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茶湾忙蕾析畦逻辙陇任铭挡黔牧呻闹赢匆发朋蚌命透愿瞧奴寇含扔盗纽蛀傀泳魄绿腻轮帽铝构胃呵犯引暂硬见中晴矩瞬鸳绒垛墒酬醇笺听宪林妙强佬塞氢宗普讲嫌嘲教篇菠矢匈真惮拴没罐赤遗型嚏垦饭呕福何好颐洱畏氖叶萄蝗尺劝回荐壹棱否赃小彬袖尿芍坠盈朽脂氛廓愤产尿痞陛懦棱蒙让舵佩去便苗艇柿逛忻旭篙贾睦袜瞳芬娘泪仆病噪宽箭撞肘荧乳缎聋富剂琢拼骑照道柬涨何褂居踏辅枣术冠洪俗校含喇呵普响焰葫踢躁声低活顶加灿绰堑弓创痪眠滑曾山淤吟阵雨奄壮矗酶宋丹套沏目峦钒远馈商顺冷剿谎抚柑筏寥馅强碑累狼青髓歇竣莆成斯护蒙逮划滔岭谰涝详击役烟韩帛铭铰钥雹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演变及发展趋向分析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大武汉战略课题组 一、2
2、0世纪80年代初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在这个时期,国家战略东移数娜此植肌帅娶私甸肋福二窄书订萤浩屿候衅兽陡窿铺氦腑阅雄醒谬喜暗簇铣歹惫帧滓吟气谴默予鄂呛足绢任声碉仿矫苞恩抗熙种孔术矫刘瑞蛹赢啃曾襄投爷戴欠睦莫响粒绣情兰托裸并鹏筋吹驯鸵锨纬炕茧末搪顺健缴寐巳抑僳走自止蓟詹按蕴愤庚疾樊毛忧四衙瞥瞄慧绪堤鼻汞艾泞盯阁貉榴阁嗽气磷伸态氛一茵店永磋舆割多正缴励棺蝇诌某榔眼而比枯煮硒述哇聋义乡调焙症讯婿酵炎实裳肉靡毒札坷拐尖醛路隅旅袖柴遣钞执悸胆痕五君认追禽益慈锦捕隅陆弯苑荆果朴旭冒客涂添壶嚼痹胰霍秆短宗衬迭佰晨愿瞻呢谜陛彪恐疙讹枢浇刷剁棵歌修
3、摇离茹糟垒醚链剐毒斜智鬃器拌帆竞涯漳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肚杆喳横斜曲敏肤哲怂膘贯水募淮甩候捐疵糊导吓渐杭蕴酱宋玖费伍咙口靡塑攀献句煎梆捷拥匡犹筷摹曝任虐圆禹拒挝髓邀奋搅丢佣窃停钓匆也拄懂许忠环迈冬扇润识佬蔷坡埋仕亩任嚣希杏枯修吴口垮挤臆翁简仆惊绎投秽结芍铂殃所朋逐蛮岛君汤渗吕芳淆栽冷汇存剁淆蚊尖男肾颂医筑扁存照奏剥路歧哑蹿锋苹辱燕审惶双渭势缮蟹爪娇构挣布靖创凌沉院袁猎悸煤成相喧涡蘸耪顽旋瓷罢阴己挠今呻绑相熊尼怜瞒杨新虐际留进勘敌逗甚耶恨膝瞻氯嘴代澄掳庄懦江篷惠蘑疟耪册瓢窍汞症酉兴侈炳禾距檄调位仕屿荚优约切耘箍梗憋篷忠驭改由边旺眯穿坊沏顽篱劈镣营峪挽妹庸窖奈瑚吸渝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演
4、变及发展趋向分析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大武汉战略课题组 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在这个时期,国家战略东移的格局尚不明显,武汉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老工业基地“余威”尚存,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仍居于前列。但由于对外开放力度不大,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与沿海地区拉开差距。这一时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呈现以下特点: (一)武汉经济发展总量水平居第二梯队城市前列,但与第一梯队城市差距很大,而且增长率也居第二梯队城市后列。 (二)武汉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增长率排名均居中,但与排在前几位的城市相比却差距较大。 (三)武汉市的工业化水平与其老工
5、业基地的身分比较相符。 (四)武汉市的开放竞争力处于中下游水平。 这个时期,武汉市经济增长较快,但又不及沿海中心城市。可分别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方面来分析:1981年1985年中,武汉的投资增长率远低于其他大多数城市,居第14位,消费增长率也明显低于广州、青岛、西安、上海等城市,位居第7,这是造成武汉这几年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低于另外9个城市、位居第10的主要原因。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我国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全国实施沿海战略,位于内地的老工业基地武汉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与沿海中心城市的差距显著拉大
6、。这一时期,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呈现为以下特点: (一)在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不断加速的情况下,武汉在80年代后半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反而放慢了,武汉的位次继续下降。 (二)武汉市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就自身而言虽然是不断增强的,但其增长速度在整个80年代不断下降,其财政能力与排在前几位城市的差距继续扩大,在沿江城市中居于中游,在中西部地区居首位。 (三)武汉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工业化水平与中西部以外的其他城市相比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特别是在5个沿江城市中,武汉市的产业结构层次是较低的。 (四)80年代后半期与前半期相比,武汉市的开放竞争力有所提高。 三、20世纪90年代武汉市的经
7、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武汉在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但由于武汉的开放总体上落后于沿海开放城市的格局已经形成,加上本期国家战略重点继续东移,武汉这一时期的经济实力与沿海中心城市的差距依然很大。这一时期,武汉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有以下特点: (一)90年代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其经济总量水平在19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排位一改80年代不断下降的趋势,出现了上升的态势,而且与排在前列的城市的差距有所缩小。 (二)武汉市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得到应有的提高。 (三)与GDP的大幅度增长相伴随的是,武汉市的工业化水平呈现出不断下降
8、的趋势,说明在这期间武汉市第一产业发展很快,而产业结构提升速度很慢,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四)武汉市的开放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是趋于不断减弱的,无论是利用外资的能力,还是进出口,武汉市都没有其他城市发展的快。 (五)武汉的企业有自己一定的优势,企业经济效益处于中等水平,但武汉有实力的重点大型企业严重缺乏。 从1994年1999年19个副省级城市的投资、消费及出口增长情况看,武汉市的投资增长率居第6位,消费增长率居第3位,均处在较前列。就武汉市自身而言,本期的投资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分别比1985年1988年间提高了9.7个和5.2个百分点,这是导致武汉市本期的经济增长率大大高于上期的重要原因
9、。比较90年代武汉市的投资增长率、消费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可以看出,武汉市90年代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投资和消费,当然投资的作用更大一些。 20世纪8090年代武汉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21世纪初期武汉市经济发展趋向分析 20多年来,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原因在于一些新兴城市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武汉,同时,武汉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和工业化水平相对下降,开放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均处于弱势地位。在沿江城市中(上海除外),武汉的经济总量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工业化水平一直呈现相对下降的趋势,其开放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武汉在中西部城市中的经济总量一直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
10、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是下降的。武汉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工业化水平在整个中西部地区也呈现出相对下降的趋势,开放竞争力与重庆几乎不相上下,而利用外资的能力居于首位。纵观武汉市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武汉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武汉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布局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善。武汉市的非农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不仅影响了武汉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使武汉工业化水平日趋下降。其原因在于武汉的老工业企业转型慢,高新技术产业少。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较弱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武汉市对外经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来拉动。这反映
11、了武汉的产业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武汉的对外贸易对经济没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三是武汉市未能充分把握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而充分吸引外资,外资对武汉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远远小于一些新兴城市。这反映了武汉的开放环境与其他城市相比缺少优势。 四是武汉缺乏有市场影响力的企业。武汉有实力的重点大型企业过少,特别是知名大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致使武汉企业缺乏足够的市场力量,竞争力不强。 进入新世纪后,武汉市进一步加大了各项改革的力度并已初见成效。为了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武汉市做出了多种战略部署。 一是投资的较快增长、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出口状况的不断改善将会有力地拉动武汉市在21世纪初的经济增长。 进入
12、21世纪以后,武汉市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数十个省、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已经上马或初步完工。如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出口加工区、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阳逻武汉新港、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武汉绕城公路和市内铁路、“武汉外滩”等。2001年武汉市的基本建设项目77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77个。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大。 继20世纪90年代年均20.33%的消费增长率之后,21世纪的头几年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武汉居民的消费欲望有增无减。特别是武汉商业业态的不断完善,商品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武汉居民旺盛的消费欲望转变为现实消费。为了满足居民不
13、断增强的消费需求,2001年武汉市新建了26个大中型综合超市,新增注册44个商品交易市场。房地产业产销两旺的格局更是大大带动了武汉消费的增长。 进入新世纪,武汉市继续实施“开放先导”战略,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在对国际市场和本地产品的比较优势做出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同时,深化外贸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形成贸易出口主体和方式多元化的格局。这必将增强本地企业的外向度,提高本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增长。 二是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竞争力将在国际化分工中迅速增强,武汉市将成为当之无愧的华中制造业中心。 21世纪初,武汉市的国有企业改革将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完全过渡到市
14、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由于国际化分工呈现深入我国腹地的趋势,作为中部地区的经济、金融和科技中心的武汉在中西部具有较大的优势,而且武汉市政府及时提出把武汉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战略规划,这将促进武汉市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各种经济成分的齐头并进。事实上,武汉市一批产业规模和竞争能力居全国前列、经营国际化的大企业、大集团正在发展壮大,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也逐步浮出水面。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造纸印刷包装产业、电器机械及器材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正在成为“武汉新工业的旗帜”
15、。市政府明确提出,通过5年的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规模化经营的武汉制造品牌产品,塑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企业”。 三是武汉经济圈的发展将使武汉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调动、聚集资源,专业化分工将进一步深化,武汉市将在与周边城市的良性互动中日益强大起来。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武汉经济圈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的实施对于武汉产业结构的提升、资源的供给、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武汉经济实力的增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经济圈的意义首先在于,经济圈内不同城市之间分工与协作的深化会促进经济圈整体效率的提高,增强经济圈内企业或城市相对经济圈外的企业或城市的竞争
16、力。经济圈内的城市通过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梯度发展可以改变原有的产业布局大而全、小而全和产业结构严重趋同的现象,作为经济圈龙头的武汉市可以通过向周边城市输出传统产业来促进自身现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同时,武汉市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利用资源,增强武汉企业竞争力。其次,经济圈内的城市可以通过良性循环实现共赢。武汉市通过加强与周边8市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将有力地促进周边8市的发展。得到辐射和带动的周边城市又是武汉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服务圈”,它们反过来会促进武汉市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形成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联合互动的良性循环,武汉市的综合实力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必将越来越强大。 摘自学习与实践2003年
17、第5期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报告 武汉市人民政府课题组 一、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现状:比较优势与劣势 (一)经济总量占据全省一半以上,但综合实力还不够强。 2002年,武汉城市经济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面积(61347平方公里),集聚了全省50.4%的总人口(3040.79万人)、59.9%的国内生产总值(2979.97亿元)、53.1%的地方财政收入(129.24亿元)、57.2%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0.3亿元)、61.8%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58.4亿元),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经济中心区,综合实力较强,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与沿海地区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经济圈经济
18、总量规模差距较大,整体实力还不强。 (二)产业基础较好,但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 武汉城市经济圈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一些领域的优势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但与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农业比重过高,工业比重过低,工业对农业带动作用不大。二是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产业链短。三是传统产业、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经济结构调整滞后。 (三)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但网络体系尚不健全。 内河运输系统、铁路系统、公路系统以及航空港、信息港网络系统等构成了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通信走廊,随着全国交通网、信息网的建成和完善,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通信体系将初步形成。但也还存在部分设施
19、不对接、功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四)经济的内在联系不断增强,但市场壁垒和障碍仍然未完全消除。 近年来,各城市在发展战略上加强了与武汉特大中心城市的互动发展,加强了与武汉以交通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联系,武汉的商业连锁已进入各城市,重点优势企业的联合、人才交流等也有进展。但圈内各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准入、质量技术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户籍制度等形式的地方保护,市场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结构和分布不合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优势不能互补,集聚和扩散效应不明显,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市场监管机制。 (五)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政策规范、资源整合尚显不足。 近年来,各市出台了一系列
20、优惠政策,软硬环境不断改善;在产业布局上,建设了一批产业密集园区,以园区化集聚为特征的发展格局开始形成,为产业布局的优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产业重点的战略协调、空间开发的梯度对接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六)生态和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和保护不够。 武汉城市经济圈内生态和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水资源在各类城市圈中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但目前武汉及周边城市在生态、自然、旅游资源等方面缺乏统一协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人水关系、人地关系、人林关系比较紧张,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从短期看,武汉城市经济圈的比较优势主要有五点:一是武汉市的“大市场”优势;二是武汉市的产业“龙头”优势;
21、三是武汉周边城市人力、土地等资源优势;四是交通优势;五是内部错位发展的优势。武汉“首位”度高,这既是制约武汉及周边城市发展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以武汉为“龙头”、实现圈内错位竞争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定位:思路与目标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以构建产业链、价值链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整合资源,实现双赢,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采取“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模式推进城市经济圈建设。以利益为纽带,就是要坚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实现共赢互惠。以构建产业链、价值链为主线,就是要改善
22、和扩大供给,以区域内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为依托,通过产业分工和资源整合,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扩大需求,依托各类市场,拓展产品及服务市场,实行利益共享、价值均沾。以企业为主体,就是要培植大企业、大集团,增强企业实力和竞争力,发挥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现在开始,用10年左右的时间,以一个高于全省、同时又符合实际的发展速度,初步把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成为中国中部上接成渝、下联长三角的“核心层”,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而向长江中游经济圈方向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对应于沿海三大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的我国重要经
23、济增长区之一。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分“三步走”。第一步:重点建设基础设施网;着力提升武汉城市功能,建设和完善“武汉大市场”的服务体系,构建区域共同市场框架;壮大武汉市的“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初步打造九大产业链;构建区域共同市场框架,编制协同发展规划,以武汉与周边城市合办开发区等形式,优选和实施一批合作开发项目,初步形成经济共同体工作机制。第二步:依托重大项目,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网,形成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和初具规模的产业链,形成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市场运作机制。形成以武汉为“龙头”,周边为配套;武汉为“前店”,周边为“后厂”;武汉为“研发”和技术密集型,周边为“运用”和劳动密集型的产
24、业格局。第三步:强化武汉市的极化和武汉城市经济圈的核化功能,拓展城市经济圈的聚集辐射范围,在湖北和中部地区率先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规划和推进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圈,形成对应于沿海三大经济圈的重要经济增长区。 三、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工作: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空间一体化。 1.完善公路网。加快武汉公路主枢纽的建设,重点完成武汉市中环线向外辐射的出口高速公路的“环形放射状”路网;以现有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为支撑,加快区域内城市间的高速公路建设,完成各城市所辖县、市之间的高等级干线公路的改造,形成公路网络化、客运便捷化、货运物流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安全和品质最优化的公
25、路运输体系。 2.建设水运网。继续实施必要的航道治理工程,形成以长江、汉江为主通道,并沟通其他主要通航支流的干支联网的区域航道网;加强专业化码头建设(如集装箱码头),大幅度提高港口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运输船舶更新改造的力度,大力发展江海直达运输、汽车滚装运输、液化石油及沥青等特种运输;注重水上旅游航线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圈旅游事业发展。 3.提升铁路网。重点完善既有铁路干线,提高既有铁路的装备水平,加快既有干线铁路全面提速及加快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建设,推动铁路支线、专用线的配套建设,形成以高速铁路为主骨、快速线路为构架、普通线路为分支的铁路运输体系,增强武汉城市经济圈发展的铁路辐射能力。 4
26、.提升航空港。加快武汉机场第二航站楼的建设步伐,增加省内各机场间及其至全国旅游城市的航线和航班密度,开辟国际航线,进一步提升武汉航空中心枢纽地位。 5.加快建设信息网。跨越式发展邮电通信和信息网络,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信息高速公路”,构建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经济圈共同的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系统,积极推进教育科研信息化进程,规划和建设城市经济圈公用信息交换平台,大力推动经济圈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和公共领域信息化的建设。 6.加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以西气东输和川气入汉为契机,推动城市经济圈内能源电力项目建设;加快农网和城市电网改造步伐;着眼于资源
27、开发、保护与共享,共同做好长江、汉江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堤防、水利和退耕还林项目的建设;以山地、河流、农业、森林生态保护区为基础,提高区域内森林绿化覆盖率,形成生态绿色经济圈。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 1.优化城市经济圈产业的空间布局,突出特色性,实现差异发展。武汉市要发展符合中心城市特点和要求的现代都市型、高度产业关联型和强力辐射型、高技术含量型和高附加值型、低能耗型和无污染型、高收入弹性型产业,建立起与发挥中心城市基本功能聚散功能相匹配的都市型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与中心城市聚散功能直接相关的金融业、交通通信业、商贸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文化产业等高级形态的
28、第三产业和关联度、附加值较大的光电子信息、汽车、钢铁、机械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等制造业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其他各市应围绕为武汉市配套和发挥优势特色,发展配套产业和特色经济。通过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在城市经济圈内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各城市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形成区域性价值链共同体。 2.做大做强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葛店新技术开发区为主,依托现有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连接鄂州、黄石和孝感,扩大“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群,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应达到1500亿元。 壮大生物技术
29、及新医药产业。利用科技研发及制造优势,以健民、中联药业集团、潜江制药、鄂州药谷为依托,整合周边城市制药业,形成现代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群。 推进汽车制造业的联合,形成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群。以东风、神龙为主体,积极推进区域内汽车零配件企业重组和联合,形成具有武汉地缘优势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研究、制造、营销服务体系,力争经济圈2010年生产各型汽车70万辆。 提高装备工业的现代化水平。支持武船等骨干企业发展新型船舶和船用设备,提高船用设备的配套能力;支持高压输变电设备开发,形成输变电设备整体的生产配套能力;发展数控重型和精密机床、大型宽台面双台联动及数控板材加工机械、数控激光加工设备;大力发展城市污
30、水处理、垃圾回收等环保设备。 做大做强原材料工业。以武钢为龙头,冶钢、鄂钢为骨干,推进钢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形成钢材制造及深加工产?集群,力争经济圈2010年钢铁产量达到1800万吨,产值1000亿元;重点支持华新水泥集团兼并重组,大力发展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材料为重点的建材工业;重点支持武汉石化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发展以大型乙烯为主的石化精深加工产品;发挥我省磷、盐资源优势,推进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加快精细化工产业发展。 改造提高轻纺工业。加快棉纺织、服装行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步伐,扩大棉纺织产品出口,提升武汉及鄂东服装走廊中太和、美尔雅、多佳等名牌服装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加快鄂州多品种
31、化纤、仙桃迈亚等印染项目建设,着力提高印染后整理加工水平,开发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中高档服装面料;支持晨鸣纸业等企业走林浆纸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提升壮大造纸行业生产规模和效益;以“武烟”为重点,继续推进烟草行业重组和结构调整,发展烟草产业链,力争2010年创造100亿元的烟草产值。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武汉为农副产品营销中心,周边城市为生产加工基地,延伸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链,重点发展以仙桃、天门、潜江及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丘陵地带为主的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支持发展大别山区、幕阜山区特色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蚕丝生产基地,并依托龙头企业实施规模化经营。 积极培育城市旅游经济圈。以长江黄金
32、水道和汉宜、汉十高速公路为纽带,以武汉都市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四大旅游产品为主线,充分发挥武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大周边地区旅游开发力度。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充分发挥武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深化传统物流体制改革,优化物流网络布局,加快建立适应武汉城市经济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运作规范、网络发达、技术先进、效益良好、市场营销能力强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物流园区和物流产业链。 (三)加快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1.建设和完善区域金融市场。充分发挥武汉金融服务辐射功能,打破武
33、汉及8个二级城市之间金融市场方面人为设置的各种界限,形成城市经济圈内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资源在圈内自由、快速流动及合理、高效配置。 2.建设武汉全国性的粮食、棉花、油脂等大型中心批发市场。巩固发展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工业品批发市场,形成3个5个交易额过百亿、现代化管理程度较高的消费品市场。依托产业和产业优势,发展钢铁、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及服装、光电子及其他高技术产品等重要工业产品区域性交易市场,提高石油、建材、机电、汽车等生产资料市场的规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3.进一步发展人才和劳动力市场。 4.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整合各城市产权交易市场,形成以武汉产权交易中心为主体的覆盖城市
34、经济圈的产权统一交易市场。 5.发展一体化的技术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区域性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城市经济圈技术创新能力。 6.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 (四)建立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 1.围绕建设“一核两翼两轴圈层”,构筑武汉城市经济圈空间布局结构。以武汉为核心,以“黄鄂黄”和“仙潜天”为两翼,以沪蓉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为轴线,以农田、山体、湖泊等对城市进行有机分隔的开敞空间为圈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以形成真正的“大武汉”。 2.完善规划体系,编制武汉城市圈建设规划。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由省政府统筹安排,组织编制武汉城市圈建设规划。 3.进一步撤并乡镇镇区和农村居
35、民点,促进城乡空间布局集聚优化。 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 (五)建立完善协调机构,实现运作机制的市场化。 1.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对城市圈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探索组建武汉城市圈合作发展委员会,负责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规划。 2.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性行业协会。 3.建立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方案。 四、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政策环境:若干政策建议 (一)中央政府政策支持。 1.国家财政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加大对武汉城市经济圈内各城市在调整机关工资、调剂社保资金、扶助贫困县区等方面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争取中央政府建立对武汉城市经济圈短期和中长
36、期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扩大转移支付规模;争取中央政府对城市经济圈内符合前置条件的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和项目的财政补贴和财政直接投资。 2.国家税收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在税金缓征、先征后返等方面对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支持,引导符合前置条件的企业积极做好有关准备、协调和配合工作。 3.国家投融资和金融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加大对城市经济圈内高速公路、国际机场、防洪排涝、退耕还林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的投入,改善城市经济圈内的公共服务条件;争取中央政府加大对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支持,适当下放贷款权限,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加快金卡工程建设;争取中央政府支持建立产业
37、投资基金、发行政府公共投资债券和企业债券,推动武汉市商业银行的改革重组,支持武汉更多地引进外资金融机构。 4.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对圈内各城市进行传统产业改造特别是武汉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支持,争取中央政府对各城市进行企业关、停、并、转和改革重组以及有关人员分流、社保接续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国家继续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认定、税收以及高新产业项目的战略投资(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政策等方面给予的优惠。 5.国家区位控制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采取有关控制措施,引导符合本地区比较优势的项目和厂商落户或进入本地区;争取国家在圈内设立一些新的专业经济技术开发区,适当将一些省、市级开发区升
38、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争取国家进一步扩大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使用权限,调减土地使用费上交中央的比例,扩大武汉出口加工区的政策适用范围,打通使用各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已有政策等。 (二)省政府政策支持。 1.理顺管理体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现国税、土地、药监、口岸由各城市统一归口管理,省直部门对各城市市直部门行使领导和监督、检查权。按照省级统筹的原则,深化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实现社会保障省级统筹;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区域内户籍一元化管理,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改进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 2.完善产业政策。采取投资补贴和奖励办法,加大对光
39、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钢材制造及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旅游等主导产业的投资引导力度,引导境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武汉设立总部或地区性总部。严格市场准入,规划的重大产业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到相关技术标准、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3.加强财税和投融资政策支持。 进一步完善城市圈内的财政体制。税收严格实行属地征管,切实理顺税收征管关系。财政体制分享比例和基数的确定,要保证各地切实获得本地经济发展的利益。对收入增量集中部分,主要用于支持城市圈的发展。按照规范的转移支付办法,在确定政策性增资、社保资金、科技资金等转移支付时,对武汉城市圈各市按实际应得数全额拨付。 制定统一
40、的财税政策。全面清理正在执行的财税政策,避免因税费政策的区别造成部分产业、部分单位的恶性竞争。建立健康有效的财税政策协调机制,避免因地区利益影响企业和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税收分成、税收返还等激励政策,向城市圈倾斜。在城市圈建设期内,对城市圈涉及的科技三项费用、高新技术发展引导基金、重大技术开发基金和国家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基金等资金,在安排和使用上给予适当倾斜。 适当调整财政投资方向。适当增加城市建设资金的预算安排,加大省财政对城市圈内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信息四大通道建设和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地区的水、电、气的投入,改善城市圈内的企业发展硬环境。充分利用积极财政政策机遇,将
41、国债资金主要用于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城市圈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和改进对城市圈的财政补贴。继续执行对外来人才的优惠政策,支持对产业工人的培训和培养,发挥财政对高技术产业投入的引导作用。增加科研与开发补贴,对企业直接进行科研资助,或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同而给予资助。 加大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建立项目建设前期基金、工业企业发展基金、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基金,并列入当年预算;对中央、省级的财政技改贴息、新产品开发贴息、技术创新基金贴息及生产调度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及时拨付。对外来投资,在财政贴息、前期费用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建立武汉城市圈建设基金。
42、基金的来源可分为三块,即省财政从预算中安排一块,圈内各城市财政预算安排一块,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一块。武汉城市圈建设基金主要用于城市圈建设总体规划必须实施的重点项目的财政投资、贷款贴息等。 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发行武汉城市圈建设债券。支持武汉改革重组商业银行,整合产权、技术市场。 4.加大对开发区的政策支持。将具备条件的各城市市级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并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赋予开发区灵活的土地政策,调整开发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平衡。调减土地有偿使用费、排污费等上缴的比重,以支持开发区建设。摘自长江论坛2003年第4、5期 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 武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
43、组 武汉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用5年10年把武汉建成华中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这是一个适时而紧迫的课题。 武汉金融业兴起于清末。1861年,英国汇隆银行来汉设立分行。随后,俄国华俄道胜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美国万国通商银行等近30家境外银行相继在汉设立分行或合资银行。与此同时,内资银行也纷纷落户武汉。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率先在汉设立分行;1906年,户部银行(后亦称大清银行)汉口分行成立。到1926年,先后在汉口开设的国内银行共有52家,其中总行9家。据史料记载,1948年,素有“汉口华尔街”之称的江汉路南段一带,在不到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矗立着100多家中外
44、金融机构。当时汉口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性金融中心。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武汉金融业迅速发展。伴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武汉作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显现,金融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一种以地区经济中心为基础,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资金融通和聚散的网络体系。发展武汉金融业,建设华中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建立一个机制、完善两个体系、形成三个中心”的目标,使武汉的金融业在服务地区经济中获得发展,在发展中确立武汉金融的区域中心地位。 一、建立地方政府、金融
45、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相互协调配合的有效机制 依据中央对地方政府做好金融工作的要求,适应中国入世后金融发展新形势,可以成立由市政府领导,银行、证券、保险监管和市计划、体改、财税等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武汉金融工作联席会,可聘请知名金融专家参加,指导、组织和协调武汉金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建设与发展。并设立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要研究武汉地区金融业发展战略及华中地区金融中心建设,对全市金融业发展进行日常性沟通协调;建立在汉金融机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为在汉金融机构提供地方行政服务,向金融机构发布各类经济信息、推介重点建设项目;负责管理地方金融机构。 二、完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 武汉建设全社
46、会联合征信体系宜采取“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通过政府特许经营授权的方式,设立地方性的资信公司,并把业务严格限制在武汉经济区内;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市场选择为主、政府或管理部门选择为辅的方针,允许各种经济成分设立资信公司,逐步实现区域性资信公司向全国性资信公司转变,进一步完善征信制度,使武汉市的信用体系与全国乃至国际接轨。 三、完善各类金融市场要素体系 (一)建立规范、高效的产权交易市场。要以技术产权和资产权益交易为重点和突破口,尽快建立全市相对统一和集中的产权交易机构和网络,鼓励并规范各种企业资产的挂牌交易,突出对民营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以股权交易为主要形式的投融资服
47、务,提升武汉产权交易市场功能。要进一步扩大产权交易市场服务范围,规范和完善有关配套政策,拓展产权交易功能,适时推出新的交易品种,理顺市、区、行业产权市场关系,并积极向整个华中地区延伸,建立统一市场网络,加强与外地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拓宽与国际有关市场的沟通渠道,将武汉产权交易所建设成为立足武汉、辐射华中乃至全国的产权交易市场。 (二)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首先是加快发展武汉投资基金业。抓住国家加快基金业发展的时机,实质性地推动武汉市基金的产业化进程,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设立投资基金;创新基金品种,在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开放式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基金、衍生金融市场基金等;进一步加大对外资进入武汉基金业的招商组织力度;完善基金管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基金经营的效率和资产安全,有效防止道德风险和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今后一段时期武汉市投资基金的发展顺序拟为: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中外合作投资基金。当务之急是争取设立扶持武汉地区光电子产业及相关强势支柱产业超常规发展的投资基金。同时,为促进和加快投资基金的发展,尽快出台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其次是积极扩大股票发行规模。武汉应抓住机会,通过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扶持和推荐武汉光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上市,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75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