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doc
《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doc(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地下水调查评估培训讲义材料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专题培训讲义(2013年)技术组二一三年五月their own conditions to develop the correct road, the maximum to avoid investment risk, gain profit.(thre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brand. To establish brand awareness, awareness of the use of brand, brand value, brand acquisition perform
2、ance,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Concentrated manpower, careful planning, packaging and publicity of a number of unique, market influence and coverage of the br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key breakthrough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walking business road the competition of alienatio
3、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pursuit of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fou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o further broaden their horizons,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within the group, the city resources, other industries and regional resources,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
4、fit, seeking win-win principle, in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trict inspection and argumentation, legal consultation,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s, strict regul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ttract injection the social investment to the industry group, to achieve lev
5、eraging the development, ensure that the value of state-owned assets.(fiv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adres and workers of the existing business, firm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the market, enhance the sense of crisis
6、 to adapt to market competition, the sense of urgency,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market competition, improv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vigorously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management management personnel,
7、 and strive to build a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eam, hard work, and promote the entire workforce knowledge structure, age structur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bility, enhance core competitiveness, adapt to the need of market competition.(six) seriously study the policy for p
8、olicy. Serious research about social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in the country and the XX policy, especially the polic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investment policy, financial policy and tax policy, and actively seek policy, projects and funds, enterprise and industry
9、 group mission to promote leapfrog development.1目 录1. 总论11.1目的意义11.2 工作任务和要求11.2.1 主要任务11.2.2 主要要求11.3 技术路线21.4调查方法31.5 调查用标准及规范名录42. 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42.1 完善清单42.2 确定重点调查对象52.3 资料收集与踏勘52.3.1 资料收集52.3.2 现场踏勘62.3.3人员访谈62.4 调查监测62.4.1 采样点布点原则和方法62.4.2 制定采样布点方案72.4.3采样分析72.4.4质量控制92.5 地下水质量评价和污染现状评价102
10、.5.1地下水质量评价102.5.2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102.6地下水污染问题和成因分析113. 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环境基础状况调查与评估案例113.1 案例1113.1.1 再生水农用区清单113.1.2 再生水农用区基本信息调查123.1.3 灌溉所用再生水来源与水质调查评价193.1.4 再生水灌区地下水水质监测与评价223.1.5 土壤污染物状况调查与评价283.1.6 地下水水位调查283.2 案例2283.2.1省再生水农用区重点调查对象的筛选283.2.2灌区概况及清单283.2.3灌区及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293.2.4灌区灌溉所用再生水来源与水质调查评价413.2.5灌区及
11、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现状评价423.3 案例3473.3.1 灌区概况及清单473.3.2 灌区及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473.3.3 灌区灌溉所用再生水来源与水质调查评价593.3.4 灌区及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现状评价593.4 结论与建议643.4.1结论643.4.2建议64附件65附件一: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调查表格66附件二: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代码查询表101附件三:调查所需资料与图件清单1021. 总论1.1目的意义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明确了我国未来5-10年在地下水污染管理与控制的
12、工作任务。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是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优先实施的重要项目,是地下水环境监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能够为摸清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科学制定地下水环境保护政策,切实保障地下水环境安全奠定基础。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专题中的再生水农用区主要指以污水处理厂处理和未经处理污水为灌溉水源的农业灌溉区。本专题的目标如下:(1)形成我国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调查与评估的实施方案,用以指导全国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2)摸清全国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为科学制定地下水环境保护政策,切实保障地下水
13、环境安全提供技术支撑。1.2 工作任务和要求1.2.1 主要任务摸清使用未经处理污水和污水处理厂出水等做为灌溉水源的农业灌溉区的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在再生水农用区调查与相关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结合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分布特征及再生水灌溉对其影响程度,完成再生水农用区重点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调查与评估的工作,形成各省(市)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报告,为科学制定地下水环境保护政策,切实保障地下水环境安全提供技术支撑。1.2.2 主要要求(1)明确职责,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财政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要密切配合,沟通协
14、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地方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总负责,要落实牵头部门,统筹协调省级、地市级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2)技术支持,质量控制再生水农用区专题技术组负责编制专题调查实施方案、培训讲义、技术指南等,指导地方技术组开展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为地方开展调查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3)精心组织,深入调查各省(区、市)要制定相应的调查评估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结合技术组共性要求,发挥本地区积极性,精心组织实施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评估工作,配合总体技术组开展典型案例地下水环境状况评估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南的完善工作,汇总分析本省
15、(区、市)的调查评估成果。1.3 技术路线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工作的技术路线见图1.3-1。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建立再生水农用区清单实验室测试分析水质评价与污染评价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污染数据库与调查评估报告基本属性调查管理状况调查选取重点调查再生水农用区敏感点调查水质调查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评估监测布点及设井现场检测及样品采集图1.3-1:技术路线图1.4调查方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基础上,以地面调查为主,根据任务需要,结合调查精度、工作目的等,有选择的选择以下调查方法。(1)遥感技术在区域调查中,宜选用TM和环境卫星遥感数据,用于区分
16、地貌类型、地质构造、水体、地下水溢出带、土地利用变化等。在场地调查中,宜选用高分辨率卫星和航空遥感数据,用于识别点、线、面污染源,如城市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的堆放规模、工业企业布局等的调查。(2)污染源调查污染源调查要查明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发生源(人为污染源包括点源、线源和面源)的类型、污染物的特征和主要组成,污染物的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和空间分布,污染物接纳场所的特征(包括废水排放去向、接纳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场所及特征),水的利用情况及废水处理状况等;了解与受污染地下水有水力联系的地表水污染情况,包括主要污染物及其分布、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等。污染源调查优先采用已有污染源普查资料、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资
17、料,辅助开展实地取样检测工作。(3)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用于调查人类活动频繁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特征调查。在一定条件下,可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探明地下管道,初步识别土壤或浅层地下水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为监测点布设方案提供依据。主要应用于加油站等有机污染调查对象。(4)水文地质钻探钻孔设置要求目的明确,尽量一孔多用,如水样和/或岩(土)样采取、试验等,项目结束后应留作监测孔。对新打钻孔要保存相应的土样,如发现污染物质则可对土样进行及时补充分析。(5)分析测试承担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评价样品测试工作的实验室及其承担测试指标应具有国家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资质
18、。(6)地下水污染动态监测在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过程中,应及时分析地下水污染调查结果,全面掌握地下水环境状况,提出地下水水源、污染来源和区域环境监测网优化方案,开展地下水动态连续环境监测,建立环保、国土和水利的地下水动态长效联合监测机制。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点部署方案应在充分分析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结合污染源类型、地下水污染现状、污染物特征、污染途径、污染影响等布设。1.5规范性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5)地下
19、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15218-94)(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7)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8)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1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察规范(比例尺1:50000)(GB/T14158-93)(11)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87)(12)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13)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1994)(1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15)水环境
20、监测规范(SL219-98)(16)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005)(17)水质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18)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发布稿)(HJ494-2009)(19)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发布稿)(HJ495-2009)(20)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 0922-2007 )2. 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2.1 完善清单各省(区、市)在2012年清单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核实确认再生水农用区清单,完成调查对象清单表的填写,并上报至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信息平台,构建完整的清单数据
21、库。填报的对象为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再生水农用区:灌溉面积在2000亩及以上的灌区。灌溉面积在2000亩以下,但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径流区部分或全部位于再生水农用区内;清单的主要内容包括再生水农用区名称、地理位置、地理坐标、面积、灌溉水源、灌溉历时、监测井信息和水质监测等信息。完成再生水农用区清单表的填写(见附件一表1-5)。清单的资料信息可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灌区专项普查资料、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报告中获取。2.2 确定重点调查对象根据再生水农用区清单,各省(区、市)对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再生水农用区进行重点调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径流区部分或全部位于再生水农用
22、区内。灌溉面积在1万亩及以上的大中型灌区,以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灌溉或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灌溉,且灌溉历时达5年以上。2.3 资料收集与踏勘2.3.1 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内容主要包括再生水农用区及周边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水质与水文地质等综合性或专项的调查研究报告、专著、论文及图表,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与污染源有关的调查统计资料,各调查对象所需收集的具体资料详见表2.3-1。表2.3-1 资料收集相关信息表编号类别资料内容资料来源资料归属部门要求1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再生水农用区及周边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含水层系统结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点(泉、水井)分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生 农用 地下水 基础 环境 状况 调查 评估 培训 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79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