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X射线.ppt
《原子物理学X射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物理学X射线.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子物理学,第六章:x射线,第一节 x射线的发现,第二节 x射线的产生机制,第三节 Compton散射,第四节 x射线的吸收,第五节 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第一节:X射线的发现,外层电子内层的电子?,1807年,英国物理学家道尔顿依据实验提出:,“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由该物质的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同种元素的原子,其大小、质量及各种性质都是相同的。”,从而把哲学意义上的原子论推广到科学的原子论。,X射线的发现,X射线的产生,上一页,下一页,第六章:X射线,首页,那么,线度大约在 的原子是否真的不可再分割了?,十九世纪末,连续三年的三大发现,首开了人们向微观世界进军的先河。,它们是:,18
2、95年德国的 Rontgen发现X射线;,1896年,法国的 Becguerel发现了放射性;,1897年,英国的 Thomson发现了电子;,第一节:X射线的发现,第六章:X射线,X射线的发现,X射线的产生,上一页,下一页,首页,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的照相底片模糊或感光。,如1879年的克鲁克斯,1890年的古德斯比德等人,,但发现 X 射线的却是伦琴。,1869年在苏黎世大学获博士学位。,1845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商人家庭,,X射线的发现,伦琴,第一节:X射线的发现,第六章:X射线,X射线的发现,X射线的产生,上一页,下一页,首页,1895年11月8日傍晚,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管中气体放电实验
3、时,为了避免杂光对实验的影响,,他用黑纸板将管子包起来,,却发现距阴极管一段距离外的一块涂有铂氰酸钡 结晶物质的屏幕发出了荧光,伦琴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射线,,经检查发现,射线来自阴极射线管管壁。,第一节:X射线的发现,第六章:X射线,X射线的发现,X射线的产生,上一页,下一页,首页,令人惊奇的是,当用木头等不透明物质挡住这种射线时,荧光屏仍然发光,,而且这种射线能使黑纸包住的照相底片感光,不被电磁场偏转。,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他未能搞清这种射线的本质,,因此赋予它一个神秘的名字,-X射线。,1895年12月28日,伦琴向德国物理学医学会递交了第一篇关于X射线的论文,论新的射线
4、,并公布了他夫人的X射线手骨照片。,第一节:X射线的发现,第六章:X射线,X射线的发现,X射线的产生,上一页,下一页,首页,第一节:X射线的发现,第六章:X射线,X射线的发现,X射线的产生,上一页,下一页,首页,放射线的发现看似偶然,但正如杨振宁先生在评价这一故事时所说的那样,“科学家的灵感对科学家的发现非常重要;这种灵感必源于他的丰富的实践和经验。”,第一节:X射线的发现,第六章:X射线,X射线的发现,X射线的产生,上一页,下一页,首页,如图,在真空管 两阴极和阳极之间加高压,阳极选用不同的重金属材料制成,电子打在阳极上便可得到X射线,其波长因高太的不同而异。,当,称硬X射线;,称软X射线。
5、,当,X射线的发现,X射线的产生,第一节:X射线的发现,第六章:X射线,上一页,下一页,首页,X射线的性质,1)X射线能使照相底片感光;,2)X射线有很大的贯穿本领;,3)X射线能使某些物质的原子、分子电离;,4)X射线是不可见光,它能使某些物质发出可见光的荧光;,5)X射线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同此它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偏振等性质。,第一节:X射线的发现,第六章:X射线,X射线的发现,X射线的产生,上一页,下一页,首页,第二节:X射线的产生机制,另一部分波长是分立的,与靶材料有关,成为某种材料的标识,所以称为标识谱,又叫特征谱-它迭加在连续谱上。,实验表明,X射线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波长连续
6、变化,称为连续谱;,连续谱,标示谱,第六章:X射线,上一页,下一页,首页,连续谱轫致辐射,1、连续谱的特征,在上述产生X射线的装置中,电子打到阳极材料后,有波长连续变化的光辐射产生,下面分两点研究辐射的特性。,1)连续谱与管压的关系(靶不变),前图表示以钨作阳极材料加不同电压时,以为横轴,辐射强度为纵轴;在不同管压下得到的波长强度分布曲线。,由图可见,当阳极材料不变时,和 随管压V的升高都向短波方向移动。,第二节:X射线的产生机制,第六章:X射线,连续谱,标示谱,上一页,下一页,首页,2)连续谱与阳极材料的关系(电压不变),前图表示管压为35KV时,用钼和钨作靶材料时的I曲线。由图可见 与靶无
7、关。是由管压V决定的。,连续谱产生的微观机制,(1)连续谱不应该是原子光谱,而应该是 电子在靶上减速而产生的。,第二节:X射线的产生机制,第六章:X射线,连续谱,标示谱,上一页,下一页,首页,设电子入射速度,在靶上减速而损失的能量为;减速过程中的能量差为,,则,根据上面的分析,将以光子的形式向外辐射;,由于 是连续变化的,而 是一定的,,所以 连续变化.,即式中,v是连续的,作为极限情况,,则,从而得到,,,第二节:X射线的产生机制,第六章:X射线,连续谱,标示谱,=,ev,(1),上一页,下一页,首页,上式表明,电子在电压V下加速而获得能量并全部转化为辐射时,由此得:,(1)式最早是在实验工
8、作中,从实验数据的总结得到的。需要指出的是,解释光电效应的Einstein方程是:,当金属的逸出功能很小时,近似的有:,这与(1)式在形式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X射线连续谱可称为光电效应的逆效应。,第二节:X射线的产生机制,第六章:X射线,连续谱,标示谱,(2),上一页,下一页,首页,标识辐射线状谱,它是迭加在连续谱上的分立谱线,线状谱的特征,不同元素线状谱的波长是不同的,从而成为我们识别某种元素的标准,故得名为标识谱,但是他们的线系结构是相似的,都分为K,L,M,等线系;且谱线具有精细结构,K系分为,;L系分为,等;,改变靶物质时,随Z的增大,同一线系的线状谱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但没有周期
9、性变化;,连续谱,标示谱,第二节:X射线的产生机制,第六章:X射线,上一页,下一页,首页,某元素的标识谱与的化合状态无关;,对一定的阳极靶材料,产生标识谱的外界电压有一个临界值。,2.线状谱产生的机制,通过对上述特点的分析、归纳、总结、我们可得到如下几点结论:,1)线状谱产生于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2)产生线状谱的条件是:,a.在原子的内层能级上有电子空位;,b.其他壳层上电子向空位跃迁。,第二节:X射线的产生机制,第六章:X射线,连续谱,标示谱,上一页,下一页,首页,事实上,当外界提供足够大的能量时,使原子内层电子电离,从而使原子内层出现空位,外层电子向内层补充,放出的能量便形成了X射线的标
10、识谱。,3.定律-线状谱的定量计算,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Moseley通过对不同元素(不同Z)的X射线标识谱加以分析(共分析了从钴到金的38种元素),发现一个规律:,对同一线系的某条谱线来说,不同元素的X射线频率的平方根与原子序数Z成线性关系,变即,,比喻对,线,Moseley得到一个经验公式,(1),第二节:X射线的产生机制,第六章:X射线,连续谱,标示谱,上一页,下一页,首页,事实上,这个公式可以从玻尔理论得到,根据玻尔理论,内壳层中缺一个电子的状态与碱金属原子中n能级的状态相似,所以n能级的状态能近似用碱金属原子能级公式表示:,式中反映了跃迁电子之外的电子对核的总屏蔽效应,即跃迁电子
11、感受到的有效电荷是Z-,这样当n=2上的电子向n=1跃迁产生,线时,我们有,实验表明,,将其余常数代入得,(2),(3),第二节:X射线的产生机制,第六章:X射线,连续谱,标示谱,上一页,下一页,首页,4.线状谱的标记方法前面提到,X射线标识谱分为K,L,M,等线系,每一系的谱线也分:,等。但是,能级并不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还与l,j有关,所以谱线被标记为,等。,第二节:X射线的产生机制,第六章:X射线,连续谱,标示谱,上一页,下一页,首页,5、标识谱产生的其它效应,1)俄歇(Auger)电子,当内壳层有空穴时,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发出的能量不产生X射线,而是将另一层电子电离,这样产生的电子称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 物理学 射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7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