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和视觉基础.ppt
《图像和视觉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和视觉基础.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湖北师范学院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第二章 图像和视觉基础,2.1 光的特性 2.2 视觉系统2.3 颜色模型 2.3.1 CIE色度图 2.3.2 常用颜色模型2.4 图像的表示,2.1 光的特性,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中,可见光仅占很窄的一个波谱范围。其波长在0.380.76m之间。下图示出电磁波谱的大致划分。可见光的低频率端是红色,高频率段是紫色。从高频到低频的光谱颜色的变化分别是紫、蓝、青、绿、黄、橙、红。,太阳或灯泡等光源发射可见光谱中的全部频率而产生白色光。当白色光投射到一个物体上时,某些频率被反射,某些则被物体吸
2、收了。在反射光中混合的频率确定了人所感受到的物体的颜色。如果在反射光中以低频率为主,则物体呈现红色,此时,可以说光主要含有光谱中红色端的频率。除了频率以外,描述光的各种性质还需要另一些特征。在观察光源时,我们的眼睛对颜色(或主频率)和另外两个基本的感觉作出反应。其中之一是亮度,即感受到的光明度。第二个感受的特征是光的纯度或饱和度。这三种特征:主频率、明度和纯度通常用来描述光源的不同性质。通常用色度说明纯度和主频率这两种颜色特征。另外,人的眼睛只能看到可见光部分,但就目前科技水平看,能够成像的并不仅仅是可见光。一般来说可见光的波长为0.380.76m,而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可成像的射线已有多种,如:
3、射线:0.0030.03nm;X射线:0.033nm;紫外线:3300nm;红外线:0.8300m;微波:0.3100cm。这些射线均可以成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把这些不可见射线所成图像加以处理并转换成可见图像,实际上大大延伸了人类视觉器官的功能,扩大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2.1.1 光度学基本概念,辐射度量学:是研究各种电磁辐射强弱的学科。光度学:是研究光的强弱的学科,光通量的单位:lm(流明)。点光源:线度足够小,或距离观察者足够远的光源。发光强度I:点光源沿某个方向上单位立体角d内发出的光通量。单位:cd(坎);1 cd=1 lm/sr,点光源的立体角(solid angle)是从一
4、点(称为立体角的顶点)出发通过一条闭合曲线上所有点的射线围成的空间部分,所以立体角表示由顶点看闭合曲线时的视角。可以取一立体角在以其顶点为球心所作的球面上截出部分的面积与球面半径的平方之比作为对该立体角的度量。立体角的单位是球面度,记为sr。一个球面度对应在球面上所截取的面积等于以球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时的立体角。扩展光源:有一定发光面积的光源光度学亮度B(单位:cd/m2)为:,照度(illumination)一个被光线照射的表面上的照度定义为照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设面元dS上的光通量为dF,则此面元上的照度E为:单位:lx(勒克斯),1 lx=1 lm/m2 照度是光源对物体辐射的一
5、种量度,比较客观;亮度是观察者对物体表面光强的量度,比较主观。,2.1.2 一个简单的成像模型 图像成像模型可表达为一个2-D亮度函数f(x,y),因为亮度是能量的量度,一定不为零且为有限值,即:。它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1)入射到可见场景上的光量;2)场景中目标对入射光反射的比率。它们分别用照度成分 i(x,y)和反射成分 r(x,y)表示。i(x,y)是由光源决定的;r(x,y)是由场景中的目标特性所决定的。有:,2.2 视觉系统,2.2.1 视觉基础 眼睛中的光接受器主要是视网膜中的视觉细胞(两种:锥状体和杆状体)。锥状体:只有在光线明亮的情况下才起作用,具有辨别光波波长的作用,因此对颜色
6、非常敏感。锥状体约为700万个/眼睛。杆状体比锥状体的灵敏度高,在较暗的光线下就能起作用,没有辨别颜色的能力,又叫夜视觉,所以黑暗中看到的东西没有颜色,其数量大约有1亿三千万个。当眼睛接受到的光包含所有可见光信号,且其强度大体相近时,人们感觉到的是没有颜色的白光。在光源为白光的照射下,若物体能反射80%以上的入射光,则看上去是白色的。若反射光小于3%,物体看上去是黑色的,中间值对应不同程度的灰色。为了表示方便,光强度可以规一化到01之间,0对应黑色,1对应白色,中间值对应灰色。,光能本身是无颜色的,颜色是人们眼睛感知光后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眼睛对光的感觉称为光觉,对颜色的感觉称为色觉,这是眼
7、睛的基本特性。光觉的门限值大约为110cd/m(尼特),人眼感觉光的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达到10以上。但人的眼睛并不能同时对这样大范围的明亮程度都作出反应。某一时刻眼睛只能感知很小范围的明亮度。一般情况下,在相同亮度的刺激下,背景亮度不同所感觉到的明暗程度也不同,例如白天我们看不见星星,而夜晚却能看到。同样,在观察颜色时,在图形的色度一样,但背景颜色不一样时,感觉到的图像的色度也不一样。这种现象叫做对比现象。对比现象包括亮度对比和颜色对比。实验表明,在背景亮度比目标亮度低的场合,感觉目标有一定亮度。当背景亮度比目标亮时,看到的目标就有亮的多的感觉。同时,对比效果在背景大的场合比较显著。,整
8、体视觉过程 视觉“视”“觉”,2.2.2 视觉过程,1光学过程,15/100=2.55/17,2化学过程 主要有锥细胞和柱细胞两种细胞起作用。锥细胞数量少,对颜色很敏感,它在明视觉或亮光视觉中起到主要作用。柱细胞数量多,分辨率比较低不感受颜色并对低照度较敏感,它在暗视觉或微光视觉中起到主要作用。3神经处理过程 每个视网膜接收单元都与一个神经元细胞借助突触(synapse)相连,每个神经元细胞借助其它的突触与其它细胞连接,从而构成光神经(optical nerve)网络,光神经进一步与大脑中的侧区域(side region of the brain)连接,并到达大脑中的纹状皮层(striated
9、 cortex),对光刺激产生的响应经过一系列处理最终形成关于场景的表象,从而将对光的感觉转化为对景物的知觉。,这两个图形在视网膜上是固定不动的,但你对它的感觉却是在两种可能 图形中动摇。同时感觉到两种有意义的图形是很困难的!,女人腿还是男人腿?,2.2.3成像中的空间关系,1.成像几何 1)投影变换:将3-D客观场景投影到2-D图像平面 2)成像过程:,2.观察距离和角度 正常人视力的角区分能力约为一分。在观察感兴趣场景时,需要使其中最小的细节在眼睛的视场中对应一个约一分的弧所对应的角。如果一个点在眼睛的视场中对应不到一分的弧所对应的角,则人观察不到这个点。如果两个相邻点与眼睛间连线的夹角不
10、到一分,则人分辨不出这两个点。因此,如果给定点的尺寸,则可确定最远观察距离;如果给定观察距离:则能确定能看见的最小点。有以下关系:最佳观察距离=3400*图像高度/显示线数,3.景深示意图,2.2.4 视觉系统对光的感知特点,1.人眼适应的亮度范围(1)总体范围大:从暗视觉门限到眩目极限之间的范围在1010量级(2)具体范围小:一般范围在102量级,2.亮度变化的感知 人类视觉系统对亮度变化的感知比对亮度本身要敏感,而且对光强度的响应不是线性的,而是对数形式的(即:对暗光时亮度的增加比对亮光时亮度的增加更敏感)。因此,有时会产生一些错觉,如马赫效应等。,视觉错觉,2.3 颜色模型,白光通过棱镜
11、,就会折射出颜色的光谱。一般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青、紫七色。可见光谱的每部分都有它自己唯一的值,它被称之为颜色,理论上可以选择几百万种颜色。可见光谱可以由多种颜色构成,但是人们一般只看到一种颜色,它是多种颜色混合后结果。因为人眼有把多种颜色相混合的能力。在心理生物学上,颜色由其色彩、色饱和度和明度决定。色彩即颜色的“色彩”,它是某种颜色据以定义的名称。色饱和度是单色光中掺入白光的度量,单色光的色饱和度为100%,白光加入后,其色饱和度下降,非彩色光的色饱和度为0%,明度为光的强度值。在心理物理学上,与色彩、色饱和度和明度相对应的是主波长、色纯和亮度。在可见光谱上,单一波长的电磁能所产
12、生的颜色是单色的。光的颜色由其主波长决定,亮度与光的能量成比例,它是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强。纯的单色光在实际生活中是少见的,人们所看到的颜色都是混合色。彩色图形显示器(CRT)上每个像素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荧光点组成,这是以人类视觉颜色感知的三刺激理论为基础设计的。三刺激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人类眼睛视网膜中的锥状视觉细胞,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光最敏感。实验表明,对蓝色敏感的细胞对波长为440nm左右的光最敏感;对绿色敏感的细胞对波长为545nm左右的光最敏感;对红色敏感的细胞对波长为580nm左右的光最敏感。实验还显示,人类眼睛对蓝光的灵敏度远远低于对红光和绿光的灵敏度。,2.3.1 CIE
13、色度图 两种不同的颜色可以混合生成另一种颜色。如果两种颜色混合成白色光,它们就被称为互补色。红色和青色,绿色和品红,以及蓝色和黄色都是互补色。适当选择两种或多种初始颜色,可以形成许多其它颜色。用来生成其它颜色的初始颜色称为基色。在实际的基本颜色中,没有哪一组集合能组合生成所有可见的颜色。然而,三种基色对多数应用来说是足够的。通常采用红、绿、蓝作为三种基色,即RGB加色系统。下图示出用来生成任何一种光谱颜色的红、绿、蓝色的量。从曲线图中可知,500nm波长附近的颜色只能从蓝光和绿光混合相加所得的光中再加负红光才能得到。但实际上不存在负的光强,因此,RGB彩色监视器不能显示500nm波长左右的颜色
14、。,颜色匹配所需的RGB基色量:,由于没有哪一组彩色光源可用来组合显示所有可能的颜色,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在1931年定义了三种标准基色X,Y,Z。这三种基色是想像的颜色。定义这三基色的同时还定义了一组彩色匹配函数,如下图所示。图中曲线不是代表基色的光谱,而是用来代表匹配各种可见色光所需的每一种基色的量。这就给出了定义各种颜色的国际标准,而且使用CIE基色避免了颜色的负值匹配。,颜色匹配所需的XYZ基色量:,CIE规定三基色为XYZ,任何一种颜色C可以表示成:CXXYYZZ 其中,X,Y,Z是为匹配颜色C所需标准基色的量。如果只考虑颜色的色彩和纯度,那么可以将式(8-42)中的亮度规范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像 视觉 基础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6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