加工,1.2 印刷的发展历程,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印刷术的起源雕版印刷的发展活字的发明和发展套版和彩印的发生和发展近代印刷术的发展,请看中华印刷通史,印刷术发明之前,记录方法的发展,文字的发展,记录工具的变化,刻刀,毛笔(公元前3-4世纪),印刷术的起源,印刷术的萌芽,
4、印章,拓石,公元前4世纪种类:阴文反写印章,阳文反写印章方法:盖印反刻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公元4世纪阴文正写方法:刷印阴文正写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直接的启示和技术条件,雕版印刷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印刷术,“雕本肇始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阳文反写到阳文正写,阳文印章,阴文印章,刻石的拓印,雕版印刷的发展,产生:唐初(公元7世纪),工艺:,同时:产生印刷通用字体(不同于手写体),卷轴式,包背装订,活字的发明和发展,宋 毕升 发明胶泥活字 工艺:制活字,排版,印刷(原理同铅活字印刷)参看梦溪笔谈,元(1297-1298)王桢 发明木活字,轮转排字架,元
5、初(13世70年代)锡活字,15世纪末 铜活字(晚于朝鲜1403),15世末16世初 铅活字(晚于朝鲜1436,欧洲1450),套印和彩印的发生及发展,单色印刷,是雕版印刷发展的高潮,王雪涛牡丹双蝶图,.1-3 近代印刷术的发展,谷登堡(Gutenberg 德)的贡献:,1.以字母为活字2.应用压印原理制成简单的木质印刷机 为印刷机械化开创了道路3.创造金属字模使活字规格得到严格控制,便于排版,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速度、精度和质量得到提高,1.3 印刷的作用、特点,一、作用,1、复制作用。2、综合作用和图像处理作用。3、美化生活,1、大众性2、政治性3、严肃性4、机密性5、工业性6、科学
6、性7、技术性8、艺术性,二、印刷的特点,1.4印刷的要素 针对常规印刷而言,印刷五要素:,原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印刷机械,定义: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一.原稿 印刷的依据,要求:应适于制版和印刷,并能确保印刷品的质量。例如:原稿的清洁,清晰度,颜色,阶调等,分类:,实物原稿:以实物为制版依据。例如:刺绣,蜡染,织物,手表,文字原稿:需要进行复制的文字。例如:手写稿,打印稿,文字磁盘,图象原稿,绘画原稿:,线条原稿:黑白或彩色,由线条组成,无色调 深浅变化 例如:版画,钢笔画,地图,美术字,图表连续调原稿:从高光到暗调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 例如:水彩画,水粉画,油画,国画,年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刷 制版 工艺 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9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