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综合复习).ppt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综合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综合复习).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知识结构,1(2011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第40题,20分)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1)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10分)(2)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10分),二、典型例题:,(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
2、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传播。,答案:,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3、源泉和动力(基础);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在交流、借鉴、融合中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文化创新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必须反对两种错误)。,附: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的基本内容:,2(2010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
4、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答案:(1)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繁荣。(2)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3)有利于文化成果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4)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3(2010山东高考)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
5、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答案:(1)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2)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4澳大利亚产业、科教和人才合作机遇推介会于2010年8月11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由南京
6、市委常委、副市长赵晓江率领的南京代表团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赵晓江在致辞中表示,南京与澳大利亚的合作有“三个黄金结合点”:一是绿色产业;二是教育合作;三是人才交流。试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南京与澳大利亚的合作为什么以教育合作、人才交流为“黄金结合点”?,答案:(1)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材料中南京市与澳大利亚强调教育合作、人才交流,有利于两国文化的传播和相互了解,有利于文化创新。(2)教育合作、人才交流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更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条件,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
7、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4)发展教育合作,开展人才交流,有利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5(2010广东高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答案:(1)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生活 第二 单元 综合 复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5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