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届中考历史人教版复习课件:第1单元.ppt
《全国2013届中考历史人教版复习课件:第1单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13届中考历史人教版复习课件:第1单元.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2课时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3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4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5课时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1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明,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2.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第1课时 考点聚焦,特别提示(1)_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和_的国家。,元谋人,水稻,粟,考点
2、2 华夏之祖,1华夏族的形成:_和_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当今中华民族称自己为炎黄子孙。2黄帝的贡献: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被称为“_”(又叫“轩辕氏”)。3部落联盟首领: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黄帝,炎帝,人文始祖,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3 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1禅让制:尧年老时,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2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的建立标
3、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3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_”。,特别提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家天下,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4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特别提示(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2)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武王取得决定性胜利,商朝灭亡。,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5 西周分封制,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6 青铜文明,1青铜制造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_和造型奇特的_。与商周同期,我国成都平原盛行举世闻名的“_”文化,
4、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2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3农业:“五谷”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7 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1东周:公元前771 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第1课时 考点聚焦,特别提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的原因: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8 商鞅变法
5、(公元前356年),土地,耕战,县制,第1课时 考点聚焦,特别提示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第1课时 考点聚焦,1.商鞅变法为什么能获得成功?(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商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因素。(2)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合乎秦国国情,顺应民意(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措施。而执行起来又非常坚决,因此变法能够成功。(3)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
6、开始变法。秦孝公信任、重用商鞅,也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条件。,第1课时 拓展提升,第1课时 拓展提升,2.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1)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应用。(2)各国水利工程的修建(如都江堰等)。(3)各国的变法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如商鞅变法等)。,【例】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的共同之处有()都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都能制作陶器 都种植水稻都饲养家畜都使用磨制石器A.B.C.D.,解析 B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粟,而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B,第1课时 应用示例,第2课时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
7、融合,第2课时,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1 秦统一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1秦统一六国,(1)原因: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创造了条件。(2)过程:灭六国,完成统一,于公元前_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221,2.巩固统一的措施,第2课时 考点聚焦,焚书坑儒,第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1.原因:秦的暴政:徭役繁重、刑法严酷、赋税沉重。2.经过(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在陈建立张楚政权。(2)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公元前_年
8、,项羽率军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刘邦率军入咸阳灭秦。3.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反抗残暴的统治。,207,第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3 汉武帝的大一统,第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4 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1张骞通西域,新疆,西域都护,第2课时 考点聚焦,2.丝绸之路的开辟,(1)开辟: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2)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对当今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仍有重大的作
9、用。,第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5 三国鼎立的形成,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第2课时 考点聚焦,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简表,3.三国时与台湾的交往: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_(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220年,刘备,吴,夷洲,第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6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西晋统一:_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2内迁的各族,280,316,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7 淝水之战(公元383 年),1原因: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意图一举灭亡东晋,统一南北。2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3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
10、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提示我国古代四大以少胜多的战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第1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8 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人民辛勤劳动。2.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第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9 北魏孝文帝改革,1.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2.措施:北魏建立后,定都平城。北魏孝文帝迁都至洛阳。迁都后,进一步改革,主要内容:学汉语,改穿汉族服装,改汉姓,鼓励同汉人通婚,学汉法
11、。3.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1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1)相同点: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质相同,都是文化专制的表现。(2)不同点: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进行极其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思想,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第2课时 拓展提升,第2课时 拓展提升,2.比较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同点。(1)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2)胜方都有指挥得当、运用巧妙的策略等因素;败方都有指挥者轻敌自傲、指挥失误的因素。
12、(3)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第2课时 应用示例,第2课时 应用示例,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致?(2)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这位“秦皇”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主要内容有哪些?(3)这位“秦皇”为巩固统一又采取了一些措施,请举出一例。(4)材料二中的“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解析 本题考查的
13、是秦始皇的贡献。材料中的“秦王”“秦皇”指的都是秦始皇嬴政。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不一致,李白的情感是褒扬,胡曾的观点是贬责。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这位“秦皇”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主要内容: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这位“秦皇”为巩固统一又采取了一些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等。材料二中的“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为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的史实。“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分裂割据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14、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第2课时 应用示例,第2课时 应用示例,答案(1)秦始皇。不一致,李白的情感是褒扬,胡曾的观点是贬责。(2)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主要内容: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3)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4)为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5)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分裂割据的混战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第3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
15、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3课时考点聚焦,考点1 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统一,(1)_年,_建立隋朝,他就是隋文帝,隋朝定都长安。(2)_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3)意义:结束分裂,重新实现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581,杨坚,589,第3课时考点聚焦,2大运河和隋朝的灭亡,洛阳,涿郡,余杭,第3课时考点聚焦,考点2“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1“贞观之治”唐太宗,(1)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著名谏臣魏征)(2)表现
16、: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第3课时考点聚焦,2女皇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功绩:当政期间,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3)评价:后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开元盛世”唐玄宗,(1)原因:重用人才;整顿吏治;重视生产;提倡节俭。(2)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史称“开元盛世”。,第3课时考点聚焦,4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共修建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
17、蔬菜品种增加;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创制了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_。(2)手工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_。(3)商业:_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筒车,唐三彩,长安,第3课时考点聚焦,考点3隋唐科举制,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制度被豪门把持,不能真正选拔到有才能的人。2.建立与完善,隋文帝,隋炀帝,3.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_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4.科举制的影响(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缓和了阶级矛盾。(2)它使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3)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4)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2013 中考 历史 人教版 复习 课件 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6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