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机构的预算管理.ppt
《公共机构的预算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机构的预算管理.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预算管理,第三章 公共机构的预算管理本章内容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第二节 部门预算的编制与管理第三节 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第四节 部门的项目支出预算第五节 部门预算的报表体系,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一、行政单位预算的编制与管理(一)行政单位的分类 行政单位是实现国家各项职能的专职机构包括国家各级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检查机关及其派出机构,接受国家预算拨款的党派和社会团体等六个方面:1.国家权力机关;2.国家行政机关;3.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4.政党组织;5.社会团体;6.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二)行政单位预算管理方式1.收支统一管理;2.定额、定项拨款;3.超支不
2、补,结余留用。,(三)行政单位预算的编制1.行政单位收入预算的编制财政预算拨款;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2.行政单位支出预算的编制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四)行政单位预算报表,二、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与管理(一)事业单位的范围 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包括国有的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非国有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根据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任务、业务性质及财务状况不同,分为以下几类: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的单位;财政拨款解决收不抵支差额的单位;实行经济核算制的单位。,(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或上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1.核定收支。
3、2.预算缴拨款。预算补助 预算上缴 3.确定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或上缴的原则。按社会共同需要确定补助(或上缴)范围和数额,保证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结合事业单位经费自给水平确定具体的财政补助(或上缴)额度。,(三)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1.收入预算的编制财政补助收入 非财政补助收入 第一,上级补助收入;第二,事业收入;第三,经营收入;第四,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第五,其他收入;基本建设拨款收入,2.支出预算的编制。事业单位支出预算由拨出经费、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自筹基本建设支出等项内容组成。耗费性支出 调拨支出 基建支出,(四)事业费定额的测算工作1.审核、分析、整理
4、测算资料 审核;分析和整理。2.测算制定定额标准3.测算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和财政补助数 根据各个单项定额标准及定额标准的计量单位测算出事业费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核实单位的收入情况;为便于分析和管理,可根据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数和单位编制内实有人数计算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包括人员及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初步确定后,要进行复盘试算。,三、单位预算的核批(一)财政对主管部门核批预算(二)财政在批复单位预算时核定单位各项收支(三)财政在核定单位预算时确定财政补助额(四)财政部门在核批单位预算时,批复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第二节 部门预算的编制与管理,一、部门预算的含义(一)部门预算的定义 部门预算是由
5、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立法机关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1.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组成;2.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3.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4.编制部门预算的“部门”在资质上应该限定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二)部门预算的特点 1.细化性 部门预算的内容细化到部门及下属单位和项目。2、完整性 部门预算内容由预算内扩展到预算外的,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又包括政府基金预算收支计划;既包括正常经费预算,又包括专项支出预算;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收支计划,又包括财政
6、预算外核拨资金收支计划和部门其他收支计划。,3.全面性 部门预算要全面反映各部门的一切收支,即:各个部门的预算不仅反映本部门的年度财政需求,还要反映本部门的全部收入状况,内容更全面,编制预算时,要将部门依法取得的包括所有财政性资金在内的各项收入以及相应的支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管理,对各项收入、支出预算的编制做到不重不漏,不得在部门预算之外保留其他收支项目。全面性有利于统筹考虑政府运行、事业改革和发展。4、综合性 部门预算采用综合预算,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类资金。财政在对部门预算实行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将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纳入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编制综合财政预算。,5.科学性 打破按基数编制预
7、算的方法,部门预算支出的核定不再以上年基数为基础;而采取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结合,以财政部门核定的定员定额标准为依据编制经费预算;以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为预算编制的基础。6.经费分类管理 部门预算对支出经费实行分类编列与管理,即:所有行政事业经费一律按部门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对部门预算中的收入预算、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预算,实行不同的编制方法。,7.强化法律性 传统的部门预算通常只需要在财政的业务机构和部门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现行改革的部门预算方案是作为功能预算的细化部分,也需要传送到立法机构,我国政府除了向人代会提交功能预算外,还同时提供有关部门的部门预算,以便于立法机构审批
8、年度预算法案、并为监督政府预算的执行提供依据。,二、实行部门预算的必要性(一)传统按功能编制预算存在的弊端1.部门没有一本完整的预算。2.预算编制粗糙,缺乏部门内部责任机制和外部有效的监督机制。3.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必要的定员定额标准。4.预算资金分配权分散。5.预算约束软化。,(二)部门预算具有内在的优点1.克服代编预算的方式。2.统一预算分配权。3.建立了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4.调整了预算批复的主体,有利于及时、合理的批复预算。5.严控年初预留机动财力,减少机动权,防止二次预算。,三、部门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一)合法性原则 部门预算的编制要符合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法律、法规,充分体现国家的有关
9、方针、政策,还要在法律赋予部门的职能范围内编制。(二)真实性原则 部门预算收支的预测必须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履行部门职能的需要为依据,对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测算,力求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三)稳妥性原则 部门预算的编制要做到稳妥可靠,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得编赤字预算。(四)重点性原则 部门预算编制要做到合理安排各项资金,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在兼顾一般的同时优先保证重点支出。(五)透明性原则 部门预算要体现公平、透明原则。,四、我国部门预算的构成(一)部门收入预算的编制1.部门预算收入的编制内容和方法。财政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第一,行政事业性收
10、费第二,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第三,主管部门集中收入第四,其他预算外收入其他收入。这包括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指从事专 业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等。2.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二)部门预算支出的编制内容 部门预算支出的编制内容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项目支出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通常是一些大型但不经常的支出项目。项目支出预算是按指定的用途和对象编制的
11、专项支出计划。,第三节 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一、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一)编制基本支出预算的原则1.优先保障的原则。2.综合预算的原则。3.定员定额管理为主的原则。(二)基本支出预算的内容1.按支出经济性质分类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项目。2.经营及往来支出。经营及往来支出主要包括三种:一是上缴上级支出;二是事业单位经营支出;三是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3.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支出。,二、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依据:定员定额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是以定员定额方式确定的,定员定额水平由财政部门根据当年财政状况确定。因此,各部门应集中力量做好人员数量、结构(编制内、编制外、行政、事业)等基础数据的整理
12、工作。(一)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起点是基本支出定额项目 定额是指财政机关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务的合理需要,结合财力的可能,对各项基本支出所规定的指标额度。(二)基本支出定额项目的构成1.人员经费。这包括政府支出经济分类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的“款”级项目确定。2.日常公用经费。这包括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中属于基本支出内容的支出。(三)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存在“单”、“双”之别,三、基本支出经费的测算方法(一)按不同用途经费的核定1.人员经费的核定方法:按定员和工资标准据实核定。基本工资是人员经费的主要部分,一般根据核定的编制人
13、数或全年平均人数、上年平均工资定额,并结合计划年度工资调整情况计算确定。全年工资额编制人数年均工资定额发给在职人员的各项津贴、补贴等补助工资一般根据人员数和平均标准测算。补助工资编制人数年均津(补)贴定额 按标准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工会经费、长期休养人员生活费、探亲旅费等,般根据享受职工福利费的人数,逐项按标准计算;也可以参照上年度职工福利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进行测算,或按全年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或定额提取。住房公积金根据在职人数、工资总额和计提比例测算。职工福利费工资总额规定的计提比例,2.日常公用经费的核定:按机构性质和部门分类分档定额及定额系数确定。公务费年均公务费定额人员编制数(三)
14、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的总体编制要求 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的总体编制要求是:凡属共性、经常性的开支项目都要实行单项标准定额;对无法细化成单项定额的支出项目也应按照量化的原则归类核定综合定额;其他一次性、不宜在基本支出预算中通过标准定额核定的开支项目,可纳入项目预算进行管理。,四、基本支出预算的控制和调整 定额标准确定后,财政机关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按定额标准计算形成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及财政拨款补助数下达给部门或单位。基本支出预算中按照政府采购品目规定应当纳入政府采购的支出,应当同时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并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第四节 部门的项目支出预算,一、项目预算的范围及其分类(一)项目按性质
15、分类项目按照其性质可分为基本建设类项目、行政事业类项目和其他类项目三种。1.行政事业类项目。行政事业类项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由行政事业费开支的、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专门设立的事业发展项目支出,即教育、科学、卫生、文体广播及其他部门的事业性专项支出。专项计划项目 专项业务项目大型修缮项目 大型购置项目 大型会议项目 其他项目,(二)项目按类别的分类1.政府已研究确定项目。在中央即为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这是指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需由财政预算资金重点保障安排的支出项目。2.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这是部门为维持其正常运转而发生的大型没施、大型设备、大型专用网络运行费和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而持续发生的支出项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机构 预算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6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