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提高强潮汐海域溶洞区钻孔桩施工成孔效率(中铁十九局).doc
《15提高强潮汐海域溶洞区钻孔桩施工成孔效率(中铁十九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提高强潮汐海域溶洞区钻孔桩施工成孔效率(中铁十九局).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高强潮汐海域溶洞区钻孔桩施工成孔效率提高强潮汐海域溶洞区钻孔桩施工成孔效率小组名称:大连南部滨海大道工程项目部海上桩基施工工艺研究QC小组发 表 人: 寇 海 军发表时间: 二一三年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路桥三公司1/1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QC小组概况2三、选题理由2四、现状调查3五、目标设定6六、原因分析7七、要因确认8八、制定对策13九、对策实施14十、效果检验16十一、巩固措施19十二、总结及下步打算21提高强潮汐海域溶洞区钻孔桩施工成孔效率一、工程概况大连市政府为了缓解中山西路的交通压力,投资修建南部滨海大道工程。该工程建成后,是大连市未来交通网“七纵七横”中的重要一横,
2、也是大连环城快速路南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对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景观发展和促进大连经济繁荣具有积极的作用。大连南部滨海大道工程星海湾跨海大桥全长6km,总投资约33亿元。我公司承建跨海大桥东段,包括东引桥、东侧大跨径混凝土引桥及东连接线工程三部分。其中桩基础主要工程数量为:桩基505根,总长13697m,其中钻孔桩488根,挖孔桩17根。钻孔桩最大桩径2.2m,挖孔桩最大桩径3.2m。大桥位于大连南部海域黄海北部和渤海海峡交界处,三面环山,海岸向南,海面浪涌受南风影响极大,为正规半日潮强潮汐海域,潮汐流速最大2.5节,最大潮差3.9m,受台风影响时最大海浪高达8m。勘察
3、地质资料揭示桩基溶洞见洞率极高,且均为串珠状多层溶洞,311层不等,单层最大洞高达8.5m。 图1-1 星海湾跨海大桥东段整体效果图 图1-2 大桥双层混凝土引桥成桥效果图 图1-3 大桥东引桥下层成桥效果图 图1-4 大桥单墩盖梁式墩柱效果图二、QC小组概况表2.1 海上桩基施工工艺研究QC小组概况表小组名称 大连南部滨海大道工程项目部海上桩基施工工艺研究QC小组小组注册时间2012年7月3日课题名称提高强潮汐海域溶洞区钻孔桩施工成孔效率课题注册时间2012年9月1日课题类型现场型课题注册号企字2012-07起止时间2012年9月1日2012年11月21日活动频率1次/10天序号姓名行政职务
4、小组分工职称任务分担TQC培训时间1李旭东总工程师组长工程师统筹安排54小时2王国群项目经理组员高级工程师总体协调18小时3寇海军工程部长组员工程师工作安排54小时4刘海红试验室主任组员工程师数据统计36小时5白增奇安质部长组员助工数据统计36小时6官 嘉安质部副部长组员助工数据统计36小时7梁东义安质部副部长组员助工数据统计36小时8聂容华资料员组员助工数据统计24小时9侯 凯技术员组员助工数据统计24小时10吴庆冬技术员组员助工数据统计24小时11张志国班组长组员/现场实施54小时12尹 磊班组技术员组员/现场实施54小时13蒲宗洋钻机操作手组员/现场实施54小时制表人:吴庆冬 制表时间:
5、2012年7月4日三、选题理由3.1、工程创优大桥业主星海湾旅游管理中心要求该桥创“国家优质工程”,所有桩基不得有任何质量缺陷,务必全为类桩,这对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钻孔工艺、溶洞处理方式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选择合理、正确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不但可以确保成孔质量,以优质的泥浆钻进成孔,护壁稳定,不塌孔、不漏浆,为后续混凝土灌注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钻进成孔效率。3.2、工期压力大在强潮汐海域施工,受潮水、风浪和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很大,根据历年统计气象资料结果显示,该海域的年平均有效作业天数仅为200天。而桩基工程量大,工期又十分紧张,因此,为了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同时又能给
6、后续的承台、墩柱及梁部施工创造足够富余的时间,必须提高桩基施工效率。3.3、工程实际地质情况差本桥所处海床地质分为板岩和石灰岩两种,而石灰岩地质情况下的桩基更是占到了总量的73%,且根据目前已经完成地质补充勘察的结果显示,石灰岩地区桩基溶洞的见洞率高达100%,而且溶洞非常发育,大部分均为串珠状,层数从311层不等,单层溶洞最大高度达8.5m,无论从溶洞数量还是从规模来讲均属罕见,施工难度极大。综上所述,QC小组选定了以“提高强潮汐海域溶洞区钻孔桩施工成孔效率”为研究课题。四、现状调查2012年10月10日,QC小组对本项目已经灌注完成的30根钻孔桩的钻孔记录进行了仔细分析,将钻进过程中由于非
7、正常原因造成停工的次数、耽误时间做了详细的统计表,详见表4.1。表4.1 强潮汐溶洞区海上桩基钻孔施工“一次性成孔”现状调查表序号桩号调查情况统计备注误工次数(次)累计误工时长(h)是否一次性成孔1东引桥X25-4435否护筒穿孔漏浆2东引桥 S25-959否护筒穿孔漏浆3东引桥X25-600是4东引桥S14-300是5东引桥S14-2112否泥浆护壁坍塌6东引桥X25-1549否护筒下沉、卡钻头7东大跨径38-712270否泥浆护壁坍塌8东引桥S6-300是9东引桥X25-8350否掉钻头10东引桥S12-3345否因出现斜岩偏钻11东引桥S14-4634否泥浆护壁坍塌12东引桥S5-218
8、否护筒穿孔漏浆13东引桥S10-400是-续上表-序号桩号调查情况统计备注误工次数(次)累计误工时长(h)是否一次性成孔14东引桥S11-200是15东引桥S12-1212否泥浆护壁坍塌16东引桥S14-1132否护筒穿孔漏浆17东引桥S11-4323否泥浆护壁坍塌18东引桥S8-2529否泥浆护壁坍塌19东引桥S6-1548否护筒穿孔漏浆20东引桥S12-2556否护筒穿孔漏浆21东引桥S7-3419否护筒穿孔漏浆22东引桥S10-300是23东引桥S25-1017否护筒穿孔漏浆24东引桥S26-900是25东引桥X24-4676否泥浆护壁坍塌26东引桥X24-5129否泥浆护壁坍塌27东引
9、桥S8-100是28东大跨径39-53192否护筒穿孔漏浆29东大跨径39-33160否泥浆护壁坍塌30东引桥S7-4324否护筒穿孔漏浆制表人:聂容华 制表时间:2012年10月10日通过上表可知,在被调查的30根桩基中,只有8根为一次性钻进成孔,无非正常停工现象,仅占总数的27%。其余22根桩在钻孔阶段均曾受到某些原因的影响而导致数次停工,高达总数的73%。图4-1 强潮汐海域溶洞区钻孔桩“一次性成孔”现状调查饼型图制图人:王国群 制图时间:2012年10月10日部分桩基甚至在全钻孔过程中停工次数高达十余次,由此可见,在强潮汐海域溶洞区施工钻孔桩的过程中,影响钻进的因素较多,因故停工现象频
10、发,而且耽误的时间很长,施工效率十分低下。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中未能一次性成孔的22根桩基进行分析,QC小组对其造成缺陷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统计,详见表4.2。表4.2 造成桩基未能“一次性成孔”的缺陷原因调查表序号缺陷种类发生频次统计(统计单位为根,总数22根)备注发生次数(根)发生频率累计频率1护筒穿孔漏浆1045.45%45.45%2泥浆护壁坍塌940.90%86.35%3护铜下沉、卡钻头14.55%90.9%4掉钻头14.55%95.45%5因出现斜岩偏钻14.55%100%制表人:李旭东 制表时间:2012年10月10日通过表列数据反映成排列图,如下图4-2。图4-2 造成桩基未能
11、“一次性成孔”的缺陷类型排列图制图人:吴庆冬 制图时间:2012年10月10日通过上述数据和图表可以看出,在钻孔过程中影响“一次性成孔”的5个缺陷因素中,护筒下沉和卡钻头、掉钻头、斜岩偏钻3个因素的发生频率各为4.55%,单根桩累计误工时长最大达50个小时。因泥浆护壁坍塌而导致停工误工的占总数的40.91%,单根桩累计误工时长最大达到270个小时。因护筒穿孔漏浆而导致停工的频率占总数的45.45%,单根桩累计误工时长最大达到190个小时。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护筒下沉和卡钻头、掉钻头、斜岩偏钻3个缺陷因素各自发生的频率较低,合计发生频率仅为13.65%,不是影响“一次性”钻进成孔的主要症结。而护筒
12、穿孔漏浆和泥浆护壁坍塌两个缺陷因素各自发生的频率均高于40%,合计发生频率更是高达86.36%,因此,均为造成桩基不能“一次性”成孔的两大主要症结,需要重点突破,重点解决。五、目标设定QC小组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将正常钻进一次性成孔的桩基比例由27%提高到70%,亦即将非正常钻进成孔的桩基比例由73%降到30%。图5-1 强潮汐溶洞区钻孔桩目前现状与设定目标对比柱状图制图人:官 嘉 制图时间:2012年10月11日目标设定依据:5.1、QC小组通过对我单位20102011年度施工完成的丹(东)大(连)线前庄铁路英那河特大桥钻孔记录进行了研究,在
13、钻进过程中水上部分的桩基一次钻进成孔的比例为91%。由于星海湾跨海大桥为海上桥梁,施工难度较跨河流的桥梁大,故将目标设定为相对较低的70%,QC小组认为可以实现。5.2、项目部主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QC小组的活动,且亲自参与其中,并聘请了具有丰富海上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经验的数位专家为本次活动的技术顾问。六、原因分析针对强潮汐海域溶洞区钻孔桩施工成孔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现状调查分析出的主要症结,护筒穿孔漏浆和泥浆护壁坍塌,QC小组从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着手,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了细致的原因分析,并组织所有组员参加召开了3次讨论会,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绘制了在强潮汐区域溶洞区施工时,造
14、成护筒穿孔漏浆和泥浆护壁坍塌的原因分析“关联图”,详见图6-1。图6-1 造成护筒穿孔漏浆和泥浆护壁坍塌的原因分析“关联图”制图人:寇海军 制图时间:2012年10月12日七、要因确认表7.1 导致“护筒穿孔漏浆”和“泥浆护壁坍塌”的要因确认表序号末端因素确认方法确认内容标准负责人日期1现场管理人员脱岗调查分析是否有脱岗现象管理人员100%在岗,无渎职现象李旭东寇海军10.122现场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够调查分析技术人员是否合格,有无参加考评参加技术培训,专业素质100%满足要求李旭东白增奇10.123钻机操作手未参加岗前培训调查分析是否参与安质部的岗前培训100%参加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
15、刘海红吴庆冬10.124钻机操作手缺乏施工经验调查分析现场验证是否有过两个工地以上的施工经验有过2个工地以上的钻孔桩施工经验刘海红吴庆冬10.125原材采购入库未经试验检测调查分析现场测试原材入库是否经过试验室检测之后原材入库100%试验检测,有检测台帐王国群寇海军10.126泥浆比重和含砂率指标超限现场测试、测量泥浆质量是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比重范围:1.31.6砂率范围:48%聂容华吴庆冬10.167在护筒内直接原位造浆调查分析在护筒内直接原位造浆是否可行,泥浆是否合格在护筒内可以直接造出100%合格的泥浆寇海军白增奇10.148溶洞处理物资储备不够急需调查分析储备物资能否满足5个溶洞同时回
16、填储备物资可以满足5个孔出现溶洞处理白增奇侯 凯10.149钻机频发故障修理调查分析钻机是否经过报验,修理次数频多钻机月均修理次数不超过3次寇海军蒲宗洋10.1310未认真分析详细地质结构调查分析钻机选择和溶洞处理方式是否符合地质现场人员100%熟知地质状况;选用钻机和溶洞处理方式完全符合当前孔位地质寇海军刘海红10.1511未及时掌握天气预报信息调查分析是否跟气象部门有联系天气信息项目部有最近2日的详细天气预报信息张志国吴庆冬10.1212钻孔阶段护筒内泥浆面过高调查分析孔内、外泥浆高差是否影响穿孔漏浆护筒内外水头高差超过5m,护筒穿孔漏浆几率小于50%寇海军刘海红10.1213因溶洞塌陷导
17、致护筒下沉调查分析溶洞塌陷导致护筒下落出现漏浆出现漏浆且处理时间超过1天梁东义刘海红10.1614潮汐导致护筒内外水头高差调查分析潮位变化是否会造成穿孔漏浆护筒内的泥浆和护筒外的潮水高差大于5m底口不穿孔蒲宗洋侯 凯10.1210.1815护筒埋入深度不能满足要求调查分析护筒埋置深度是否穿过软弱底层护筒埋置层全部穿过软弱地层,进入持力层深度至少1m李旭东聂容华10.17制表人:白增奇 制表时间:2012年10月18日要因确认分析:7.1、原因1:管理人员脱岗。10月12日,QC小组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由组长带队,对现场正在进行钻孔的13台钻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项目部的管段队长、专职安全员
18、、技术员、旁站员和班组带班工长共计16人全在现场,项目部生产副经理和安全总监也在工地,在岗率100%。 之后,继续检查了现场技术员的施工日志,和安全员的旁站日志。施工日志上详细记录了东引桥S10-1的钻进进尺情况,包括天气、海况、现场作业人员姓名,开、停钻时间和现场测试的泥浆比重和泥浆面标高;并清退一车不合格黄土;安全员的旁站日志上详细记录了东引桥内当日进行吊装的情况,以及人员上下栈桥的记录。无不负责任现象,管控合理。结论:现场管理人员100%在岗,所有人员无渎职现象,QC小组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7.2、原因2:现场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够。通过调查,全桥9名技术员均为正规大专院校毕业生,且在钻孔
19、桩开工之前,总工、安质部和工程部对其进行了质量和技术培训,考评合格率100%。QC小组调查人员问询了所有的班组带班工长,了解到技术员针对出现漏浆、塌孔、钻头掉落、卡钻等常见紧急情况时,均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让班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安质部长在现场随机口头考核了3名技术员,他们均能正确回答相应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和各工序的操作要领。 结论:现场技术人员全员参加过技术培训,完全可以合理应急,QC小组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7.3、原因3:钻机操作手未参加岗前培训。经过调查,安质部分别于7月3日晚和8月12日晚对进场桩基施工班组所有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涵盖钻孔桩施工的所有安全、质量内容
20、,且有考卷存档,参加培训人员全部合格。进场人员参加培训100%,考试合格率100%。结论:钻机操作手全部参加和岗前培训,且100%考评合格,QC小组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7.4、原因4:钻机操作手缺乏施工经验。经过调查,桥上13台钻机的26名操作手在本项目之前有过27年间不同的钻机操作经历,且至少经历过4个工地。通过问话,他们能简述出钻机操作要领,而且针对不同地层,能做出合理分析选择合适的钻进速度、冲程。结论:所有操作手均有过至少4个工地的钻孔经历,经验丰富,QC小组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7.5、原因5:原材采购入库未经试验检测。经过调查,所有进场的造浆黄粘土、回填溶洞黄土和片石,均是经过试验室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5 提高 潮汐 海域 溶洞 钻孔 施工 效率 十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8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