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康复学概述运动康复ppt课件.ppt
《神经康复学概述运动康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康复学概述运动康复ppt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章 神经康复学概述 康复医学科 冯祥勇,2,引 言,神经康复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并进行相关的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一门学科。神经康复是临床康复的重要分支,是神经系统疾患临床治疗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3,引 言,神经康复学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功能的恢复和重建。神经康复的目标是采用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多种有效措施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进程,消除或减轻神经系统病损后导致的功能障碍,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引 言,神经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方法、脑功能重建方法和相关临床方法。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方法,是根据神经生理和神经发育原理,运
2、用兴奋或抑制的手法,促进大脑功能再通,经典方法有Bobath、Brunnstrom、Rood、PNF和MRP等。,6,引 言,随着电脑、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出现了全自动康复机器人训练、主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模拟现实系统训练、精神心理认知训练等方法。,全自动康复机器人训练,等速肌力训练(主动操控性生物反馈疗法),第一节 神经康复的理论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轴突,髓鞘,神经,血管,成束的神经纤维,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肌肉接点,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静息电位的基础:膜内外离子不均衡分布:胞外Na+胞内Na+,胞内K+胞外K+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K+通
3、透,扩散出的K+,因而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动作电位的基础:神经受到刺激后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电位为外负内正;随后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膜电位恢复为外正内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大脑皮质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对运动的控制极其复杂,对功能活动快速、精确调节。含有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听区、视区等多个中枢。,额叶:主要功能与随意运动和高级精神活动有关。主要功能区有:,皮质运动区(中央前回)管理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额叶功能区,侧视中枢,书写中枢,运动性语 言中枢,排尿、排便中枢,病变后功能障碍:精神症状、瘫痪、失语、失
4、写、共同偏视等,顶叶功能区,皮质感觉(中央后回)管理对侧半身的浅、深感觉。,顶叶功能区,运用中枢,视觉性语 言中枢,皮质感觉中枢,分辨性触觉和实体感觉中枢,病变后功能障碍:感觉障碍、体象障碍、古茨曼综合征、失用症等。,颞叶:主要功能与听觉、语言、记忆有关。,听觉中枢,感觉性语言中枢,嗅觉中枢,损害后功能障碍: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听觉障碍、颞叶癫痫、精神症状、记忆力减退、幻觉等。,枕叶:主要与视觉有关。,视觉中枢,损害后表现:视野改变、视觉失认等。,二、中枢神经康复的理论基础,中枢神经的可塑性理论,中枢神经的可塑性是指中枢神经的修复能力,其表现在短期功能的改变和长期结构的改变。短期功能的改变
5、是突触效率和效力的变化,长期结构的改变是神经连接的数量和组织的改变。突触的可塑性成为神经功能和结构恢复的核心。,2023/5/25,神 经 轴 突 发 芽,失神经过敏,丰富的环境,神经生长因子和免疫因子,干细胞移植,可塑性理论,功 能 重 组,潜伏通路的启用,药物、轴突上离子通道改变,其 他,从解剖部位角度分为:活动依赖性的功能重组;脑损伤区周围皮层的功能重组;脑损伤对侧相应部位代偿性功能重组;其他皮层功能替代重组;从生理学角度分为:系统内重组和系统间重组。系统内重组:主要指神经轴突发芽,轴突上离子通道的改变和突触效率的改变。系统间重组:是指由在功能上不完全相同的另一系统来承担损伤系统的功能。
6、1)古、旧脑的代偿;2)对侧半球的代偿;3)在功能上几乎完全不相干的系统代偿。,功 能 重 组,当神经元的轴突损伤后,受损轴突的残端向靶组织或神经元延伸,或损伤区邻近的正常神经元轴突侧支发芽,向靶组织或其他神经元延伸,形成新的突触。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重要形态学基础,一般在2-6个月完成,出现较理想的功能恢复需数月或一年以上时间。,神 经 轴 突 发 芽,2023/5/25,潜伏通路是指在动物或人发育过程中已经形成并存在的,但在机体正常情况下对某一功能不起主要作用或没有发挥作用,处于备用状态,而一旦主要通道无效时才承担主要功能的神经通路。,潜伏通路的启用,2023/5/25,神经生长因子主
7、要在突触水平、轴突水平和细胞水平,乃至神经系统附属结构水平上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免疫因子作用而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修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对话。,神经生长因子和免疫因子,2023/5/25,神经损伤后,失去神经支配的组织或细胞对相应递质敏感性增加的现象。机制:(1)增加了局部化学受体的数量,使受体出现在以前没有这种结构的区域上;(2)使递质破坏或灭活的机制消失;(3)膜通透性改变;(4)神经生长相关蛋白参与。主要作用表现:使失神经后的组织保持一定的兴奋性;使局部对将来的神经再支配易于发生反应;引起组织的自发性活动,减少失神经组织的变形和萎缩。,失神经过敏,二、中枢神
8、经康复的理论基础,2023/5/25,康复治疗的相关方法,康复治疗,2023/5/25,基本观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大脑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失去控制,低级中枢原始反射失去控制所致。治疗重点是通过抑制异常的姿势、病理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诱发正常运动。主要方法:(1)关键点的控制;(2)姿势性反射抑制;(3)平衡反应训练和负重;(4)放置和保持等本体感觉刺激。,2023/5/25,基本观点:Brunnstrom六阶段理论:期:患者无随意运动 期:开始出现随意运动,但均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期:异常的肌张力明显增高,可随意出现共同运动 期:异常的肌张力开始下降,共同运动模
9、式打破,出现 分离运动 期:肌张力逐渐恢复,并出现精细运动 期:运动能力接近正常水平,但运动速度和准确性较健 测差恢复过程可能停留在任一阶段,但不会跨越任一阶段。,2023/5/25,主要方法:(1)通过姿势反射和联合反应诱发共同运动;(2)训练患者对共同运动的主动控制;(3)促进分离运动、进行功能活动训练(4)正常运动模式和ADL训练。,2023/5/25,基本观点:(1)正确使用某种感觉刺激,可使张力正常化和引出可取的肌肉反应,强调控制性感觉输入;(2)感觉运动控制是以发育为基础的,治疗必须根据患者目前所处的发育水平,逐渐达到更高一级的水平;(3)运动是有目的的活动,通过有目的性的活动引出
10、无意识的希望出现的活动;(4)重复,即反复练习是运动学习所必需的。主要方法:触觉刺激、温度刺激、本体感觉刺激、特殊的感觉刺激。,基本观点:PNF技术以发育学和神经生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强调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的活动,其特征是躯干和肢体的螺旋和对角线助动、主动和抗阻运动,类似于日常生活的功能活动。主要方法:节律性启动、等张收缩组合、拮抗肌逆转、稳定性逆转、反复牵伸、收缩-放松、保持-收缩-放松等。,四种神经发育疗法的比较,2023/5/25,基本观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过程是患者重新学习运动功能的过程。主要方法:针对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上肢功能、口腔颜面功能、坐位功能、站位功能、起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 康复 概述 运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951857.html