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防碰撞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doc
《塔吊防碰撞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吊防碰撞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2第二章塔吊运行管理机构3第三章塔吊交叉作业防碰撞措施7第四章高压线防碰撞措施8第五章安全技术交底措施12第六章其它安全措施14第七章事故的应急15附:塔式起重机管理制度19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 编制依据1.XXXX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总平面图、施工总平面图。2.QTZ80(6012)型塔式起重机说明书。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85,(JGJ130-2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现行的、行业规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第二节 工程概况1、XXXXXX该工程由XXXXX共XX栋塔楼组成,XX总建筑面积均约为平方米,建筑物总高分别为86.4m
2、,89.2m,局部最高89.2m,首层为m,标准层为m,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属高层住宅小区。2、根据本工程的建筑布置,考虑到现场的施工垂直运输工程量大,本工程拟安装2台塔吊,计划在2号楼的2-6轴交2-A轴往1号楼4米处、14-1-1轴至14-1-3轴交14-1-G轴往附楼4.1米处(1、塔吊QTZ80(6012)型,起重臂长60m,平衡臂长14m、2塔吊QTZ80(6012)型,起重臂长44m,平衡臂长14m)设置两台附着式塔吊,塔吊安装总高度根据建筑物高度确定,并依照现场的施工进度来控制塔吊的顶升工作,确保施工安全。3、1塔吊与2塔吊吊臂相交重合最大距离约为米。 4、根据现场施工
3、情况,各塔吊的初次安装高度为:1塔吊初次安装高度(安装臂底)为30m,2#塔吊初次安装高度(安装臂底)40m。塔吊后期的顶升工作将根据建筑物的施工进度确定来安排塔吊的安装高度。附墙后最终安装高度为1塔吊:m,2#塔吊:m,1塔吊起重臂安装时长臂指向方,2塔吊起重臂安装时长臂指向方。塔吊定位详见下图。第二章 塔吊运行管理机构第一节 安全运行管理组织机构组 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组 员:(安全员)、(机械管理员) 岗位职责:组长: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保障塔吊的安全运行,全面负责落实本项目塔吊防碰撞方案中的各项安全和技术措施。副组长:1.项目副经理为本项目生产
4、经理,负责直接协调施工生产和塔吊安全进行之间的矛盾,合理安排,科学实施,并负责检查本方案中各项安全和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召开塔吊安全生产会议,并及时向组长汇报。2.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塔吊防碰撞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负责对塔吊的日常运行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汇报并监督整改。组员:1.安全员:定期组织对塔吊司机、司索、指挥实施安全技术交底,对塔吊的操作、维修保养、交接班、日常检查进行监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整改。2.机械管理员:全面落实本方案中的各项安全和技术措施,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塔吊的安全运行编制具体的实施细则并组织落实,定期组织对塔吊实施安全检查,负责落实塔吊的维
5、修保养和交接班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安全整改措施并监督整改。第二节 塔吊司机、司索、指挥等人员的管理1.人员素质和能力是保证塔吊安全运行的关键,塔吊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操作证并取得省建设厅颁发的再培训上岗证方可独立操作。严禁无证上岗。2.定期组织对司机、指挥和司索的培训和考核工作,让他们熟练掌握塔机的性能和工作原理,对不能胜任本职岗位的作业人员要及时予以清退。3.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三定制度,做到专人指挥、专人操作、专人司索,未经机械管理员同意,不得私自换岗。1、2#塔吊使用的对讲机频道必须区分并加以锁定,作业人员无权改变频道。指挥过程中严格执行应答机制,即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前,先呼叫被指
6、挥塔吊,待司机应答后,指挥人员方可发出塔吊动作指令。指挥口令必须简洁清晰,在塔吊安全技术交底中要统一指挥口令。指挥人员须时刻环顾相邻塔吊机的工作状态,并发出作业指令,塔机进入交叉作业区域前要向相邻塔机鸣笛示意,并有序进入低速作业。4.落实塔机交接班制度,落实塔吊班前检查制度,落实后作业记录制度,严禁塔机带病作业。5.塔吊司机每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严禁疲劳作业。夏天若工作环境温度超过35摄氏度,需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并在驾驶室配备电风扇,以防中暑。6.机械管理员要定期对作业人员实施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交底容必须要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7.严格落实“十不吊制度“,即超负荷不吊;歪拉斜吊不吊;指挥
7、信号不明不吊;安全装置失灵不吊;重物越人头不吊;光线不明或看不清不吊;埋地物件不吊;吊物上站人不吊;捆绑不牢不吊;重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不吊。8.健全报告检查制度。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检查,及时报告,并合理安排维护保养时间,确保塔机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严格执行安全作业交底和群塔作业方案安全检查制度(交接检、周检、月检等检查制度)。 第三章 塔吊交叉作业防碰撞措施本工程塔吊存在交叉服务业区域,为防止两台塔吊在作业过程中 发生碰撞事故,确保塔吊作业安全,特制定如下措施:1.由于1塔吊和2塔吊吊臂相交重合最大距离为米,导致1塔吊吊臂与2塔吊平衡臂存在相交达m,为塔吊运行安全,始终保持1塔吊的附
8、墙安装高度至少高出2塔吊4个标准节(即11.2M以上),保证塔吊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其它塔吊中处于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少于2米,防止塔吊发生碰撞。另在各塔吊吊物时错开旋转位;2.塔吊配重、臂端刷黑黄警示色,对塔机配备有效的障碍灯,特别是起重臂尖位置,障碍灯必须长期有效,防止夜间作业碰撞;3.在两台塔吊的顶升套架平台上安装镝灯,保证夜间施工时的能见度。4.对塔吊设置专用电缆和配电箱,保证塔机不间断供电;5.两台塔吊在交叉作业时必须遵守以下原则:低塔让高塔:低塔在转臂进入交叉作业区域前应观察高塔的运行情况,向高塔明笛示意确认安全后再运行;后塔让先塔:后进入交
9、叉作业区域的塔机应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动塔让静塔:一塔机在交叉作业区域吊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吊钩无运转时,另一塔机吊臂有回转或小车有行走时,动塔吊应避让静塔吊;轻塔让重塔:两台塔机在同时运行时,轻载荷的塔机应避让重载荷的塔机;客塔让主塔:以不同栋号的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当客塔要经过主塔区域时,必须注意主塔的作业情况并有地面指挥通知主塔司机;6.严格执行塔吊项升告知制度:安装单位在顶升塔吊前必须填写塔吊顶升申请表,经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市安检站审批后执行。处于低位的塔吊在顶升、附墙作业时必须锁定吊臂回转,高位塔吊严禁进入交叉作业区域。遇到4级以上大风时严禁顶升作业;7.在工作完成停机后,变幅
10、小车要收至起重臂中,吊钩要收起不允许吊挂物体,然后关闭配电箱总电源并锁好。保证塔吊在非工作状态下,可以随风自由回转,确保起重臂围不得有障碍物与塔机起重臂或吊钩相撞击;8定期检查塔吊的各部件有无松动,钢丝绳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并定期对塔吊进行保养;9.塔机司机、指挥定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10.各塔吊之间司机、指挥要经常沟通,确立号各自的联络信号;11.指派专人进行现场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塔吊“十不准”原则,并严格落实有关岗位责任人;12.高压线处靠建筑物侧设置必要的警标设施;第四章 高压线防撞措施第一节 施工条件本工程位于XXXX东西两面均有一组10KV和110KV的高压线通过,处
11、在1、2塔吊吊臂覆盖围,对本工程塔吊运行施工影响较大,为确保安全施工,本工程将制定相应措施以满足施工需要。第二节 高压线防碰撞措施1#、2#塔吊面有一条10千伏高压线,距地高度约为18m,距1#塔吊中心46.5m。1#塔吊面有一条110千伏高压线,距地高度约为30m,距3#塔吊中心17.5m。因此,高压线路在1#、2#塔吊大臂覆盖围,具体高压线与塔吊立面示意图见下图:1塔吊回转半径与邻近高压线立面示意图2塔吊回转半径与邻近高压线立面示意图2、根据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规的使用标准:位置电压KV1115204060110220沿垂直方向(m)1.53456沿水平方向(m)11.5246(1)高压线10
12、KV必须离臂尖安全垂直距离为3m,水平安全距离为1.5m;110KV必须离臂尖安全垂直距离为5m,水平安全距离为4m。两台塔吊的中心点到高压线的水平方向距离均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85中规的使用要求。为防止塔吊撞击高压线,1#塔吊安装自由高度为45m,垂直距离高于110KV高压线15m。2#塔吊安装自由高度为35m,垂直距离高于10KV高压线17m。因此,2#塔吊在大臂45m处,用自身的限为器限死,禁止小车向45m以外运行和在大臂该处安装反冲装置,防止在限为器失灵的状态下,向不安全方向以外运行;见下图:塔吊设置小车限位装置详图(2)根据塔吊的性能得知,在使用过程中,塔吊突然断电、
13、回转不能刹车,由于惯性作用,就有可能撞击高压线及塔吊两两交叉相撞,根据塔吊电路图得知,回转制动线圈工作参数为24V、2A,因此在塔吊的控制电箱中安装2个12V蓄电池组(24V、36A),塔吊每隔10天对蓄电池组充满电,满足回转制动线圈工作参数24V、2A要求,为防止蓄电池组的突然失效,塔吊司机每天上班时对蓄电池组检查是否有电,(把回转制动开关开到蓄电池组上,如果回转制动不吸合,证明蓄电池组没电)如果没电,塔吊司机必须立即对蓄电池充满电后塔吊方能正常运转,其作用是在塔吊使用中突然断电时能够及时向回转电机供电,从而控制塔吊回转时能够及时刹车防止碰撞,二个12V蓄电池组的安装,见下图:(3)由于1#
14、塔吊的边是110KV的高压线,故塔吊只能往边进行180度工作,其回转限位应在其0度和180度之间进行调整限制,使其必须往回方向进行工作。在回转限位线路中安装预警装置(预警电铃),塔吊吊臂在距回转角度0度及180度前开始预警,从而使塔吊司机提前做好停臂的准备,避免塔吊吊臂往高压线方向进行运转。线路如下图:(4)到工作完或下班时,司机必须把小车收回到距臂根15米处,并且必须把大钩收回到塔机的最高位置。保证塔机在工作状态达到高压线与塔吊的安全围。(5)防静电采取了以下措施:、在浇注塔吊基础时预留了两根16的圆钢与塔基钢筋焊接,另一端与塔吊基础接焊接(电阻小于4欧姆)以达到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吊钩、绳靠近
15、高压线时产生的静电通过塔身节架传递到地面;、在塔吊司机操作室地板上平铺3mm的防静电绝缘地板以保证塔吊司机的人身安全。第四章 防台风措施、塔吊未附着时,严格塔吊设计使用说明书的独立高度运行,严禁超高施工。、如得到天气预报超过12级大风时,塔身用缆风绳加固稳定。缆风绳上固定于下支架以下7m左右标准节主弦杆上与地面呈4560夹角。钢丝绳直径为16钢丝绳。、凡塔身设有标牌、横幅等悬挂物的应立即清除;塔身上存有易坠物的必须立即清除。、塔身螺栓进行全部紧固,塔身附着装置全面检查,确保无松动、无开焊、无变形。、检查塔机的避雷设施确保完好有效,切断塔吊电源线路。、在停机后,变幅小车要收至起重臂中,吊钩要收起
16、不允许吊挂物体,然后关闭配电箱总电源并锁好,取下地面配电箱插头放在避雨处。保证塔吊在非工作状态下,可以随风自由回转,确保起重臂围不得有障碍物与塔机起重臂或吊钩相撞击。、收听、视台风的信息作好防台风的准备工作。第五章 安全技术交底措施XXXXX项目部负责人组织全体塔吊司机及塔吊指挥学习本方案容及塔吊操作规程等等措施容,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1.本工程的1#、2#塔吊大臂分别相交重合,双方主要通过高低差来避免碰撞,各塔吊高低距离控制为10m以上,另为防止塔吊小车到大臂最前端发生碰撞,各塔吊司机与指挥作业时,必须注意观察,服从地面指挥的调度,相互避让,保证安全交叉作业。2.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
17、特种操作证上岗,各塔吊司机和塔吊指挥工作时思想应高度集中,以防碰撞。3.司机指挥上班前必须要观察施工现场,如发现较矮的塔机起重臂进入相互覆盖围区时,较高的塔机回转时小车要停在相互覆盖围区外,当较高的塔机起重臂对准装卸点时,司机要观察较低的塔机起重臂确认不会发生碰撞后,才能将小车进入覆盖围区进行装卸,装卸完成必须将小车开离相互覆盖围区,才能回转起重臂。当司机观察施工现场发现相互覆盖围区起重可能发生碰撞时,司机必须要控制起重臂离开相互覆盖区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发生碰撞事故。4.下班后塔机禁示在吊钩上挂钢索及吊具,必须小车回收离开覆盖区围。5.作业中如遇到暴风骤雨应立即停止作业,将回转机构的制动
18、器完全松开,如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室时,必须切断电源。6.作业后应完全松回转制动器,将控制器拔回零位,依次断开各开关,关闭驾驶室,下机后断开电源总开关。7.项目部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塔机司机、指挥人员的监管,认真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并承担管理责任。8.塔机司机、指挥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安全知识,遇到突发情况要冷静、谨慎对待,并立即通知有关管理人员,做好日检、周检工作,保证塔机的安全使用和正常运转。9.塔吊司机操作时必须随时注意相邻塔机的起重臂方向,以及其小车的行走幅度,以避免起重臂与该塔机的吊重钢丝绳碰撞。10.操作塔机的塔吊司机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随时注意塔机起重臂的位置和将
19、要转动的方向,当必须与对方塔吊机交错作业时,一定先把吊钩起升到最高的位置同时变幅小车开回到起重臂根部附近,再转过对方塔机的起重臂。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塔机起重钢丝绳碰撞到对方塔机的起重臂而造成意外事故。11.下班前,塔机上的司机一定要先把变幅小车开回起重臂根附近小于25米处,同时把吊钩起升到最高位置。12.塔机的塔吊司机也要随时注意对方塔机的起重臂的位置和将要转动的方向,如必须与对方交差作业时应先等对方收回变幅小车和起钩并转开起重臂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以避免己方的起重臂碰撞到对方的起重钢丝绳造成事故。13.塔机操作司机在下班前先把吊钩起以最高的位置,以免碰触到地面上的施工材料以及电气设备等物体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塔吊 碰撞 建筑 施工组织设计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5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