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条件及过程控制.ppt
《发酵条件及过程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条件及过程控制.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发酵条件及过程控制,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营养基质和菌体浓度 的影响及控制第二节 温度的影响及其控制第三节 pH的影响及控制第四节 溶氧的影响及控制第五节 泡沫的影响及控制第六节 二氧化碳和呼吸商第七节 发酵终点的控制第八节 发酵过程的控制,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营养基质和菌体浓度 的影响及控制第二节 温度的影响及其控制第三节 pH的影响及控制第四节 溶氧的影响及控制第五节 泡沫的影响及控制第六节 二氧化碳和呼吸商第七节 发酵终点的控制第八节 发酵过程的控制,第一节 营养基质和菌体浓度的影响及控制,(一)碳源 1、碳源的种类的影响,迟效碳源 种类:淀粉、乳糖、蔗糖、麦芽糖、玉米油 优点
2、:不易产生分解产物阻遏效应;有利于延长次级代谢产物的分泌期 缺点:溶解度低,发酵液粘度大。,速效碳源种类:葡萄糖优点:吸收快,利用快,能迅速参加代谢合成菌体和产生能量缺点:有的分解代谢产物对产物的合成会产生阻遏作用。,糖对青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2、碳源的浓度影响发酵过程举例,(1)碳分解代谢物阻遏:在某一浓度下碳源会阻遏一个或多负责产物合成的酶。克服该效应一种方法是采用中间补料的方式使补入碳源的速率等于其消耗速率;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非阻遏性碳源。(2)过高浓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在重组毕赤酵母发酵生产水蛭素过程中,甲醇既作为碳骨架,使细胞生长,又作为诱导物可以提高产物表达,但甲醇浓度的提高会抑制细
3、胞生长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因此,利用甲醇传感器控制甲醇流量,同时以限制性速度混合流加甘油,可获得较高的水蛭素产量。(3)yeast Crabtree effect:即酵母生长在高糖浓度下,即使溶氧充足,它还会进行厌氧发酵,从葡萄糖生产乙醇。因此,一般采用补料分批或连续培养方式来避免crabtree效应。,yeast Crabtree effect describes the phenomenon whereby the yeast,Saccharomyces cerevisiae,produces ethanol(alcohol)aerobically in the presence of hi
4、gh external glucose concentrations rather than producing biomass via th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he usual process occurring aerobically in most yeasts e.g.Kluyveromyces spp.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accelerates glycolysis(the breakdown of glucose)which results in the production of appre
5、ciable amounts of ATP through 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This reduces the need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done by the TCA cycle via the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and therefore decreases oxygen consumption.The phenomenon is believed to have evolved as a competition mechanism(due to the antisept
6、ic nature of ethanol)around the time when the first fruits on Earth fell from the trees.,Here is the detail of yeast Crabtree effect,(二)氮源,1、氮源的种类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发酵工业中常用的无机氮源包括硝酸盐、铵盐、氨水等;有机氮源包括豆饼粉、花生饼粉、蛋白胨、酵母粉、酒糟、尿素等。无机氮源或以蛋白质降解产物形式存在的有机氮源可以直接被菌体吸收利用,这种氮源叫做速效氮源,反之为迟效氮源。前者包括氨基态氮的氨基酸或者铵盐形式的硫酸铵和玉米浆等,后者包括黄豆饼粉
7、、花生饼粉、棉籽饼粉等。速效氮源易于被菌体吸收利用,所以有利于菌体生长,却会影响某些产物的的产量;迟效氮源对延长次级代谢产物的分泌期、提高产物产量有好处,但一次性投入容易使养分过早耗竭,导致菌体过早衰老自溶,从而缩短产物分泌期。因此,发酵培养基一般选用含有速效迟效氮源的混合氮源。对某些发酵过程来说,培养基中某些氮源的添加有利于该发酵过程中产物的积累,这些主要是培养基中的有机氮源作为菌体生长繁殖的营养外,还有作为产物的前体。无机氮源利用会快于有机氮源,但是常会引pH值的变化,这必须注意随时调整。,2、氮源的浓度氮源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脱水死亡,且影响传质;浓度过低,菌体营养不足,影响产量。影响发
8、酵的方向:谷氨酸发酵NH4+供应不足,促使形成-酮戊二酸;NH4+过量,促使谷氨酸转变成谷氨酰胺,所以要控制适量的NH4+浓度。为调节菌体生长和防止菌体衰老自溶,可根据需要随时补加有机和无机氮源。,(三)磷酸盐浓度的影响及控制,基础培养基中采用适量的浓度给予控制,以保证菌体的正常生长所需;代谢缓慢:补加磷酸盐。举例:在四环素发酵中,间歇,微量添加磷酸二氢钾,有利于提高四环素的产量。微生物生长良好时,所允许的磷酸盐浓度为0.32300mmol/L,但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良好时所允许的磷酸盐最高水平浓度仅为1mmol/L。因此,在许多抗生素,如链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万古霉素等的合成中
9、要以亚适量添加。举例:四环素发酵:菌体生长最适的磷浓度为6570 g/mL,而四环素合成最适磷浓度为2530 g/mL。,(四)菌体浓度的影响及控制,1、菌体浓度(cell concentration)指单位体积中菌体的含量,是发酵工业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不仅代表菌体细胞的多少,而且反应菌体细胞生理特性不完全相同的分化阶段。在发酵动力学研究中,常采用菌体浓度来计算菌体的比生长速率和产物的比生产速率等动力学参数及相互关系。菌体浓度的检测浊度法:用于非丝状菌的浓度测定。通常测定420-600nm波长范围内的光密度值(OD)。吸光度要求控制在。干重法:取一定体积的发酵液离心或过滤,105烘至恒重称重
10、。离心称湿重法:取一定体积的发酵液离心或过滤,自然沉降或离心,测定湿重。,2、影响菌体生长速率的因素:菌体生长速率与微生物的种类和自身的遗传特性相关;如:典型的细菌,酵母,霉菌和原生动物的倍增时间分别为45 min,90 min,3 h和6 h左右,这说明各类微生物增殖速率的差异。取决于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基质浓度与比生长率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如:各种碳源和氮源等成分和它们的浓度。上限浓度,基质抑制(渗透压,关键酶,代谢废物)。一些营养物质的上限浓度(g/L)如下:葡萄糖 100,NH4+5,PO43-10。,有影响的环境条件有温度,pH值,渗透压和水分活度等因素。,3、菌体浓度对产物的影响在
11、适当的比生长速率下,发酵产物的产率与菌浓成正比关系,即 P=QPmc(X)。式中,P 发酵产物的产率(产物最大生成速率或生率),g/(Lh);QPm 产物最大比生成速率,h-1;c(X)菌体浓度,g/L.初级代谢产物的产率与菌体浓度成正比;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产中,控制菌体的比生长速率比临略高一点的水平,即c(X)c(X)临时,菌体浓度越大,产物的产量才越大。c(X)过高,摄氧率增加,溶氧成为限制因素,使产量降低。,控制接种量:接种量指种子液体积和培养液体积之比。一般发酵常用接种量5%10%;抗生素的接种量有时可增至20%25%,甚至更大。基质含量:营养的配比和中间补料的方式。生长速率取决于基质
12、的浓度,在微生物发酵的研究和控制中,营养条件(含溶氧)的控制至关重要,主要受基质浓度的影响,所以要依靠调节培养基的浓度来控制菌浓。,4、发酵中菌体浓度的控制为了获得抗生素最高的生产率,需要采用摄氧速率OUR与传氧速率OTR相平衡时的菌体浓度,也就是传氧速率随菌浓变化的曲线和摄氧速率随菌浓变化的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菌体浓度,即临界菌体浓度c(X)临。,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营养基质和菌体浓度 的影响及控制第二节 温度的影响及其控制第三节 pH的影响及控制第四节 溶氧的影响及控制第五节 泡沫的影响及控制第六节 二氧化碳和呼吸商第七节 发酵终点的控制第八节 发酵过程的控制,第二节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控
13、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都是在各种酶催化下进行的,温度是保证酶活性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发酵系统中必须保证稳定而合适的温度环境。通常在生物学范围内每升高10,生长速度就加快一倍,温度直接影响其生长。机体的重要组成如蛋白质、核酸等都对温度较敏感,随着温度的增高有可能遭受不可逆的破坏。微生物可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总体说在-10 95。,1、温度对发酵的影响(1)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大多数微生物在20-4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嗜冷菌在温度低于20下生长速率最大,嗜中温菌在30-35左右生长,嗜热菌在50以上生长。,(2)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温度对青霉菌生长速率、呼吸强度和青霉素生产速率的影响如上
14、图所示。可以看出,温度对参与生长繁殖、呼吸和青霉素形成的速率影响是不同的。,温度对青霉菌生长速率的影响,温度对青霉菌呼吸强度的影响,温度对青霉素生产速率的影响,(3)温度对发酵液物理性质的影响,影响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 温度 溶氧影响基质的分解和吸收速率如:菌体对硫酸盐吸收在25时最小。,(4)温度对生物合成方向的影响,金色链霉菌,四环素发酵中所用的金色链霉菌,其发酵过程中能产生金霉素和四环素。低于30时,合成金霉素能力强,合成四环素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当达到35 时,只产生四环素。,(5)温度对微生物代谢调节的影响,温度与微生物的代谢调节机制关系密切 例如:在低温(20)时,氨基酸末端产物
15、对其合成途径的第一个酶的反馈抑制作用,比在其正常生长温度37时更大。因此,考虑在抗生素发酵的后期降低温度,加强氨基酸的反馈抑制作用,使蛋白质和核酸的正常合成途径关闭得早些,从而使发酵代谢转向抗生素的合成。微生物的酶的组成和特性也受到温度的控制 例如:用米曲霉制曲时,温度控制在低限,有利于蛋白酶的合成,-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抑制。,2、影响发酵温度的因素,发酵热:指的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以J/(m3h)为单位表示。发酵热的通式可表示为:Q发酵=Q生物+Q搅拌-Q蒸发Q辐射(1)生物热(Q生物):指微生物在生长繁殖中,培养基质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物质时释
16、放出的热。这些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和代谢活动,另一部分用于合成代谢产物,其余部分则以热的形式散失。发酵过程中的生物热与菌株和培养基成分相关,菌种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因代谢活力较强,所以生物热要高于在营养一般的培养基中;在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较强的对数生长期,所产生的热量要高于发酵初期的延滞期和发酵后期的衰亡期。,(2)搅拌热(Q搅拌):指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搅拌热与搅拌轴的功率有关,计算公式为:Q搅拌=P3601(kJ/h)式中,P搅拌功率,kW;3601机械能转变为热能的热功当量,kJ/(kWh
17、)。,(3)蒸发热(Q蒸发):指发酵过程中通气时,引起发酵液水分的蒸发,被空气和水分带走的热量,也叫汽化热。这部分热量在发酵过程中先以蒸汽形式散发到发酵罐的液面,再由排气管带走。可按下式计算:Q蒸发=qm(H出-H进)式中,qm干空气的质量流量,kg/h;H出、H进发酵罐排气、进气的热焓,kg/h。(4)辐射热(Q辐射):指由于发酵罐液体温度与罐外环境温度不同,发酵液中部分热向外辐射或由外界向发酵液辐射所产生的热。辐射热的大小取决于罐内外温度差。,(5)发酵热(Q发酵),发酵热的计算: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冷却水的流量和冷却水进出口温度来计算:Q发酵=qvc(t2-t1)/V 式中,qv冷却水的体
18、积流量,L/h;c水的比热容,kJ/(kg);t2,t1进、出冷却水的温度;V发酵液体积,m3。通过罐温度的自动控制,先使罐温达到恒定,再关闭自动装置,测量温度随时间上升的速率,按下式求出发酵热:Q发酵=(M1c1+M2c2)u 式中,M1发酵液的质量,kg;M2发酵罐的质量,kg;c1发酵液的比热容,kJ/(kg);c2发酵罐材料的比热容,kJ/(kg);u温度上升速率,/h。,3、发酵过程温度的控制,发酵热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为使发酵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必须采取措施在夹套或蛇管内通入冷水加以控制;小型的发酵罐,在冬季和发酵初期,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则需用热水保温。最适菌体生长温
19、度和最适产物合成温度有时存在差异,因此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控制温度。温度选择还需参考其他条件,如培养基特性和通风条件。通过计算机模拟发酵条件,结合实验和实际生产过程研究特定发酵过程随温度的变化的规律性,可有效提高产量。,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营养基质和菌体浓度 的影响及控制第二节 温度的影响及其控制第三节 pH的影响及控制第四节 溶氧的影响及控制第五节 泡沫的影响及控制第六节 二氧化碳和呼吸商第七节 发酵终点的控制第八节 发酵过程的控制,第三节 pH的影响和控制,不同种类微生物对pH的要求不同。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6.57.5,霉菌一般是4.0 5.8,酵母菌为3.8 6.0,放线菌为6.5
20、8.0。pH是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合成的重要参数,代谢活动的综合指标。控制一定的pH不仅是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主要条件之一,还是防止杂菌污染的一个有效措施。对于同一种微生物由于生长环境的pH不同,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发酵产物。微生物菌体生长的最适pH值和产物合成的最适pH往往不一定相同,因此对发酵过程pH的控制十分重要。,1、发酵液pH值对发酵的影响影响微生物细胞原生质膜的电荷状态:改变原生质膜的离子透性,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泄漏;影响酶的活性:酶需在最适的pH值环境中工作;某些酶的活性在某pH值下受到抑制是对产物的一种保护机制;影响菌体的形态:pH值还会影响某些霉菌的形态,如细胞壁厚度、
21、菌丝直径。如:产黄青霉的细胞壁厚度随pH增加而减小;影响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解离,从而影响吸收。,2、发酵过程中影响pH变化的因素,(1)菌体对营养基质的吸收引起发酵液pH的改变:培养基pH在发酵过程中能被菌体代谢所改变。若阴离子(如PO43-、NO3-)被吸收,则pH上升;阳离子(如NH4+、K+)被吸收,使pH下降。(2)菌体的代谢产物会改变发酵液的pH:代谢产生有机酸,如乳酸、乙酸、柠檬酸等;或一些碱性物质。一般来说,高碳源培养基倾向于向酸性pH转移,高氮源培养基倾向于向碱性pH转移,这都跟碳氮比直接有关。,3、发酵过程pH的控制方法,(1)添加碳酸钙:生理酸性铵盐的利用引起pH的下降可用
22、碳酸钙来中和,在乳酸发酵中防止乳酸产量的降低。(2)氨水流加法:价格便宜,来源容易;但作用快,对pH的影响波动大;高浓度的氨水引起pH的大幅上升,会导致呼吸强度急剧下降,引起微生物氨过量中毒。通过少量多次流加的方式进行。(3)尿素流加法:用尿素流加调节pH,易于操作,且pH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由于通风、搅拌和菌体中脲酶作用使尿素分解放氨,pH上升;氨和培养基成分被菌体利用并形成有机酸等中间代谢物,pH又降低,下一轮尿素添加后又符合该规律。流加时除主要考虑pH变化外,还当考虑菌体生长、耗糖、发酵的不同阶段来调整添加的频率和量。(4)补料控制pH:通过调节加糖速率来控制pH,可比恒速加糖,酸碱
23、控制pH提高青霉素产量25%以上。,4、菌体生长与产物合成间pH值的相互关系,:菌体的比生长速率Qp:产物比生产速率,表 几种抗生素的最适pH发酵范围,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营养基质和菌体浓度 的影响及控制第二节 温度的影响及其控制第三节 pH的影响及控制第四节 溶氧的影响及控制第五节 泡沫的影响及控制第六节 二氧化碳和呼吸商第七节 发酵终点的控制第八节 发酵过程的控制,第四节 溶氧的影响及控制,氧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在25,1105 Pa条件下,纯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6 mmol/L,空气中的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更低(0.25 mmol/L)。如果考虑呼吸的化学计量,则葡萄糖的氧化可由下
24、式表示:C6H12O6+6O2=6H2O+6CO2 只有当这两种物质都溶于水中才能进行反应。但在28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只有0.22 mmol/L(7mg/L,比糖的溶解度小7000倍),而发酵液中的大量微生物耗氧迅速(耗氧速率大于25-100 mmol/Lh)。因此,供氧对于好氧微生物来说是非常重要。在好氧深层培养中,氧气的供应往往是发酵能否成功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1、临界氧(C临):指不影响微生物呼吸所需要的最低氧浓度。各种微生物的临界氧值以空气氧饱和度%来表示,也可用单位体积中的溶氧量表示(mmol/L),这必须在同样的温度、罐压、通气搅拌下进行比较。,2、溶氧对发酵的影响,微生物的呼
25、吸临界氧值不一定与产物合成临界氧值相同。溶氧浓度高于临界值,才能维持菌体的最大比摄氧率,得到最大的菌体合成量;低于临界值,菌体代谢受到干扰。但溶氧浓度高于或低于临界氧值都有可能刺激发酵产物的形成,这取决于发酵产物形成的过程。根据需氧不同,可将初级代谢发酵分为以下三类:供氧充足条件下,产量最大;若供氧不足,合成受强烈抑制:如,谷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等;供氧充足条件下,可得最高产量;若供氧受限,产量受影响不明显:如,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等;若供氧受限,细胞呼吸受抑制时,才获得最大量产物;若供氧充足,产物形成反而受抑制: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等。,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酵 条件 过程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8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