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十月围城》电影个人观后感心得.doc
《观《十月围城》电影个人观后感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十月围城》电影个人观后感心得.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观十月围城电影个人观后感心得 观十月围城电影个人观后感心得1103年前,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戴上那顶众所皆知的白色礼帽,坐进了那辆黄包车。一个小时之后,他用血洗刷这屈辱的土地,曾经沸腾的生命,很快就会变成紫黑色的一片印记,被人踩踏,被人遗忘,然后在某个黎明,终于被雨水洗刷得再也看不出一丝痕迹。103年后,他鲜血浸染的这片土地,人民不再瘦骨嶙峋,不再啼饥号寒,这里不再有横行的瘟疫毒瘴,不再有成群的苦力和车夫;这里的街道上,不再有那排泄物难闻的味道,这里的食肆,不再被苍蝇包围;这里的孩子们,终于可以上学了,这里的知识与科学,终于得到了尊重;这里的军队,终于不再听命于军阀与外族,这里的旗帜,终于不再是
2、花花绿绿的日不落之旗。103年前的那个少年啊,我看到了你的笑容,但我也看到了你微微摇着的头,你有些尴尬你还没有长大啊,还没有学会口是心非。是的,这还远远不够,你不能满意。103年后的中国,人们摆脱了饥馑,却依然要为保护自己的私产而拼死相争甚至自焚;103年后的中国,街道虽然干净整洁,在背巷里却依然有乞丐和流浪的孩子;103年后的中国,孩子们确实可以上学,但受到的教育却因家产薄厚而大大不同;103年后的中国,知识固然重要,却往往被与生俱来的背景与关系凌驾;103年后的中国,也许有了让人骄傲的工厂和企业,但极高的税率依然在吸着民族工商业宝贵的血液;103年后的中国,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军队,而这军队
3、却曾调转枪口,在他们的父母兄弟心中,留下深深的伤口;103年后的中国,这红色的旗帜高高飘扬,旗帜下,却没有高高举起的,个人权利的手。103年前,你,那个十七岁的少年,当你坐在黄包车里,滑向死亡,当你连那把手枪你最后的生的希望也失去,你哭了,哭得真难看,哪里像个烈士,倒像个孩子。你闭上了眼睛,你说过:“我闭上眼,看到的是中国的明天。”可不可以告诉我,那是怎样的明天?在浩浩荡荡的反日浪潮中,在动辄百万的进口轿车卷起的烟尘中,在奥运会绚丽的烟火中,在温暖如春的酒店里粉红色的幻梦中,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中,在阅兵式上迎面而来的挺拔身影中请你告诉我,中国的明天,是怎样的明天,因为这纷至沓来的光与影、美与丑、
4、悲与喜、光与影、矛盾与冲突、善良与丑恶,早已经模糊了我的视野,动摇了我的心智,如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样,我不知道如何定义现实,更不知道思考未来的意义,我只知道赚钱,买车,买房为什么?为什么你,和那些人,那些长眠在黄花岗的七十二烈士,那些战死在抗日前线的普通农民,那些被酷刑折磨的瘦弱书生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地种地?为什么不规规矩矩地读书?为什么不干脆继承家业安安稳稳地赚钱?为什么不去耶鲁大学读书,得到公民身份?天下兴亡,与卿何干,一介布衣,百死又能救中国于水火?在永远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你们后不后悔?你们看到了什么?闭上眼睛,我认真地倾听,告诉我,103年以前,一个十七岁少年心中的中国,有怎样的明天。
5、轻轻的.,一只稚嫩的小手在我的脸上抚摸,耳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和顽皮的笑声,睁开眼睛,孩子们在身边追逐打闹,脸上是红扑扑的童真和顽皮。走出校门,街上的房子有新有旧,倒也整洁,花草没什么刻意摆放的艳丽与华贵,却在这春日散发出淡淡的芬芳。阳光没有遮挡地洒在身上,每一个路过的人都腰板挺直,互相问候,他们眼中不但有自由,还有尊严不但有免于被外族欺凌的尊严,更有免于被国人倾轧的尊严。在那黄包车上,你滑向死亡,你哭了,哭得真难看,像个孩子。你闭上眼睛。你又笑了,笑得像个孩子。这一刻,我也泪流满面。我终于知道闭上眼睛的你,看到了什么。103年前的中国,103年间的中国,有多少人为了这自由,这尊严,永远闭上了眼
6、睛,如同你,十七岁的少年一样?他们说,你们是英雄,是先驱,是勇敢者,是信仰者。今天的我终于明白,其实,你们,只是想抹去孩子们脸上营养不良的惨黄,只是想拔除赤膊苦力眼中的卑微与懦弱,只是想为啼饥号寒者分一担米,一倾屋。你,你们,只是悲悯,悲悯你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竟过得如此艰厄,如此惨绝。这悲悯,就是最伟大的理想。这理想,自诞生之日起,就绝不会死去。观十月围城电影个人观后感心得2生长在21世纪温暖土壤的我们,可能很难体会到革命的艰辛。我们从来都只是在书本上学习和了解这些历史,这些冷冰的扉页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感触。但自从看了十月围城后,革命党人的那份舍生忘死的爱国热情使我深受感动。辛亥革命的这段历史
7、在我心里变得更加有血有肉了。在清政府的末年,由于封建集团的日益腐朽,加之外国帝国主义的铁蹄长驱直入,导致人民饱受战乱,苛捐杂税也不断加重,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这时候,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广大仁人志士团结起来,兴建各种革命团体,在中国广大的民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当时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对他们进行镇压,这使得孙中山不得不想办法把中国众多的革命组织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日益腐朽的政府。于是,孙中山与全国的爱国同盟相约在香港举行会议,以来明确方针,二来统一战线。十月围城的故事便从那里开始:在孙中山前赴香港的这几天里,香港光大的革命者组织起来,与清廷派下的暗杀队伍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保证了联合会
8、议的正常进行和孙中山的安全,这也为之后的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条件。能够这么说,没有这些死士的舍命保护,也许辛亥革命就要夭折。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在他们中,有戏班,有赌徒,有乞丐,也有显赫的大资本家,但是在革命的过程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无私,那么忘我,为了一个目的保护孙先生,而拼上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整部影片情节紧凑,扣人心弦,但是最让我震动还是剧中的大少爷李重光。重光,是一个资本家的大少爷,从小一帆风顺,也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能够说是温室里的花朵。但是,他并不娇弱,小小的身体里藏着的是远大的抱负,是远见和卓识。从小理解西式教育,他从老师陈少白那里理解了民主、平等、自由的先进思想,
9、并且时刻践行着这样的精神。(lz13)影片中几个情节值得我们注意。重光瞒着父亲到街上参加游行示威,分发孙先生来港的消息,被他父亲撞到。当他的父亲要求他立刻回家的时候,他极力地抵抗着,喊出了众人的心声:不做亡国奴!这是多么响亮的口号,这是多么有力的呐喊,这是多么深情的呼唤。四万万中华儿女最强烈的反抗,都在这句话中了。听到这句响亮的口号,不由得让人振奋,仿佛看到广大的人民都挺起了胸膛,朝着北京城里那震颤不已的皇宫进发。另外,陈少白抓阄选替身的一幕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少年的勇敢和从容。身为老板儿子的他,本来是能够不参加这个挑选的,正因谁被选上,就要作为孙中山的代替,在清朝的顽抗势力的绞杀下牺牲。但他深
10、信着民主、平等的思想,他认为,其他人能够去,为什么他不能去。他是爹娘的孩子,被人就不是了吗?抱着这种想法,他毅然的换装,成为了孙中山的替身,暴露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危险,最终,他完成了任务,成功的引开了清廷暗杀者的注意,使孙中山和他的会议得以成功地完成。虽然,最后他牺牲了,但是在革命的成功路上,他是功不可没的。这样一位衣食无忧的少爷,能为理想而献身,也着实让我敬佩。当然,这场革命中所有的革命者都是了不起的,戏班的方红、乞丐刘公子、报社老板李玉堂等等,他们也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参加行动的,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无不让我们看到他们对国家的爱之深,对清政府的恨之切,无不展现了他们超凡的胆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月围城 十月 围城 电影 个人 观后感 心得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