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版)讲义.doc
《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版)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版)讲义.doc(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学 习 讲 义张 昌 叙 主 编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5月system construction,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platform, ensure clear functional distinction, develop clear direction,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and professional incubator. Economic development zo
2、ne, Riverfront area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 perfect the function of sci-tech enterprise incubator facilities, increased carrying capacity, provide better servic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carry out more cooper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and attract more business to
3、 the Dongping transformation, work hard to establish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our County leaders and emerging industry clusters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demonstration areas. Dongping Lake surrounding tourism, global tourism concept of wisdom, combined with the Dongping Lake tourism
4、 priorities, as requested by the platform construction, plann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use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platform, target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ourism and culture of high-tech projects. 3,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cooper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e achievements. For
5、 county-lev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use of College talent, technology, facilities, and carry out extensive and in-depth cooper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33前 言砌体结构历史悠久,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用天然石块建造栖身之所;约在八千年前,人类就会使用晒干的泥土作为建筑材料;五千年前,人类已采用经凿琢的石材建造房屋、城堡、陵墓和神庙;三千年前,出现了烧制砖;公元182
6、4年水泥问世,为砌块的生产、运用奠定了基础,混凝土砌块自1882年生产应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当今,砌体结构建筑无论从材料、工艺、结构与设备的研究及应用,还是砌体结构理论的研究与计算方法的完善,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众所周知,砌体结构具有诸多优点:主要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有良好的耐候性、耐火性、化学稳定性;建筑美观、古朴、舒适;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等。正因为如此,砌体结构的生命力极强。正如一位资深砌体结构学者EAJams所指出:“砌体结构经历了一次中古欧洲的文艺复兴,其有吸引力的功能特性,是它获得新生的关键。我们不能停留在这里,我们正在赋予砌体结构新的概念和用途。”我国是砌体大国,一些伟大的历史
7、建筑载入了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象征:例如两千多年前建造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兴修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它的作用,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1400年前用料石修建的河北省赵县安济桥,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入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等。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建筑事业从此出现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进行了规模巨大的城市建设、住宅建设和公共建筑建设。与此同时,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设计、施工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建筑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砌
8、体结构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已在诸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我国建筑工程界围绕地震灾害的调查和总结;抗震规范制定、修订和提高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大量开展建筑物抗震实验研究等方面,着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为解决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性能欠佳的难题,创造性地研究成功并大力推广的构造柱砖混多层建筑结构体系,对推进砌体结构的发展,成就巨大。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配筋砌体的应用研发,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各地已建成多栋高层配筋砌体结构房屋。然而,由于砌体结构本身固有的一些特性,它大量使用地方建筑材料,其质量参差不齐,鱼目混杂;建造中主要由手工操作,工
9、人技术水平高低不一,操作常出现不规范行为。这将导致建筑物的质量问题,甚至是质量事故。此外,如结构设计不到位,也将使建筑物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破坏力最强、经济损失最重、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灾害。这次地震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国震恸,举世震惊。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除了地震造成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外,主要是由房屋建筑严重破坏和倒塌导致了大量人员的伤亡。调查资料显示,在四川省的6个极重灾区,共有2729.98万m2建筑物倒塌,其中城镇居民住宅1219.22万m2,教育用房134.28万m2,医疗卫生用房53.47万
10、m2,文体用房12.15万m2,办公用房244.19万m2,商业用房171.59万m2,工业、仓储用房859.09万m2,在这些建筑中,砌体结构占了绝大多数。经历了这一特大地震灾害的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吗?对此,应了解地震灾害史。从世界范围讲,历次地震表明,砌体结构(主要指传统砌体结构)在地震中破坏和倒塌较多。历史上在印度、希腊、塔什干以及日本关东大地震都证明了这一点,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也不例外。对于此次汶川大地震导致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经国内一些资深专家的调查分析认为,房屋严重破坏和倒塌或是年久失修、结构构件严重老化;或是没有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烈度较低,
11、或是存在建筑结构设计缺陷;或是本身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等等原因造成。调查还表明,除了危险地段山体滑坡造成的灾害外,总体上城镇倒塌和严重破坏需要拆除的房屋约为10;凡是严格按照89抗震规范或2001抗震规范的规定设计,按照施工规范施工的各类房屋,在遭受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地震作用下经受了考验,没有出现倒塌破坏。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建筑物(含砌体结构房屋)虽然其中本身最初的建筑质量不高,但是在地震前采取了合理、有效的加固措施,在震后巍然屹立在废墟中,不仅没有遭受破坏或倒塌,而且仍然可以继续使用。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上个世纪,全世界陆地每年发生的地震约有1/3在我国,六度及六度
12、以上地震区为国土面积的2/3以上。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对建筑物的抗震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在高烈度地震区建造砌体房屋的宝贵经验;进行了提高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大量工程实践;制定了数量众多的建筑抗震技术标准。因此,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通过砌体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结构建筑在经受地震时完全可以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规划、勘察、设计、产品、施工和使用等各项活动。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建筑产品使用的长期性和固定性,它的质量又对社会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建筑工程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质量是工
13、程的生命,标准是质量的核心。因此,制定和贯彻执行工程技术标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原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遵循“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编制原则,九年来的实践证明,该规范对砌体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和保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与时俱进,技术标准的编制也不例外,它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也必将对规范内容适时地修改完善。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也正是这种形势下所做的一次重要修改。为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掌握和运用本规范,特编写此讲义。本讲义编
14、制工作得到了张鸿勋、吴体、吴建军、侯汝欣等同志的热情帮助、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本规范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更限于编者水平,不当之处请同行指正。 编者作者申明: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翻印目 录砌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历史沿革1规范条文解读第1章 总则5一、规范编制目的5二、规范适用范围5第2章 术语6一、砌体结构6二、配筋砌体6三、施工质量控制等级10四、薄层砂浆砌筑法12第3章 基本规定12一、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13二、砌体砌筑顺序13三、皮数杆设置14四、墙(柱)抗风允许自由高度15五、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运用17六、钢筋防腐19七、检验批的验收标准20八、检验项目检验批的
15、最小容量23第4章 砌筑砂浆23一、水泥进场检查与复验23二、砂浆用砂25三、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石灰膏的应用26四、拌制砂浆用水27五、水泥砂浆替代水泥混合砂浆的规定28六、砌筑砂浆增塑剂应用规定29七、配制砌筑砂浆应采用质量计量32八、砌筑砂浆的使用时间34九、砌筑砂浆强度的合格验收条件38十、实体检测41第5章 砌体工程50一、砌筑时对非烧结砖产品龄期的规定50二、砖砌筑前的浇水湿润50三、铺浆操作要求54四、竖向灰缝质量控制56五、砖和砂浆的强度验收57六、砌体灰缝砂浆饱满度的规定61七、砌体转角处、交接处及临时间断处的砌筑规定62八、砖砌体的组砌要求65九、砖砌体水平灰缝厚度的
16、规定66十、砖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68第6章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72一、施工前应编绘小砌块墙体排块图72二、小砌块砌筑时对其产品龄期的规定73三、宜选用专用小砌块砌筑砂浆砌筑小砌块砌体74四、混凝土小砌块砌筑前的预湿要求75五、承重墙体对小砌块的外观质量要求77六、小砌块的“反砌”77七、小砌块砌体砂浆铺灰要求77八、芯柱混凝土的浇灌要求78九、小砌块、芯柱混凝土、砂浆的验收81十、小砌块砌体灰缝砂浆饱满度规定85十一、小砌块墙体转角处、交接处及施工临时间断处的砌筑规定87十二、芯柱混凝土的浇灌88第7章 石砌体工程88一、石材的放射性检验88二、毛石砌体灰缝厚度规定89三、挡土墙
17、泄水孔的设置要求90四、石材及砂浆强度的验收90五、石砌体尺寸、位置的规定91第8章 配筋砌体工程92一、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对砌筑砂浆及灌孔混凝土的使用要求92二、钢筋的配置要求92三、混凝土、砂浆强度验收规定93四、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93五、砌体中钢筋连接方式、锚固长度、搭接长度94六、构造柱一般尺寸允许偏差95七、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97第9章 填充墙砌体工程98一、砌筑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规定98二、填充墙用小砌块砌筑前的浇(喷)水规定101三、填充墙墙底的砌筑要求103四、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不得混砌104五、填充墙施工时间
18、的规定105六、填充墙块体及砌筑砂浆的强度验收条件105七、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106八、填充墙连接钢筋采用化学植筋时应进行实体检测108九、填充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允许偏差112第10章 冬期施工113一、砌体工程冬期施工方案的制定要求113二、冬期施工对材料的要求113三、冬期施工中砂浆试块的留置规定114四、冬期施工中砖、小砌块浇水湿润的要求115五、冬期施工中对水、砂拌制温度的要求116六、砌筑砂浆使用温度规定118七、采用暖棚法施工对暖棚内温度及养护时间的规定118八、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15时砂浆强度等级应提高120九、冬期施工对砂浆掺氯盐的限制120第11章 子分部工程
19、验收120一、观感质量检查121二、砌体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处理方法121三、有裂缝砌体的工程验收122附 录A 砌筑工技能要求126参 考 文 献132砌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历史沿革我国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是从20世纪50年代在借鉴原苏联规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基本建设发展的急切需要,由原苏联全套引进了许多重点工程项目,因而工程建设标准在1958年以前主要是翻译原苏联的规范,并根据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在条文下加以一些注释。关于我国砌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1956年,原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了建设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其中第
20、二篇是“砖石和炉灶工程”。该规范是翻译原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1955年批准实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全部条文,并加以补充和注解而成。1961年至1963年间,原建筑工程部会同原第一、第三机械工业部和冶金工业部共同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第二篇“砖石和炉灶工程”进行修订。在规范内容方面作了删改和补充,对文字有较大的精减,并由原建筑工程部批准为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66,自1966年6月1日起试行。1972年,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委托原陕西省建委会同有关单位对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66进行审查再版,由于时间较短,不可能作更多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工
21、作,故内容除了少数条文稍有修改外,基本没有什么变动,并且仍有一部分条文仍沿用原苏联规范的条文。审查后的规范名称为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66(修订本),经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自1973年7月1日起试行。1979年,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委托原陕西省建筑工程局会同有关单位对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J14-66(修订本)进行全面修订,历时3年,修订后的规范更名为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由原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于1983年9月1日起执行。该规范修订的原则是:(一)在原国家建委和原国家建工总局的统一布置下,与有关规范、规程明确分工,相互协调,以避免重复;(二
22、)从实际出发,按一般国营建筑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施工水平作出规定,以利于提高施工质量,促进施工技术的发展;(三)根据发展需要和各地反映,对原规范不足部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予以适当补充;(四)尽可能照顾全面,暂时确难顾照全面的,给予各地区一定的灵活性。修订后规范内容包括:总则、砌筑砂浆、砌砖工程、砌石工程、冬期施工、工程验收共七章计128条条文和七个附录。在128条条文中,保留7条,修改84条,增加37条;增加4个附录。另外,删除原规范条文39条。增加和删除的主要内容是:(一)考虑到土墙一般属乡村建筑,地方性较强,可由各地区自行编制有关规程或规定,故删除了原规范中土墙工程一章;(二)砌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施工 规范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80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