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医疗救助经办服务规程 (试行).docx
《湖北省医疗救助经办服务规程 (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医疗救助经办服务规程 (试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省医疗救助经办服务规程(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文件依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2142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135号)等文件制定本规程。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对参保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指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支付后剩余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政策规定给予医疗费用救助;对特殊困难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给予参保资助的业务办理。第三条基本原则。医疗救助经办服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公开透
2、明。公开救助政策、经办程序,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二)方便快捷。优化救助流程,简化结算程序,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救助时效,使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有效救助。()协同办理。加强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医疗救助人员信息实时交互、共享和协同办理。第四条救助对象类别。医疗救助对象分为以下四类:(-)一类医疗救助对象:城乡特困人员、孤儿;(二)二类医疗救助对象:城乡蜀牲活保障对象、返贫致贫人口;(三)三类医疗救助对象:城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包含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人口);(四)四类医疗救助对象: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
3、困难人员。第五条救助方式(-)参保缴费资助。对符合规定的救助对象参加居民医保按相关政策给予资助。(二)医疗费用救助。对救助对象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门诊慢特病和住院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支付后剩余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相关政策给予救助。对救助对象身份认定前发生的住院等高额医疗费用,按相关政策给予依申请救助。第二章参保缴费资助第六条参保要求。原则上资助参保救助对象应在身份认定地参加居民医保。第七条资助原则(一)医疗救助对象为城乡特困人员、孤儿、城乡蜀氐生活保障对象、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人口单一救助身份的,参加居民医保由医疗救助基金资助参保。(二)同一参保群
4、众具有多重特殊身份的,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由居民医保年度个人缴费资助标准最高的部门资助参保,避免多部门资助。(三)具有多重特殊人员身份且资助参保标准与救助对象身份相同的,由医疗救助基金资助参保。(四)在认定地外参加居民医保的,按认定地资助标准资助。(五)在参保地已享受资助参保政策的,按认定地扣减参保地资助标准后的差额予以资助。第八条资助参保方式(-)核定资助。县级经办机构在省医保信息平台标识救助对象身份,救助对象按照资助标准最高的身份,缴纳个人缴费标准差额部分。(二)退返资助。按政策应享受资助参保,救助对象已经全额缴纳个人缴费部分的,由相关部门将资助参保标准拨付至救助对象银行账户内。第九条不予
5、资助类型。新生儿出生当年核定免缴参保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的;参军、服刑、纳入封闭运行企业或单位内部医疗保险的;失联、出国的,原认定地不予资助参保。第十条参保关系转移接续(-)救助对象已资助参加居民医保,进入待遇享受期后,转为参加职工医保的,已资助参保标准和个人缴费部分不予退回。(二)救助对象职工医保断缴或停保后,转为参加居民医保的,享受当年资助参保政策,按照最优身份资助参加居民医保。(三)救助对象中当年退役军人、刑满释放人员和动态新增未参保救助对象,参加居民医保且符合资助参保条件的,按照最优身份资助。(四)救助对象职工医保转居民医保,救助对象中退役军人及刑满释放人员
6、,动态新增为救助对象等提交申请后,认定地经办机构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其参保核定工作。(五)救助对象已缴费参保的,本缴费年度内身份发生变更,无需先按原身份退费后,再按新身份资助参保。(六)户籍外迁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学校所在地居民医保且符合资助参保条件的,由认定地按照最优身份资助。第十一条集中缴费期后新增救助对象参保(-)集中缴费期后新纳入的救助对象,个人已缴费参保的,从确定特殊身份次年开始享受资助参保,不享受当年资助参保政策。(二)应资助参保对象未参保的,落实资助参保政策,不设待遇等待期,自参保缴费后享受基本医保及救助待遇。(三)操作流程:经办人员在省医保信息平台医保业务基础(公共)-参保管理-
7、城乡居民参保人员管理-城乡居民特殊身份登记模块内标识身份,在医保业务基础(公共)-缴费管理-城乡居民缴费管理-城乡居民补缴模块,输入身份证号码并选定年度,生成征集单,再进入医保业务基础(公共)-综合查询-人员综合查询查询征缴单信息,核对缴费金额信息无误后实施缴费。第三章医疗费用救助第十二条“一站式结算(-)救助对象参保地和认定地为同一县(市、区)的,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享受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以下简称三重制度)一站式结算。(二)救助对象参保地和认定地不一致,但属于同一市(州)不同县(市、区),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的,实现身份互认,享受三重制度一站式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垫付的医疗救助
8、基金,由参保地医保部门先行划拨给定点医疗机构,再按市级医保部门规定的办法予以清算。()救助对象参保地和认定地不一致,且分属于不同市(州)的,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享受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结算,不享受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四)具有多重救助身份的,以救助待遇最高的身份,统一计算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支付金额。第十三条手工(零星)报销。(-)救助对象参保地和认定地为同一县(市、区),且在省医保信息平台标识有救助身份,出院结算时全额垫付医疗费用的,参保地按照医疗费用手工(零星)报销流程办理三重制度结算;已经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结算的,参保地经办人员按照医疗救助对象手工(零星)报销流程办理医疗救助结算。(
9、二)救助对象参保地和认定地为同一县(市、区),且在省医保信息平台标识没有救助身份,出院结算时全额垫付医疗费用的,参保地经办人员核实身份后,在省医保信息平台标识救助身份,再按照医疗费用手工(零星)报销”流程办理三重制度结算;已经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结算的,参保地经办人员按照“灵活报销”流程办理医疗救助结算。(三)救助对象参保地和认定地不一致,但属于同一市(州)不同县(市、区),且在省医保信息平台标识有救助身份,出院结算时全额垫付医疗费用的,参保地按照医疗费用手工(零星)报销流程办理三重制度结算,先行支付给救助对象,再按市级医保部门规定的办法清算医疗救助基金;已经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结算的,认定地经办
10、人员按照医疗救助对象手工(零星)报销流程办理医疗救助结算。(四)救助对象参保地和认定地不一致,但属于同一市(州)不同县(市、区),且在省医保信息平台标识没有救助身份,出院结算时全额垫付医疗费用的,由参保地按照医疗费用手工(零星)报销”流程办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结算;已经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结算的,认定地经办人员按照灵活报销流程办理医疗救助结算。(五)救助对象参保地和认定地不一致,且分属于不同市(州)的,由参保地按照医疗费用手工(零星)报销流程办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结算;已经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结算的,认定地经办人员按照“灵活报销”流程办理医疗救助结算。第十四条医疗救助对象手工(零星)报销流程(-)
11、所需资料1.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的结算单(加盖医疗机构公章);2 .医疗救助申请表;3 .救助对象本人银行账户信息(非救助对象本人需提供身份复印件及银行账户信息、)。(二)办理流程1 .业务申请。申请人可通过线上办理渠道填写相关信息,提交救助对象手工(零星)报销材料电子版,推送至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受理,并邮寄纸质资料到县级医保经办部门;申请人还可携带结算单、医疗救助申请卡等材料,向认定地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医疗救助对象手工(零星)报销。2 .业务受理。经办人员核对网上申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有效。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原因。3 .业务审核。经办人员审核材料是
12、否齐全、是否符合办理条件、是否合法合规。审核不通过的,一次性告知原因。4 .待遇发放。审核结算后,业务科室向拨付单位提供支付清单。拨付单位将救助基金拨付至申请人指定的申请人金融机构账户,并将办理结果告知申请人。(三)办理时限。认定地经办机构受理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办结。医疗救助灵活报销”所需资料在医疗救助对象手工(零星)报销基础上,需增加救助对象身份证明资料(如系统推送信息截图、认定部门出具的确定函或证件等),其他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参照医疗救助对象手工(零星)报销。第十五条住院期间身份变更情况处理(-)入院登记时为医疗救助对象,住院期间身份变更的,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按照出院登记时读取的身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医疗救助经办服务规程 试行 湖北省 医疗 救助 经办 服务 规程 试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92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