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届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7单元.ppt
《全国2013届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7单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13届中考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第7单元.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0课时中国的交通第21课时 中国的农业第22课时中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七单元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七单元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七单元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20课时 考点整合,3.我国交通运输线总体分布情况:(1)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_。(2)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_。,强,大,小,安全文明网 2016文明驾驶考题安全文明考试网 2016文明驾驶模拟考试,第20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_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1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可分为两大组:东西向干线(横)和南北向干线(纵)。(1)东西向干线有三条(三横):由北向南分布,京包包兰线、陇海兰
2、新线、_浙赣湘黔贵昆线;(2)南北向干线有五条(五纵):自东向西依次为,京哈京沪线、_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2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若干交通运输线交叉或衔接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为旅客、货物办理中转、发送、到达等业务。如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徐州、兰州、成都、株洲等。,铁路,沪杭,京九,第20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3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则,1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即综合考虑运输价格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运量的多少等因素。2根据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选择。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而又远程的,多由_运送;容易死亡、变质
3、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_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_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_或铁路运输。,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第20课时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我国的铁路网,根据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总结我国重要铁路线及经过的省区和地形区。,第20课时 要点探究,【经典例题】例1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时速350千米,北京至上海运行时间5小时。结合图202完成(1)(2)题。,第20课时 要点探究,第20课时 要点探究,(1)京沪高速铁路沿途经过几个省级行政区()A4B5C6D7(2)京沪高速铁路通车后,可极大地减轻哪条铁路线的运输压力()A京哈线 B京广线
4、C京沪线 D京九线,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京沪铁路途经京、津、沪及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一共7个省级行政单位;京沪高速铁路北起北京南到上海,可极大地减轻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D,C,探究点二 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第20课时 要点探究,此外,有时还应考虑当地交通状况、时间要求及货物的性质等因素。,第20课时 要点探究,【经典例题】例2下列最适合航空运输的是()A在广州打工的利川民工回家 B两箱急救的药品从北京运到昆明 C3吨活鱼从太湖运到上海 D从宜昌出发游览三峡风光,第20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航空运输的特点是速度快、运输量小、运费高
5、。,B,变式题2011晋江 下列客货的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A从武汉运一万吨大米到上海水运 B从拉萨护送重伤员到北京铁路 C从天津塘沽运海鲜到北京航空 D从大同运煤到秦皇岛河运,第20课时 要点探究,A,解析 选择运输方式时既要看运输的目的,又要看货物的性质。还要考虑各种运输的运价、运速和运量。B选项中从拉萨到北京路途遥远,而且还要考虑是重伤员,所以应该是航空。C选项中从天津到北京距离很近,应该用公路。D选项中大同到秦皇岛,用河运不现实。,第21课时 中国的农业,第21课时 中国的农业,第21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1 我国农业的概述,1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2农业在国民经
6、济中的地位:_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第21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2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1东西差异:_mm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分为东部和西部。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_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_业为主,这里有我国四大牧区。,400,淡水,畜牧,第21课时 考点整合,西部地区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灌溉水源充足的平原、河谷和_地区。
7、2南北差异:8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1月_等温线通过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线把我国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绿洲,0,第21课时 考点整合,春,冬,花生,油菜,第21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气温和降水)、水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水平、市场需求、与城市工矿区的距离、交通条件、农业技术装备等。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山地、陡峭的丘陵林业;平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种植业;草原(降水少、牧草生长良好)畜牧业;河湖较多的地区_业。,渔,第21课时 考点整合,考点4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农业面临的问题:人口压力大,耕
8、地面积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2对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如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江流域的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南部的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_农业、特色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生态,第21课时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影响我国农业分布的因素,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_气候_是影响农业的最主要因素,从气候上看东西差异主要是降水量的差异,南北差异主要是气
9、温和降水量两者的差异,所以要把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与我国气候差异(气温和降水)联系起来。,第21课时 要点探究,【经典例题】例12011聊城 下图为我国部分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图中表示的经济作物分别是()A油菜、甜菜B甘蔗、棉花 C棉花、油菜 D甜菜、甘蔗,D,第21课时 要点探究,解析 图中经济作物分布应该考虑南北的气候差异。对于油料作物,北方是大豆、花生,南方地区是油菜;对于糖料作物,北方是甜菜,南方是甘蔗。,第21课时 要点探究,变式题1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且是全国三大棉区之一,这个地区是()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B,解析 这是一
10、道典型的多条件限制选择题,如果逐个分析,四选项中位于暖温带的只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大部和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地区,且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我国的三大产棉区为新疆、长江和黄河流域,综合以上分析,B选项符合题意。,探究点二 我国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耕作制度差异很大。具体来说,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以长城为界,靠近秦岭淮河附近是一年两熟,而一年两熟与一年三熟以_南岭_为界。【经典例题】例22011福州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21课时 要点探究,(1)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A棉花B甘蔗 C小麦 D水稻(2)该区域农作物熟制是()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2013 中考 地理 人教版 复习 课件 单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6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