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ppt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5-9,试卷复习,1、材料一、“我不承认有任何解释圣经的固定法则。”“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劫掠,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荣誉、身体和灵魂,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马丁路德材料二、瑞士日内瓦大学宗教改革者墙:它是瑞士日内瓦大学后面城堡公园内的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又称宗教改革者墙)。它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家约翰卡尔文诞辰400周年而修建的。在碑的正中,有四尊高大的全身雕像,卡尔文和其他三位改革者并肩而立,碑的上方,刻着一行醒目的拉丁文大字:“黑暗过去即光明”。材料三、“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
2、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卡尔文便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烤了他两个钟头”。恩格斯请问:(1)路德在宗教改革中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2分)材料一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4分)(2)卡尔文在宗教改革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0分)(3)恩格斯的话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1、(1)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的思想核心为“因信称义”。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是天主教皇应该放弃在德国的统治。德国的世俗王权应该摆脱教皇的控制,成为真正的独立王权。(2)卡尔文在宗教改革中继承“因信称义”的思想,同时有有所发展,他的思想核心是“先定论”。他还提出建立民主教会、简化教会仪式等主张。在他的推动下,日内瓦建立了带有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
3、。(3)宗教改革的实质仅仅是改变了天主教会对欧洲的奴役,并没有放弃宗教的基本教义。即便是卡尔文,仍然要迫害自然科学家。这充分暴露了宗教的反动的本质。,2.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
4、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请回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5、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3)材料三改革与材料一、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领导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日本: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的开展;中国:光绪帝同情
6、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到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3)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在,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引自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7、。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材料三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引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3.(1)同:设议院,行君民共体;异:后者还主张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环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愿望更加强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进一步传播。(2)变化: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专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52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