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标准与对策研究课题中期报告.doc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标准与对策研究课题中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标准与对策研究课题中期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标准与对策研究课题组中期报告第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分析本课题自成立以来,开始着重于对第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和分析,经过对收集资料的分析和整理,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之一第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分析撰写完毕,汇总如下:一、 第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情报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共发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269份。笔者还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同时也作了一些个别访谈;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心理问题调查表作为工具,涉及工作状态、工作压力、角色、人际关系、情绪等部分。在此次调查有效问卷269份中,其中男教师128人,女教师141人。(一)四成教师常常焦
2、虑调查发现,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9.4%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9.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3.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8.1%的教师感到压力大,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强迫症状。在被调查的教师中,高达42.5%的老师常常感到疲劳,38.1%的老师处于烦燥、焦虑之中,33.8%的老师出现了失眠或睡眠状态不好,30.6%的老师觉得不安。还有的老师出现了过敏、多疑、抑郁、精神不振等症状。因为情绪上的波动,38.4%的老师“有时会在工作中不自觉地流露出”,21.9%的老师“感觉到上课也很烦”。无疑,他们把这种情绪带入了课堂。当老师感到自己情绪不良时,运动和睡觉成为老师舒缓的
3、方式,各占比例53.7%、41.5%。但有23.8%的老师找不到宣泄的方式、方法,同时,3.6%的老师对药物产生了依赖关系。专家解读: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心理产生问题或症状的最核心表现就是情绪上的反映。而不良情绪主要的表现症状是焦虑、抑郁、不安等。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小学教师产生焦虑、感到疲劳、不安等不良情绪比例都很高。同时,调查还显示,不少老师会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影响教学质量。这就说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视。一个人的情绪是无法控制的,只能调解。对于强度稍弱的不良情绪,老师选择运动、睡觉等方式进行缓解,这是正确的,这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如果强度很大且持续时间长,这时候老师需
4、要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控制进行调解。案例好强女老师患上癔症一位女教师,有一段时间,情绪发生了令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现象。如当她坐在办公室里,这时如果有同事来到这间办公室,没有和她打招呼,她就会感到非常难过,认为同事是不是看她不顺眼。甚至,如果有时感觉同事或领导冷落了她,她就会故意搞破坏,引起别人的注意。专家称,她患的是典型的癔症,这是神经病的症状之一。因为这位女教师个性非常好强,对学生要求很高,都要争第一。同时,她平时也非常在意同事、上级领导对她的看法。久而久之,她对自己估计过高,以自我为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二)八成老师压力巨大在座谈会和与教师访谈中发现,教师在
5、学校里的工作任务有4个大类18个项目,令人应接不暇。它们是课堂教学任务6项: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查阅资料、出练习题;学生管理任务3项:课堂纪律管理、学生行为管理、班级管理;学校布置任务5项:学习、进修、开会、管理某些仪器档案等、应付各类检查;课外教学任务6项:兴趣小组或活动课、各类补差、编资料、监考、教育科研。这些工作任务几乎是所有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那么,教师一天的工作时间有多长?调查显示,只有5.5%的老师“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下”,除此之外,51.3%的老师每天工作8-10小时,34.8%的老师每天工作10-12小时,还有8.4%的老师每天工作甚至达到了12小时以上。与此同
6、时,26.5%的老师认为,自己的工作量已经是“超负荷”。对于工作的付出,有44.9%的老师认为自己“付出超过回报”。在对工作压力的调查中,只有3.5%左右的老师认为“没有什么压力”,另外八成左右的老师认为压力巨大。其中,60.1%认为“压力很大,但可以承受”,36.4%的人已“无法承受”。从研究教师工作压力的源头来盾,升学率当之无愧地成为“罪魁祸首”,收入低、工作量太大、人际关系紧张与同事竞争紧随其后,成为造成教师工作压力的四大原因。令人欣慰的是,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仍有78.2%的老师表示“能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也有17.6%的人“发牢骚,不情愿地工作”,4.2%的人想“辞职或提前退
7、休”。专家解读:中小学教师面对着升学率、职称评聘、同事竞争、教学成绩不理想等因素,往往产生巨大的工作压力。这种巨大的工作压力是造成他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主要外在因素。个性是心理出现问题的内在因素。从事教师行业的群体在性格上往往倾向完美主义者、敏感等,这样的个性造成他对事事都在意、追求完美、不容自己有小小的过失等。案例新手老师半年就打“退堂鼓”一位刚从师专毕业的青年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以及天性腼腆,几堂课下来,学生上课吵闹使他无法安心讲课,学生对他的冷漠与生疏,使他感到了深深的恐惧。开始,他还只是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到底该怎么去教学生?经过多次尝试之后,仍无起色。渐渐地,因为工作不顺利产生的压力使
8、他失去了信心,他开始问自己,自己是不是适合当老师?他变得越来越急躁。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半年里,他就开始打退堂鼓,想离开教师这个岗位,经常夜不能寐,精神不济。(三)教师地位受到撼动“尊师重教”是传统美德。那么,在老师眼里,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社会地位?统计显示,认为教师地位“一般”、“不太受尊敬”和“很不受尊敬”的比例竟然高达29.7%。超负荷的工作量、强大的压力、社会地位的变化影响了老师对本职业的喜爱程度。只有8.9%和30.6%的老师“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教师职业,37.1%选择“一般”,16.5%选择“不喜欢”,还有6.9%的老师“非常不喜欢”这种粉笔生涯。但是,如果再给老师一次选择职业的机
9、会,选择“会”的比例仍超出“不会”的比例。专家解读:教师之的以出现本次调查结果中的低职业认同感、低喜爱度,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职业要求教师无私奉献,社会舆论也常把教师比喻成“红烛”、“人梯”等等,但是在目前社会急剧变迁的形势下,教师待遇之菲薄,工作之繁重,责任之重大,是其他行业所难以比拟的。一位长期处于严重工作压力下的教师,势必抱持着消极的情绪,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产生焦虑,易感到心力交瘁,甚至有放弃角色的意愿,进而可能直接降低教学热忱,间接影响学生身心平衡与发展。案例优秀教师毁于“一句粗话”某学校一名深受爱戴和尊敬的教师,因为面对一个“问题学生”,忍不住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了粗话。此事传出之后,一时间
10、,这位老师成为社会和市民的指责对象,人们纷纷谴责这位老师心态不正。这位老师陷入了无尽的困扰当中,他请了半年病假在家休养。半年后,他的心理还是没有脱离沉重的阴影,失去了先前的干劲,人也渐变憔悴。(四)家校关系不尽如人意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群未成熟的孩子或未完全成熟的孩子,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然而,20.6%的老师承认自己骂过学生,19.5%的老师会因情绪低落而上课没精神,还有的老师会偏心、因心中烦恼而迁怒学生。这些不当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了师生之间关系淡漠的现象。15.9%的老师认为,“对学生好,但是
11、学生不理解我”;21.7%的老师认为“学生在背后议论我,甚至说我的坏话”;24.8%的老师认为“师生关系淡漠”。同时,在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上,问卷结果显示,家校关系并不尽如人意。老师们认为,有些学生一出现问题,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向老师兴师问罪,26.3%的老师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还有21.2%的老师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闻不问,家校之间的联系几乎荡然无存。专家解读: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教师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有四方面:同事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家校之间。由于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尤其是实行学科成绩考核后,学科之间争时间,同教材之间资料保密,唯恐你考好了,我落后,影响到
12、考核。有时学生违纪违规,你批评教育他(她),不但不听,还顶撞你,向家长反映,有时家长还偏袒子女,教师两头受气。这些问题很容易造成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焦虑。二、根据调查所得的资料,我们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和分析,准确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一)理性认识教师的压力源,防止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绝对化教师的职业使命固然神圣,但是教师是人不是神,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教师的心理困惑和情绪失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发生的。不能绝对化地认为,教师有心理困惑就是不正常。心理学表明,人的心理问题与其所受压力有关,如果人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至无法承受,就会产生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等就会由此而产生。所以,研究人
13、的心理健康,了解人的压力源是十分必要的。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成功、喜悦和悲伤,而这些情绪体验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的心理社会压力源所导致的。在众多的压力源中,与人更密切相关的是应激性生活事件或称为生活压力源。公认的生活压力源包括:生活中的重大改变,例如亲人亡故、患重病、失业、子女离家出走,或者恐怖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等。生活琐事,包括家用支出、工作职业、身心健康、时间分配、生活环境和生活保障等方面。教师的压力源与教师工作的特点密切有关。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压力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工作压力:具体表现在许多教师工作量满负荷,节奏紧张,而工作绩效慢,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4、,教师的劳动成果要到五年、十年以后才能真正体现。因此,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教师劳动的付出与回报在短时间内是不平衡的,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对职业怠惰。特别是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少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逐渐降低。其二,家庭压力:教师家庭与其他家庭相比,在对子女教育和婚姻方面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有些教师面临这些家庭生活期望无法达到时,就会产生更多的挫折感。其三,社会比较压力:由于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容易导致有些教师在与别人进行社会比较过程中,引起心理失衡。(二)客观认识教师心理问题的特点,防止把教师的心理健
15、康问题扩大化目前对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存在一种扩大化的倾向。调查结果有48%的教师在某些指标上呈现偏常。而对于一般正常人来说,由于外部压力源,完全可能在一个阶段在某些指标上偏常。比如,教师碰到自己的孩子要参加中考或高考,难免会出现焦虑情绪。因此某些指标偏常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能说是心理异常。(三)整体思考教师的个人成长,防止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孤立化人的素质包括三个层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或称为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这三方面的素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其中,心理素质居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中介层面,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
16、。情绪低落会影响身体健康,所谓“积忧成疾”就是这个道理;气量狭窄、整天怨天尤人、悲悲戚戚,会影响人的道德境界和精神境界,真可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强调教师的师德建设必须以健康为前提,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可能有高尚的师德,否则,只可能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第中学是一个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校,三、在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一)角色与自我的冲突。长期以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角色定位使教师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和责任,承担着多重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科研成果的创造者;既是学生群体的领导者又是学校领导的管理者;既要做班级的管理者又要当好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心理健康 状况 标准 对策 研究课题 中期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7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