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立刻试着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进温水中,不去惊吓它,它将呆着不动。现在,你慢慢加温,当温度从华氏70度升到80度,青蛙仍显得若无其事,甚至自得其乐。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虚弱,最后无法动弹直至死亡。,常识:一把豆子撒在水里,最多生出豆芽;一把豆子撒在贫瘠的土壤里,长出细弱植株,产量低甚至绝收;如果把一把豆子撒在肥沃的土壤里,植株强壮,硕果累累。,袁隆平说水稻高产的因素有三:土壤、种子、方法。其中土壤是第一要素。,基础教育就是:为学生健康成长耕耘肥沃的土壤终身受益。,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
2、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教育方针,十八大“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先发展 改革创新,促进公平 提高质量,育人为本,规划纲要,计划系统,督查系统,反馈系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养成教育,一个核心,三项保障,两大重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瑞富,良好习惯重要性,“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
3、,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小习惯成就大未来。,1978年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集会,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良好习惯。”“我想 教育 这个词,往精深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 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回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上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游戏,必须化为习惯,才能一辈子受用。”“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另一种是妨碍他人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4、。”,当代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过去我们的教育说得多,做得少,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在相当程度上进行了认知教育,其弊病是知行脱节。古人云“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知行统一 2001年6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一种自然动作,是不加思索就自觉地、经常地、反复去做的行为,“习惯成自然”,是一种定型性的行为。,1、简单,习惯的特征,2、自然,3、后天,4、情境,5、可变,最简单的东西,
5、往往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东西。,自然就是不加思索、不用思想去控制的行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惯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现的相同反应。,定型性并不是绝对的。为转化后进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三个习惯,反应倾向,行为习惯,思维习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说:“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日本川岛隆泰教授说:“教育的本质是对人脑进行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脑。”,师生的良好习惯 就是学校的教育质量。,培养师生的良好习惯 就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的突破口。,不能把良好习惯养成停留在技术层面,而要放在教育本质及规律层面对待。,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能自我提出教育目标,自觉有效地进行“新我战胜旧我
6、的斗争”,而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能力。,德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具体方法归纳如下几个方面:,1、认知教育(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即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必要性、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从理论上、实践上认识自我教育的意义,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奠定思想基础。,2、建立组织(自我教育的群众性)班委会(自荐、选举原则)日常管理小组(在自愿、轮流、优化原则)互助组(前后座4人)帮带组(同桌2人)卫生清洁岗(按座次轮流)公物管理岗(按班级物品编号承包给学生)。值日班长岗(按学号轮流)值周班,3、制定班规(自我教育的科学性)民主制定班规班法,如义务法、权利法、组织法、
7、岗位法、行为法、活动法、考核法、奖惩法等。制定这些法规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明确规范。,4、开展活动(自我教育的实践性)将学生的认识、成立的组织、制定的班规引入活动之中。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轮流性的,学生轮到时必做;一类是固定性的,到时人人都要做(分为每日、每周、每月必做的事,这些事中有个体性的、集体性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被动行为,自发行为,自觉行为,自动行为,不需外部不需自制,不需外部自我监督,外部提醒督促,行为水平阶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我教育说明书”,培养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迅速确定学习目标,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魏书生培养自学能力,
8、还给学生学习的本来面目 教学本质的回归。,学生背起书包,来到学校,走进学室,遇到问题,查阅资料,没答案问前面这个人。,打开学材,开始学习,还有不会,教学观,六步自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既是方法也是好的习惯),同学商量,想学,敢学,会 学,恒 学,乐 学,孩子学习成绩与他们学习习惯水平成正比。,学习水平阶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大课间活动”为切入口,“只要抓 德育和体育,就不愁没分数。”你信吗?,如“写字”,其它“优秀教育元素”,切入口,好,魏书生说过:让学生们时刻认识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把学习、生活中的事当作是自己的责任田,而不是为老师或家长“
9、打工”。,教育的理念是虚的,只有将理念融入到某些载体中变成行动,坚守住,才可转虚为实。,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思想为指导。,抓手:“小”、“近”、“实”、“恒”。做得“细”、“深”、“久”、“新”。,策略:把理念转化为师生的观念,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形成学校文化。,实施策略,空间上:纵向到底,横向到角。时间上:只有开始,没有终结。,民主化,决策过程要民主多商量,培养学生的人性和个性,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教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五个一分钟,一、每天在家至少做一分钟的家务。,二、每天至少写一分钟的日记。,三、每天至少唱一分钟的歌曲。,四、每天至少练一分钟的踏步走。,五、每天至少一分钟的记忆力比赛。
10、,这些做法具体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某个层面。,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首先从爱父母和爱周围的人做起的习惯。,要求学生时常劝戒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鼓舞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活跃文化生活,焕发学校勃勃生机。,使学生步调一致,自我约束,增强凝聚力。,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性,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七个一分钟,想大事做小事 细节决定成败,万人口升入大学数全省名列第一;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入清华北大数分别为19、20、22、23、22、23、26、24名。,近十年,国、省创新科技大赛,43次团体第一名,2186人次
11、获第一或一等奖,师生制作20多万件科技作品,获国家专利2128项,其中8项转换成生产力。,盘锦市 教育成就,2007年教育部周济部长视察盘锦教育激动地说:“素质教育在盘锦找到了答案。”,八个学习习惯,1、制定计划的习惯;2、预习习惯;3、适应老师的习惯;4、自己留作业的习惯;5、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6、整理错题集的习惯;7、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育人九法,一、点亮“盏盏心灯”。,在班级的黑板右上角,每天都由学生写上一则格言或警句。,二、常照“行为镜子”。,学生课桌右角贴“座右铭”卡片:第一,自己最崇拜人的名字和照片;第二,自己要追击的同学的名字;第三,针对自
12、己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三、自我“精神充电”。,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位自己崇拜的伟人,书桌内放有这位伟人的传记,树立人生航标。有时,在上课前三分钟,进行“集体充电”。,四、主办“智慧展览”。,按学号轮流主办“班级日报”。其内容有报摘、有日记选等,但主要是反映班内、校内的新鲜事。,六、加强“体育锻炼”。,他的学生冬天每天跑5000米,夏天3000米,做仰卧起坐或俯卧撑100个,坚持一分钟踏步,男女生同样。,七、撰写“自我教育说明书”。,他的学生如果违犯了班级常规,或者某项任务没有及时保质保量完成,那么,这名学生就要写一份说明书。,八、行使“主人权力”。,行使“主人权力”是魏书生最高明的
13、办法。他常说,教师是学生公仆,学生才是学校的真正主人。(以生为本),九、享受“快乐人生”。,他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畅谈竞争的快乐、吃苦的快乐。,五、坚持“道德长跑”。,学生每天都需要写一篇日记,天天坚持,魏书生称之为“道德长跑”。,魏书生早在70年代末就开始了今天称之为的活动课程、环境课程而且协调地与学科课程一起发展。,1、音乐类活动课程课前陶醉在一支歌里、轮流教唱歌、唱军歌、每周一歌等。,2、体育类活动课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坐、俯卧撑,每天跑5公里,全班学生坚持练气功,一分钟踏步,滑冰,打雪仗等。,3、劳动类活动课摸鱼、开荒种地、拣鸟蛋等等。,4、综合类活动课班级日报、新年联欢
14、会、科学家故事会、世界之最班会、诗歌朗诵会、讲演比赛、棋类比赛、看电影、听广播、到社会上做好事、春游等等。,这些活动类课程培养了学生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培养了能力、发展了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基础。,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所谓计划系统:,就是和同学一起讨论,制定从时间到空间,从小事到大事,从事到人,各个系统都尽可能统筹兼顾的班规、班法、计划、制度。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让大家明白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事什么时间做。”,魏书生把学生要干的事分成六大类34件事:,每天必须做的6件事;每天按学号
15、轮流做的3件事;每周做一次的3件事;每学期做一次的9件事;不定期做的6件事;渗透于语文教学中的7件事。,良好习惯养成系列项目,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教师抽检。,监督检查系统包括:,“计划了的事,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持之以恒,落到实处。”,总结反馈系统由四方面组成:,个别反馈讨论班干部反馈班集体反馈家长反馈。,计划系统 将人、事、时落到了实处;监督检查系统保证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得到实施;而总结反馈系统则保证了时空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时,从实际出发得到及时的修改、补充,甚至废除。,以上三个系统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相制约,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管理水平,三流的管理靠
16、权力;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一流的管理靠理念。,科学化,首次慢动,系统计划,持之以恒,形成习惯,操作流程,逐渐加度,控制时空,心血来潮式,苦中求乐,失中求得,敬天爱人,超越自我。,学生,教师,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及宽。,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如诗如画、如舞如歌。,挖掘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抓住反复点,促进飞跃点。,1、从建章立制做起。,2、靠活动推进。,3、要靠文化熏陶。,4、从小事和细节做起。,养成教育的措施,5、要统筹人、事、时。,6、要靠科学管理。,我们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校都“动起来”,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让所有的学生都“飞起来”,让所有的教育参与者都“沟通起来”。,付出
17、,收获,点燃学生脑子里上进的火花,激发养成好习惯的欲望。产生欲望,就好比一辆静止的汽车刚打着了火,第一次推动不能太急,要慢慢来。“不怕慢,只怕站”。不求一步到位,但求循序渐进的节奏,这一节奏看似缓慢,但每一步都要发挥出效力。“欲速则不达”。,首次慢动,初始实施前几周应强化训练。,经过一两个月的慢而不站的训练后,最差的学生也适应了这个规律,就要研究动的量和速度了。在加度过程中,始终让学生立足于自我竞赛,一天一天超越自己。加度阶段是学生的困难期,教师要多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多设想,这段时间必须有极大的耐心。,逐渐加度,1、民主制订计划。计划必须明确具体,最好有天、周、月、学期、年的量,进行系统训练。2
18、、向管理要效率。引导学生把自己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注重形成的能力、精神、品质迁移到德智体等方面。,系统计划,控制时空,1、自控:方法一,要求每个人定期填写心里病例和学习病例;方法二,定期进行自我总结;方法三,每天统计“三闲”数字。,2、互控:指导学生在空间上夺取不良习惯的地盘。例如,定期评比最好的与最差的,组成互助组等。,3、师控:时空的条件保证,努力使学生时空都在预定的、有效的控制之内。即使野游、娱乐也不是单纯的玩,也要进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渗透,再对不良习惯可能萌发的时空加以控制,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落到实处。,持之以恒是量的积
19、累,量的积累必将促进质的飞跃。,形成习惯,经过缓慢的首次推动,度过了困难期,制定了系统的计划,又创造了一个执行计划的时空条件,能够做到了持之以恒,学生就好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运行了。,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强制执行中小学校每月至少一天到校外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每天有一小时体育锻炼。”,谢谢倾听与交流!,手机 QQ号1158088383,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他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他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7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