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工程地质研究基础工程地质学.ppt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基础工程地质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溶工程地质研究基础工程地质学.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工程地质学,工程动力地质作用,上篇,基础工程地质学,绪论第一章 活断层工程地质研究第二章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第三章 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五章 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1节 概述第2节 碳酸盐岩溶蚀作用机理第3节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第4节 岩溶地表塌陷研究第5节 岩溶地基稳定性问题,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1节 概述,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1节 概述引入岩溶问题可以说是各类工程动力地质问题中最复杂、最难的。岩溶广泛分布,问题无法回避。问题的特殊性-岩溶空间分布不均,地下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多变
2、,对于工程而言是个隐函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房屋建筑-岩溶地表塌陷 地下工程-岩溶突涌水 水利工程-岩溶渗漏,解决思路:第一步,据岩溶形成条件、影响因素找规律;第二步,分析岩溶与工程的相互关系;第三步,针对问题特殊性,得出解决方案。关键:预测准确 对策切实可行。,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1节 概述,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1节 概述岩溶 岩溶作用及其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又称喀斯特。岩溶作用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岩溶发育区特征:形成各种岩溶地貌;冲沟少、地表水系不发育;岩体透水性增大;地下水空间分布不均、变化大、流态复杂;
3、地表水、地下水分水岭不一致。,岩溶分布:碳酸盐岩占国土总面积的1/5,地表约1/7,其中:贵州:51%;广西:33%;湖南、湖北、云南:20%强。,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1节 概述岩溶形成基本条件:具有可溶性的岩石;具有溶蚀能力的水;具有良好的水循环交替条件。水循环交替条件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2节 碳酸盐岩溶蚀作用机理岩溶作用机理复杂,包括:地表、地下水溶蚀;地表水侵蚀;地下水机械潜蚀、冲蚀;地下洞穴高压水气冲爆。其中以溶蚀作用为主、为始端。,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2节 碳酸盐岩溶蚀作用机理一、碳酸盐岩溶蚀过程
4、:CaCO3 水解 Ca2+CO32-CO2 溶于水,即:H2O+CO2 H2CO3 H+HCO3-前两步结合:CO32-+H+HCO3-由于CO32-减少,反应朝正方向发展,即:CaCO3+H2O+CO2 Ca2+2HCO3-,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2节 碳酸盐岩溶蚀作用机理二、系统中二氧化碳来源:问题:CaCO3 为难溶盐,岩溶为何强烈发育?混合溶液、无机酸成分、侵蚀性CO2的存在。大气中CO2含量较低,土壤中CO2含量较高,因土壤中微生物化学作用很强,有机物分解各种有机酸并产生大量CO2,降雨、地表水经土壤进入岩体,将大气和土壤中的CO2带入。,侵蚀性二氧化碳:系统(
5、Ca2+、CO32-、HCO3-、CO2、H2CO3)平衡,化学反应不朝某方向进行,CO2加入将打破平衡,使CaCO3再溶解。超出系统平衡所需的那部分CO2称之。,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2节 碳酸盐岩溶蚀作用机理三、混合溶蚀效应及其他:1、混合溶蚀效应:不同化学成分(不同温度)的溶液(两种以上饱和或非饱和溶液)混合,对CaCO3的溶蚀性有所增强。有利于混合溶蚀作用的部位:垂直与水平径流交汇处;各成分水汇合处(强径流带、裂隙交汇带);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与地表水混合处(河岸带)。,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2节 碳酸盐岩溶蚀作用机理2、离子效应:酸效应-混合溶
6、液中含各种有机酸,即H+加入促进CaCO3溶蚀量增加;盐效应-加入不同化学成分的溶液,其中强电解质溶液与Ca2+和CO32-结合,使溶蚀增加;同离子效应-当与CaCO3成份相同的离子加入时,起到抑制溶蚀的作用,溶液中Ca2+和CO32-增加,导致析出CaCO3。,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3节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地层岩性-化学成分、结构气候条件-降水量、气温地形地貌-高差、侵蚀基准面地质结构-岩性组合、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升、降、平,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3节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一、岩性主控基本条件 1、岩石化学成分灰岩越纯,岩溶越发育。比溶蚀度Kv表溶蚀强度、
7、比溶解度Kcv表溶蚀速度。比溶蚀度Kv试样溶蚀量标准试样溶蚀量比溶解度Kcv 试样溶解速度标准试样溶解速度,按比溶蚀度Kv和比溶解度Kcv排序:灰岩-云灰岩-泥灰岩-方解石-大理石-泥质灰-灰云-泥质灰云-白云-泥质白云,规律:方解石含量高于白云石,岩溶发育;酸不溶物含量高,岩溶不发育;含黄铁矿、石膏成分,有利于岩溶发育;含有机质、沥青,不利于岩溶发育。图示,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3节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2、岩石结构:问题:环境、岩性相同的岩石,其岩溶发育程度有很大差异?岩石的结构制约了岩溶发育强度。按溶蚀性指标排序:泥晶-粒屑-亮晶(灰岩类);泥晶-细晶-中晶-粗巨晶(白云
8、岩类)。原因:岩石的孔隙度高,比溶蚀度、比溶解度值高,岩溶相应发育。,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3节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二、气候主控基本条件、1、降水量:决定水量、水的性质(补给丰缺、化学成分),间接影响岩溶类型、发育规模、速度。水量-补给好、循环强烈,则岩溶发育;水质-进入系统的CO2及各种酸越多,岩溶越发育。2、气温:气温高、化学反应速度快,岩溶相应发育;温度高,生物代谢快、产生CO2增多,岩溶发育速度增。,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3节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三、地形地貌-主控基本条件。1、地形:高差大、渗径短、径流强、交替条件好、岩溶发育强;2、地貌:区域侵蚀基
9、准面和排泄基准面取决于地貌形态,控制地下水的运动趋势和方向,进而控制岩溶发育程度。一般河谷两岸发育最强,谷坡段较弱,分水岭较强。,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3节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四、地质构造-主控基本条件 1、岩性组合:按易溶程度排序:厚而纯-可溶岩夹非可溶岩-互层-非可溶岩夹可溶岩。2、地质构造:断裂提供地下水运移通道,水循环条件好则岩溶发育强烈;不同方向断裂交汇,混合溶蚀作用加强。褶皱轴部岩性破碎,岩溶发育;宽缓褶皱较紧闭型岩溶发育;其展布方向常控制岩溶的空间分布。,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3节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五、新构造运动-主控基本条件,主要考虑地壳升
10、降及稳定期。1、相对稳定:有充分的条件循环交替、溶蚀,垂向、水平岩溶均发育,规模较大。稳定期越长岩溶越发育。2、地壳上升:河谷深切,排泄条件好,垂直岩溶发育,侧蚀弱。3、地壳下降:循环弱、岩溶发育也弱。一般间歇性升降。升平、升平可形成多层水平溶洞,据以判断地壳相对运动期次。,制约岩溶发育类型、规模、速度、分布、发展趋势。,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4节 岩溶地表塌陷研究岩溶地表塌陷覆盖型岩溶,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溶洞暗河、土洞等时,上部荷载或抽排地下水引起洞顶坍塌。岩溶地表塌陷现状全球广泛分布岩溶塌陷是全球性地质灾害,据统计,已有中国、美国、南非、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
11、波兰、捷克、南斯拉夫、比利时、土耳其、加拿大、意大利及以色列等17国发生过严重岩溶地面塌陷。,我国有24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市县共发生过岩溶塌陷1400例以上,塌陷坑总数超过4万个,其中以桂、黔、湘、赣、川、滇、鄂等省区最为严重。,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4节 岩溶地表塌陷研究岩溶塌陷分布特征人类活动强烈地区有包括武汉、深圳、唐山、杭州、桂林等在内的30多个大中城市、420个县市处于塌陷高风险区。岩溶塌陷主要诱发因素-人类活动在已有岩溶塌陷灾害中,约70%为人类活动所诱发,过量开采地下水,是产生岩溶塌陷的主要原因,其它如拦蓄地表水、基础工程、铁路公路施工以及爆破作业等
12、,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抽汲岩溶水,武汉中南轧钢厂,1977年始出现成群塌陷,成坑700800个,最大23m,深10m;武汉陆家街,1988年,塌陷影响城市交通、水电、厂矿、居民,停课停产半个月;辽宁瓦房店抽岩溶水,塌陷4km2,成坑25个,达70m,深10m,影响长大铁路,路基破坏,轨道悬空,中断行车8小时,恢复后限速510km/h;开采岩溶水,山东泰安1977年开始塌陷,对津浦铁路产生影响,多次中断行车;,贵州水城是该省工业中心,1967年始,建地下水开采井16口,抽水强度0.643m3/S,水位降深10.42,至1990年,出现塌坑900余个,2030,深 10;广东凡口铅锌矿疏干岩溶水,
13、19651981年间产生塌坑数千个,最大40m余,深30m余,危及房屋6800m2,铁路4000m余;恩口煤矿区疏干岩溶水,成5800个塌坑,毁9座水库,万亩农田;,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4节 岩溶地表塌陷研究一、岩溶地表塌陷1、岩溶地表塌陷机理地下水位变化形成动水压力,在土层中产生潜蚀,下伏溶洞提供运移空间,潜蚀形成土洞,成拱隐伏于地下(或直接塌至地表),后期水动力条件变化引起塌陷。2、土洞形成条件下伏基岩中垂直(开口)岩溶发育(运移);上覆土层较松散有一定厚度(成拱);水动力条件变化大(动因)。,灾害后果:地面工程设施严重受损;使脆弱的岩溶环境更加恶化,使土地资源遭受破
14、坏。,形成机理:潜蚀、真空吸蚀、压强差、地下水气冲爆。,研究内容 土洞产生条件与地表塌陷机理;地表塌陷发生条件及地表塌陷分布规律。,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4节 岩溶地表塌陷研究3、塌陷产生条件覆盖型岩溶区,下部岩溶发育、上部土洞已形成(二元结构),水动力条件变化大(动因)。4、塌陷分布规律:岩溶发育程度覆盖层性质及厚度水文地质条件,覆盖型岩溶区,上覆土层厚度小(10m:严重塌;30m:难塌);岩溶发育强烈地带(断裂带、硫化矿带);抽排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附近;地下水主要径流方向;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位随河水位变化);地形低洼处。,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4节
15、 岩溶地表塌陷研究二、塌陷预测与防治:1、塌陷预测:内容:塌陷地点、时间、强度、可能的后果方法:,方法据发生条件及分布特征确定可能的范围、判定强度;据水动力条件及其变化预测发生时间(定性);运用数学方法预测模糊评判(定量)建立塌陷与水位降深的关系;,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4节 岩溶地表塌陷研究1、塌陷预测:步骤查明场地条件、岩溶发育规律;进行岩溶发育程度及地下水条件分区;据已有塌陷分布特征确定综合预测指标;考虑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进行塌陷分区;编制分区预测图。,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4节 岩溶地表塌陷研究2、塌陷防治:预防-找出致塌动因水位动态(降雨、人工
16、抽排)、动静荷载(列车振动、建筑荷载);-消除或合理控制供排水方案设计(浅层停抽,改用深层水;禁止强抽强排,使水位缓慢变化,)、建筑物位置选择。治理回填、强夯加固、跨越、深基础,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5节 岩溶地基稳定性问题一、岩溶地基稳定性问题1、地基承载力不足覆盖型岩溶,盖层松软、强度低,荷载过大时引起剪切破坏。2、地基不均匀下沉覆盖型岩溶,下浮石芽、落水洞、漏斗,造成基岩面起伏,导致不均匀下沉。3、岩溶地表塌陷覆盖型岩溶,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溶洞暗河、土洞等时,上部荷载或抽排地下水引起洞顶坍塌。4、地基滑移裸露型岩溶,当基础靠近落水洞、漏斗、垂直岩溶时,基础向临空
17、面滑移。,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5节 岩溶地基稳定性问题二、定性评价1、评价内容岩溶发育及分布规律;个体岩溶形态(大小、形状、顶板厚、岩性、充填情况、地下水条件);上覆土层岩性及厚度,土洞发育情况;地表建筑荷载特点(荷载大小、加荷速率);地质环境变化特点(水位变动、抽排强度);其它(动荷、降雨强度等)。,基础工程地质学第四章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第5节 岩溶场地稳定性评价2、初评下部基岩起伏,上覆软土,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基础附近有落水洞,考虑向临空面滑移;洞径基宽,顶板厚压缩层,无土洞,水位变化小,可不考虑下伏溶洞影响;盖层洞跨,顶板洞跨,岩体完整,承载力强,可不考虑下伏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溶 工程地质 研究 基础 工程 地质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78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