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ppt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培训,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4-06-07卫医发20041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提出以下要求: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重视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问题,切实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
2、业暴露的防护工作,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二、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承担艾滋病病人诊疗工作的机构,必须认真贯彻和组织医务人员、其他职工学习本指导原则,医务人员和其他职工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三、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制定有关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工作制度,并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的防护物品。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设置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储备库,保证药品在规定的时间和可及的距离内提供使用。二四年四月六日,关于发布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通
3、告(卫通2009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9-03-0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通告 卫通20094号现发布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Z/T 213-2008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本标准于2009年9月1日起实施。特此通告。二九年三月二日,本次培训主要内容,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标准预防与基于传播途径的隔离防护锐器伤危险因素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感染者和艾滋病 患者约78万人。2011年当年新发HIV感染者4.8万人。社会上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逐年
4、增 加,因职业直接接触HIV感染者及 其体液的医务人员数量呈逐年 上升趋势。,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据美国CDC估计:美国每年至少发生38.5万次意外针刺伤。我国卫生部2011年调查显示:平均锐器 伤发生率为145.7例(百床.年)。远高于美国2003年报告的 30例(百床.年)。,HBV、HCV和HIV感染后可以多年为无症状携带状态,不要认为只有在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个体才具有传染性。很可能,一个被感染的人看上去和健康人一样。10-15%AIDS明确诊断85-90%HIV感染者未被诊断(表现轻微甚至症状全无,但已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病毒)。,标准预防(Standard P
5、recautions),由于“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不能预防经飞沫传播性疾病,而且“普遍预防”也不能防止非血源性传播疾病。1996年1月,美国医院感染控制行动指导委员会推出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着重强调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职业防护。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SHEA(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协会),所有患者的血液与可能含有血液的体液成分(如脑脊液、腹水、羊水、胸水、关节腔滑液、心包积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其他血液污染的体液成分)均应被视为血源性病原体潜在的传染源;所有医务工作者均应遵守标准预防的规范;强调采用合理的感
6、染控制措施,尽可能减少医务人员以及患者暴露于血液等标本的几率;尽可能避免医患之间的血液传递。,SHEA建议,医疗机构应确保医学生以及接受培训人员充分了解临床处置患者相关血源性感染的风险,(A-III)。除非存在相关禁忌症,所有可能暴露于血液标本的卫生工作者都应接受乙肝疫苗接种(A-I)。所有卫生工作者都应明确其HBV感染情况;完成HBV疫苗接种后16个月应检测抗HBs抗体情况(A-III)。自1982年疫苗问世,USA的乙肝职业暴露降低了95%!,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预防。(也包括患者破损的皮肤、黏膜)防护:强调防止疾病从
7、患者传染至医务人员,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至患者和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患者的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危险性。(切断传播途径),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后,不论是否戴手套,均应立即洗手。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破损的黏膜和皮肤前均应戴手套。有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及穿隔离衣或防护衣。污染的物品及时处理,避免接触患者的皮肤与黏膜,以防污染其它物品。小心处置锐器和针头,避免针刺伤。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以防止病原微生物
8、在医务人员、患者、探视者与环境之间传播。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之手卫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两前三后,标准预防之手卫生,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
9、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标准预防之手卫生,“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的指征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标准预防之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帽 防护服 口罩/N-95口罩 手套 护目镜/面罩 鞋套/防水鞋,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口罩,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纱布口罩
10、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医用防护口罩6 8小时更换,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一次性口罩应一次性使用。,如何正确选择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 5m 5m 感染因子或近距离 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能过滤95%0.3m颗粒,对病毒有阻隔作用。外科口罩: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戴的口罩。能阻隔90%的5m颗粒。(标准的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有阻水层,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有过滤层,可阻隔90%的m的颗粒;近口鼻的内层用于吸湿)。棉纱口罩: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
11、伤寒的防护用品。防病毒过滤效果只有20-30%。,一次性外科口罩佩戴方法,每次使用口罩时,需做密 合度检查。,将口罩放在掌心,鼻片部份朝向指尖,使固定带自然下垂。,将口罩贴紧于口鼻上方。,将上方固定带越过头顶,使其固定于头部上方。,将下方固定带越过头顶,固定于两耳下之颈后位置。,使用双手压紧鼻片两侧,使与鼻部契合。如仅以单手压紧鼻 片,可能使口罩过滤之效能降低。,1,2,3,4,5,6,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手套,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
12、时,应戴无菌手套。正确戴脱无菌手套。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护目镜、防护面罩,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PPE护目镜/面罩,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到人体眼部/面部的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隔离衣、防护服,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防护服应符合G
13、B-19082 的规定。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帽子,分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14、。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是针对有传染性或疑有传染性的患者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菌感染的预防,需要高于标准防护来阻断其传播。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 可以联合为有多重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隔离,传播途径 传染病例 飞沫 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 空气 肺结核、麻疹、水痘 接触 多重耐药菌感染、肠道门诊,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
15、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患者的隔离:1、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2、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3、应严格空气消毒。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2、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空气传播隔离病室的标识:黄色,空气隔离,间接传染飞沫核(droplet
16、 nuclei)直径15 m 飞沫核能长时间悬浮并传播至远处麻疹、SARS、水痘与肺结核等 措施:负压病房 通风 N95口罩,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m),在空气中短距离(l 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闹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患者的隔离:1、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使,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2、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3、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17、。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2、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飞沫传播隔离病室的标识:粉色,飞沫隔离,直接接触传染感染性飞沫(droplet,直径 5 m)离飞沫产生者1m以内的人可能会暴露到感染性飞沫 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 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措施:咳嗽卫生(cough hy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务人员 职业 暴露 预防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7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