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改文)反倾销中欧盟对华厂商市场经济地位法理判定的实证——基于标准1考量要素[1].doc
《1.(修改文)反倾销中欧盟对华厂商市场经济地位法理判定的实证——基于标准1考量要素[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修改文)反倾销中欧盟对华厂商市场经济地位法理判定的实证——基于标准1考量要素[1].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反倾销中欧盟对华厂商市场经济地位法理判定的实证基于标准1考量要素 刘悦(会计XXXX班,学号)摘要:本研究对2003至2013年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件中135家中国厂商市场经济地位标准1法律判定中的考量要素同时使用非对称二元变量关联系数和基于卡方检验的类别变量关联系数测算了考量要素间的关联,根据测算结果分析了涉案产品上游产业国有或集体集中度、产业税收优惠、应诉厂商重要成员政治背景和股权转移对微观维度市场经济地位判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微观维度下欧盟对华市场经济地位判定实践存在自由裁量权带来的任意性问题,微观维度的市场经济地位判定结果并非如欧盟反倾销法规阐述完全属于应诉厂商异质性的结果,外资和私营
2、应诉厂商与国有和集体应诉厂商相比并非一定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关键词: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欧盟,法理判定一、研究动机、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市场经济地位是WTO框架下所允许的西方大国对华施行的歧视性反倾销法规。根据中国历年应诉反倾销经验,对华贸易和反倾销大国的欧盟一旦对中国和其他国家一起实施反倾销措施,中国厂商税率要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厂商,究其原因与中国厂商难以通过欧盟市场经济地位检验有着重大关联。2013年欧盟对华光伏组件反倾销案件中无一中国厂商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以致所有厂商在初审中均被判定存在倾销行为。根据WTO和欧盟相关统计,尽管WTO规定中国将在2016年12月取得整体市场经济地位,近年来中
3、国遭受反倾销措施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历年成功获得欧盟市场经济地位的中国应诉厂商不仅数量屈指可数,而且在2010年以后无一家中国厂商在应诉欧盟反倾销中成功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如图1所示。图1 历年中国遭受反倾销数与获得欧盟MET中国厂商数 成功获得欧盟MET的中国历年厂商数据来源于欧盟贸易保护公告搜索。中国历年遭受外国反倾销数量来源于WTO官网。中国厂商能否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应诉反倾销的成败(周灏,20111),然而欧盟对于微观维度市场经济地位法理考量要素纷繁冗杂,为了挖掘诸多要素之间的关联以及隐藏在关联背后欧盟判定倾向以及基于产业利益的深层次考量,本研究借鉴了数据挖掘中的聚类
4、思想,对争议最大的欧盟市场经济地位标准1的考量要素关联进行测算和分析,为揭示市场经济地位的歧视性本质、提高中国厂商市场经济地位申请成功率、帮助中国厂商有效应诉反倾销提供实证支持。从欧盟于1979年对华进口糖精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以来,一直有学者和业界人士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而展开探讨,大多从国家或产业层面评估中国市场化程度,站在微观厂商应诉视角的相关文献主要是基于法律和会计。法律视角的国内外文献通过分析WTO协议和各国国内法市场经济地位的法理规定结合经典案例争议焦点,主要观点为欧盟市场经济地位法律阐述不明晰(Changho,20052),不仅违背了WTO反倾销协议(俞燕宁,20123),而且
5、实践中存在判定不统一与不合理性(朱丁普4,2012),导致中国厂商反倾销税率明显高估,因此法理上和实践上均存在需要调整之处(Robert,20125;Barbara,20136)。会计视角的文献主要总结了影响应诉厂商市场经济地位申请结果的会计因素(潘煜双,20067),并进一步实证分析了会计准则趋同对微观厂商市场经济地位申请结果的影响(刘爱东,20098,20139)。然而法律视角的观点缺乏微观厂商统计数据和合适的测量方法来支持,自然也无法数量分析欧盟对于中国厂商市场经济地位判定的诸多考量要素的关联及其背后的原因;会计视角偏重于分析中国厂商申请市场经济地位的技术层面问题,忽略了技术层面背后基于
6、竞争的各种宏观利益考量要素。以往文献尚未就三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第一,法律要件上认为微观维度的市场经济地位判定具有不合理性观点缺乏微观厂商数据和合适的测量方法来支持。第二,没有回答微观维度的市场经济地位判定是否确实如欧盟反倾销法律阐述是属于企业异质性的结果。第三,私营和外资厂商相比国家和集体厂商是否一定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未有相关证据支持。综上所述,基于微观厂商视角的应诉实证能够支持更为深入的反倾销研究(苏振东等,201210),特别是将实证与国际经济法研究相结合是一种发展趋势,然而微观层面的应诉信息难以获取使得从应诉厂商层面来探索市场经济地位申请、抗辩及最终结果的实证研究成为一个“黑箱”。为了
7、突破该现实困境,本研究按如下研究思路来探索微观维度欧盟市场经济地位判定的考量要素以及要素关联所反映的深层次原因:首先,通过研读欧盟对华反倾销涉案产品的法律文件来抽取和提炼欧盟对中国厂商市场经济地位标准1检验的考量要素;然后,以考量要素为研究变量,鉴于变量的非对称性特征,同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非对称变量测量系数和基于卡方检验的类别变量关联系数来测算要素关联和划分要素类,进而挖掘要素关联所反映的深层次联系与战略考量。由于欧盟市场经济地位的5项标准中,标准1是中国厂商最难通过和考量要素最多的标准(孙凤英,201111),和偏重技术层面厂商会计信息检验的标准2相比,标准1的检验内容更能体现欧盟市场经
8、济地位检验技术层面背后的各种深层次考量,因此选择标准1考量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合理性。二、欧盟市场经济地位标准1考量要素分布统计与关联度测量方法(一)考量要素的应诉厂商数量分布借鉴Robert(2012)的分类方法,通过研读欧盟贸易保护公告搜索数据库中2003年至2013全部74起中国应诉欧盟反倾销案件的调查公告欧盟贸易保护调查公告搜索: EC Trade Defence Investigations SearchEB/OL.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4月14日.http:/trade.ec.europa.eu/tdi/completed.cfm;本研究在整理中国涉案产品和应诉厂商名单时同时参考
9、了世界银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和欧盟贸易保护调查公告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是根据各国官方贸易数据库中披露的数据整理而来的,最新数据到2013年底(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4月14日),而欧盟数据库则是实时更新的,当两个数据库出现不一致时,本研究以欧盟数据库为准。,抽取、提炼出欧盟对标准1的27个考量要素,每种考量内容和由该考量而被拒绝市场经济地位的中国厂商数量分布如图2、图3和图4所示 欧盟可能会对一家厂商存在两种及以上的考量。图2 考量要素F1-F9的厂商数量图3考量要素F10-F17的厂商数量图4考量要素F18-F27的厂商数量从数量分布上看考量要素多达27种,但厂商数量分布集中在前9个要素上
10、,其余17个考量要素的厂商数量均在10以下。如果以20家厂商数量作为关键和非关键要素的分界线,那么关键要素仅有9个,该结果与Robert(2012)结果基本一致。大部分考量不能直接证明中国厂商存在显著政府干预。其中,“营业执照或公司章程有限额规定F11”、“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取贷款F8”、“营业执照期限短(1年)F20”和“党组织参与职工福利分配决策F23”与应诉厂商是否存在政府干预并不相关;“所属行业在调查期间存在政策性支持或补助F1”和“主要投入原材料的国内市场定价机制存在政府政策性干预F2”考量的是涉案产品所属产业及其上游产业;“与国有企业等具有政府背景的组织存在往来或借贷业务F3”和“主
11、要原材料供应商或往来方为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F4”考量的是中国厂商往来方的所有权性质;即使是“目前或曾经为完全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F6”和“重要股东、董事会成员或高管人员具有国家背景F7”也不能实质证明应诉厂商存在显著政府干预,因为前者将经过市场改制的企业视同为调查期间仍然是国有企业,后者根据个别董事会成员及高管人员的政治面貌推定应诉厂商存在政府干预。值得注意的是,因“未回复或未提供充分信息,提供错误、矛盾、伪造信息F12”而被否定的厂商数量最多,为42家,侧面反映应诉厂商在较短的规定时间内提交具备证据属性的抗辩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测量方法与样本如果将每一种考量要素作为一个变量,则变
12、量只有两种值:该种考量存在为1,不存在则为0,从信息含量上看变量为非对称二元变量,即样本中0-0配对为无意义配对。理论上选择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非对称二元变量系数是合理的(H.Jiawei, K.Micheline,200112),但统计学上非对称二元变量关联系数不能提供显著性检验。如果选择以卡方检验为基础的关联系数,当样本中0-0配对较多时,可能会对弱关联测算出高显著性(朱星宇,陈勇强,201113)。考虑准确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同时使用最著名非对称变量关联系数Jaccard、基于卡方检验的类别变量关联系数Phi和最严格类别变量关联系数Goodman-Kruskal tau来测算要素关联。 从20
13、03至2013年欧盟披露的所有74起对华反倾销案件中,查阅到有288家中国厂商申请了市场经济地位,在标准1上欧盟只披露了没有通过检验的162家厂商的抗辩细节和判定考量,其他厂商抗辩信息没有披露,标准1是5项标准中未通过厂商数量最多的标准。27个考量要素中,前9个关键要素上的厂商数量超过了20,其他要素的厂商数量均在10以下,因此只测算前9个关键要素的关联度。27家厂商在9个关键要素上的变量值全为0,由于无意义0-0配对样本数量过多可能会使基于卡方的类别变量显著性结果不准确,因此这27家厂商也予以剔除。最后剩下135家抗辩信息完整的厂商可以进入测算样本。四、欧盟市场经济地位标准1考量要素关联度结
14、果与分析(一)考量要素关联与显著性利用SPSS19.0输出非对称变量关联系数、基于卡方检验的类别变量关联系数和卡方检验结果后,还需要设置阈值来划分考量要素类,类中要素应该具有较强关联和良好显著性(刘军,200914)。根据输出结果, F1到F5要素、F6与F7要素分别显示出较高的关联系数和良好的显著性,可分别聚为要素类。两种方法下要素聚类的结果一致,其他要素要么显著性未达标准,要么关联性较弱。按关联和显著性的要素聚类结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还使用非对称变量关联的Dice系数和Kulczynski2条件概率,以及基于卡方检验的Gramer V和Lamda系数来测算要素关联,最后要素聚类
15、的结果是一致的。表1 Jaccard关联系数F1F2F3F4F5F6F7F8F9F11.00F2.9031.00F3.686.7501.00F4.706.774.9641.00F5.939.848.649.6671.00F6.054.057.098.078.0521.00F7.054.057.098.078.052.6971.00F8.000.000.000.000.018.000.0001.00F9.014.014.014.000.014.029.045.0001.00 表2 Phi和Goodman-Kruskal tau系数F1F2F3F4F5F6F7F8F9F11.00F2.937*.8
16、78a*1.00F3.763*.582a*.820*.672a*1.00F4.784*.614a*.840*.706a*.977.955a*1.00F5.960*.921a*.899*.809a*.729*.532a*.750*.562a*1.00F6.149.022a.127.016a.036.001a.073.005a.163.027a1.00F7.149.061a.127.016a.036.001a.073.005a.163.022a.775*.600a*1.00F8-.247*.061a*-.232*.054a*-.232*.054a*-.227*.051a*-.212*.045a*-
17、.232*.054a*-.232*.054a*1.00F9-.329*.108a*-.304*.093a*-.304*.093a*-.336*.113a*-.345*.119a*-.265*.070a*-.225*.051a*-.305*.093a*1.00 a.基于卡方近似值 *为近似值sig.小于0.01 数据单元格内上行为Phi系数,下行为Goodman-Kruskal tau系数表3 卡方检验结果F1F2F3F4F5F6F7F8F2118.517a*113.086*.000F378.637a*74.225*.00090.721a*85.803*.000F482.920a*78.327*
18、.00095.349a*90.263*.000128.973a*123.017*.000F5124.379a*119.126*.000109.193a*104.092*.00071.805a*67.681*.00075.892a*71.593*.000F62.996a2.186.1282.160a1.459.193.179a.026.797.721a.341.5963.606a2.729.082F72.996 a2.186.1282.161a1.460.193. 179a.026.797.721a.341.5963.606a2.729.08281.002a*76.377*.000F88.264
19、 a*6.773*.0027.255a*5.814*.0047.255a*5.814*.0046.931a*5.506*.0086.062a*4.822*.0157.255a*5.814*.0047.255a*5.814*.004F914.600a*12.960*.00112.501a*10.933*.00012.501a*10.933*.00015.242a*14.382*.00016.069a*14.382*.0009.469a*8.111*.0016.858a*5.709*.01112.520a*10.832*.000 a.0单元格(.0%)期望计数少于5,最小期望计数为6.43*为渐进
20、sig.(双侧)小于0.01数据单元格内第1行为Pearson卡方值,第2行为22表连续校正,第3行为双侧Fisher精确检验Sig.(二)考量要素关联度结果分析1.考量要素关联度的整体分析三个矩阵均显示前5个考量要素间存在较强关联,第6和第7个要素间存在较强关联,但9个要素整体上不存在较强关联,即在所有多达27个考量要素中存在较强关联度的因素数量不到三分之一,从统计上看这些要素可能不是在测量同一个标准,支持了欧盟判定实践中对微观维度的市场经济地位判定具有非合理、不连续和不统一的观点。2.基于上游产业国有或集体集中度的考量要素关联度分析“所属行业在调查期间存在政策性支持或补助F1”、“主要投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修改 反倾销 欧盟 对华 厂商 市场经济地位 法理 判定 实证 基于 标准 考量 要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7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