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规划与设计课程标准DOC.doc
《城镇规划与设计课程标准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规划与设计课程标准DOC.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课程标准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B3G317适用专业城镇规划课程类别必修课总学时198学分12考核性质考试编 者陈扶云 邝华志(企业)审核人余晖 罗武(企业)2 课程定位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是城镇规划专业的必修课, 专业主干课程,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突出特点,且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是重要的。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知识与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将规划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如将经典的居住区规划组织理论、已
2、经建成的居住区的规划特征及其使用的效果和当前居住区规划的实例及其规划方法等穿插在课程内容之中,并且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知识以及案例分析等有机地结合在课程的传授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经典理论和当今实际运用的动态发展形式。在专业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中该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教学方法上采用互动教学、任务驱动、现场教学等。3 课程目标3.1 能力目标:311专业能力(1) 了解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熟悉城镇发展史,能初步掌握城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村镇规划环节和实务的能力;(2)掌握现行规划法律法规、技术规范;(3)掌握城镇规划基础资料调查的内容、方法;(4)熟悉城
3、镇规划、详细规划、村镇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成果要求;(5)掌握经典理论和当今实际运用的动态发展形式;(6)掌握规划编制、审批的程序;(7)能够编制城镇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8)能够绘制城镇发展现状图、规划图及效果图。312方法能力(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2)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与城镇规划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的能力。(3)熟悉各类规划设计任务的流程,把握过程环节中的重点与难点。(3)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如规范、规程、标准等)。313社会能力(1)良好的职业素养,严谨的工作作风。(2)调研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与
4、人沟通与交往的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4)对于城镇规划的行业动态保持敏锐的感知力和探索精神。(5)对与规划相关的社会问题的洞察力与科学的思辨能力,并具备在规划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3.2 知识目标: (1)熟悉城市规划的编制方法和程序,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和各项技术规定;(2)掌握城市各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3)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与管理的运作过程,了解规划设计的操作流程和工作制度;(4)将所学的居住区规划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规划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资料搜集、调查分析、设计处理、图文表达等能力。 3.3 职业素质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城镇规划基本理论、
5、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2)培养学生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能力,同时为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镇规划与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3)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4)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3.4 职业(执业)资格(技能)证书要求:要求学生具用一定的计算机操作、专业绘图软件运用操作技术的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如CAD绘图技术资格证书、计算机能力资格证书、城乡规划设计员及助理工程师证书等。4 课程设计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根据课程的定位,本课程属专业必修课和主干课程,授课时注重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掌握基本规程和操作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城镇用地的构成及影响城镇用地的组织与
6、布局的各项因素;在这样的基础上,从规划结构和城镇用地各项要素的规划安排的角度来具体阐述城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各项专业规划的各项基本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了解城市对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任务、内容等。并通过课程以以虚拟的或项目教学为规划实践将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的理论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注重职业技能,叙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反映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新标准和新规范。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确定课程的6个情境式教学模块下的十个单元学习任务。前1个情境式学习模块主要理
7、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积累,对规范的掌握,学会分析问题和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后5个个情境式学习模块结合案例和项目教学进行(培养学生对城镇规划设计 程序、步骤熟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5 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51 单元安排及学时分配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及本课程的教学性质,以虚拟的或项目教学为例,帮助学生了解城镇规划的理论知识和城镇规划设计从前期准备工作到设计的各阶段的要求、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各专业之间相互配合的内容及规划师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理解规划中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较好地将城镇规划设计理
8、论及相关学科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的培养。其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知识学习的需要。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实践课主要利用设计项目的设计过程进行教学。表1单元安排及学时分配模块/单元序号单元名称学时H情景教学式模块一: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和规划工作内容单元1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和规划工作内容(含城市建设史)40单元2城市的适用性评价及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方案优化12情景教学式模块二:城镇总体规划单元3城市总体规划12单元4小城镇规划16情景教学式模块三:城镇详细规划
9、单元5城市规划详细规划30单元6村庄规划编制22情景教学式模块四:城镇交通与道路系统及工程规划单元7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6单元8城市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规划6模块五:住区规划设计单元9住区的规划设计24情景教学式模块六:城镇规划综合训练单元10城市规划综合训练(课程设计)30合计1985.2单元内容及实施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按照城镇规划专业对城镇规划原理理论知识和规划设计过程认知规律进行整合和序化安排,并设计各教学单元内容及其相应实施环节。其中,模块三、模块六(应用实践)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竞赛和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知识运用、动手能力、表现手法、成果完成等,并为学生今后的就业
10、打下扎实基础。表2 单元1教学设计表单元1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和规划工作内容(含城市建设史)学时(H)40教学目标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具备编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的能力教学内容1城市的概念及城市发展2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重点难点重点: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难点: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教学实施建议步骤内容方法、资源运用课时1按从古至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介绍城市的主要特征,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图片加以说明,使城市的演进更为明晰。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62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发展是重点,分为国外和中国两部分讲授:国外城市规划学科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近代社会的演化,穿插较多相关图片的讲解
11、; 对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分奴隶社会、战国时期、封建社会早中晚期,到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直至现代做较为详细的介绍。每个时期均以典型城市为分析实例,并插播相关的1-2分钟的微型片进行综述; 由周王城建设制度和汉长安城复原图分别引申出“皇权至上”与“自然至上”的中国古代长期并存的两种城市建设思想; 播放10分钟反映古代城市布局特点的电视片断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按时代顺序每个时期均以典型城市为分析实例,插播教学资料短片,利用视听法让知识讲授更加生动、直观而影响深刻。163讲述城市规划与建筑学、城市交通学、主要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关系,进一步析说明它们在发展中的相互促进作用。采用多媒体授课,辅以传统板
12、书,以讲述为主。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按时代顺序每个时期均以典型城市为分析实例,插播教学资料短片,利用视听法让知识讲授更加生动、直观而影响深刻44梳理城市规划理论发展脉络:着重阐述以“田园城市”为代表的城市分散发展思想和以“当代城市”为代表的城市集中发展思想,分别给出方案图解; 对其他城市发展理论重点介绍“卫星城镇理论”,并结合图示明确卫星城镇理论与田园城市理论形似而非实质相同; 依时间先后介绍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史中的几部重要文献及其主要观点,体现动态的发展,时代的进步。66城市规划概念的讲解、城规工作的五大特点及其三大编制原则、城市规划工作进行两大层面的划分采用传统板书辅以多媒体授课,以讲述为
13、主,穿插课堂提问与实例。87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8城市规划编制的完整过程教学资源场地:普通教室、网络机房带示教功能设备、工具等:互白交板、电脑带CAD软件资料:城镇规划专业素材图库、课堂教学课件、教学参考书考核评价单元测试内容:以作业完成情况予以评分,并计入课程成绩表3 单元2教学设计表单元2城市的适用性评价及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方案优化学时(H)12教学目标掌握城市的系统构成、适用性评价、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1城市的系统构成、适用性评价、用地的分类2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方案优化重点难点重点:城市用地的分类;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难点: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教
14、学实施建议步骤内容方法、资源运用课时1简要介绍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内容及意义。运用多媒体课件, 以实例、图示配合12分层次介绍城市用地的概念: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成区,注意区分城市规划区和城市行政辖区、城市建成区和城市市区。讲述用地分类;强调城市用地平衡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提出城市用地的四大计算原则及其方法讲解、讲述为主 23按步骤介绍城市用地条件的分析和评定24城市各用地的布置35城市总体布局的概念简述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总体布局方法和方案优化4教学资源场地:普通教室、网络机房带示教功能设备、工具等:互白交板、电脑带CAD软件资料:城镇规划专业素材图库、课堂教学课件、教学参考书
15、考核评价单元测试内容:以作业完成情况予以评分,并计入课程成绩表4单元3教学设计表单元3城市总体规划学时(H)12教学目标通过讲授,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程序与编制方法达到初步掌握,认识宏观规划的意义与作用;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在前期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了解确定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也是编制总体规划的依据和基础。初步掌握确定城市性质和规模的依据以及估算城市发展规模的不同方法,掌握城市的不同类型。以利于正确确定城市性质与规模,明确城市规划特点,选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达到编制科学、合理、可行的城
16、市总体规划方案之最终目的。教学内容1 城市总体规划思想方法2 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程序与方法3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构思与评析重点难点4 重点: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程序与方法难点: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构思与评析教学实施建议步骤内容方法、资源运用课时1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方法,结合实例和图示帮助理解。多媒体讲课,以实例、图示讲解为主。22城镇体系研究城市规划的空间层次及其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城市按其性质的分类 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概念城市发展规模的理解地理位置、建设条件对确定城市规模的影响作用城市管线工程综合23讲解总体规划方案构思的方法,穿插事例加深理解44结合实例说明
17、总体规划方案评价分析的要点4教学资源场地:普通教室、网络机房带示教功能设备、工具等:互白交板、电脑带CAD软件资料:城镇规划专业素材图库、课堂教学课件、教学参考书考核评价单元测试内容:以作业完成情况予以评分,并计入课程成绩表5单元4教学设计表单元4小城镇规划学时(H)16教学目标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城镇化为轴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小城镇,大战略”的宏观决策正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要求了解小城镇的含义、类型,初步掌握建制镇和村镇的编制内容及其差异,明确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作用与深远意义。教学内容1. 小城镇的含义 2. 小城镇的类型 3. 小城镇规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镇 规划 设计 课程标准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5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