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支原体.ppt
《医学微生物学支原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支原体.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9章 支原体(Mycoplasma),支原体是一群缺乏细胞壁、呈多形性、能通过细菌滤器、能在无生命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性微生物。,要点:1.支原体与细菌L型之间异同点2.支原体共同特点3.解脲脲原体致不育的原因,致病性支原体主要有:肺炎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生殖支原体 发酵支原体 穿透支原体 梨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支原体的共同特点,大小:0.30.5m 无细胞壁,多形态 能通过细菌滤器 含DNA和RNA两种核酸 能在无生命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能以二分裂方式繁殖,还有分节、断裂、出 芽或分枝等方式繁殖 对抗生素(干扰蛋白质合成)敏感,M.pneumoniae U.urealyticum
2、,球形,梨形,丝状等多形态。革兰阴性,但不易着色.Giemsa染色为淡紫色,1.形态及结构,生物学特性,支原体,无细胞壁,细胞膜厚(三层)细胞膜含固醇 部分有荚膜 有些具顶端结构(能粘附在宿主上皮细胞表面,与支原体致病有关)P187,支原体形态及结构,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10%20%血清、胆固醇、长链脂肪酸 pH:7.68.0 5.56.5(解脲脲原体)生长缓慢:generation time:3-4hr,支原体,琼脂固体培养基:27天长出直径约10600 m的典型的“荷包蛋样”菌落,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比较,3.生化反应鉴别,几种主要支原体的生化反应,肺炎支原体,致 病 性 肺炎支原体
3、1.流行病学,严格的人类传染病 经飞沫传播,多发生于夏末秋初 所有人群均敏感,但5-15岁发病率最高,肺炎支原体,2.毒力,黏附素-P1、P30黏附蛋白(顶端结构中)荚膜 毒性代谢物(H2O2)超抗原3.所致疾病(P189表19-2)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鼻咽炎,气管炎等)和呼吸道外感染(溶血性贫血,脑膜炎等),解脲脲原体,解脲脲原体 1.流行病学,传播方式:性接触 垂直传播,解脲脲原体,2.毒力,磷脂酶尿素酶IgA 蛋白酶神经氨酸酶样物质-与不孕症有关 P191,解脲脲原体,3.所致疾病,(1)泌尿生殖道感染: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解脲脲原体:20%-40%(第二位)沙眼衣
4、原体:40%-60%(2)不育症 P191,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gonococcal urethritis,GU,1.支原体与细菌L型之间有何异同?2.支原体共同特点3.解脲脲原体致不育的原因P191名词解释:支原体、(顶端结构),Questions,第20章 立克次体(Rickettsia),要点:我国主要立克次体病的种类、病原体及其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一类以节肢动物为储存宿主或传播媒介、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909年由美国青年医生Ricketts最先发现,Ricketts在研究中不幸被感染而死,为了纪念他,将这一类微生物命名为ricket
5、tsia,立克次体(Rickettsia),特点:,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光镜可见 革兰阴性,有细胞壁,但形态多样,以球杆状或杆状为主 含DNA和RNA 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增殖 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 大多为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 对抗生素敏感(磺胺类药物除外),立克次体,主要有,代表,代表,多形态性,球杆状或杆状为主 细胞壁:似G-菌细胞壁结构 有微荚膜和黏液层,1形态和结构,生物学性状,立克次体,Gram negative,but stained hardly,usually use Giemsa stain(紫蓝色).,核紫红色胞浆浅蓝色立克次体紫蓝色,位于巨噬细胞胞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微生物学 支原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8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