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02第二章饱和烃(烷烃).ppt
《有机化学02第二章饱和烃(烷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02第二章饱和烃(烷烃).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章 饱和烃(烷烃),目的要求:,掌握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及系统命名方法;掌握烷烃的结构及杂化轨道理论;掌握烷烃的性质,了解烷烃的来源及用途。,2,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叫碳氢化合物,简称烃。烃是化学人造字:碳中之火加氢中之 组合而成。烃为碳氢的谐音)。,烃是最基本的有机化合物,习惯上把它们看成是有机化合物的母体。,火+=烃,在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结合已达到了最高限度,不能再增加了,故烷烃又叫饱和烃。,前 言,3,烃的分类:,4,2.1 同系列与同分异构,一、烷烃的同系列,烷烃是碳氢化合物,我们以H-H为起点,依次插入CH2可以导出所有的烷烃:,同系列:具有相同的通式,
2、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CH2及其整数倍,化学性质也相似,物理性质随碳数的增加有规律地变化的化合物系列。组成上的差叫同系差,烷烃的通式:CnH2n+2,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甲烷,乙烷,丙烷,5,同系列的提出为我们学习有机化学提供了方便,对于同一类化合物,我们只要研究其中几个典型代表就可推知其他化合物的性质。,二、烷烃的同分异构构造异构现象,同分异构(构造异构):是指分子式相同,分子中的原子的成键顺序或连接顺序不同。,构造:指分子中原子互相连接的方式和次序。,6,对于烷烃的构造异构,实质上是碳架异构,即分子式相同,碳架不同。,C,戊烷(正戊烷),2-甲基丁烷(异戊烷),2,2-二
3、甲基丙烷(新戊烷),碳原子、氢原子的分类:,1oC 2oC 3oC 4oC1oH 2oH 3oH,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伯 仲 叔 季,7,一、普通命名法,2.2 烷烃的命名,1.直链的烷烃(没有支链)叫做“正某烷”,1-10个碳的烷烃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表示,10以后用大写数字表示,十一、十二、。,2.含支链的烷烃,为区别异构体,用“正(normal,n-)”(直链)、“异(iso,i-)”(一末端有两个甲基)、“新(neo)”(季碳)等词头表示。,CH3-CH2-CH2-CH2-CH2-CH3,正己烷,异己烷,新己烷,8,烷基,1.烷基的命名,烷基词头:正 n(nor
4、mal),仲 s(second),异 i(iso),叔 t(tertio),新 neo(neo)。,烷烃去掉一个H生成的一价原子团叫烷基R,CnH2n+1 去掉两个H生成的二价原子团叫亚某基 去掉三个H生成的三价原子团叫次某基,亚甲基,亚乙基,次甲基,9,注意异丁基与仲丁基的区别,注意叔戊基与新戊基的区别,10,二、系统命名法,说明:IUPAC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并不等同。IUPAC命名法: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简称IUPAC)制定的命法。系统命名法:是中国化学会(CCS:Chinese c
5、hemical society)根据IUPAC的命名原则,结合我国文字特点所制定的命名法。,在系统命名法中:,1.直链烷烃的命名与普通命名法相同,前面不需要“正字”。,2.支链烷烃的命名分“三步曲(选主链,编号,命名)”,命名遵循“最长、最近、最多、最小”和“次序规则”。,具体步骤如下:,11,“三步曲”:选主链:选择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其它侧链作为取基。,如果主链一样长,选含支链最多的为主链。,12,编号:从最靠近取代基的一端起依次给主链碳原子编号。,4甲基3乙基庚烷,最低系列法:当取代基相同且取代基编号相同时,使取代基编号的和最小。,因2+3+5小于2+4+5,故取黑色方向编号为主链。,2,
6、3,5三甲基己烷,13,当取代基不同且取代基离端基等距时,编号遵守“次序规则”,以“较小”基团的基端开始编号。(先小后大)。,2甲基5氯己烷,次序规则,(1)原子序数小的为”较小”基团,IBrPONCH,同位数 DH,(2)如第一个原子相同,比较与第一个原子相连的其它原子原子序数。,14,例如:,4-丙基-6-异丙基壬烷,丙基:第一层原子:C;第二层次原子:C、H、H。异丙基:第一层子:C;第二层次原子:C、C、H。,结论:“较小”基团为丙基,15,命名:化合物名称的书写“取代基位次”+“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书写规则:,1)相同取代基合并,数目用汉文数字二、三.表示;2)取代基位号用
7、阿拉伯数字表示;3)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必须用短横线分开;4)阿拉伯数字之间必须用逗号分开。5)中文名称按基团次序规则,较小的基团列在前,2,2,4三甲基3乙基戊烷,16,2-甲基-5-(1,1-二甲基丙基)癸烷,17,2.3 烷烃的结构,1 烷烃的结构特征,(1)碳原子都是以SP3杂化轨道成,呈四面体结构,(2)各个碳都是四面体构型,每个键键角约为10928,(3)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键,键可自由旋转,稳定CC键的平均键长为154pm(0.154nm),CH键的平均键长为107pm(0.107nm),1874年,范特霍夫(Vant)和勒贝尔(Le Bel,J.A)分别提出碳四面体构型学说,,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02 第二 饱和 烷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8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