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与望远镜.ppt
《显微镜与望远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微镜与望远镜.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显微镜与望远镜,第五章 光现象,视角:从眼睛的光心向被观察物体的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你知道吗?眼睛能不能看清楚一个物体,取决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2.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视角的有关知识:,1.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同样的距离,物体越大,视角越大。,视角小,视角大,物体到眼睛的距离越近,视角越大。,视角大,视角小,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提问:,你找到看清微小物体和很远物体的方法了吗?,增大视角(即将所看物体放大或拉近),思考:要得到放大的像,可以使用哪些方法?,fu2f,投影仪,u2f,照相机,uf,放大镜,一、显微镜,
2、电子显微镜,探究: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近处物体,用钢笔在书上或本子上画一组箭头,如图:先用一个凸透镜(物镜)观察这组箭头,得到放大的像,注意成像情况。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目镜)观察上面看到的像,进一步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注意成像情况。,显微镜的结构(与投影器比较),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靠近物体的透镜叫物镜,显微镜结构图,显微镜的原理,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把物体的像放大,F1,F1,F2,F2,O1,O2,2f1,物镜,目镜,光路图说明:,思考:显微镜看到的像是倒立还是正立,虚像还是实像?,(3)工作原理:近处物体经过物镜成倒立、放
3、大的实像(于物镜的2倍焦距之外),此实像正好又落在目镜焦点之内,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总结:一、显 微 镜,(1)结构:目镜是凸透镜,物镜也是凸透镜,(2)特点:物镜焦距比较短,目镜焦距比较长,注:显微镜相对于被观察物体而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其实质是对被观察物体进行两次放大,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金相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各式各样的显微镜,小资料:显微镜,显微镜是人类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
4、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杨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微米,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mm。结构为: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载物台,通光孔,遮光器,压片夹,反光镜,镜座,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
5、辨的相邻两点的最小间距来表示。20世纪70年代,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约为0.3纳米(人眼的分辨本领约为0.1毫米)。现在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率超过300万倍,而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率约为2000倍,所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直接观察到某些重金属的原子和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点阵。,金分子,厨房的抹布,(含有细菌、真菌菌丝和酵母菌),显微镜拍摄的细菌照片,血 液 里 的 细 胞(红色是血红细胞,兰色是血小板,黄色是纤维蛋白),每毫升(约一汤匙)血液中约有:(1)红细胞5109个(2)血小板2108个,二、望远镜,探究2: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远处物体,先用一个凸透镜(物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注意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显微镜 望远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8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