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ppt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容概述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第一节从化学史引人,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元素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第二节以元素周期表的横向结构为线索,先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突出电子层数的不
2、同和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增关系,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代表,归纳出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介绍化学键。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的知识,以及化合物的形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本章内容贯穿两条线索,一是元素周期律,二是物质结构(从原子结构到化学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在必修模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原子结构理论将帮助学生在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同时还是学习元素周期律、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建立化学键概念的理论基础;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将使学生在整合化学中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认识;化学键概念的建立,不仅能使学生了
3、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还为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打下基础。,本章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如下所示。,重点难点本章的学习重点是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关系以及离子键和共价键等知识。本章的学习难点是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学习目标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2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了解原子的构成及原子结构的关系。3了解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掌握元素周期律的
4、实质,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5认识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形成,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学法点拨本章新概念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回忆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学习本章内容时,我们要回忆以前所学过的卤素和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和差异性,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间的关系等知识,寻找以上知识与本章各节知识间的联系。这样以旧带新、从具体到抽象就很容易掌握本章知识。,2抓概念的联系,注意对比的学习方法。本章出现了一些新概念,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对比的方法,挖掘不同概念间的共性与差异性。如我们可以把元素、同位素、核素三个概
5、念作为一组进行对比,可以把离子键、共价键作为一组进行对比等等,这样便于我们牢固地掌握新概念。,3注意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间的联系。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基本理论之一,也是我们学习、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热点主要有:有关同位素的判断及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化学键类型;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推断元素种类。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上进一步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在此之前,学习过的原子构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
6、简介等知识,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建立起较完整的物质性质与物质结构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不同的物质在性质和结构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对以钠为代表的碱金属知识、以氯为代表的卤素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为今后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指导其他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共3课时),1860年门捷列夫在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考虑写作计划时,深为无机化学的缺乏系统性所困扰。于是,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性质的资料和有关数据,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例如,已知卤族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
7、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很快被氧化,因此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的金属,如铜、银、金都能长久保持在空气中而不被腐蚀,正因为如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后,他发现了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后来,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轻松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时,门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总共花了大约20年的时间,终于在
8、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不怕嘲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己的观点,终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人们将美国化学家希伯格在1955年发现的第101号新元素命名为Mendelevium,即“钔”。至今世界上已发现了110多种元素,那么,究竟有多少种元素没有被发现呢?元素周期表的终点又在哪里呢?,梳理导引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按_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_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共有_个横行。把_相同的元素按_递增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列,共有_列。,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A
9、族_元素,第A族_元素,O族_元素,第_族和_族称为过渡元素。答案:1.原子序数电子层数七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182288181832151532长周期短周期长周期8910稀有气体3碱金属卤族稀有气体第族所有副,问题探究1元素周期表提供了每种元素的哪些信息?提示: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外围电子排布,相对原子质量(或质量数)等内容。,此外,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金属,非金属或过渡元素等。若元素符号呈红色表明该元素是放射性元素。,2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谁排成的?跟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排列方式一样吗?提示:历史上第一个元素周期
10、表是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排成的;他是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一个元素周期表跟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排列方式不一样。主要区别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序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即现在我们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的。,细品教材1元素周期表的发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
11、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以后,元素周期表的排序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周期表也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形式。,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温馨提示:存在上述等式关系的粒子是电中性原子,而非单核离子。单核离子是在电中性原子的基础上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的。,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元素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素周期律 第一 课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5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