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ppt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岩 溶 学 及 应 用,第二章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岩石的可溶性 第三节 岩石的透水性 第四节 岩溶水溶蚀力 第五节 岩溶水的运动 第六节 岩溶发育的自然因素,第一节 概述,可溶性岩石是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水是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就岩石而言,首先必须是可溶的,其次必须是透水的,这样水才能与它们发生作用。就水而言,必须有溶蚀力,其次水是流动的。因此,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和水的溶蚀性、流动性就成为岩溶作用和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此外,气候、地形、生物和土壤等自然条件也作为岩溶发育的外因。,第二节 岩石的可溶性,一、可溶性岩石分类 可溶性岩石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岩石结构对岩溶的
2、发育速度、发育程度和发育特征都有明显影响。按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不同,可溶性岩石基本上可分为三类:(1)卤盐类岩石:石盐、甲盐(2)硫酸盐类岩石:石膏、芒硝;(3)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及其过渡岩石;就溶解度而言,卤盐硫酸盐碳酸盐。但卤盐和硫酸盐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少,而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因此,碳酸盐岩形成的岩溶现象要普遍得多、典型得多。,卤盐类岩石-岩盐,岩盐常用以表示由石盐组成(化学成分为NaCl的岩石)一般石盐常用来指岩盐。因为它们都是由盐水在封闭的盆地中蒸发而形成盐矿床,因此也被称为卤化物矿物。石盐矿层一般厚几米到300多米,而在干旱地区则以盐霜的形式出现,在盐泉附近以蒸发产物出
3、现,在火山地区以升华物产出。,石膏,石膏是一种矿物名,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钙(CaSO4),主要是古代盐湖或潟湖的沉积物。石膏用作一种农业肥料,可以改良碱性土壤,用于一般中性或酸性土壤,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广泛用于工业材料、医学材料和建筑材料。可用于水泥缓凝剂、石膏建筑制品、模型制作、医用食品添加剂、硫酸生产、纸张填料、油漆填料、骨折固定等,也能做为黑板用的粉笔。,石膏,碳酸盐岩,碳酸盐岩是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是碳酸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碳酸盐岩分布很广,在沉积岩中居第三位。,化学成分:主要化学成分:CaO、MgO、CO2次要化学成分:SiO2、TiO2、Al
4、2O3、FeO、Fe2O3、K2O、Na2O、H2O等石灰岩的化学成分:CaO占42.61%;MgO占7.9%;CO2占41.58%;SiO2 占5.91%,(纯)白云岩的化学成分:CaO占30.4%;MgO占21.8%;CO2占47.8%;,碳酸盐岩的成分特征,(二)同位素:A.18O/16O:区分海陆相、古海水盐度、水温变化、海陆变迁B.13C/12C 和14C:区分海陆相、古海水盐度、水温变化、海陆变迁,14C定年。海相:重同位素含量高,碳酸盐岩的成分特征,矿物成分分类和结构成因分类矿物成分分类(方解石或白云石)50为基本名 5025 质(白云质灰岩)2510 含质(含白云质灰岩)10
5、不参加命名,二、碳酸盐岩的分类,(一)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分类 根据方解石和白云石相对含量划分的岩石类型,碳酸盐岩的分类,根据方解石、白云石、粘土(或砂)相对含量划分的岩石类型,二、碳酸盐岩的分类,石灰岩(Limestone)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白云岩,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呈灰白色,性脆,硬度小,用铁器易划出擦痕。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泡,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较石灰岩坚韧。在冶金工业中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在化学工业中可
6、制造钙镁磷肥、粒状化肥等。此外,也用作陶瓷、玻璃配料和建筑石材。另外福建漳州有名为白云岩的景点,白云岩,第三节 岩石的透水性,一、酸盐岩的孔隙和裂隙 1孔隙 孔隙特点:孔隙是碳酸盐岩主要结构组分之一,随沉积物的颗粒类型、大小、形状、圆度、分选,以及充填在颗粒之间的胶结物的含量而变化,还受成岩过程、溶蚀作用和沉积后矿物变化的影响。,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和裂隙。对岩石来说,裂隙比孔隙更重要。,孔隙的成因类型有:(1)粒间孔隙 指存在于各颗粒之间的孔隙,是在沉积时由颗粒之间的相互支架形成的原生孔隙。此种孔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较好的渗透率,常见于灰岩。(2)粒内孔隙 在沉积前颗粒生长过程
7、中形成的原生孔隙,如生物体腔内的孔隙。这种孔隙的绝对孔隙度可以很高,但有效孔隙度不一定大,渗透性不好。(3)结壳孔隙或生物骨架孔隙 在原地生长的造礁生物骨架之间留下的孔隙,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4)泥晶孔隙(5)晶间孔隙(6)溶蚀孔隙,2裂隙裂隙成因类型:(1)构造裂隙 岩石受构造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裂隙。其特点是边缘平直、延伸远,有一定方向,成组分布。构造裂隙是最主要的裂隙类型,也是地下水最主要通道。它的形成、方向、性质和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区的褶皱与断裂错动的关系。,(2)层理裂隙 指原生层理裂隙,它是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当岩层平缓或微微倾斜,这种裂隙对岩石的透水性起着决定性
8、作用。(3)风化裂隙 分布在地表最上层的由于风化作用使岩石上层的构造裂隙和层理裂隙变宽形成的。,裂隙分布特点:(1)在垂直剖面上,往往发育在一定层位,具层位性,主要受岩性控制(是内因);岩石的脆性越大,裂隙越发育。可溶性岩石的脆性排序为:白云岩云灰岩灰岩泥灰岩盐岩石膏。(2)在平面上,发育在构造的一定部位,受局部构造条件控制(是外因),与大地构造关系不大。(3)水对它有改造作用。,二、碳酸盐岩的空隙性指标,一般认为,孔隙是地下水的储藏空间,而裂隙是地下水溶蚀、运移的主要通道。我们把孔隙和裂隙统称为空隙。孔隙度是碳酸盐岩储水性和透水性的一个主要参数。可以根据岩石的比重、容重求得。但在生产实践中,
9、通常用到的指标有:空隙率、溶孔率、溶洞率。空隙率是指岩石单位体积内含有的孔隙和裂隙的体积(M3/M3);溶孔率是指已溶蚀岩石单位体积内细小溶孔所占有的体积(M3/M3);溶洞率是单位面积内溶洞的体积(M3/KM2);,三、影响碳酸盐岩透水性的其他因素1不透水岩层和透镜体的影响2岩层的产状和厚度的影响,第四节 岩溶水溶蚀力,一、CO2的来源 水的溶蚀力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天然水的溶蚀力主要取决于其中的碳酸含量,即游离的CO2。过去一般认为,大气降水是溶蚀水的主要来源,这是一种误解,仅仅靠雨水中CO2的是很难溶解可溶性岩石的,即便是雨水,那也只能在近地表附近几米深处溶解一些石灰岩,但在地下深处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溶 发育 基本条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7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