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地基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路北二路下立交地基加固工程编制:审定:审核:10.3标项目管理部下立交项目部2008年3月编制依据:一、 采用设计规及标准1.1 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路北二路下立交新建工程围 护结构施工图。1.2 路北二路下立交新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99-1999)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204-2002)1.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205-2001)1.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 GB50202-2002)1.7 地基处理技术规 (DBJ08-40-94)1.8 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 (SZ-08-200
2、0 )1.9 基坑工程设计规程 (DGJ08-61-97)1.10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 DGJ108-236-1999)1.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1.12 地基基础设计规(DBJ/08-11-1999 )1.13 施工现场的实地踏勘资料及相关技术规。目录1 工程概况 41.1 下立交工程概况 42.1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52 施工总体部署 72.1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72.2 施工准备 92.3 施工总平面管理 122.4 工程测量放样 132.5 机械设备组织 143 施工计划 153.1 施工进度计划 153.2 工期保证措施
3、154 施工技术方案 174.1 二重管高压旋喷桩施工 175 质量保证体系 285.1 公司质量体系组织机构图 285.2 质量保证体系 295.3 施工质量自检体系 296 安全保证措施 3061 用电安全 306.2 施工安全 306.3 运输安全 316.4 设备操作安全 316.5 防火要求 327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2一、附图下立交坑底旋喷加固平面示意图1 工程概况1.1 下立交工程概况路、北二路下立交工程全长896米,沿路由南向北依次穿越路彰武路、国康路、北二路及国泰路。下立交涉及的工程围为:K2+736-K3+632,其中K2+753.284K3+066.784段位于轨道交通
4、10号线同济 大学站上方。路北二路下立交以北走向图:下立交断面示意图:路北二路下立交工程主体结构分为敞开段和暗埋段两部分,基坑 开挖深度最大约13.5m,暗埋段为现浇矩形结构,敞开段为 U形现浇 结构。本工程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主体结构 使用年限按50年设计。下立交于2007年10月1日进场施工,2009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地面配套恢复工程。 基坑开挖深度为基坑底板埋 深 13 米左右,垂向设置一 三道钢支撑支护。 本次施工容:二重管高压旋喷桩坑底加固、坑外防渗施工。2.1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路, 周围主要为道路、 学校、企事业单位
5、和居民区, 地势平坦,地面标高约3.104.63m。地貌形态单一,属滨海平原地 貌类型。下立交南端毗邻同济大学站北端头井,北至国泰路,沿线建 筑物众多。 东侧主要有同济新村及欧亚美家具城等建筑; 西侧主要为 同济大学、白玉兰宾馆、市政大楼以及复旦科技园等建筑;此外下立 交工程还将穿越北二路高架及走马塘河。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经详细地质勘察揭露, 本下立交属第四系滨海平原古河道地基土 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土等组成,一般具有成层分布特点。勘察成果表明,本地段地基土分布有以下特点:(1) 浅部第3层粉土较为发育,分布稳定,一般厚度 3.5m,最 大厚度9.7m;其下伏第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夹
6、砂层,土质欠均匀, 局部夹砂较多,厚度0.56.8m,层淤泥质粘土层,分布较稳定, 厚度 4.08.1m。(2) 第层分为三个亚层,1-1粘土层、1-2粉质粘土层和1-t砂质粉土层。1-1层分布较为稳定,厚度2.005.30m;1-2 层主要分布在车站最南端东西两侧,从南往西北方向尖灭;1-t层则主要分布在 1-2 层缺失处,厚度 4.2010.30m。各土层的土性描述与特征详见附表 1 地层特性表,其分布规 律和变化详见钻孔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静探曲线图。由此可见本地下连续墙工程, 槽段开挖中涉及的土层中有一个显 著的特点就是粉土、砂层严重,这对槽壁稳定将带来严重威胁,稍有 不慎,容易产
7、生槽壁流砂、坍塌,影响地下连续墙工程质量。应对的技术措施: 采取适当降水措施, 降低槽壁部位的地下水位, 加大槽壁外压 力差,使槽壁稳定。 加强泥浆含砂率等项目检测, 调整泥浆性能, 发挥泥浆护壁作 用。 提高泥浆再生处理水平,采取泥浆除砂措施(如旋流除砂、沉 淀除砂),从而确保泥浆功能发挥。3、地下水据地区区域资料地下水主要有浅部粘性土层中的潜水, 部分地区 浅部粉性土层中的微承压水和深部粉性土、 砂土层中的承压水。 据区 域资料,承压水位一般低于潜水位。浅部土层中的潜水位埋深,离地 表面0.31.5m,年平均地下水位离地表面 0.50.7m。深部承压水 位(第1层),埋深在311m之间。潜
8、水位和承压水位随季节、气 候、潮汐等因素而有所变化。据有关资料,地下水的温度,埋深在 4m围受气温变化影响大, 4m以下水温较稳定,一般为1618oG本次勘察期间测得的潜水水位埋深为 1.001.50m,通过现场试 验测得第 1-t 层微承压水水位埋深为 4.35m。2 施工总体部署2.1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 施工临时道路和现场环境的布置 现场所有临时设施均按施工现场的规定搭建和布置, 水泥、型钢 等施工材料的堆放按总平面的要求进行。根据现场实际场地情况,在甲方统一部署下,见缝插针安排。2 临时用水、用电的布置1、用水支管设置(1) 采用65支管引入各用水区域,各用水处引出支管设专用水龙头。
9、( 2)所有水管沿基地环形布置,施工时水管沿地面铺设。2、临时用电 现场的临时用电线路沿基地架空环形布置, 地面设总配电箱。 在现场各固定用电机械处设置专用配电箱,实行专箱专用。严格按甲方现场要求布置用电线路。3、施工照明设置室外照明设置: 在施工场地四角和中间地段各设若干只高压镝灯 照明,其它流动式作业区采用流动式小型太阳灯进行照明。3 材料堆放场地的布置和安排 为了配合甲方创建标准化文明卫生工地, 现场所有材料的堆放均 按甲方要求进行材料堆放。 本工程拟搭建的水泥库和拌浆站均采用封 闭式处理,并对所有堆放的材料和施工按照要求悬挂标牌, 进行标识, 保证施工现场环境的标准化。4 现场场地布置
10、和安排1、 环卫设施(1)现场制定卫生制度,划分现场卫生整洁包干区,并明确到 人。(2)沿现场四周,办公区、生活区以及活动房各楼层设置一定 数量的垃圾桶,明确废物不乱堆乱放。2、 消防设施(1)制定消防管理制度,成立义务消防队,划分现场消防包干 区,并落实到人。(2)生活区、办公区设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3)仓库、工具间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区设置灭火器,并设警 戒标志。(4)施工道路兼作消防道路,各临时设施、材料堆放不占用道 路。(5)定期进行消防检查,灭火器确保可靠,使用灵活。5 保证现场文明标化的措施1、 生产区布置要求(1)施工现场的主要地段按标准设置铭牌,作业区按标准悬挂 相关的操作规程
11、。(2)交通通道、施工便道、人行道必须符合施组规定的要求, 现场派专人负责施工便道、 人行道的清扫和平整, 确保道路整洁无积 水。(3)临时排水措施要切实可行,不得乱排水,必须采取有力的 措施,必要时在工地上相对低的地区设置集水池,用泵外排。(4)在施工过程中,对管线保护要可靠、落实。(5)机具设备、各类建筑材料堆放有序。施工产生的土方和泥 浆按规定开挖沟、池堆放,及时外运,并防止垃圾和渣土飞扬,不得 污染路面,保持道路清洁和市容市貌。(6)现场需设置醒目的宣传标语,悬挂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宣 传警示牌。( 7)现场划分环境卫生责任区,同时落实专人负责管理清扫工 作。(8)加强安全用电管理,各种
12、设施需符合标准,定期检查。(9)现场需加强材料管理,切实做到工完料净。2、 生活区布置要求( 1)生活区 “五小设施 ”齐全,规、合格,并定期检查清扫。( 2)生活区环境整洁,充分利用空地并落实专人负责搞好清扫 管理和绿化养护工作。(3)办公室的各类上墙图表要整齐、统一。(4)部管理资料齐全、完备、符合标准。(5)职工宿舍要干净、整洁。寝具按要求叠放整齐,宿舍不得 乱拉电线,私接插座。(6)加强消防管理,消防器材、设备、人员到位,符合标准, 并落实除四害措施。2.2 施工准备1 人员组织准备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 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我公司将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 并配
13、备具类似施工经验及 和贵公司有长期合作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班子, 以确保本工 程的施工质量。项目部管理网络:2劳动力准备我公司将抽调公司技术水平高、作业能力强的施工队伍,以满足本工程劳动力组织的需要。施工人员组织网络:3材料和机械准备应在施工前制定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进场计划, 一旦施工,可迅速 组织材料和机械设备进场施工。机械设备均有合格证。4 施工技术准备组织公司有关技术人员及拟委派的项目部技术人员熟悉工程图 纸和技术规,明确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提出有利于工程质量和 施工的合理化建议,供甲方参考。组织人员勘察施工现场,详细了解周围环境情况,进一步优化施 工方案,以节约成本和保证施工质
14、量。了解现场水准和高程引测点,制定测量方案,设置施工控制轴线网和临时水准点,并安排专人保护针对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优 化施工方案,并采取有效的保证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3 施工总平面管理施工总平面设计是优化施工管线布设, 临建修筑,合理堆放设备、 材料,便于道路畅通,实现文明施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 指导、检查现场科学管理的依据。合理的设计是关键,而认真实施是 保证,否则施工现场仍会出现脏、乱、差的局面,严重影响场容,影 响企业社会形象。因此,强化施工现场的总平面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其主要措施如下:1 建立分阶段设计、分阶段实施措施随着施工生产每
15、个阶段开展的不同特点,除了主干道、管线、临 建相对固定外,对进出场材料堆放、机械设备的安设,可随施工生产 的开展差异较大时,可作适当的调整,按不同要求的场布。这样可以 充分反映这个阶段不同的特征, 有利于指导施工生产, 提高现场文明 标化程度。2 建立定期检查评比制根据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制要求, 由项目经理或其委托人, 负责参 加施工的各方代表逐一检查现场给排水系统, 供电线路,现场办公室、 宿舍,材料、设施的堆放、搭设是否符合平面图要求。堆放的整齐程 度、操作区域的落手清现状等边检查、边记录。检查完毕集中评议, 按打分细则充分及时公布。3 影响施工生产应承担经济责任在施工中不准任何班组乱堆材料
16、、乱拉电线、乱搭临棚、阻塞道 路、大面积污染环境等不文明行为,一经发现,立即查明原因,根据 危害程度按安全文明施工奖罚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4 完善修改审批手续制经批准的施工总平面图一般应从严遵照执行, 在实施过程中按变 化情况提出修改申请, 经项目经理批准提出修改后的施工平面图, 按 新图组织实施。5 施工总平面管理与标化管理要有机结合地进行总平面管理与标化建设总目标是一致的, 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不能 孤立地进行, 即总平面管理水平高低、 实施优劣体现在场容场貌的改 观程度,两者必须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减少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 产目的。2.4 工程测量放样1 施工测量流程2 交桩复核控制点
17、及高程交桩后应立即组织平面及高程的控制点的复核工作。3 施工放样( 1)施工单位根据甲方交桩,建立临时引测点,并以此作为各施工 阶段施工放样的依据。(2)引测点的建立应满足整个施工场地通视要求,并应考虑各施工 阶段的影响。( 3)各引测点需经常进行复核。4 复核要求(1)应按测量计划对引测点及结构放样点定期进行复测。(2)施工单位测量复核以后请监理单位复核。5 施工平面控制测量(1) 平面控制点应使用J2级经纬仪投测。( 2 )施工时,经甲方、监理和有关部门复核无误后,打设若干点 轴线控制桩作为半永久性轴线控制标记,作为今后放线的依据。6 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1)工程标高控制由甲方提供的高程水
18、准点为依据,将其引测至施 工现场,并定期进行复核。( 2)各施工阶段根据要求,再在施工现场中布置多个临时水准点。7 保证测量工作准确的措施( 1 )配备拥有测量岗位证书的人员专项负责测量工作,定期对测量 仪器进行检核。( 2 )作好现场轴线、高程控制点的保护工作,并定期进行校核。( 3)每次测量做好复核记录,并请现场监理验收。2.5 机械设备组织根据地基加固施工总体部署及设计工程量, 本工程将安排充足施 工设备和材料。具体见施工机械配备表。3 施工计划3.1 施工进度计划本期工程总工期为 90 天。为确保工程总体计划按时完成,我们 将配备充足的施工设备及人员, 按总包单位的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精
19、 心组织施工。施工中紧密配合总包单位,努力为结构施工创造条件, 以确保结点工期和总工期的实现。3.2 工期保证措施2.1 机械设备完好率是保证工期的关键(1)执行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3)机械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荷载作业,或随意扩大使用围,应 严格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条件使用;(4)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用、养、修动态管理;(5)确保施工机械完好率 85%以上,重要机械应有整机或部分总 成配件备用。2.2 严格进行工期管理 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对圆满完成本工程关系重大,为 了在要求的时间和规定的预算优质完成该工程, 我们将按合同条款进 行现场施工进度的严格管
20、理。2.3 建立和完善以保工期、 投资、劳力、材料为主要指标的动态优化, 对各工序进行科学调控,使工程的各个方面、环节处于可控之中。2.4 确保工期的具体组织技术措施( 1 ) 抽调从事过深基坑开挖施工的施工技术人员、工人,配好施工班子; 建立健全现场施工组织指挥系统和对外协调系统,做到高效、应变 能力强、指挥得力;( 2 ) 技术措施方面: 成立以项目经理和项目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小组,确定重大 技术措施的实施,检查督促技术项目的落实。 建立技术岗位上的岗位责任制,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定岗定 责,严格技术标准、工艺的实施,持证上岗,严明奖惩。 严格施工管理、严格施工工艺、严格施工纪律,并及时作
21、好各 项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管理工作。 抓住关键技术,组织科学攻关,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4 施工技术方案4.1 二重管高压旋喷桩施工4.1.1 桩位布置根据施工图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次坑底抽条及满堂加固区位 于第 3土层,参照市政地下工程施工验收规 ( DGJ08-236-199), 旋喷桩桩径根据施工部位及设计要求选用1000施工。详见高压旋喷桩桩位布置图注:因基坑整体加固布置图尚未全部到位, 故本次施工桩位图只有基 坑局部位置。4.1.2 机具设备施工机械配备高压旋喷桩主要施工机具设备包括: 高压泵、 钻机、浆液搅拌器 等;辅助设备包括操纵控制系统、高压管路系统、材料储存系统及各 种管材、
22、阀门、接头安全设施等。高压旋喷桩施工常用主要机具配备 见下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台)电机功率作用1高压旋喷钻机XP-30A123.6KW喷浆成桩2履带旋喷钻机XPL-20423.7KW喷浆成桩3工程钻机XYU-100215KW成孔4空气压缩机W-6/7-B545KW送气5高压泥浆泵XPB-90E590KW注浆6高压泥浆泵XPB-91C191KW注浆7低压注浆泵XPB-10522KW注浆8水泥浆液搅拌筒JBT-153KW拌浆9泥浆泵BW-15063KW排废浆10总配电相(带表)BD400AI-2111BD400AI-310旋喷桩机主要特性根据本工程特点和设计工程量,特选用探矿机械厂最新研发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基 加固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5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