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叶泉-第六章.ppt
《国际法-叶泉-第六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法-叶泉-第六章.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空间法,第一节 概述Introduction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Legal Systems of Aviation Law第三节 外层空间法的原则与制度Principles and Systems of Outer Space Law,第一节 概述,一、空间法的概念和历史 空间可以分为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空气空间一般是指环绕地球的大气层空间,外层空间一般指大气层以外的空间。适用于空气空间领域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称为空气空间法,由空间的物理性质所决定,航空器成为人类在空气空间活动的主要工具。国际航空法是国际社会在利用空气空间进行航空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191
2、9年10月13日,26个国家在巴黎签署关于航空管理的公约(巴黎公约,1919 Paris Convention for the Regulation of Aerial Navigation),是第一个关于航空规则的国际公约。巴黎公约第一次以公约的形式肯定了国家对于其领土上空具有完全和排他的主权。1944年11月1日-12月7日,53个国家在美国的芝加哥举行国际民用航空会议,签订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即1944年芝加哥公约)。1944年芝加哥公约于1947年4月4日生效后,取代了1919年巴黎公约,是现行有关
3、国际航空的最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确立了有关现代国际航空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第一节 概述,二、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完全自由说有条件自由说海洋比拟说国家主权论有限主权说 尽管理论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飞行对地面国家造成的威胁使各国从实际出发,坚持国家主权论。因此,1919年巴黎公约有关国家领土上空的空气空间法律地位的规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1944年芝加哥公约明确规定,缔约各国承认每一国家对其领土上的空气空间具有完全和排他的主权。,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一、国际航空的基本法律制度(一)缔约国领土上空飞行的权利和许可 芝加哥公约将“民用航空器”分为两类,从事国际定期航
4、班飞行的航空器和不从事国际定期航班飞行的航空器。1.不定期飞行的权利。不需要事先获准,有权飞入或飞经其领土而不降停,或作非运输业务性降停,但飞经国有权令其降落。2.定期航班在另一国领土上空飞行必须经过该国特许。3.国内载运权。缔约各国有权拒绝准许其他缔约国的航空器为取酬或出租在其领土内载运乘客、邮件或货物前往其领土内另一地点。4.禁区。缔约各国由于军事需要或公共安全的理由,可以一律限制或禁止其他国家的航空器在其领土内的某些地区上空飞行。,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一、国际航空的基本法律制度(二)航空器的国籍 公约有关“航空器的国籍”的规定包括,航空器具有其登记国的国家的国籍(Aircraft
5、have the nationality of the State in which they are registered);航空器在一个以上国家登记不得认为有效,但其登记可由一个国家转移至另一国;航空器在任何缔约国登记或转移登记,应按该国的法律和规章办理;从事国际航行的每一航空器应当有适当的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一、国际航空的基本法律制度(三)避免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使用武器1984年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大会第25届特别会议通过决议,对芝加哥公约进行修改,明确规定每一国家必须避免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使用武器,如拦截,必须不危及航空器内人员的生命和航空器的安全。每一国家在行
6、使主权时,对未经允许而飞越其领土的民用航空器,如果有合理的根据认为该航空器被用于与本公约宗旨不相符的目的,有权要求该航空器在指定的机场降落;该国也可以给该航空器任何其他指令,以终止此类侵犯。,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一、国际航空的基本法律制度(四)国际定期航班依协定运营的权利在1944年的国际民用航空会议上,与会国还签订了国际航班过境协定(International Air Services Transit Agreement)和国际航空运输协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greement)以解决缔约国间的国际定期航班的运营权利问题。国际航班过境协定(也称为T
7、wo Freedoms Agreement)规定了(1)不降停而飞越其领土的权利;(2)非商业性降停的权利;国际航空运输协定,(也被称为Five Freedoms Agreement)在两大自由协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项自由:(3)卸下来自航空器所属国领土的旅客、货物和邮件的权利;(4)装卸前往航空器所属国的旅客、货物和邮件的权利;(5)装卸前往或来自任何其他缔约国领土的旅客、货物和邮件的权利。,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一、国际航空的基本法律制度(五)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1944年芝加哥公约明确规定成立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
8、tion),该组织由大会、理事会和其他必要的各种机构组成。所有缔约国在大会上都有同等的代表权。芝加哥公约于1947年4月4日生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宣告成立。1947年5月,该组织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中国于1974年2月15日开始参加该组织的活动。,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二、国际航空的损害赔偿制度(一)1929年华沙公约 1929年10月12日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以下简称1929年华沙公约)在华沙签订,它是第一个有关航空承运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的国际公约。1.1929年华沙公约有关损害赔偿责任的主要内容。推定过失责任原则以及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对于旅客因死亡、受伤或身体上的任何其
9、他损害而产生的损失,如果造成这种损失的事故是发生在航空器上或上下航空器的过程中,承运人应承担责任。承运人如果证明自己和他的代理人为了避免损失的发生,已经采取了一切必要的措施,或不可能采取这种措施,则不承担责任。2.1955年海牙议定书对华沙公约的修改。议定书提高了承运人的责任限额,对每一旅客的责任限额从华沙公约规定的125000法郎提高到250000法郎。,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二、国际航空的损害赔偿制度(二)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1999年5月10日-28日,国际民航组织在蒙特利尔召开会议,通过了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华沙条约的这种平衡更有利于保护承运
10、人的利益。因此,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体现了一种公平的利益平衡,加大了对消费者的保护。蒙特利尔公约以10万特别提款权为界,采取双梯度责任制度,在归责原则和责任限额方面突破了华沙公约的过错推定原则于赔偿限额制度。对于不超过10万特别提款权的损害赔偿,无论承运人是否有过错,都应承担责任,即确立了无过错责任制或严格责任制。超过10万特别提款权的损害赔偿部分,如果承运人不能证明自己对上述旅客的损失没有过失或不当行为,承运人就应当承担责任。,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二、国际航空的损害赔偿制度(三)1952年罗马公约关于外国航空器对地面第三者造成损害的公约(1952年罗马公约)1952年10月7日在罗马
11、签订,它是第一个有关航空器对地面第三者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公约。罗马公约的赔偿责任制度是以航空器造成损害的后果为基础的危险责任制度,由航空承运人对地面第三者因航空器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过失责任制度以责任人的主观过失为基础,因此又称主观责任制。危险责任制度不以责任人的主观过失为基础,因此又称客观责任制。,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三、维护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法律制度 1963年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1963年东京公约)1970年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海牙公约)1971年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1988年制止在为国际民用航空服务的机
12、场上的非法暴力行为的议定书2010年制止与国际民用航空有关的非法行为的公约(北京公约)2010年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公约的补充议定书(北京议定书),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三、维护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法律制度(一)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罪 1.非法劫持航空器罪。2.危害航空器飞行安全罪。3.危害国际民用航空机场安全罪。(二)国家对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罪的管辖权 缔约国均有国际法律义务对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罪实施管辖,公约也不排斥缔约国根据本国法行使任何刑事管辖权。,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三、维护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法律制度(三)预防和惩治法人犯罪 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明确规定,法人承担责任并不影响实施罪行的
13、个人的刑事责任。(四)预防和惩治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罪的法律合作 1.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罪行的发生。2.通过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确保犯罪者受到法律制裁。3.在刑事诉讼方面提供协助与合作。4.推进在引渡方面的合作。,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律制度,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1.维护中国的领空主权。2.界定中国民用航空器。是指除用于执行军事、海关、警察飞行任务以外的航空器。经中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航空器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国籍登记的民用航空器,具有中人民共和国国籍。3.确立适用于外国民用航空器的规则。外国民用航空器根据其国籍登记国政府与中人民共和国政府签订的协定、协议的规定,或者经中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或
14、接受,方可飞入、飞出中国领空和在中国境内飞行、降落。外国航空器的经营人,不得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两点之间的航空运输。4.维护民用航空安全。凡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式劫持航空器、或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或在航空器内放置危险品、或传递虚假情况干扰飞行秩序等行为,均构成危害航空安全的犯罪行为,应追求其刑事责任。5.确立了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原则。中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第三节 外层空间法的原则与制度,一、概述1963年12月13日联大通过的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原则宣言(以下简称外空原则宣言
15、)1966年12月19日联大通过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以下简称外层空间条约)1967年12月19日联大通过的营救宇宙航行员、送回宇宙航行员和归还射入外层空间的物体的协定(以下简称营救协定)1971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以下简称国际责任公约)1974年11月12日联大通过的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以下简称登记条约)1979年12月15日联大通过的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以下简称月球协定),第三节 外层空间法的原则与制度,二、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一)外层空间法律地位的原则规定 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与空气
16、空间的法律地位有着明显的区别:地面国对其领土之上的空气空间具有完全和排他的主权。外层空间属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是全人类的开发范围,任何国家不得将外空据为己有,外空不是任何国家主权的范围,探索和利用外空必须遵守国际法。(二)外层空间与空间空间的界限 1.空间论。空间论是以空间的一定高度为标准区分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2.功能论。功能论主张以飞行器的功能来确定其所适用的法律。,第三节 外层空间法的原则与制度,三、外层空间法的主要原则 Principle of common benefit.Outer space,including the celestial bodies,is considere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法 叶泉 第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6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