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工艺申报资料的技术要求及案例分析.ppt
《原料药工艺申报资料的技术要求及案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料药工艺申报资料的技术要求及案例分析.ppt(2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工艺申报资料的技术要求及案例分析李 眉中国医学科学院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一.概 述,(一)原料药的概念,指通过化学合成、半合成以及微生物发酵或天然产物分离获得的,经过一个或多个化学单元反应及其操作制成的,用于制造药物制剂的活性成分,简称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Activity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用于药品生产的一种物质或混合物。当它被用于药品生产时,它会成为药品中的一种活性成分。这种物质用来促进药理学活动并在疾病的诊断、治愈、缓解、治疗或疾病的预防方面有直接的作用,或影响人体的
2、功能结构的一种物质。,(二)国内外原料药的注册管理方式,中国-实行批文号管理。药品生产企业,独立注册申报,获得产品批准文号。需全套技术资料,与制剂同时申报(仿制药除外)。,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单独申请注册药物制剂的,研究用原料药必须具有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且必须通过合法的途径获得。研究用原料药不具有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的,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九十五条:“申请进口药品制剂,原料药和辅料尚未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则应当报送有关生产工艺、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等规范的研究资料。”,附件2规定-申请
3、制剂的,应提供原料药的合法来源证明文件,包括:-原料药的批准证明文件-药品质量标准-检验报告-原料药生产企业的三证(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销售发票-供货协议,化学药品技术标准规定-基于该规定,对存在以下情况的注册申请将不予批准:a单独申请注册药物制剂,提供原料药虚假证明性文件的;申报生产时,原料药如系通过赠送途径获得而未能提供该原料药合法来源证明和供货协议的;b单独申请注册药物制剂,在药品注册过程中,所用原料药的批准文号已被废止的,或原料药生产企业已被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的;,c制剂所用原料药由相同申请人或不同申请人申报,原料药申请已因现场核查被撤回或退回,或
4、因其他各种原因不予不批准或予以退审的;d所用原料药、辅料的质量控制不能保证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例如对于注射剂所用原辅料未按照“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标准”、“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相关要求进行充分研究,原料药和辅料的质量达不到注射用要求的。,国内原料药药学资料的要求,资料7:药学综述资料 资料8:制备工艺的试验及文献资料 资料9:结构确证的试验及文献资料 资料10:质量研究的试验及文献资料 资料11: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 资料12:样品的检验报告 资料14:稳定性研究的试验及文献资料 资料15:内包材的选择依据及质标,国外(欧美、加拿大等)-,一般无批准文号,随制剂管理申报 制剂
5、厂自产的原料药:与制剂资料一并申报 制剂厂外购的原料药:采用药品主卷(DMF,Drug Master File)模式 欧洲药典收载的原料药,审评通过后有批准文号-“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Certificate of Suitability to Monographs of the European Pharmacopoeia,COS,或称CEP),DMF资料的要求,药品主卷(DMF,Drug Master File)是指向药品管理部门提供的在药品生产、包装及贮存中所涉及到的研究设施、制备过程或物品的有关保密资料。共分四类-I类:原料药/药物活性成分 还包括在药物活性成分(API)合成中的中间体
6、 II类:包装材料 III类:着色剂、调味剂和其它添加剂 IV类:药品 还包括药品中间体,药品主控文件内容I类活性原料药(公开和保密部分),药品主文件内容I类活性原料药(公开和保密部分),DMF公开部分 生产方法概要,合成路线概述(流程图)包括纯化方法在内的简要描述潜在杂质一览表(有关杂质和残留溶剂)未使用动物源或人源材料的声明(如适用),DMF保密部分 生产方法的详细描述,合成路线或生产工艺的详细流程图。详细描述生产工艺过程,包括所有使用的反应物和溶剂、原材料数量、设备及操作条件和一批有代表性的工业化生产批量收率。应解释替代工艺/重新加工。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质量标准。每一生产阶段进行
7、的质量控制检查(反应结束、干燥结束、合并馏分)和中间体质量标准。研磨设备详细情况及工艺参数。,DMF保密部分 发酵工艺,应提供的其它资料:微生物来源及分类培养基组成前体防腐剂名称及配方用于去除外来物的工艺描述,DMF保密部分 植物提取,应提供的其它资料:植物种类及提取部位产地及采集时间化肥、杀虫剂、杀真菌剂等的性质(如适用)确认没有毒性金属和放射性,结构解析及确证,对用于解析和确证原料药结构的方法的讨论 清晰、放射标记和解析的UV、NMR、IR和MS 如果有药典标准品,应同时获得API与药典参比标准品的UV和IR光谱图。,理化性质,粒度分布 对于水溶性差的药物粒度分布结果使用质量标准中的适当限
8、度进行粒度分布检查多晶型应考察是否存在不同的结晶形式(如在不同溶剂中)质量标准应包括一项确保可获得首选多晶型的检查,杂质研究,药典标准有关物质内控杂质未说明或未鉴别杂质的一般限度(如不得过0.1%)残留溶剂催化剂,原料药质量控制,质量标准 性状鉴别含量测定杂质其它特殊检验项目分析方法及验证应稳定以支持稳定性试验,批分析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包装尺寸、材料性质、质量标准稳定性参照ICH Q1A 进行的稳定性考察结果实际数值结果使用商品包装根据拟定的质量标准检验原料药承诺继续考察批次,无菌API的其它要求,质量标准中应包括的检验项目重金属检验细菌内毒素检验无菌检验API以及与无菌API接触的所有材料(如
9、一级包装材料)的灭菌工艺验证符合GMP要求运输考察,药物主控资料统计资料,已经有超过3300份DMF上报至加拿大卫生部。DMF来自40个国家(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中国、印度、斯洛文尼亚等),超过840家公司每年超过250份新的DMF上报给加拿大卫生部(10年前为50份)多数为I类药DMF(API)正在对DMF指导原则进行评审修订当前的指导原则和管理程序,加拿大卫生部DMF系统优势,为不掌握机密资料的申办者提供了有效工具;资料仅需上报一次,多个申办者可相互参考;资料仅评审一次,评审程序更加高效;与其它药政管理机构(如欧盟EMEA)保持一致;,药品主控文件主要不足,I类药品主控文件缺乏起
10、始原材料信息起始原材料太复杂缺乏合成/生产方法/纯化步骤的详细内容(如收率、批量)所有原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标准缺失或不完整(如杂质控制不充分)缺乏帮助鉴别在大于鉴别限度浓度下发现的内部杂质(名称和结构)的资料,缺乏支持不检查潜在杂质(催化剂、残留溶剂、毒性杂质等)的相应依据限度无法接受(不符合ICH或药典标准)缺乏对对映异构体杂质和/或潜在双立体异构体的质量控制无详细的纯化步骤(如色谱条件、生产过程控制)缺乏对参照标准特性的描述,COS/CEP的资料要求,概述资料:名称、生产厂、生产地址、上市历史(上市国及产品)、GMP状态及同意进行现场核查的声明、质量标准 化学及药学资料:详细的生产工艺 生
11、产过程(起始原料、重要中间体)的质控 分析方法的验证,杂质 溶剂 两批产品的质检报告 其他技术要求(粒度、晶型等)无菌、细菌内毒素(热原)稳定性(明确有效期、包装材料及贮存条件)COS证书的附件:非EP药典杂质及溶剂(与工艺相关)的限度,COS/CEP资料的特点,1.CEP 只能用于Ph.Eur.收载的原料药2.独立申请,集中评估3.申请人可以是生产商,贸易商或代理商4.需符合原料药 GMP ICH Q7 5.执行现场检查,DMF及 COS/CEP文件的编写要求-CTD格式,CTD的背景介绍,什么是CTD?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 for the Registrati
12、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CTD)人用药品注册通用技术文件;2001年8月,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发行文件M4Q 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通用技术文件)目的:为如何组织递交给药政管理部门的申请文件提供了一个通用技术文件格式,该格式被美国、日本、欧洲联盟三方的政府药品管理部门和制药行业接受。就药品注册的格式达成统一意见;范围:人用新药,包括新的生物技术产品,兽用药也接受这个格式;,总目录,编号系统,申请文件的构成,模块1:行政信息和法规信息 对于美国DMF文件,模块1的要求应包括-(1)COVER LET
13、TER(首页)(2)STATEMENT OF COMMITMENT(声明信)(3)Administrative Page(行政信息)(4)US Agent Appointment Letter(美国代理人的指定)(5)Letter of Authorization(授权信)(6)Holder Name Transfer Letter(证书持有人转移)(7)New Holder Acceptance Letter(新持有人的接受函)(8)REQUEST TO(WITHDRAW,CLOSE)a DMF(DMF的取消与关闭)(9)Patent statement(专利声明),欧洲CEP证书申请:(1
14、)申请表(2)letter of Authorisation(授权信)(3)declaration in cases where the manufacturer is not the intended holder of a Certificate of Suitability(证书持有人与生产商不同的声明信)(4)letter of declaration of willingness to be inspected(愿意接受检查的声明)(5)declaration on the use of substances of animal/human origin(TSE风险的声明)(6)le
15、tter of commitment to provide samples upon request by the EDQM(愿意提供样品的声明),模块2部分,模块2 文件综述本模块是对药物质量,非临床和临床实验方面内容的高度总结概括,也称专家报告,必须由合格的和有经验的人员编写该部分文件。,编号系统:M2,模块3部分,模块3:质量部分提供药物在化学,制剂和生物学方面的信息,模块M3,模块4部分,模块4:非临床研究报告提供原料药和制剂在毒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方面的内容,模块5部分,模块5:临床研究报告提供制剂在临床实验方面的内容,重点专注之一:原料药质量研究综述,2.3.S.2 制备工艺:生产厂的
16、有关信息 生产过程简介(包括原材料、关键步骤、回收再利用等)及保证质量一致性的日常质控措施 生产用物料的质量控制 论证关键工艺、过程控制及指标确定的合理性,并突出关键中间体的质控 工艺验证与评价 简述研发过程中工艺变更的情况,以及对质量一致性的影响,重点专注之二:原料药质量研究,3.1目录3.2.S DRUG SUBSTANCE 原料药3.2.S.1 General Information 一般信息3.2.S.1.1 命名国际非专用名;药典(例如USP药典)名;系统化学名;公司或试验室用名;其他非专用名;化学文摘登记号。,3.2.S.1.2 化学结构结构式(表明立体化学),分子式和相对分子量。
17、3.2.S.1.3 一般特性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性状(如外观,颜色,物理状态);熔点或沸点;比旋度,溶解性,溶液pH,分配系数,解离常数,将用于制剂生产的物理形态(如多晶型、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生物学活性等。,3.2.S.2.2 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的描述 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的简要描述。生产工艺流程图,包括起始物料、中间体、试剂、原料药的分子式、分子量、收率、化学结构等。注明操作参数和溶剂。,生产工艺的文字描述,并包括设备、操作参数的说明。按反应路线简述各步反应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取代、缩合、烃化、酰化等),说明各步反应的原料、试剂、溶剂和产物的名称,终产物的精制方法和粒度控制等;特殊的反
18、应条件(如高温、高压、深冷等)。如有备用生产工艺,应同样进行描述。生产批量和产率 给出最大批产量和每一生产步骤的收率范围。返工 应写明什么情况下可以返工,并写明返工的具体操作,对于微生物发酵产品应提供下列信息:,简介(包括批量大小、混批、原料药产率、微粒化情况、不同规格标准、返工描述说明等)细胞/细菌菌株和培养基基本信息形态、培养和生化特征、形状、外观等;菌种的来源说明(水、土壤);菌种的改良措施等细胞培养和发酵流程图(包括原始接种到发酵的最后步骤)细胞培养和发酵的设备流程图从粗发酵提取物到药物提取前的纯化和修饰反应流程图,从粗发酵提取物到药物提取前的纯化和修饰反应的设备流程图细胞培养和发酵的
19、工艺描述(包括原料、中间体、溶剂、反应试剂等数量,详细的操作规程描述等)工艺中使用的溶剂中间体和原料药的返工说明(包括详细的理由分析,各程序描述),3.2.S.2.3 物料控制 生产所用物料的列表,包括原材料、起始物料、溶剂、试剂、催化剂等的名称,注明各自的使用工序。确认关键物料;物料规格和检测方法:阐明这些材料的质量控制信息(检测方法);有关重要起始物料信息,包括生物源性材料,如培养基的成分符合其质量标准的证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回收溶剂,包括回收母液等的质量标准均应写明,包括催化剂等。,对于微生物发酵产品还应提供下列信息:,控制生物基原的来源和起始物料(所谓病毒安全性)基底细胞的来源,历史和
20、遗传世代(包括其突变描述)细菌库系统描述(包括特征和检测方法,质量控制和保护贮存期间的细菌株稳定性评估),3.2.S.2.4 关键工艺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关键步骤的定义:关键步骤是如下这样的步骤,它的工艺条件、测试要求或其它相关参数必须控制在既定范围内,从而可以保证最终产品符合其质量标准。关键步骤举例:多种物料的混合的步骤;相变化和相分离的步骤;温度和pH需着重控制的步骤;引入重要分子结构或导致重要化学转化的中间步骤;向最终产品中引入(或除去)重要杂质的步骤;最终纯化步骤;混批。中间体:中间体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并注明每一中间体的编号、名称(包括英文名称)、分子式等。对中间体的材料提供要求与3
21、.2.S.2.3 物料控制一致。,3.2.S.2.5 工艺验证关键工艺参数应经过验证。应简单介绍该产品工艺验证的情况。提供工艺验证报告。3.2.S.2.6 生产工艺的改进与变更控制简要说明工艺路线的选择依据(例如参考文献或自行设计),简要描述工艺开发过程中生产工艺的主要变化(包括批量、设备、工艺参数以及工艺路线等的变化)。,3.2.S.3 结构表征3.2.S.3.1 结构表征和其他特性 列出结构确证研究的主要方法(例如元素分析、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质谱,X射线粉末衍射,差式热分析等)和结果。说明结构确证用样品的精制方法、纯度,对照品的来源及纯度,3.2.S.3.2 杂质无机杂质-重金属(催化
22、剂),硫酸盐,氯化物等。包括毒性物质有机杂质-按表格列出已鉴定的杂质-连续3个批号的杂质分析结果-杂质的定性(化学名称,化学结构,来源等)-质量标准对于杂质的控制能力-杂质的限度(总杂质、单个杂质等)残留溶剂-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媒的名称,溶媒的去除-残留溶剂的分类,检测方法,限量等,并提供分析方法验证资料-提供连续3个批号产品的检测结果,3.2.S.4 原料药控制3.2.S.4.1 质量标准提供该原料药的质量标准。3.2.S.4.2 分析方法质量标准中用到的分析方法的详细描述。3.2.S.4.3 分析方法验证如果分析方法与药典不同,应进行分析方法验证。包括:专属性,线性和范围,定量限,准确度
23、,精密度,溶液稳定性,耐用性等3.2.S.4.4 批分析报告提供近期的连续三批的批分析报告。3.2.S.4.5 质量标准合理性分析,3.2.S.5 对照品对照品的信息-药典对照品:来源、批号-自制对照品:简述含量和纯度标定的方法及结果3.2.S.6 包装容器和密封方式-包装密封系统的描述-提供内包材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讨论每部分包材的功能,以及与原料药的相容性,3.2.S.7 稳定性实验3.2.S.7.1 稳定性实验概述和结论 包括长期稳定性实验,加速稳定性实验 实验条件和具体方法。ICH Q13.2.S.7.2 申请批准后的稳定性实验方案和稳定性保证 拟定贮存条件和有效期:3.2.S.7.
24、3 稳定性实验结果列表 稳定性实验分析方法及必要的验证。稳定性实验结果。,目前,SFDA:研究探索适应中国的DMF制度 起草-药用原辅材料备案管理规定及其相关附件,我国实施审批制度的问题,药品制剂企业缺乏第一责任意识,对原辅材料质量审计的主动性不高,药用原辅材料使用只能主要依赖于其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缺乏数据信息支持,监督检查不能溯源、监管效率不高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和药用原辅材料生产企业责任不清,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了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建立我国DMF制度的目标,我国药品DMF制度的构想,围绕技术审评,以CDE审评系统为基础平台,逐步建立、推广和完善我国的DMF系统。基
25、本框架、管理方式和国际通用模式一致:自愿报送原则分为公开和非公开部分原则不单独进行实质审查和批准的原则按照CTD内容准备资料原则持有者授权使用原则变更控制的原则,我国药品DMF制度的基本内容,范围:包括原料药、中药提取物、药用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程序:按照要求提交符合CTD格式技术资料的过程。管理:CDE具体维护、操作和使用,并以相关技术指导原则规范具体品种范围的技术资料提交。使用:药品的技术审评和生产检查,制剂厂选择供应商。,中国药品注册通用技术文件,2010年5月5日发布了关于对CTD格式申报资料征求意见的函(食药监注函201086号)2010年9月30日正式发布化学药品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料药 工艺 申报 资料 技术 要求 案例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8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