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化学免疫应用指南.ppt
《临床化学免疫应用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化学免疫应用指南.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2012 报批稿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CNAS根据临床化学检验的特点,对CNAS-CL02: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本文件与CNAS-CL02: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同时使用。本文件代替CNAS-GL2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指南,本文件发布后,CNAS-GL21作废。,范围,本文件规定了CNAS对医学实验室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认可的要求。对医学实验室临床免疫学定量检测领域的认可,适用时,可参考本文件内容。,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
2、可准则在临床免疫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报批稿 2012)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 言,本文件是CNAS根据临床免疫学检验的特性而对CNAS-CL02: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解释和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本文件与CNAS-CL02: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同时使用。,范围,文件规定了CNAS对医学实验室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领域认可的要求。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是指基于物质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将其识别或分类的一组操作。免疫学检验包括:(1)任何利用抗体与某物质作用而检测该物质的实验室方法。(2)利用特异性抗原或抗体能够绑定到分析物的配体-绑定实验。定性检验
3、:只提供两种反应结果(即阳性/阴性或者是/否)的检测方法。,4.1 组织和管理,4.1.1 医学实验室开展临床化学检验工作至少2年以上。4.1.5 h)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从事医学检验工作5年以上的人员负责技术管理工作。,5.1 人员,5.1.4 实验室负责人应具备:中级技术职称,医学检验专业背景,或相关专业背景经过医学检验培训,并具有2年以上临床化学工作经验。认可的授权签字人应至少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从事相应授权签字领域临床化学工作2年以上。,5.1 人员,5.1.10 实验室应提供安全培训记录,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记录。5.1.13 应提供工作人员对患者隐私及结果保密的声
4、明及签字。,5.1 人员,实验室应制定员工能力评审的内容和方法:每年评审员工的工作能力;对新进员工在最初2个月内应至少进行2次能力评审(间隔为30天),保存评审记录。当职责变更或离岗6个月后再上岗时,应有政策规定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和再评审。没有通过评审的人员需经再培训和再评审,合格后才可继续上岗,并记录。,5.1 人员,临床免疫学实验室特殊岗位(如抗HIV初筛、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工作人员应取得相应“上岗证”。认可的授权签字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申请认可授权签字领域专业技术工作至少3年以上。,(免疫),5.2 环境设施,5.2.1 实验室应有充分空间以保证:分析前和分析后
5、样本分区放置;仪器放置:符合维修和操作要求;实验操作;打印纸质报告时,利于控制交叉污染。,5.2 环境设施,5.2.2 实验室应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如果设置了不同的控制区域,应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如:检测范围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设施及合适的警告。实验室应依据所用分析设备和实验过程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制定实验室温湿度控制的目标,有效地实施控制,并提供温、湿度监控记录。实验室应依据用途(如:试剂用水、生化仪用水),制定适宜的水质标准(如:电导率、微生物含量等),并定期检测。,5.2 环境设施,5.2.9 实验室应有足够的、适宜温度的储存空间(如冰箱),用以保存临床样品和试剂,设置目标温度和允许范围
6、,并记录。实验室应有温度失控时的处理措施,并记录。5.2.10 实验室应有指定的内务管理人员,应有地面、台面的维护、清洁和消毒计划及相关的记录。危险物品的存放及处置应遵守相关法规,并应有相关的使用记录。,5.3 实验室设备,5.3.2 强检设备按国家相关要求执行。应进行外部校准的设备,如果符合检测目的和要求,可按制造商校准程序进行。对分析设备校准的基本项目至少应包括:加样系统、检测系统、温控系统。需内部校准的分析设备和辅助设备,实验室应制定内部校准程序。,5.3.2 仪器设备的管理,实验室应提供需校准的仪器清单、校准计划、校准状态;新安装时,应按法规或制造商建议进行校准,并保留性能测试记录;投
7、入使用之后,仪器的校准周期应按法规或制造商建议执行;性能标准及校准程序应符合制造商规定,对分析设备校准的基本项目至少应包括:加样系统、检测系统和温控系统;实验室应保存保养手册及相关记录。,(免疫),试剂的管理,应选用有国家批准文号的试剂,特殊项目如艾滋病抗体初筛试剂应有批批检定合格证书。应保留制造商提供的试剂性能参数;定量试验应有校准品和质控品,定性试验应有质控品;质控品可以自制,但应有制备程序,包括稳定性和瓶间差的评价方案,及配制和评价记录。新批号试剂和/或新到同批号试剂,应与之前或现在放置于设备中的旧批号、旧试剂平行检测,以保证患者结果的一致性。比对方案至少用1份阳性、1份弱阳性和1份阴性
8、的患者样本;不同批号、相同批号不同试剂盒、同一试剂盒内的不同组分不宜混用。如果混用,实验室应提供混用的方法及确认程序和结果。,(免疫),校准和校准验证,检验项目校准及校准验证周期应遵循制造商建议的时间,至少每6个月1次;在试剂批号改变、失控处理、仪器重要部件更换时应做校准。,(免疫),5.3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应保存与检验质量有关的设备管理记录。实验室应提供对试剂和耗材检查、接收或拒收、贮存和使用的记录,包括批号、效期、实验室接收日期、接收人和使用日期等。商品试剂记录包括:使用效期和启用日期。自配试剂记录包括:试剂名称或成分;规格;储存要求;制备或复溶的日期;有效期;配制人。,5.3 实验室设备
9、,实验室应有相应措施将实验设备维护在安全工作条件下。必要时,实验室可配置不间断电源(UPS)和/或双路电源,以保证关键设备(如需要控制温度和连续监测的分析仪、冰箱,等)的正常工作。,5.3实验室设备,5.3.7 分析设备故障修复后,实验室应对该设备性能进行验证,必要时进行校准。实验室应首先分析故障原因,如果设备故障影响了方法学性能,可通过以下合适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检测、验证:可校准的项目实施校准或校准验证;质控品检测结果应在要求的范围内;与其他仪器的检测结果比较,偏差符合附录A3的要求;使用留样再测结果进行判断,偏差符合附录A5的要求,并评价故障对之前检验结果的影响。,5.5检验程序,5.5.1
10、 如果使用内部程序,如自建检测系统,应有程序评估并确认正确度、精密度、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分析性能符合预期用途。应用于常规检验之前,实验室应验证所使用的检验方法的分析性能,内容至少包括正确度、精密度、可报告(或线性)范围等。应至少每年一次对检验程序和方法进行评审,并记录。,参考区间,实验室应评审或验证所使用的参考区间,评审内容:参考区间来源、检测系统一致性、参考人群适用性等,评审过程应有临床医生参加。临床需要时,宜根据性别、年龄等划分参考区间。建立参考区间:样本数量应120例,若分组,每组的样本数量应120例。验证参考区间:样本数量应20例。当检验方法或检验前程序变更时,应对参考区间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化学 免疫 应用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5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