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生理.ppt
《动物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第九章神经生理.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九章 神经生理,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元分为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一、神经纤维(一)神经纤维的传导机能1.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1)生理的完整性,(2)传导的绝缘性(3)两向传导(4)不衰减性传导(5)相对不疲劳性2.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快,有髓的快于无髓的。,3.神经冲动传导的原理(1)无髓纤维的传导局部电流(2)有髓纤维的传导郎飞氏结处形成局部电流,(二)神经纤维的分类(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二、突触(一)突触的分类和基本结构1.突触的分类(1)根据突触的接触部位不同轴-树突触轴-胞突触轴-轴突触,(2)根据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影响不同一类是兴
2、奋性突触,另一类为抑制性突触(3)根据突触工作的方式不同,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2.突触的基本结构(1)化学突触(2)电突触,(二)突触传递1.兴奋性突触传递在兴奋性突触中,当神经冲动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前末梢时,突触前膜兴奋,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提高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Na+内流,导致局部膜的去极化。只有许多兴奋性突触同时产生一排兴奋性后电位,或者单个兴奋性突触接连地产生一连串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把许多兴奋性电位总合起来,达到所需要的阈值,才能发展成为可传播的动作电位而进入兴奋状态。,2.抑制性
3、突触传递在抑制性突触中,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出抑制性递质。递质通过扩散穿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后膜上的C1-内流和K+外流,从而使膜电位发生超极化。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产生超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也有空间和时间的总和作用。,(三)突触传递的化学递质1.乙酰胆碱在脑干、小脑、丘脑和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兴奋性递质。2.单胺类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多巴胺与机体的运动协调机能有关,为抑制性5-羟色胺的神经元主要位于脑干的中缝核群,与睡眠、情绪反应、丘脑下部的内分泌调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生理学 第九 神经 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8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